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篇横空出世的热文刷爆了朋友圈,再一次把正在热播的《梦想改造家》推向了风口浪尖。
在网友的爆料中,被设计师改造后的房子非但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和珍惜,反而因堆满杂物而被打回原形,事实果真如此吗?
本期《梦想改造家》再次和大家准时相见,只是与往期不同,为了回应种种质疑,节目组决定特别制作一期回访特辑。新浪家居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将和《梦想改造家》一起重新打开那些曾经让人惊叹的大门。
【回访一:不想分开的家】
《不想分开的家》是文中最受争议的改造之一,这个于2014年改造完成的项目受托于设计师陈彬。早年丧偶的王阿姨带着女儿照顾着住在附近快90岁的婆婆。经过设计师的改造后,老房子不仅变成了带露台的雅致小复式,让原本分开的一家人终于团聚,同时还为女儿嘬嘬打造了一间工作室。
然而网友却爆料称,当初安装的电梯被拆,被改造成的工作室中也堆满了杂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改造完成后的一个月,因为电梯使用了公共空间,邻居们始终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干扰,无奈之下,当地居委会只能进行调解。但遗憾的是,电梯最终还是被强制拆除。
▲也许改造后有种种无法避免的状况发生,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也不容乐观,但是王阿姨的心态却因为改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热情和乐观,让每一个走进这个家的过客都感受到了房子所产生的魔力
【回访二:翻译家王志冲的家】
在2014年,《梦想改造家》走进翻译家王志冲的家。患有强制性脊柱炎的王老先生虽然身有残疾,但是多年来,仍然坚持写作翻译,与他的太太更是不离不弃。改造后的房子不仅可以满足王老先生的日常起居,还考虑到了他平时的工作需要。
新房子的改变,让王老先生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虽然年数已高,但王老先生对于生活依然有颗乐观的心。
【回访三:北京最小学区房】
由设计师青山周平改造的北京最小学区房被爆料改造后不久便沦为了垃圾房,尤其是曾经让人最为惊叹的10平米杂物间如今也已是被废弃不用。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访四:广州老街道里的碉堡楼】
设计师谢英凯参与了每一季的《梦想改造家》,而他的改造将广州的人情味儿串联了起来。
2015年,设计师谢英凯接受广州人炳哥的委托为其改造老街道里的碉堡房。炳哥的房子虽然有6层却差点容不下情同家人的保姆莲姨一起同住。如今改造后的房子,不仅炳哥夫妻,炳哥儿子,炳哥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还有保姆莲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空间。空间的改变,让孩子们的个性也开朗了不少。同时设计师谢英凯还给炳哥一家人制作了各种家的记忆。
在炳哥的家里,我们还遇到了另一位熟悉的面孔。2014年梦想改造家接受了汤先生的委托,为他零采光的家进行改造。改造后,女儿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卧室,家里也洒进了明亮的阳光。梦想改造家在广州三年,都是同一个摄制组拍摄。在拍摄炳哥家时,汤先生出于对节目组的感谢,经常过来帮忙。因此与炳哥和施工负责人华工结为好友。
2015年,汤先生楼上邻居家失火。用于扑灭火灾的水,都流入了汤先生家,破坏了当时的装修。关键时刻,炳哥与华工伸出了援手。
【回访五:假山一样的家】
2015年,《梦想改造家》委托设计师柳亦春,改造最奇葩房型,一个如同假山一般的家。委托人钱小姐从这个如同假山一样的家里出嫁了。这个家曾是女儿不敢回去的地方。然而经过设计师的改造后,变成了以蓝色,原木色为主色调的4层小洋楼,3室两厅两卫的布局不仅可以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家4口舒适的居住,已经出嫁的女儿也能时常回来过夜探望。
【回访六:水塔之家】
当初为了方便孙女念书,不再来回奔波,1年前任先生委托节目组进行改造,设计师俞挺将原本只有3层的房子改造成了4层3室1厅2卫。不仅孙女可以住在这里,儿子儿媳也能在这里过夜。
▲2015年7月,经过3个多月的改造水塔之家终
【回访七:夹缝中的家】
由设计师王平仲改造的夹缝中的家一直是观众朋友们最为熟悉的一期改造项目。此次回访已是《梦想改造家》节目组第三次拜访,这一次,牵动每一个人心的委托人周渊是否有所好转?
【回访八:大地妈妈的养老房】
在刷新人员对墙面进行修复时,我们和杨爸聊起了在这里的居住情况。杨爸还现场演示起了那些智能家居。
【回访九:梦花街馄饨店】
曾经这里的馄饨一碗难求。经过设计师精心打造,24平方米的老屋成了可以商住两用的新居。不料新生活刚刚开始之初,却被检举无证经营。小小馄饨店的命运何去何从。梦想改造家节目组带着设计师史南侨再次来到了梦花街。
在节目播出后没多久,谁都没想到这家开了20多年的馄饨店突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早已没有之前门庭若市的盛况,但每天仍有不少人前来打探。
【第三季梦想改造家遗珠之作:“最美改造”苏州祖宅】
《梦想改造家》自开播以来,一直都以带给观众惊叹和幸福感著称,画面中所呈现的各种争执和矛盾只能说是铺就这圆满之路上困难险阻的凤毛麟角。只是,相比他们能够成功入住的委托案例,那些由于不可抗力而遭遇搁浅,再也无法实现的设计只能成为设计师和委托人心中一个美好的遗憾。
首次受邀参与改造的设计师孙建亚收到了这样一份委托:年已65岁的委托人家中有3位老人需要照顾,其中88岁的丈母娘两年前因脑出血而半边瘫痪并患有失智症,经常在半夜吵闹影响邻居休息。而自己也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在上海这60平米的老公房里照顾老人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委托人找到了《梦想改造家》,希望能将其位于苏州西山的祖宅进行改造。
这是一幢位于苏州农村的二层独栋砖木结构的小楼,楼房总面积为174平米,庭院面积总共为202平米。另外还有总面积为43平米的柴房3间。然而由于楼房建于1976年,并且长期无人居住,楼房状况已经岌岌可危。
为了能够打造出一栋适合3位老人共同居家养老的居所,设计师对于委托人在普陀区的住所和苏州西山的老宅都进行了上门勘查。然后拿出了一个既保留了苏州传统园林特色又兼顾了现代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方案。被誉为“最美改造”
在设计师的方案中,把原先位于两间柴房之中的入户门移动到了西侧,并打通了两间柴房,成为一间可以用来休憩聊天的茶室。
▲除此之外,为了给三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中增添些田间野趣,设计师在庭院中设置了一排蔬果架。
由于只有本村村民才能拥有宅基地使用权,而户口在上海的委托人并不具备翻建房屋的资格。但是考虑到委托人的特殊情况,当地政府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如果想要继续进行改造,必须要遵循当地风景区的政策,主楼的檐口高度被限定为3米4。除此之外,根据当地的宅基地法,委托人也必须签署一份承诺。
在委托人对这个解决方案进行考虑的同时,节目组也紧急联系了设计师,希望设计师调整方案。3天之后,一份全新的,完整的改造方案出现在了节目组面前。
虽然今年的两稿方案最终都无法成型,但设计师表示,明年他一定会呈现出更精彩的作品。
【设计师】
孙建亚
“设计源自生活,为每一个空间营造独有的品味和可以触摸的舒适。”
上海亚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PINKIEDU品伊国际创意美学院梦想导师
来自台湾的资深设计师孙建亚先生于2009年创办亚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并且始终坚持以专业实践铸造经典永恒的设计精品。公司设计团队秉持着“坚持专注、追求极致”的价值主张,注重生活、文化、国际观的设计思路,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方案,让功能和美学完美结合。
【编导札记】
“在讲述整个回访过程之前,很想借用一句电影台词:Weallseetheworldthroughourtinykeyhole(我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小小钥匙孔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确,网友的爆料是真的,但只是部分的真实。在看到所有事情之前,断章取义的称穷人只配糟糕的生活。自以为是的将房屋能改变,生活却无法改变的观点强加于人。对他们,又何尝不是种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