此为古人笔下中药名四季歌,它将一年四季的特征与二十余味中草药名巧妙融合,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更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命名艺术。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草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也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中草药的名字中不仅深藏了中药之韵,还展现了中文之美。
济南市长清区神秀谷黄芩生态种植基地
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环境与人的紧密关系,中草药亦是如此,因此才有“道地药材”一说。以产地起名的中草药非常常见,如川乌、川芎、川贝皆因主产于四川省而得名,再如广木香、广藿香则因主产于广东省而闻名。这些药名,处处体现着中草药的地域差异之美。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中草药之名得于其典型特征形态。如乌头,是因地下块根形似“乌鸦头”而得名,穿心莲的名字则是“花形似莲,其花蕊穿心而过,故名”,至于七叶一枝花,则更直白简洁:植物体叶轮生茎顶,通常7片,顶生一花。此类药名无一不展现了中草药植物的原始形态之美。
此外,许多中草药的名字既蕴含了丰富的寓意,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其名字寓意着它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效果;灵芝、仙茅则象征着吉祥、长寿和幸福,寓意着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好运。可以说,名字不仅传递着中草药的药用价值,还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聊城市冠县灵芝图源|新华社
青龙汤、白虎汤、朱雀丸、玄武汤等方药名称,则不仅寓意深刻,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之四灵”相对应,散发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之美。
二
细品会发现,古人的浪漫情怀在中草药名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青黛,在中国文化中,青黛的色泽代表着高贵、清廉和中正之意,常被用于描绘经典和诗词中的人物,表现其形象的内涵和矜贵的性格特点。“影落明湖青黛光”“四时常作青黛色”中所提到的青黛,就是如此。同时青黛也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它为植物马蓝、蓼蓝、木蓝、菘蓝的叶或茎叶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与大家所熟悉的板蓝根“师出同源”。青黛的取名古典温婉,两字的写法端正颀长,很好地诠释了中药之美、古人之诗意盎然。
雨过修竹,其叶沥沥。只是听到竹沥这味药的名字,就仿佛闻到了山林间的清香,仿佛听到了淅淅沥沥的落雨声,仿佛看到了雨落竹叶的一抹绿景……初夏时节的闲暇时光,慢煮一壶清茶,翠绿的叶子随着雨丝翩然飞舞,雨滴落在竹叶上,初始清脆,“轻揉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逐渐响成一片。只是想到这样的画面,已心生美好。
实际上,竹沥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却跟雨沥相去甚远。竹沥是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为青黄色或黄棕色的透明液体,用时具有竹香气。竹沥清肺降火的功效也与其清新的名字相得益彰。
再如天南星。明代爱国诗人王汝曾作《天南星》一诗,诗中有言:“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可见天南星使用之广泛。它虽有着诗一般的名字,实则却貌不惊人,既无娇艳芳香之花可供文人骚客赞美,亦无甘甜可口之果实可供受饿之人充饥。它就如同其他所有平凡质朴的中草药一般,不声不响地生长着,只待有识之士将其采摘炮制,制成药材,等到有一天发挥其化痰散结的独特作用。
而这种品格,也恰好与大医精诚、药道至诚中所讲求的“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思想高度契合,即怀着一颗救死扶伤心,行治病救人事,不恋财物美誉,只朴实无华地坚守着本心。
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命名方式,正是中草药名字浪漫的体现,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感与韵味。
潍坊临朐沂山主产中药材展示
图源|潍坊广电新媒体
三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我们可以随着诗人钱起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遨游在诗句与中药结合的广袤空间;“因汝华阳寻药物,碧松之下茯苓多”,我们可以寻着李商隐的脚步,在赤松或马尾松等的树根上采挖具有“四时神药”美誉的茯苓;我们可以品味着辛弃疾“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的词句,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共情其迫切的思念之情;“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雨中百草凋零,而阶下决明却鲜艳依旧的景象,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坚韧不屈、生命力蓬勃的最好写照吗?
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百亩金丝皇菊
图源|闪电新闻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中草药的名字之所以这么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正是因为它背后承载的深厚底蕴。它的美,源自数不清的美好传统文化,源自看不完的至善行医风范,也源自道不出的含蓄情怀表达。
探寻中草药名字之美,与其象征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药理之美分不开,更是与文化内涵之美、深厚底蕴之美密切相连。
正如一副对联中所表达的,我辈当“厚朴待人,使君子长存远志;苁蓉处世,郁李仁敢不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