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禅寺禅修七日(三)

柏林禅寺是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公案诞生的地方,赵州禅茶文化的源头,如今被国际禅茶文化界尊为“禅茶一味”的故乡。请教了诸多法师和居士,我发现,赵州其实是不产茶的。想体会“禅茶一味”的妙境,不应从当地产不产茶来考虑,也不必从古籍里寻觅茶踪,只有当下在柏林禅寺“吃茶去”。

“吃茶去”是中国禅宗无修之修的一种修行方式,也是现代生活禅所提倡的一种修行观念。净慧长老秉承“赵州家风”,在赵州“吃茶去”的茶钵中注入了“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新理念。此后,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又为“吃茶去”做了新的诠释:“实质是要我们以禅心的智慧之光照亮生活的道路、转化人性的缺陷,我相信这不仅是人类文化史上永恒的主题,更是当今时代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大众生活品质、引导人们走出心灵迷惘的应机妙方”,“学禅不能当饭吃,但能使吃饭更有滋味。学禅能够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但是,智慧必须由自己觉悟而生,无法由他人递交到你手上。他人能给你的,只是可以表述的禅知识,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的话,徒增谈资而已。”这一番话可作为赵州“吃茶去”公案的一个注脚。

多年以来,普茶(大家一起喝茶)已成为生活禅夏令营的保留节目。药石(晚饭)过后,两百多名营员集中在双音殿前席地而坐,二十来位行茶组的义工穿梭在人群中泡茶、分杯、倒茶。大家所用的茶具极其朴素简单:泡茶用大铜壶,茶杯是粗瓷的,杯壁极厚,失手落在地上也不易打碎,只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衬托出殿堂的宁静。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将柏林禅寺形容为一个心灵的家:“心灵找到了归属,所以才找到了家。”一双布鞋,一身米色的唐装,多年来,楼先生不离中式服饰,在他看来,从自己做起是最好的表率。服装如此,思想理念更是如此。

楼先生说,夏令营净化了营员们的心灵,通过年轻人的传播,还能净化我们的社会。信仰,或者人生的体悟,将为大家解决很多烦恼和郁闷。

生活禅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静心和净心,通过这两点来开启思维和改变我们的人生,到生活中去面对生活,而不是在洁净的地方躲起来。“不管信仰什么,都是寻找一种活法。”楼先生说。

禅茶一味,饮时念清和之味,吃罢常怀感恩之心。

禅修夏令营即是其中一种体验形式。通过七天的禅修,普通人或许仍难以说清“禅”是什么,但可以做到“烦恼减少,快乐增加”。

七天的禅修生活已经结束,在这里我们看到真实的寺院生活:法师们并非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他们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义工们也都是有着正常工作的普通人。禅修并不是离生活很远的彼岸世界,而是如法师说的“放下并不是放弃,只为轻装前行”。

7月26日回到来处

走出山门,我向背后望了一眼。身前即是世俗的喧嚣与嘈杂,沸声盈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寺院是烧香拜佛之地,终日烟雾缭绕,僧人大多是老人,经历过生活挫折后遁入空门……然而,经过这七天的禅修生活,我们发现修行其实并不是在离生活很远的彼岸世界,一切都要从此岸世界做起。

这里的法师大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都是在学佛多年之后,为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振兴禅宗而舍俗出家的。

在众多法师之中,一位穿着僧衣、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长者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她是明契法师,俗名莉丽·玛丽·约翰逊。她在美国芝加哥长大,是瑞士人。她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并在牛津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二十多年前,由于对西方传统不满,她转而学习佛教禅宗。多年来,在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中,总能看到明契法师的身影。

明影法师告诉我们,像这样的大型夏令营活动,每年固定举行1次,营员负担的只是往返路费,剩下的都由柏林禅寺来完成。

生活禅夏令营有个准则,就是老营员不能重复参加夏令营,得把机会让给更多人。因此,有很多参加过夏令营的营员都通过参加义工的方式重新回归柏林禅寺。

柏林禅寺的义工构架现已相当成熟。接待组负责到火车站接站,并配合营员报到;美工组设计一些橱窗和宣传资料;摄影组每天将课堂上的点滴一一记录下来;行茶组在普茶时为众人倒茶;会务组负责每天上课场地的卫生、音响;行堂组则在斋堂为营员盛菜打饭;医疗组保障营员的身体健康;机动组随时待命,填补空缺;地毯组负责所有室外活动的地毯铺设。

在寺里住了七日,从未被要求烧香拜佛,仔细观察,这寺里并没有多少烧香拜佛的设施,也很少见到青烟缭绕的景象。早在古时,赵州和尚就说:“好事不如无事。”或许可以理解为:礼佛虽然是好事,但不必执著于好事,因为无事才是真正的好事。

与许多佛门古刹不同,柏林禅寺不收门票。柏林禅寺打开山门,迎接那些南来北往的问禅者。千百年过去了,中兴的柏林禅寺继承了赵州和尚的家风,抚慰着现代社会的世事人心。无论是僧人或居士,都可以去寺内会贤楼的客堂登记入住。据客堂大知客持顺法师介绍,柏林寺接待的大部分是已经皈依的居士,但也会接待没有皈依的人,让他们感受一下寺院的氛围。

暮鼓晨钟中,寺庙里的早课、晚课、各种法事进行得有条不紊,所见到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平静的微笑。

和送行的朋友合十道别。即将离开柏林禅寺的我,开始重新面对山门外的生活。

再次合掌,深深向山门鞠躬。耳边回响着法师的一句话:放下并不是放弃,只为轻装前行;正如这几日,你们可以了无牵挂、心无杂念,但回去后,面对友情、爱情、事业、压力,该承担和面对的一点都不能逃避。

七天的禅修能给人带来什么?“很简单,烦恼减少,快乐增加。”(全文完)

THE END
1.禅茶一味,澄净心灵喝茶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与精神有关,与灵魂有关。几千年来,人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茶的幽雅与清纯,沉醉了多少代人。连佛教,都与茶结缘,所谓“禅茶一味”,意思是说,没有一定修为和境界的人,是不懂茶的。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则促进了制茶技术的进步。在实践http://www.ririo.cn/n815939.htm
2.佛教寺院对联精选第397期菩提菩萨禅寺智者大师阿弥陀佛一称超十地,但凭着弥陀宏愿,遍吉导师。浙江宁波居士 (六字:即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三乘:佛就众生钝、中、利三类根机,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种教法。弥陀:阿弥陀佛。遍吉:普贤菩萨之异名。) 贝叶行间,福增无量; 金莲座下,罪灭河沙。江苏无锡香山禅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K277HV05566SD3.html
3.禅茶一味道悟人生下一句(禅茶一味道悟人生经典诗句)02饮一壶禅茶 悟人生百味 选择一个飘逸闲适,清幽淡雅的环境,沏上一杯好茶,让自己置身这种环境之下,以清净闲适的心情来品茶, 伴着淡淡茶香来品悟人生,感悟生活。 喝茶,其意不仅在止渴,更在于鉴赏其色、香、味,体会其苦、甜、醇, 领悟其淡、雅、和。自省自悟,品出茶的真性,体会人生百味,达到天地人和相通的https://www.ksrmyy.com/special/42103.html
4.禅茶一味岁月可回首人生如初见常识茶禅一味下一句是什么? 茶禅一味,道悟人生。 茶禅一味,茶中有禅,禅在茶中。 禅茶一味自在心,水酒三千清凉梦。 茶禅一味:茶泛指茶文化,禅意为静虑、修心。 常用于品茶时,形容品茶应专心,品茶的过程应当多思考,修身养性。 关于品茶的好句子: https://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5990.html
5.“禅茶一味”的几个意思佛教修行强调“放下”,即所谓“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 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真性情。 【3】“禅茶一味”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本来就有。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觉悟成佛,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https://www.360doc.cn/article/34989057_947189902.html
6.禅茶一味下一句是什么禅茶一味自在心,水酒三千清凉梦。茶禅一味: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https://iask.sina.com.cn/jxwd/6hBLIix8s4l.html
7.禅茶一味香自远散文3篇(全文)是的,时光如水,匆匆而过,或许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太多的快乐或忧伤,浮世的灯火明灭着思想,谁是谁前世的缘分,谁是谁一生的心疼,置身红尘,每个人都需要用一种方式来释放灵魂,而一杯香茗总可以让伤痕累累的心卸下疲惫,尽享一份安宁与通透,正所谓禅茶一味,云淡风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ua4z70d.html
8.她学习古人生活细节30年,痴迷野外喝茶:心柔软了,日子也就顺了这一次是我们第一次在大陆做静心茶会,我好开心啊。在寺院里面做静心茶会,那我们就更贴近禅了,离禅更进一步了,因为禅茶一味。 晚场茶会 Q:办完这次茶会后,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打算吗? 解致璋:回去之后,我们要在溪边办一场没有桌椅的静心茶会,也叫“跪夫人茶会”。只有两个礼拜的时间,茶人们要练习在地上泡茶,拿茶https://www.douban.com/note/738757557/
9.禅茶一味”茶文化与禅文化的不解之缘从前,我对茶禅文化很是向往,在学校旁自己的出租屋里也摆上了一套茶具,偶尔在没人之际,会泡上些许茶叶,自己细细品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自己对于茶文化很是精通,但是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茶禅一道上尚未入门。 “禅茶一味”茶文化与禅文化的不解之缘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466906072481881
10.轻音乐底部评论中的美文美句不生不灭自金刚禅茶一味(轻音乐): 踏遍山河,方知人生如梦,得安稳之所,恬淡度日,才是福报;尝尽五味,方觉粗茶淡饭,简布素衣,才是洁净。世态炎凉,无需迎合;人情冷暖,不必在意。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空纳万物,虚怀若谷。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https://blog.csdn.net/fangmin723/article/details/128848650
11.中国茶道的精神正清和雅茶文化一句“吃茶去”,一碗“赵州茶”,代表着赵州禅师的禅心。 禅的修证,在于体验和实证。语言表达无法与体验相比。参禅和吃茶一样,是冷是暖,是苦是甜,禅的滋味,别人说出的,终究不是自己的体悟。所以,万语与千言,不如“吃茶去”三字。 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开启了“茶禅一味”的先河,禅茶之道深深融入中国乃至http://www.zgchawang.com/culture/show-3831.html
12.禅茶一味品香茗禅修茶道话人生(博山中国琉璃艺术节归来感言组诗禅茶一味品香茗 禅修茶道话人生 (博山中国琉璃艺术节归来感言组诗之二) 博山 夏伦稳 博山中国琉璃艺术节观赏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作品、省级非遗博山正觉寺禅修禅道展演,赋诗纪念之。 1茶缘 一个周末去寺院做义工, 偶遇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香客。 和大家一起帮忙把他抬过寺院高高的门槛, http://m.zgshige.com/c/2018-08-31/7036963.shtml
13.禅茶心语欢迎光临正觉网山东省博山正觉寺正觉寺自古有“禅茶一味”之说, 茶中有禅机,茶中示佛理。 投片片茗茶,融滴滴甘泉, 飘缕缕清香,得杯杯凝露, 品正清和雅,听禅茶无生。(二) 煮水候汤 法海潮音 聆听水与火的对话,鼎沸声中,体悟声尘之中的觉性本然。 问道菩提上九天, 慈航座下采红莲。 http://zhengjuesi.net/fileroot/ycfy/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