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大揽型。即除必须由需求部门履行的合同义务外(如技术上的配合、质量检测及验收等),大部分的合同履行工作都交由采购部门负责。这种模式在提升采购效率、促进采购业务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将采购工作的外延拓展至技术、财务等环节,因采购人员专业性的不足易导致合同履行效果较差,同时也与风险控制、财务核算的一些常规做法相悖。
如何开展采购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采购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在分工协作模式下开展的,主要包括合同起草、签署执行、履约问题及纠纷解决,直至合同终止等系统性的工作。以中国银联采购合同管理为例,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从以下环节开展。
推广使用合同范本,规范合同编制。中国银联采购部门与法律部门通过合作,编制了14类常用的采购合同范本,目前已有85%以上的集中采购合同使用合同范本。推广合同范本,有助于非法律专业的采购人员规范地起草合同,保证合同质量,防范操作风险,也可免除合同律审等流程,提高采购工作的执行效率。
以合同履约计划管理为抓手,实行动态分类管理。受部门职能和专业水平的限制,采购部门对采购合同的管理要么是抓一漏万,关键时刻常“缺位”;要么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不得要领而“越位”。中国银联采购部门从采购职能出发,借助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以合同履约计划为抓手,通过对履约计划进行跟踪管理,介入合同履约全过程。具体如下:
1.编制并移交履约计划。采购部门完成合同签署后,通过信息系统将合同履约计划移交给需求部门合同主办人,由其根据履约计划履行合同并开展后续管理及监督评价工作。
2.动态管控履约计划的执行。供应商按照履约计划申请付款,需求部门根据供应商付款申请开展阶段性的总结验收和服务评价,采购部门则在信息交互中对采购合同关键履约节点进行动态管控。
采购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价值
责任编辑:LIZHENG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可以破月、破季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