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拆解,「喜茶」品牌迭代史

如果问你:联名狂魔喜茶,哪次联名最让人印象深刻?

奶茶十级冲浪选手,可以轻松给出答案。

但如果问题换成「喜茶第一次联名是什么时候」,你可能就懵了。

答案,我们后面揭晓。

1、升级的核心是体验2、背书资源的支撑与辅助3、注入文化价值4、品牌形象的匹配与统一

本文试图相对系统、完整地论述喜茶的品牌迭代过程,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17年2月,喜茶将门店开到上海,引发了现象级抢购潮。自此,一个新行业名词诞生——新茶饮。

此后7年,更多新玩家入局,老玩家也被迫升级,新茶饮行业迎来了高速成长期,并成为消费市场最卷的行业之一。

喜茶,作为行业翘楚,品牌升级一直随市场潮流而动,但其品牌模式始终如一,简单总结为「原创+潮流」。

原创,是其引以为傲的产品力。

2012年,当市场仍以粉末状奶茶为主时,喜茶便采用茶叶与牛乳,做出行业首款芝士茶。它迅速成为爆款,帮助喜茶在广东地区打响名声。

2012年,喜茶在广东江门江边里小巷的第一家店

这样的成功,无疑为喜茶注入了更多原创动力。2017年,首创芝芝芒芒一经推出,便受到年轻人热捧,「芝士水果茶」这个品类迅速蹿红,新茶饮行业掀起了一波效仿热潮。

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喜茶肩负着行业产品创新的重任。持续正反馈,也将原创基因刻在喜茶DNA中,并成为一种习惯。

不过,奶茶作为快消品,如果只懂原创产品,很难做到头部。用包装把用户挠得心痒痒,让其愿意持续买单,才更具挑战。

恰巧,喜茶,就很懂得如何撩拨用户。

2016年起,它用一次次开行业之先的联名,在用户心中,为自己烙下了一个强标签——潮流。

这里解答下开篇问题:2016年10月,喜茶赞助「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是其联名活动的序章。

2016年10月,喜茶参加「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

以现在眼光看,活动方式很简单:

找工匠做一个流动贩售车,在音乐节现场售卖喜茶。形式看似简单,理念却很先进,用互联网黑话总结就是「借助优质传播载体,精准辐射目标人群」。

翻译成人话:跟对的人,用对的形式,说对的话。

流动贩售车虽小,但有手作概念加持,整体设计颇有质感,是一个讨巧的传播载体。爵士音乐爱好者,则在音乐鄙视链的顶端,结合喜茶30元左右的售价,非常适合做目标受众。

这套打造潮流印象的理念,你可以在藤原浩联名看到,以及FENDI联名。

以上,是我理解的喜茶品牌模式,下面从4个核心方法逐一分析。

一是产品。

从2012年首创芝士茶,到2016年首创满杯西柚,到2017年首创芝芝芒芒,再到2018年首创多肉葡萄。喜茶的「首创」强迫症,一直在持续「发作」。

2018年,喜茶首创多肉葡萄系列

直至今日,即便市场过饱,创新空间没多少,喜茶这一「病症」,仍会反复无常。比如,2022年7月首创的夏日柠打椰。以及,许多并非喜茶原创,但却由它带火的:酷黑莓桑、喜柿多多、多肉桃李等。

此外,一些小众水果,也借由喜茶影响力,从地区走向全国,比如2021年7月的多肉黄皮仙露,2022年2月的满瓶芭乐葡,2022年5月的灭火杨桃等。

在原料方面,喜茶也一直在求变。2020年11月,在人气产品黑糖波波牛乳中,加入被誉为牛奶黑科技的「冰博克」;2021年4月,尝试使用被誉为茶化石的珍稀茶种「碎银子」。

正是以上诸多创新,形成了用户对喜茶富有创意的认知。不过客观来说,自2022年1月宣布降价后,喜茶产品原创力,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这并非坏事,甚至是扩大市场规模的必经之路。

二是健康。

2018年10月,喜茶首推低卡糖

自此,喜茶对更健康的追求,便一发不可收拾。

2020年7月,借喜小茶厂牌,推出第一款主打「0糖0脂」的瓶装汽水。

2021年10月,在瓶装爆柠茶中,喊出「低糖微涩」的主张。

2022年7月,围绕三款瓶装饮料果汁茶、爆柠茶、轻乳茶,打出「要低糖,更要好喝」的招牌。

2023年4月新上市的轻果茶,在健康赛道继续加注,宣称「轻糖,轻口感」。

1个月后,「0糖0卡0脂」的玄米大麦植物饮料空茶横空出世。

2021年6月18日,喜茶上新果汁茶系列

除了瓶装饮料赛道,在用户更广的奶茶市场,喜茶的健康理念通过原料升级以求突破。

从2012年开行业之先,率先使用茶叶与牛乳,喜茶对原料的迭代从未停止。更系统性的营销动作,始于2022年6月。

当月初,喜茶借用「专家说话都不靠谱」这个梗,反其道行之,写下《这次要听专家的!》一文,并联合中国消费者报社,发起新茶饮行业首个真奶使用倡议——《现制奶茶品质奶原料使用倡议》,通过强调乳制品价值,拔高自身行业地位,并呼应了部分用户「因降价带来的质量担忧」。

月底,喜茶又借桃李系列上新,喊出「真果」概念,并持续迭代,进化为如今的「真奶无奶精、真茶无香精、真果无香精、真糖无假甜」。

2023年,喜茶同样不能消停,又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9月推出「首款专用奶」,宣称蛋白质含量比国标要求高27%。

2023年9月,喜茶推出首款专用奶

二是10月公开配方原料,进一步展现原料健康属性。其中产品热量计算数据,与霸王茶姬9月推出的「热量计算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是技术。

2018年6月,当99%奶茶店还在人肉排队点餐时,喜茶用户已经可以借助「HEYTEAGO」小程序,实现线上排队。而多数竞品,是在2020年才启用点单小程序。即便是一时瑜亮的奈雪,也是在2019年5月才推出自家点单小程序。

2018年6月,喜茶首推点单小程序,并支持外卖配送

答案是SVG交互技术。即用户可互动式推文,除了正常阅读,还可以点击,就像在玩H5小游戏。

而此时,除极个别头部公众号,比如GQ实验室,鲜有品牌思考如何将SVG嫁接到产品设计中。此后,喜茶用一次次交互创新,奠定了自身在交互推文设计领域的地位,同时也将「灵感」这一看不见的概念,注入到用户心中。

然后,我们来看看喜茶对背书资源的运用。联名,无疑是喜茶最惯用的背书方式。

关于如此高效的执行力,是如何炼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喜茶不同阶段的联名取向,略窥一二。

以我所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位期,始于2016年10月,终于2017年5月。

前文提到的起点——国际爵士音乐节,源于喜茶策划的一个市场活动「HeekcaatoGo」。他们找工匠师傅手工定制了一个叫「Retrobike」的移动摊位,前往目标用户高频出没的区域,贩售喜茶。

主打复古情怀的「Retrobike」

第一站是爵士音乐节,第二站是电子音乐节,第三站是深航总部,第四站是站酷总部,都十分符合喜茶希望的用户画像。

不过这轮传播活动,仅做了四站,便宣告结束。人群辐射以线下用户为主,品牌调性是有了,但传播效果似乎有限。

2017年5月,喜茶×ONE联名定制卡片

第二阶段走量期,源头始于2017年6月,终于2019年5月。

2017年6月,喜茶迎来第一个有更多物料支撑的联名,与广州W酒店。这次活动推出了联名手提袋、联名行李牌,还有联名礼盒。在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的同时,借助以上物料传播,实现了更多曝光。

2017年,喜茶×广州W酒店联名礼盒

7月,喜茶又联合美妆品牌贝玲妃,不仅推出了专门供媒介传播的「联名礼盒」,还设计了「扫杯套领抵扣券」以及「购买指定产品送饮品」活动。这在当时的茶饮行业,都是新鲜事儿。

8月,喜茶乘胜追击,和当时风头一时无两的「杜蕾斯」做了联名,但规模及物料都很有限,仅在七夕节附近三天,限量上架联名杯套。因此,没掀起太大波澜,反倒是2年后微博互动,出了些喜茶不愿回顾的往事。

这之后,喜茶还尝试了许多联名,和小黄鸭出手机壳,和耐克出定制球鞋,和欧莱雅出口红礼盒,和百雀羚出「喜雀礼盒」,甚至和「电台巷火锅」推出火锅包。

2018年10月,喜茶×百雀羚联名礼盒

但以上联名,均未涉及奶茶产品,都是为找用户相仿的渠道,让更多人认识喜茶,因此称之为走量期。

接下来是第三阶段产品期,始于2019年6月,终于2021年11月。

代表作是2019年6月与阿华田联名。很难说是喜茶成就了阿华田,还是阿华田成就了喜茶。

2019年6月,喜茶×阿华田联名饮品上线

此款产品的成功因素,可以总结很多,比如阿华田包装配色,或喜茶设计力,但核心必然是联名产品——阿华田啵啵冰。

产品中,「酷脆酱」这个阿华田新推的独家原料,让本身乏味的巧克力酱,多了一丝咯吱咯吱的脆脆口感,堪称神来之笔。作为一款黑色系的产品,它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正如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所说:「就好像我们在研发产品的时候,我们突然明白了,口感跟口味其实不一样,口感才是普适性,口味其实是见仁见智,每个人都不一样」。[2]

以阿华田啵啵冰来说,有人会觉得口味太甜,有人就喜欢全甜,但在「脆」这个口感面前,许多人被折服了。

有了阿华田这一成功案例,喜茶似乎摸到了更高阶的联名方法——找有传播力的原料品牌,推出深度定制的饮品。

因此,我们看到2019年9月,喜茶联合奥利奥,推出奥利奥系列,奥利奥啵啵冰也成爆款,并因为「喜味」十足的杯套设计,刷屏社交媒体。

2019年9月,喜茶×奥利奥联名饮品上线

12月,M&M豆也跳入了喜茶杯子,诞生了一款圣诞限定饮品——圣诞M豆波波。2020年9月,联名%ARABICA,在上海联名快闪店,并推出了联名饮品——阿拉波波。11月,又牵手冰博克,推出了冰博克厚牛乳波波。同月,联动燕麦奶品牌野生植物,上架野孩子燕麦拿铁。

需要强调的是,产品期的出现,离不开定位期与走量期的经验积累。一方面,借助跨界营销,品牌影响力逐渐建立;另一方面,借助执行经验,专业能力愈发娴熟。这都为联名产品大爆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除此之外,在其他产品线,联名徐福记推出沙琪玛包,联名七喜推出咸柠七冰淇淋,联名SHAKESHACK推出薯条杯,联名Seesaw推出满月油柑美式。

2019年8月,喜茶×七喜联名推出限定甜筒

首先,一向擅长的时尚潮流品牌合作没拉下,诞生了AAPE、科颜氏、回力、阿迪达斯等联名。

其次,产生了一些「还能这么玩」的联名,比如为宣发油柑新品,和威猛先生联名,主打一个「内服外用,完美去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喜茶通过多类型联名,磨练出针对不同IP,深度定制产品及周边物料的能力。

比如2020年10月,和《江南百景图》联名中,既有「阿喜茶馆」概念,又有「酒酿桂花冻」产品,配合游戏画风的杯贴,整体相得益彰。这一套玩法,与2022年6月大火的《梦华录》联名颇有相似之处。

还有2020年9月,邀请五条人乐队设计师胡子,参与设计国庆节限定包装物料,建立了与艺术家合作设计潮流物料的规范,想必这也为日后与藤原浩、FENDI等品牌合作,提供了一些经验。

2020年9月末,喜茶×左撇胡子&拜拜迪斯科联名

所以,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没什么灵光乍现,全都是日积月累。

第四阶段场景期,始于2022年2月,终于暂时未知。

2022年2月,喜茶做了一次,似乎有先例的联名——楠火锅。如果仔细看,你不禁会想这不就是「电台巷火锅联名」全新版本吗?

听上去雷同,但细看产品及卖点,就能发现本质区别。

2019年5月,和电台巷火锅联名,喜茶是为了和对方互换曝光量,推广一款叫「火锅包」的欧包,引发用户为这种新奇消费体验买单。而与楠火锅联名,则是为了推广「吃火锅时来一杯芒芒甘露有多清爽」这一聚焦于用餐场景的消费体验。

用大白话说,就是回归产品本质了,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形式。

2022年5月,喜茶又和费大厨联名,推广「吃湘菜时来一杯杨梅冻有多解辣」。月底,灭火杨桃诞生,可以灭掉吃文和友带来的灼热感。

以上,是喜茶回归真实消费场景的一个侧面。但这些,只是一个开始……

针对娱乐场景,喜茶开发了上文提到的《梦华录》联名,连续两年的《原神》联名,牵线周星驰团队的《喜剧之王》联名,以及被誉为21世纪四大名著之首的《甄嬛传》联名。

甚至在办公场景,也有WPS联名,喊出社畜心声——周一真的很想「喜」。

当然,过去两年,喜茶最引人注目的联名,必然是2022年的藤原浩与2023年的FENDI。这两次联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圈,在各种媒体评选的年度品牌联名案例中,都高居前列。

2023年5月,喜茶×FENDI联名上线

在我看来,它们都属于社交场景,即「与其说是买来喝,不如说是买来晒」的新型消费场景,这得益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人类渴望展示的生物本能。

而类似案例,随后也逐渐兴起,最典型的代表,是2023年瑞幸与茅台的联名。

除以上场景联名,喜茶还做了一些有趣尝试。

比如针对中式潮流,在2022年8月,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联名。次年8月,又与方文山,共写了一首「天青雨」,拉开「清爽茗奶茶」系列大幕。而2023年12月初,被有关部门叫停的《佛喜》联名,抛开宗教因素,同样是这一潮流趋势下的产物。

2023年8月,喜茶×方文山联名上线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喜茶通过联名所建立起来的背书资源,这些努力毫无疑问提升了喜茶的品牌价值,帮助喜茶在不同市场周期,实现了品牌目的。

除联名之外,喜茶的背书资源还包括,请专家与请体验官。

所谓专家,主要是为产品质量站台的人。

2023年9月,在为「首款专用奶」推出营造放心形象时,喜茶请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借他们之口,强调了高蛋白牛奶的价值。

这也是喜茶为应对,部分用户担心因降价所导致的质量下降问题的举措,同时用以传达「真品质,不昂贵」的理念。

最后是体验官,请注意不是代言人。严格意义上讲,喜茶从没有代言人。体验官,都是为单款产品卖点,所量身选择的明星。

2021年4月,在推广多肉杨梅时,喜茶主打「回归乡野」概念,并选择了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张颂文妻子的李梦出演。其演出就颇有野性,自由向上,与产品属性颇为吻合。

2021年6月,在推广喜茶果汁茶时,围绕「真」这个卖点,喜茶又邀请了以「纯真」为特点的演员文淇。

2021年6月,文淇出演喜茶果汁茶TVC

2023年,田曦薇推广爆汁杨梅,易梦玲体验牧场酸酪牛油果,也都有根据产品特性找体验官的影子。

以上,是喜茶多年以来的的背书策略。其核心手段毋庸置疑还是联名,因为它十分清楚,产品容易被模仿,创新很快举步维艰,只有持续借助联名,为产品提供新鲜的购买理由,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瑞幸,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在文化价值的融入上,喜茶看似有点小混乱。

早期,它喜欢借国际大牌,打造潮人形象;慢慢地,它开始插入中式元素,树立国潮形象;然后,它结交动漫游戏品牌,主打一个玩咖形象;最后,它也沉迷网络热梗,和用户玩的不亦乐乎。

当然,更多时候,喜茶在这些人设间穿插,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是参差多态的。而这几副面孔中,只有中式灵感长期存在,并在用户簇拥下,有一统江山的趋势。

深圳深业上城店「山溪涧」

“喜茶,从名字就足以窥见它的中国基因。自2012年品牌创立之初,我们便明确自己作为中国品牌的使命。让古老的茶文化年轻起来,让它与当代的年轻人们走得更近。作为中国本土品牌,我们对「中式灵感」风的探索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必然选择。即便众声喧哗,流行的大势潮涨潮去,我们也不会放弃对这一设计风格的思考和趋近。”[3]

注意听!是大势过后的必然选择。不妨这么理解:热点我确实蹭过,也吃到了时代红利,但风口过后,我知道要去哪儿。

无疑,受经济环境影响,过去两年风口不再,喜茶为此做了许多重大调整。从降价低至9元,到开放全国加盟,再到公布配料表,就是为了告诉用户「真品质,不昂贵」,买我!

为配合以上举措,喜茶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抛弃了许多旧有思路。

如减少时尚潮流品牌联名频次,提升联名质量,藤原浩和FENDI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设计风格,化繁为简,突出食材,让用户看完直呼「不是xx喝不起,只是喜茶也有了性价比」。以及主动和用户玩梗,拿LOGO开玩笑,举办头像设计征集大赛等。

但有一点没变,就是对中式设计的延续,甚至可以说是加码。

早在2017年初,喜茶以上海为起点,把门店开往全国时,就能发现中式设计极强的存在感。包括每次开拓新城的推文,喜茶也会大讲特讲门店的中式设计。但产品宣发设计,仍以复古风与未来风为主,鲜有国潮风。

变化出现在2018年10月,喜茶与百雀羚联名,复古中式设计出现在产品包装上。次月,针对紫米波波茶的推广,也出现了类似设计风格。类似设计风格,还应用在了近半年后的奶糖波波推广。

不过需要说明,2022年前,中式设计并非喜茶主流设计风格。它一直存在,也刷到了一些存在感,如每年端午、中秋、新年礼盒,就中国味十足,甚至会结合《红楼梦》设计日历。但受限于价格,传播力有限。

2020年春节前,喜茶推出的「喜说红楼」台历

最后是诸如豆豆波波茶、流心奶黄波波冰、功夫双皮奶等产品,都有中式元素加持,但很难说是一个体系,所以很难给人留下持久的深刻印象。

可以大胆断言:2022年以前,在喜茶,华流还不是顶流。

不过很快,2022年1月,中式设计就将席卷喜茶,成为「大势褪去的必然选择」。

当月,在桑葚产品推广包装中,就能看到耳目一新的变化,整体设计返璞归真,有一种中式简约美,产品拍摄也运用到了中式器具。

2022年1月,喜茶借桑葚上新,设计风格返璞归真

更重要的是,桑葚,这一中国栽培超4000年,在《本草纲目》有记载的养生食物,被包装成更具普适性的茶饮,推向更大的市场。

此后两年,中式设计灵感,在更多产品推广中呈现,包括芭乐系列、桃李系列、杏桃系列,以及非常中国味的柿子与山楂系列。

除了产品,在联名IP上,中式设计同样刷爆存在感。

2022年有《梦华录》、《只此青绿》、《甄嬛传》三个中式联名,2023年有「方文山」、「佛喜」联名。

更巧妙的中式文化推广,却不是联名,或者说是一场跨越近千年的联名。联名的对象,大家都很熟——苏东坡。

2023年5月,在推广荔枝系列时,喜茶极具开拓性地想到了和苏东坡联名——「喜说东坡」。

不难想象,这一创意灵感,来自苏东坡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但只有这些,恐怕很难说服老板为苏东坡联名。于是,策划者抛出一个设想:假如宋代有喜茶,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就为苏东坡出现在喜茶,扫清了障碍。于是,我们看到喜茶借产品推广,讲述苏东坡生平,引出他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进而与喜茶品牌理念融合。

不得不说,能让「乌台诗案」这种历史事件,出现在产品宣传物料中,喜茶真的是很认真在做中式文化传承。

暂不清楚,是认定了这条中式道路,还是苏东坡的加入,确实有帮助荔枝系列热销。中秋佳节时,为推广新品月观,「喜说东坡2.0」上线,这次灵感显然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为一款喜茶定义的「清爽茗奶茶」,即用户口中的「轻乳茶」,月观采用中式包装,可谓顺理成章。

喜茶随后推出的「清爽茗奶茶系列」的水云间,以及「厚乳茶系列」的老丛厚乳茶、绯红厚乳茶,同样延续了中式设计风格。

12月初,喜茶布局中式潮流的新产物诞生——以宋朝茶坊为灵感的喜茶·茶坊开张,将讲究极简风格的宋朝美学融入门店与产品设计,与10月中旬面市的奈雪茶院遥相呼应,共同谋划着新茶饮品牌在第三空间的未来遐想。

回过头看,中式灵感已成为喜茶传播推广的主线,通过对中式元素富有创意的挖掘,赢得了民族自信力飙升的年轻用户好感。这一结果,既可以说是喜茶的一次成功蜕变,也可以说是品牌与用户的一次合谋。

最后,我们来说说喜茶的品牌形象。

2017年,喜茶开始在一线城市开店,最初树立的是高端形象。

当时的喜茶,产品是新奇的,包装是吸睛的,价格是昂贵的。单杯30元的均价,让不少网友感到迷惑。更迷惑的是,它还天天排长队。

站在风口上的喜茶,不怕有争议,就怕没人议。其实,无论实情如何,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新颖的产品、较高的定价以及独特的推广形式,喜茶「新茶饮第一品牌」形象,迅速得以确立。

那时的它,就是造浪者,让许多年轻男女趋之若鹜。与其说它是时尚饮品,不如说是时尚单品。

变化发生在2019年中,喜茶认识到通过联名只提升品牌调性、扩大消费人群,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想被受众一直喜爱,需要持续提供创意产品,因此提升联名深度,创作既新鲜又好喝的联名饮品,成为这一阶段主线。

这时的喜茶,依然在努力围绕产品做创新。但随着产品创意接近瓶颈,以及竞品大力围剿,喜茶很快又要尝试转变形象了。

这次起点是2022年初,随着市场行情走低,竞品越发强大,喜茶宣布降价。

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如果刻意维持高端形象,可能会成为喜茶覆盖更多人群的阻力。但如果打破高端形象,喜茶有什么买点呢?

喜茶的策略,是喊出前文多次提到的口号——真品质,不昂贵,试图在维持高品质形象时,深入更广大的奶茶受众。

为了真正深入群众,喜茶可谓煞费苦心。

春天,它和国际大牌联名,主打一个高端不高价。夏天,它加量不加价,推出19元超大桶果茶。秋天,它投入抖音怀抱,卖起折扣券。冬天,它大搞年度抽奖,请喝10万杯多肉葡萄。

它真的,我哭死。

当同行都在努力高端化时,只有它在努力深入群众。如果7年前告诉你,喜茶以后会放下逼格,甚至鼓励大家恶搞LOGO,还会为赢家送出9999元饮品卡。你一定会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时代变了,风口没了,即便是一线白领,消费信心也会因不期而至的裁员,而变得谨小慎微。他们甚至开始质疑消费主义,高呼断舍离,想用转瞬即逝的新概念,撬动他们的心扉,不再容易,唯有深入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和他们一起遨游在海中,看清当前大环境下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所以,喜茶开始出现在婚礼上,靠着自带喜气的喻意,成为奶茶新人婚宴指定饮品。喜茶城市冰箱贴,也因为出挑的设计,进入千家万户,甚至被各地文旅局盯上了。至于与高端毫不沾边的抖音直播,喜茶也彻底放下矜持,开启了「9.9元直剥间」,一边以低价为诱饵,一边不忘介绍水果有多新鲜。誓要把「真品质,不昂贵」的理念,在每个渠道贯彻一遍。

从造浪者,到冲浪者,再到入海遨游的人,喜茶的品牌形象,一直在改变。

这样的改变,对用户来说,总归是良性的。一二线城市青年,有追求潮流的权力。三四五线青年,也有。

当我听说,喜茶《原神》联名在老家这个五线城市,同样引起玩家早10点在门前排队,我为家乡的年轻人感到高兴。

有时候,你得承认,消费可能是最有效抹平人类差距的方式,哪怕只是那么一瞬间。可口可乐做到过的事儿,相信中国新茶饮品牌,未来也能做到。

THE END
1.一点点和喜茶奶茶店设计解读“喜茶”做到了! 你见过全国上下门店达4000多家,堪称网红鼻祖的奶茶店吗? “一點點”做到了! 这两家网红奶茶店可谓是目前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奶茶店了,“喜茶”胜在店面大,“一點點”胜在店面多。 那么,从设计的角度来揭秘这些年,快消茶饮店内的巨大变化! https://m.onewedesign.com/naichadiansheji/62-1846.html
2.畅享清新茶香,喜茶品牌全案策划解析!本文将由一品威客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喜茶品牌的全案策划,希望能够为您带来创新理念和实用方案,助您更好地了解喜茶品牌,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为一家备受欢迎的茶饮品牌,喜茶以其清新独特的茶香和独特的产品设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青睐。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喜茶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https://www.epwk.com/meijie/308684.html
3.喜茶logo设计含义及茶品牌标志设计理念喜茶logo设计 含义: 喜茶的logo是一个简单黑白的简笔画,一人端着一杯正在喝起来。以国内外货币人头像为灵感,希望的是看见这个logo时,都像看见自己一样,引起共鸣。 喜茶茶标图片: 喜茶茶标品牌: 喜茶,新茶饮的开创者,总部位于广东深圳。2012年喜茶起源于广东省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以一杯原创芝士茶开启新茶https://www.3wen.com/wenzhang/id/7594.html
4.奶茶界“老大”变身,15家最全喜茶店设计立品团队为喜茶不同店面设计的系列装置始终围绕“禅意”中的“时间”概念,从表盘到钟摆,试图在日常物件与非日常感受之间,以丰富的感官体验激发灵感。 02 喜茶· 杭州国大城市广场热麦店 设计:nota建筑设计工作室 当喜茶与杭州的饮茶文化相遇,如何呈现“茶生活”的状态?杭州的首家热麦店邀请nota建筑设计工作室,以“茶https://agency.adtchina.cn/jrggArticles/3007.html
5.喜茶茶饮品牌VI设计理念解析在奶茶茶饮市场中,喜茶以其独特的茶饮品牌VI设计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喜爱。喜茶的VI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志,而是通过设计元素的精妙搭配,巧妙传达着品牌的核心价值和茶道精神。我们将深入解析喜茶奶茶品牌LOGO设计的奥秘,揭秘它成功的背后故事。 https://www.nuogo.net/news/news-980.html
6.喜茶的店面设计特点!喜茶是中国知名的连锁饮品品牌,以其创新的茶饮口味和独特的店面设计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喜茶的店面设计特点独具一格,充满了现代感和时尚元素,给人一种舒适、轻松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将分多个方面介绍喜茶店面设计的特点。 喜茶是中国知名的连锁饮品品牌,以其创新的茶饮口味和独特的店面设计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喜茶的店面https://www.canting365.cn/article/1780
7.喜茶的品牌设计总结 喜茶的品牌设计非常注重细节和个性化,其品牌标志、店面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都非常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和审美,是一家非常成功的茶饮品牌。如果您需要进行品牌设计或者营销策略的规划,可以考虑借鉴喜茶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可以向专业的设计公司寻求帮助。http://176908655.b2b.11467.com/news/4044170.asp
8.设计很有意思,喜茶lab实验室采用光境园林的空间设计理念,盏茶深圳首家喜茶Lab旗舰店 ?深圳唯一的甜品实验室喜茶?独栋别墅设计很有意思,喜茶lab实验室采用光境园林的空间设计理念,盏茶氤氲间,用自然光捕捉空间每个细微的变化。地址:南山区欢乐海岸曲水湾18栋营业时间:10:30~22:30地铁:9号线深圳湾公园E口 #周末在这儿玩http://www.yohomars.com/yohomars/TblFreshInfoRest/freshInfoDetail/440237?app_version=3.4.0
9.钱小匠爆汁牛肉饭加盟钱小匠是一家经营中式牛肉石锅饭的专?店,秉承“ 这辈子只想做出一 款让大家满意的美?” 的初心,以“真材实料,地道好味” 的产品理念征服了消费者的挑剔味蓄。其主打招牌爆汁牛肉饭麻辣鲜香让人尝过就不能 忘记,一经推出便获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https://m.jiamengfei.com/xm/285933
10.北京餐厅装修,店铺设计晶图港建筑装饰公司北京晶图港建筑装饰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餐厅装修、餐厅设计、店铺设计的企业,拥有资深的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为客户进行装饰设计效果图制作,力求为不同的客户设计出心仪的作品,带来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http://www.jtgzs.com/
11.喜茶的品牌设计如何设计?喜茶的品牌设计成功地结合了现代审美和品牌理念,创造出了一个年轻、时尚、创新的品牌形象。品牌设计的核心在于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个性,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致且愉悦的品牌体验。 1.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喜茶的品牌定位是年轻、时尚、创新的茶饮品牌,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茶饮和舒适的消费体验。品牌设计需要围绕这一https://www.dongdao.net/news_pinpaisheji/9183
12.开一家喜茶加盟费大概需要多少钱,喜茶奶茶店加盟一般需要多少钱1、了解:有意加盟的合作者面对面或者电话,了解喜茶的经营理念、加盟制度,分析喜茶加盟的优势。 2、审核:评估合作经营主条件,沟通合作经营理念,参观展示店面 3、签约:确定合作经营意向,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并缴纳前期费用,包括商标使用费,合作保证金和设计费。 https://www.s473n8.com/canyinzixun/110193.html
13.这是一家你绝对没见过的喜茶设计戈者设计走进楼上的喜茶客厅又会发现是另一番天地,喜茶客厅跟当年西关大屋的设计很相似,喜茶客厅取自西关大屋中的的手工水泥花砖,用同一元素构造楼梯间的设计风格,“喜茶客厅”在内部空间构件上延续了室外的青砖墙体,从图片上看,喜茶客厅周遭还点缀很多西关传统元素,看起来就是很典型的“岭南风”。https://gavindesign.com/zheshiyijianijueduimeijianguodexichasheji.html
14.喜茶品牌形象设计策略研究.docx[7]秉承“酷,灵感,禅,设计”的品牌理念,喜茶不断做出更多尝试。除了标准店之外,在广州刚开张的喜茶黑金店和喜茶粉色主题店等各种形式的主题店也在扩大。喜茶的品牌理念就如前行的指明灯,照亮品牌前进方向。 2、品牌核心价值 一旦确定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就应该有水滴石穿的意志。在建立品牌十年,二十年甚至数百年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7/5141031212011312.shtm
15.奈雪的茶logo设计理念上海logo设计公司奈雪的茶logo设计理念上海logo设计公司 品牌设计绕不出的议题:品牌第一印象过于低端,设计、研发等层面的努力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果,最后在高投入、无产出的压力下,公司迫不得已深陷恶性循环。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品牌迈向中高端,与国际品牌市场竞争的问题,成千上万业者进行了数十载的努力,例如新茶饮行业诞生的“奈雪的https://www.duooo.net/logo/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