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艺术性,就是对美有独特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并能够带领大众通过读取作品而感知其中的美感。优秀的图形设计,从创意到构图,到整个画面的协调及所处的视角,都是紧紧围绕图形创意本身展开的。用艺术表现的手法将图形的创意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巧妙、艺术地将图形所传递的信息表达出来,吸引大众,从而实现信息传递。
1.首先图形创意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2.要有简单而突出的形式表现
3.图形应当具备视觉的吸引力和冲击力
图形创意首先应当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个性是特色的具体表现。人的个性往往是心理面貌的外在反映,个性会具体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出来,而这种独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创作思路,作为一名优秀的图像创意设计人员,所设计的产品能够把自己的个性和产品的信息完美结合,其效果明显,对大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带给观者视觉的新鲜感和冲击力。
5.在创意图形的使用上应当注重打造精品
6.合理选择和使用创意图形的面积
7.重视消费大众的视觉惯性和感情因素
三、结语
(一)活跃的艺术表现
(二)浓郁的艺术氛围
(三)广泛的创作选题
(四)灵动的视觉语言
摘要:长距离光纤传输充分利用最新的光纤传输技术,对多种数字业务具有透明的传输特性,减少了网络节点间的电中继和光中继,大大降低了长距离传输的成本。本文研究了光纤传输的受限原理,提出长距离传输的FRA、FEC和码型技术提高光纤的传输性能。在效益上,长距离光纤传输能有效降低成本、从而全面提高收益。
关键词:光纤通信、PMD、码型技术、喇曼放大器
多年以来,所有研究光纤通信技术的机构对光纤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光通信系统传输距离有了飞跃式的增加。为了克服长距离传输中光纤对信号的衰减,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必须设有中继站,以便对光信号进行再生或放大。不管是在建设阶段还是在维护阶段,中继站在光纤网络建设成本中都占有不小的比重,特别是在跨山区、无人区的电力通信网络和跨海光纤网络中,中继站的成本更是昂贵。因此,延长单段无中继光传输距离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传输线在每个传输端站之间是无源的,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质量都得到了保证,性价比很高。
1.光纤传输的受限原理
光纤通信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下面我们主要来讨论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距离的受限机理。
(1)衰耗受限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能量(光功率)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而衰减,这称为光纤衰耗。每公里光纤对光功率信号的衰减值定义为光纤的衰耗系数,单位dB/km。如G.652光纤在1550nm波长区域的衰耗系数0.15~0.25dB/km。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发射机的发光功率不能过大,因为发光功率过大会减少光源器件的寿命,而人纤光功率过大还会引起严重的非线性效应,所以一般不应大于+5dBm;同时,光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也是有限的,一般在一30dBm左右,这样,光发射机的发光功率和光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之间有限的功率落差以及光纤的衰耗系数就决定了系统中单跨段的最大传输距离。
(2)色度色散受限
所谓色度色散是指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而出现脉冲展宽和畸变效应,而光脉冲的展宽和畸变会导致光传输质量劣化,产生码间干扰、误码等,从而限制了系统中单跨段的最大传输距离。衡量光纤色度色散的概念是色度色散系数,它定义为一公里长的光纤传输单位谱宽时所产生的脉冲展宽值,如G.652光纤在1550nm波长区域的色度色散系数17~20ps/nm.km。
光纤的色度色散系数越小越好,较小的色度色散系数意味着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能够传更远的距离而保持脉冲的有效性。
(3)偏振模色散(PMD)受限
所谓偏振模色散(PMD)指的是由于光纤的随机性双折射所引起的不同相位状态的光呈现不同的群速度,从而导致不同偏振态的光信号不能同时到达接收端,即出现延时现象。PMD不但受光纤制造工艺的影响,而且也受光缆施工的影响。因此,PMD的随机性非常大,其值随光纤所处环境变化而变化。由PMD产生的延时值其大小取决于光纤的PMD系数和系统的传输距离,所以当这两者确定之后,由PMD产生的延时值也就确定了。但延时值对不同传输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传输速率越低(2.5Gb/s以下),该延时值与其码元周期相比,所占的相对比例越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传输速率越高(l0Gb/s以下),该延时值与其码元周期相比,所占的相对比例越大,其影响就不能忽略。
2.光纤传输的关键技术
长距离光纤传输技术是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集成。
(1)光纤喇曼放大器(FRA)对光纤损耗进行补偿
在光纤传输中,喇曼放大器技术是最关键的光传输技术。它可以将传输光纤本身变成一个放大器,也可以放大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所不能放大的波段。它利用普通的传输光纤就能实现分布式放大,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光信噪比(OSNR)。
FRA利用光纤自身对信号进行放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固有损耗可以在光纤内部进行补偿。一种应用较广的被称之为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DFRA)。对于长距离光纤传输来说,利用喇曼放大器提高系统的OSNR、增加系统中继长度、提高波分复用(WDM)系统的通道数和抑制光纤非线性效应是其主要目的。
(2)前向纠错(FEC)编码减少误码率
在光传输系统中采用FEC技术,能够减少系统的误码率。其编码增益提供了一定的系统富余量,从而降低光链路中线性及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于有光放大器的系统,可以增加光放大器间隔、延长传输距离、提高信道速率、减小单通道光功率。FEC的实现方式有带外FEC系统和带内FEC系统两种。带内FEC的增益一般为3dB左右,而带外的增益远高于带内,因此,长距系统均采用带外FEC编码。使用带外FEC时,总体改善情况可达7~9dB,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传输距离。
(3)码型技术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
由于不同线路调制码型的光信号在色散容限、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等非线性的容纳能力、频谱利用率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于超宽频带的长距离WDM传输系统,非归零(NRZ)、归零(RZ)等码型都有各自的特色。
NRZ码应用简单、成本低、频谱效率高,是目前SDH系统和WDM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码型。由于码元过渡不归零,对传输损伤敏感,不适用于高速长距离光信号的传输。
RZ码的主要缺点是信号频谱宽度相对码较大,增加调制器使系统变得复杂、成本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码的传输性能,近年来还出现了载频抑制RZ(CS-RZ)和啁啾RZ(CRZ)等码型。在CS-RZ码中,相邻码元的电场振幅符号相反,从而达到降低光谱宽度的目的,在功率较高的情况下,不但增加了色散容限,而且有更强的抵抗SPM和四波混频(FWM)等光纤非线性效应的能力。
(4)色散补偿延伸光传输的距离
色散是限制光纤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色散补偿包括色度色散补偿和偏振模色散补偿。色度色散补偿的方式包括色散补偿器件和色散补偿模块。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色散补偿模块(DCM),通常用在EDFA的两级之间,用以补偿的插损。目前,对于动态的色度色散补偿方式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真正商用的产品尚不多。
从技术角度来看,利用长距离光纤传输中的与结合的放大技术,及采用色散和非线性容限较高的码型等长距离光纤传输技术,都可以延长光放段的传输距离,用于骨干网中部分长跨距中,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长距离光纤传输技术应用。
3.光纤传输的性能和经效益分析
(1)简化网络结构,提供端到端传送业务
在长距离光传输网络中,每一对收发设备连接网络中的任意两点,提供端到端的业务传送。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业务信号一直处于光层,业务传输效率更高,网络结构进一步扁平化,便于实现向智能光网络的顺利演进。
(2)更强的稳定性和运维功能
由于减少了有源器件的使用,长距离光传输系统可进一步降低功耗和空间占用,也有助于增强系统设备的稳定性,减少故障隐患。同时,也可方便地集成多种光层自动调节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如内置光谱分析单元、光纤光缆在线监测技术、监控信道时钟等,极大地方便了对传输设备的运营、维护和管理。
(3)灵活的升级扩容能力
总之,长距离光纤传输可以不用或减少电中继、光中继的数量,延伸光中继之间的距离,降低系统成本。直接在大型城市之间建设长距传输系统,可以解决对带宽的迫切需要,同时节省大量的光中继和电中继,降低系统的成本和维护费用,与光分插复用(OADM)技术结合,在骨干网上可以实现大城市之间的快速直达车,在中间的大城市站点可以采用OADM来上下业务。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其能以更高的经济性、可靠度和灵活性满足骨干网的建设需求,为网络投资和运营提供更高的回报率。
参考文献
1.OpticalInterfacesFormultichannelSystemswithOpticalAmpli-hers.ITU_TG.692.1998,10
2.G.957OpticallntefacesForE一quipmentandSystemsRelatingtotheSyn一chronousDigitalHierarchv.lTU_T.1999,6
3.王廷尧.同步光通信基础.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2:10-12
4.邓忠礼.SDH标准研究的新进展.现代电信科技[M].2001:18-21
5.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M].北京:人民文通出版社,2003:25-29
6.韦乐平.光同步数字传送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7.刘安青.同步数字系列(SDH)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5-18
经济论文|证券金融|管理论文|会计审计|法学论文|医药论文|社会论文|教育论文|计算机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
财政税收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公共管理理学论文政治论文文学论文工学论文文化论文英语论文应用文写作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免费论文>>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论文正文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
关键词: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个性化产品,无差异产品
Abstract: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hasbecomeanimportantresearchquestionine-commercedevelopment.Theinherent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theserequirementsofWebsitetacticsandproducttactics,theinevitabilityofe-commerceactivity-based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somerelatedcasesandthechangesofproductionmodel,economicmodel,managementmodelandvaluemodel,andthentogettheinevitabilityofforming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nthispaper.
Keywords:E-Commerce,individualizationservice,individualizationproduct,Non-divergenceproduct
0、引言
从[1]中利用个性化服务成功的范例说明了网络营销个性化服务的成功之道和实施个性化服务的局限性,到[2]中传统工业的经济、技术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前瞻性的理念所引入的个性化服务,到[3]中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从技术层面而提出的虚拟设计系统,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基于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全面地研究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尤其是从个性化服务和产品的条件形成上研究,更能充分地理解和应用个性化特色。
1、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
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包括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
个性化服务是指商家根据每一位顾客的年龄、身份、职业、品味等个人特点,过去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偏好等因素,因人而异的提供独特的产品和针对。
在产品的表现上,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早期阶段(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规划和制造阶段),处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注意力,可以帮助制造企业设计和生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电子商务中个性化需求的内在性
从电子商务活动过程来看,“鼠标”表示了客户的属性,即客户利用鼠标在网络上对网站点击的随意或随机性;“水泥”表示了网站的属性,即,网站的吸引人之处,也就是如何利用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有效地将潜在的客户转变成真正的客户,将新客户转变成忠诚的客户,转变靠的就是“水泥”的“粘合”属性。
2.1网站策略需求
网站策略是网络营销特有的策略。在网络空间中,网站是企业最重要的标志,在Internet上设立网站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基础。网站不仅代表了企业自身的形象,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网络营销的效果。通常,企业的网站策略主要是通过网站宣传策略和网站设计策略来实现的。
2.2产品策略需求
产品是传统营销组合理论中的核心,是企业实现利润和再生产的保证。在“4Ps”向“4Cs”转移的过程中,客户占据了产品的中心的地位,但产品在营销中的价值却没有降低。
在产品的各个层次(核心利益层次、基本产品层次、期望产品层次、附加产品层次、潜在产品层次)中,一方面,由于网络市场所特有的虚拟性、与消费者交流的及时互动性和产品本身的不同特性,在网络营销的产品和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使产品概念中的核心利益层次、基本产品层次和期望产品层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附加产品层次和潜在产品日益成为企业获得客户的重要手段。
尽管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在信息渠道、交互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样在产品不可触摸、缺少人情味等方面也处于明显的劣势,所表现来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产品的无差异化。所谓的无差异化产品是指适合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的产品,而网络市场是全球性的,产品在网上销售将面对全球的消费者,并且都是以数字化的信息向消费者展示。
3、企业经营方式的个性化需求
回顾十数年来从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转换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致可归类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从大规模生产到敏捷制造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造就了工业社会。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可以说,工业社会相对于农业社会的特征优势就存在于大批量生产之中。然而,大批量生产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使用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造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分工越来越细。环节越来越多,生产者与使用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使用者的声音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传不到生产者的耳中。
从第5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做出的努力:从亨利·福特的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从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及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所做出的转变。但由于科技手段或称为时代的限制,此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序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但在网络时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要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即所谓“敏捷制造”。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敏捷制造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敏捷制造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因此贴近顾客需求。借着信息技术,使用者和生产者已经合二为一了。
如果要以两个人(其人名也恰巧是公司名)来形象的说明这一转变,则最好的选择是“从福特(FORD)到戴尔(DELL),正如享利·福特首倡了大规模生产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却是敏捷制造或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Masscustomization)的先驱和典型。
3.2从商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的角色转换。20世纪80年代经贸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下一代经济》中提出:信息经济的对立面是特质经济。每一项劳动,每一件产品都包含物质和信息两部分,如果物质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就是物质经济——即传统经济;那么,如果信息部分占的比重大,就是信息经济——即下一代经济。信息经济是“智能”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
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只限于生产辅助(如配送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先包含4个层面:①个性化服务;②商业服务;③交通运输、通信和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④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会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最有决定意义的正是第四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竞争焦点将转移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过,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护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是来自产品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
3.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似乎以超光速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一经出现就迅速在全球开花。虚拟化正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的拓展空间。其实,虚拟化经营说到底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类似这种行为早就存在于劳动分工出现后的人类历史中。但是由于交易成本,信息沟通等问题,导致辅助专业劳动无法社会化。现在,网络的出现,使得这种辅助劳动大规范社会化成为可能,也是目前为止最有可能提供个性化电子商务的模式。
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络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其核心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服务竞争的取胜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企业界定模糊;信息共享、彼此信赖;专业人员地位强化;虚拟经理的出现。应客户要求,改变产品或服务的弹性大,由此带来虚拟企业的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方式开拓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精简结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
3.4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由以上关于虚拟企及其合作和未来组织特点可以看到:网络经济时代,是传统价值链重新构造的时代。工业时代企业赖以创造和建立竞争优势的,由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和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基础设施)组成的,已在企业内部强化了的一条价值链,在网络时代,将由虚拟化经营,更加专门的分工与合作和网络结构所代替。在网络结构中,自由职业者将增多,企业、团队乃至个人是一个个的节点或核心,承担着相当于传统价值链上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更加专业化的核心业务,其价值将由他客户联系的多少,亲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决定。只有采取这种方式,个性化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开展才能面对最小的阻力,以最灵敏的状态一一面对“新经济”下的多样客户。
4、成功案例简单分析
电子商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的成功案例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4.1案例1
4.2案例2
如果说Dell是把一个新兴的科技产业带入个性化的大潮的话,那么Amazon就是把一个承续上千年的书籍销售也带入这场大潮。
Amazon是一个虚拟的网上书店,它没有自己的店面,而是在网上进行在线销售。它提供高质量的综合节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有关图书的信息。如果用户认为需要购买的话,可以把选择的书放在虚拟购书篮,最后查看购书篮中的商品,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并提交订单,那么读者所选购的书在几天后就可以送到家门上了。Amazon书店还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例如,读者可以在拿到实质的30天内,将完好无损的书和Music退回Amazon。Amazon将原价退款。当然Amazon的成功还不止源于此,如果一位顾客在购买一本书,下次他再次访问,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这顾客的名字和欢迎的字样;Amazon使用推荐软件对他曾经购买过的书以及该读者对其他书的评价进行分析后,将向读者推荐他可能喜欢的新书,只要用鼠标点一下,就可以买到该书了;Amazon能对顾客购买过的东西进行自动分析,然后因人而异地提出合适的建议。读者的信息将被再次保存。这样顾客下次来时就能更容易买到想要的书。
4.3案例3
如果说Dell和毕尽是销售有形的商品的话,那么前程无忧网就是地地道道的“人贩子”了。因为人人都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人贩子”的生意就是彻彻底底的个性化,为买家量身订做的了。
前程无忧网目前是业内公认的最大招聘网站,就北京地区而言,其网站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50%以上;他们的另一块王牌就是前程周刊,这份由前程无忧自办的报纸在武汉,西安、成都等内地城市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实,前程无忧所做的很简单,人才来找它,用人单位也来找它,它只要把各方面的资料整合后再搬上平台,本来没什么可个性的,但因人才这种特殊的商品,使得前程无忧网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就更加前程无忧了。
前程无忧网在2000年底就已经达到收支平衡,2001年收入达1.6亿,预计2002度可以突破2.7亿大关。就在本文成文前,本人收到来自前程无忧网的一封电子邮件,信中提醒我在其网站上注册的个人简历已经半年没有更新了,并建议我为了保证简历的实效性立即更新。前程无忧网就是这样做到对客户贴身服务。
5、结束语
由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成功的个性化服务的电子商务化企业,无不是在其组织结构和产品组成上具有极强的敏捷性,要想在电子商务个性化的舞台上有施展空间的话,除了应意识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趋势外,更应该理解满足个性化的动因和必然性。
参考文献:
[1]许统邦,宁亚萍,网络时代的个性化服务,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2]高长明,当代水泥工业发展方向,水泥技术,1/2001。
[3]韩伟力,陈刚,董金祥,面向个性化服务的虚拟设计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第7卷第12期,2001年12月。
[4]赵林度编,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5]吴叔平著,电子商务的价值链与赢利模式,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