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保护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繁衍、昌盛。广大劳动人民在同疾病斗争的反复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辩证施治的诊治方法,编著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许多名著,这些宝贵遗产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药人的临床诊治工作。
一、防治传染病是中医药的强项对近年流行的“不明原因肺炎”传染病,中医药人,凭着中医的阴阳五行,辩证施治理论,直接介入,中医人认为外感病邪(传染病)都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及其组合而成,病因清楚,所以,面对刚发生的“不明原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需要病原的检测和鉴定,直接使用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进行治疗。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效果方面,中医药学是将病毒与患者二者视为一个整体来治疗,根椐疾病的发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不同,从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进行区别治疗,初期散寒祛湿为主,中期泻肺平喘为主,重症期开窍救逆为主,恢复期补脾益肺为主。这种整体观的治疗,不仅能够快速缓解改善症状、减少危重症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发挥自身免疫力,加速身体的康复。
二、《清肺排毒汤》方剂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性肺炎过程中,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中药方剂---《清肺排毒汤》,它以一方平天下、用一方安疫情。
1、《清肺排毒汤》拟方人《清肺排毒汤》是位年青民间中医葛又文先生拟方、发明的。葛又文,原是山西民间无证中医,直到葛献出这一方剂后的2020年6月15日,才获得“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的行医资格证。
《清肺排毒汤》组成: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传统中药加,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服完药后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2、《清肺排毒汤》一炮打响1月26日中午,葛又文医师怀着民间献方热情,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拟好的《清肺排毒汤》处方递交给王志勇副局长,请求参加武汉疫情阻击战。
此方获得许多中医大伽认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他看到葛又文的方剂很赞尝,“融会贯通、古方新用、创新组合”。在武汉一线的中科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通过接诊患者实践,同样认为新冠肺炎为“寒湿疫”……葛先生的处方与专家们对疫病的判断和思路不谋而合。
当时,这么好的中药方剂却进不了定点医疗机构,原因一言难尽,经过多方努力,准许几个患者先试。结果是《清肺排毒汤》一炮打响,在重症患者身上起到很好效果。国家中医药局将,<清肺排毒汤>列为“紧急启动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对河北省中医院一位确诊高烧39.5度重症患者,加服《清肺排毒汤》治疗,1天后,体温、白细胞就恢复正常。良好疗效,使用本方剂的病人迅速增多。临床医生评价:《清肺排毒汤》,真是效如桴鼓!确实能为新冠肺炎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而且重症隔离人员服用《清肺排毒汤》,每人每天成本仅14元,疗效、救治成本双赢,是金子,放在那里都会发光。
3、《清肺排毒汤》是抗疫利器《清肺排毒汤》在危急关头诞生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推荐各地使用“清肺排毒汤”,作为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唯一通用方剂。2020年2月《清肺排毒汤》陆续在武汉市内四家方舱医院全面推广使用,并实现全覆盖。尤其在江夏方舱医院,《清肺排毒汤》使用率达100%,当时,天津医疗队病区总人数96人,服用《清肺排毒汤》后,三日无发热96人,发热缓解率100%,其战绩亮眼,成为方舱医院“压舱石”。
《清肺排毒汤》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确诊病例214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对本方剂的评价是:有速效、高效、安全,费用低的优点,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把《清肺排毒汤》称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巨大作用,国人有目共睹。该方剂是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6版至第9版)中唯一的治疗各型新冠患者的通治方剂,也是临床救治中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方剂,战绩亮丽,它是方舱医院制胜的“压舱石”、它让疫情按下暂停键。
中国之所以能快速控制疫情,成为全球抗疫典范,其一是我国制度的绝对优势;其二是中西医结合抗疫,5万多中医药人早期介入、早期干预,早期给药、早期治疗。葛又文的《清肺排毒汤》这样一副下能医感冒,上能治新冠的中药方剂,成为此次疫情防控救治的利器。葛又文,他曾是个民间中医,却在危急关头,用一剂方药,力挽狂澜,挽救无数人的生命,这样优秀的中医人我们应该记住他,宣传他,像记住所有曾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其他医护人员一样,礼敬他们。
近日,葛又文研发的“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中药复方及其应用”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银奖。该专利是本届中国专利奖中唯一获奖的中药抗疫组方专利。高手在民间,每逢大疫,必现良医,新冠让我们认识了葛又文。
三、振兴中医药学,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保障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民族的繁荣昌盛。刚解放时,国家经济非常困难,国家倡导农村“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中西医结合实现全民免费医疗。遗憾的是,近年来,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不乐观,很多人却将传统中医药学视为落后、迷信,更有甚者提出“废除中医”。在1999年行医资格考试中,以西律中,导致成千上万的民间(祖传、师徒)中医失去行医资格。但是中医药人却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率先界入使用,使大量的患者转危为安,足以证明中医药的疗效,中医中药功不可没,又一次为自己正名!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西医对于急诊重症见效更快,疗效更确切,但在慢性疾病、疑难杂症、养生保健方面,中医更具优势,中国历史上瘟疫多次流行,每一次中医药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按照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由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这两种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涌现的中医大伽,很多是从小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教育和熏陶,因而,他们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把握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更符合中医药学科的本质规律。当下,我国小学中学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准,因此,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应当从娃娃抓住起,将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让学生们直面接触中医药,培养对中医药的兴趣。
(注:本材料大部份来自百度)
2022.8.24.
------------------------------------------------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治疗瘟疫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后涌现出了许多治疗瘟疫病的大家如张仲景、吴有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他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如麻杏石甘汤、清瘟解毒丸、银翘散、桑菊饮等,为在治疗瘟疫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医大师卢芳:利用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发。针对有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的人群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用中医中药防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