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禅与茶的载美经典

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境与品味。《禅茶一味》更多体现的不只是茶与禅的相符,更多体现的一种静修清志的生活方式,从简单的一杯茶中体悟禅理,体验人生滋味。

国人与茶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结。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体现。“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等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语。一杯清茶,禅意盎然,体验人生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境与品味。

一、茶禅的历史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茶的文献记载。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与杨雄,都在作品中提到过茶。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客人来到,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根据《茶经》的记载,寺院里的僧人在两晋的时候,就开始用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的礼仪。如昙济和尚就经常以茶待客。佛教徒以茶资修行,单道开、怀信、法瑶开茶禅一味之先河。

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坐禅修行。佛教徒"过午不食",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使它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古人认为茶有"三德":一是驱睡魔,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各种欲望。所以,饮茶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

中国佛教禅宗与茶的关系尤为密切。随着禅宗在初唐时期的开始盛行,佛门推崇饮茶的风气更加普及。中唐时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使寺院茶礼越来越规范。在清寂、古朴的禅堂内,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成为禅宗僧人日常的功课。对禅宗僧人来说,吃茶俨然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唐代赵州大师的"吃茶去"三字禅,成为禅林的经典公案。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关于茶的著作。与陆羽交好的皎然和尚,在《饮茶歌》里两次提到了"茶道"一词。可以说,《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皎然则赋予了"茶道"的名称。茶道,是饮茶时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位:以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至于饮茶的技巧、规范、品茶方法,是茶技;表现饮茶的技巧、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再现历史上的饮茶情景,是茶艺。

二、中华茶道的精神:和敬清寂

关于茶道的精神,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通过饮茶活动,可以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俭朴、高尚道德的人。茶人以流传千古的"和,敬,清,寂"四字来予以概括。

1、和

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哲学核心。"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儒家"和为贵"是中国人基本的人生伦理。《周易》的和则指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才是宇宙大道。陆羽《茶经》指出,用来煮茶的风炉,因为是用铁铸成,所以是"金";炉子放置在地上,是"土";炉中烧的是木炭,有"木";木炭燃烧起来,是"火";风炉上煮的是茶汤,是"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的过程。

禅宗明心见性,使内心的对立观念调和、化解,达到天人合一、圆融无碍的大同。禅宗的"和"有三个维度:人类自心的和,人与人的和,人与环境的和。有了心灵的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有了心灵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才有自然的和谐。

僧团被称为"和合众",自古以来就有"六和敬"的准则。六和敬是: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

2、敬

敬是对自己谨慎,对他人尊敬。在茶道中,对一切器皿,如裱挂的字画、茶的道具,都抱着敬意接触。将这种心境扩大,就可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尊敬的态度。

在品茶时,为表示尊敬,一般先要焚上一炷香,洗干净手。在敬茶时,用一种尊敬、尊重的态度来进行。在茶道中,重要的是一丝不苟地用恭敬的心情,来做好每一件事。日本茶道的完整程序有上千道步骤,做下来要8小时。简化的也有3小时。看起来极其复杂、繁琐,但是在恭恭敬敬的行为中,体现了茶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万物的精神。在佛教《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不管见什么人,都要行礼致敬,说到:"我对你们抱有深深的敬意,从来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不管你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以后都可以成佛的,因此我对你们怀着深深的敬意。"

对于茶事来说,重要的是心。不管多么漂亮的点茶、多么高贵的茶具,没有诚敬之心,则毫无意义。茶道忌讳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高傲自大,谦虚是茶道的根本要素之一。

3、清

清是清洁、清廉,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内心的清净状态。在茶道中,保持环境的清净是必要的。茶道中的"外露地",是"野庭落叶鲜"式的清美如画的外部环境。茶道中的"内露地",是指茶室内部环境。字画,插花,茶具的清洁。听着茶具在沸水中翻滚,如同置身于万壑松涛,也好似聆听悬泉飞瀑。

在茶道中,从庭园的清扫,到茶室的扫除及布置都要清净。插花时使用的是新花,擦拭茶杯时使用的是新茶巾。不但对外物要求清净,心灵也应该净化,不能起杂念,毫无拘束地以清净的心情来做茶事。眼睛观看到的是清净的环境,耳朵听到的釜中茶汤如松风拂过,鼻子闻着茶香,舌头品尝着茶的妙味,身体接触到的是清幽洁雅的器具,这样就能得到幽的感觉。这就是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就是禅道,也是茶道。在茶道中,社会上有关俗事的话题,皆属大忌。参加茶会的人要放下俗尘观念,才可进入清净的茶禅世界。坐在仅有几平方公尺的茶室中,却有居住在深山幽谷里的感觉。不断响起的壶中滚水声,宛如松风吹动的大自然的天籁,心与大自然融而为一,这就是茶的三昧境,也是禅的三昧境。

4、寂

寂是涅槃寂静。是熄灭了心中诸般欲火之后宁静安祥的状态。参禅首先要去除人生的欲望。人人皆具有本来清净觉悟之心。由于有了分别计较,产生了执著,迷失了本心。参禅悟道,就是要参破分别计较的虚幻,去除欲望,放下执著。除去欲望,放下执著后,就回到了本来清净无染的心的原点,见到了本来面目。

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达到解脱的彼岸,必须熄灭欲望之火。熄灭诸般情欲的心,就是"寂"的禅心,就是涅槃。但寂的禅心又并非一潭死水。否则就成了枯木禅。菩萨为了众生而不进入最后的涅,"娑婆往来八千度",充满爱心、不辞辛苦地往返这个红尘喧嚣的世界,为普度众生而辛勤地工作着。这便是茶道的"多情乃佛心"的心境。

三、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1、古代《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茶禅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茶叶。只有投入沸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将大我转化为无我,才能留下一份经久弥醇的余香。

2、茶道精神的"和、敬、清、寂",以出世的品格标举着普世的道德: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是传统的儒、道、释最高的修身养性的境界,通过茶道禅道,在现代生活中的典型运用,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范本。

3、"茶"字以型释义,乃"草木之中有一人",即人在自然之中。"人非有品不能闲"。只有有品之人,才能放下身心,融入自然。"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红缕梦》中妙玉论饮茶)品茗,其妙处正在于"品"。饮酒为"醉乡",品茶为"醒乡"。从"醉乡"中觉醒过来,进入清纯的"醒乡",才能体验人生,品味人生。

4、"佛法存于茶汤",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一杯茶中感受到禅意,吃茶时吃茶,将我们的身心安住于当下,同时终日吃茶不沾一滴水,洒脱无执,即可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化为永恒,"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茶禅一味"的三昧。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佛法、禅机,人生的妙谛,尽在清茶一杯中。真乃:悟与不悟,还得吃茶去!

THE END
1.在家造间茶室,以诗意的生活方式,领略生活的真趣。偌大的茶室可以只是一处茶席,一套茶具,一束插花,几张木椅,简约到了极致,但绝不简单。因为禅茶一味的茶室气息俘虏的不单单是你迷茫不定的眼睛,更是那份浮躁难安的心绪。 饮茶要饮得惬意,喝得舒适,去感受一种精致、诗意的生活方式,要想从茶的滴水微香中感悟大自然的真味,领略生活的真趣,首先我们要去营造一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2/17/11222586_1140137506.shtml
2.一间坐落于文殊院的禅意茶室之前开花店的姐姐开的茶室,开花店的时候就颇有自己的特色,茶花结合,氛围清净!最近去感受了一下,热炉温茶,禅音袅袅,自在逍遥!每一处都体现了主人的用心,从软装到选茶。特别是今天这款野生红茶,入口柔软,香气弥漫整个口腔,好像在这寒冬进入一场幻境,四周都是柔柔的柿红丝绸包裹全身,没有任何侵略性的风,暖暖的,柔https://m.dianping.com/review/666450355
3.禅茶生活馆:寻觅内心宁静与味蕾的完美结合在繁忙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山大,渴望一处能够放松身心、远离尘嚣的地方。而禅茶生活馆正是这样一个让人沉静下来、体验内心宁静与味蕾愉悦相结合的理想场所。 1.禅意花园:沉浸自然之美 进入禅茶生活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心设计的禅意花园。花园中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清新宜人。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散https://www.coffee.cn/tea/post/174345.html
4.邯郸品茶喝茶值得推荐的地方禅茶一味茶馆,以其独特的禅意风格和静谧的环境吸引了众多茶友。这里不仅提供各种茶叶,还有专业的茶艺师为你现场泡茶,让你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茶艺的精湛技艺。此外,禅茶一味还提供禅修体验,让你在品茶之余,也能体验到禅修带来的身心宁静。 4. 茶香阁 http://www.csbhjj.com/productshow.asp?pptx/20225.html
5.休闲空间25平米装修案例效果图禅茶一味xx茶室禅茶一味---xx茶室 参考造价:暂未填写|空间:休闲空间|面积:25平米|浏览数:2750 案例简介Case description 在休闲的午后,泡一杯清新的茶叶,弥漫着茶香的空气中体会着悠然自得的心情。捧一杯香茗,和三两好友在温暖的阳光下回望过去,畅谈未来,岂不快哉。中国人喜欢饮茶,自古有之,和朋友一同品茶,道道人生,幸福即如此https://www.shejiben.com/sjs/6860581/case-3203221-1.html
6.禅茶一味茶道字画茶室书法作品手写真迹中式装饰画书法折啊 禅茶一味茶道字画茶室书法作品手写真迹中式装饰画书法 禅茶一味茶道字画茶室书法作品手写真迹中式茶装饰画挂画竖版装裱 风格: 禅茶 一味 茶道 字画 茶室 书法作品 手写 真迹 中式 装饰画 图文详情 本店推荐 图文详情https://www.zhe2.com/note/595492835388
7.书法适合挂在茶室茶楼休闲娱乐场所字画禅茶一味吴春林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古代僧侣以茶为饮,结合参禅,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快,进行禅修的人也越来越多,追求的也是内心的平静,喝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书法禅茶一味作品是最适合挂于茶室、茶楼http://www.mirror-art.cn/shop/index.php?act=goods&goods_id=100291
8.茶室小旗茶叶店广告牌茶字旗古风店招茶幡旗禅茶一味双面旗帜40茶旗帜复古茶旗茶馆旗帜茶幌子老式茶旗黄红招牌茶仿古茶旗茶室小旗茶叶店广告牌茶字旗古风店招茶幡旗 禅茶一味 双面旗帜 40x60-cm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https://item.jd.com/10107085711736.html
9.日本茶道范文11篇(全文)わびは静寂意味があります。友何人集まって、静かの茶室の中にお茶を飲みながら軽いお話をする。世間の紛争を問わず、憂いもない、心配もない、ただ自分の身を修めて、心身を浄化します。これが利休さんが言った「茶禅一味」の意味です。そしてこの静寂の心は茶の湯の心でもあるのです。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gbdjvsd.html
10.禅茶室装修设计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禅茶室装修设计 郑州禅·茶室装修公司设计案例 543 金博大建筑装饰 禅茶一味精品酒店|陇南酒店设计公司|陇南酒店装修设计 38 陇南_酒店设计 禅茶一品酒店装修设计|成都酒店设计公司 104 成都酒店装修l 《禅茶一味茶楼装修设计》—中卫专业特色茶楼设计公司 256 中卫茶楼装修设计 内江茶楼设计丨禅茶茶楼设计装修 3 内江https://www.zcool.com.cn/tag/ZMzE3MDM1Mg==.html
11.哈尔滨私人品茶店地址推荐(精选哈尔滨茶馆指南)哈尔滨茶艺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是一家具有传统特色的茶馆。这里不仅有各种茶叶可供选择,还有专业的茶艺师为你讲解茶叶的知识和冲泡技巧。此外,茶艺馆的环境也非常优雅,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2. 哈尔滨禅茶一味茶馆 禅茶一味茶馆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一家以禅茶文化为主题的茶馆。这里不仅有各种高品质的茶叶,http://gxxhb.com/?wind/7625486.csv
12.四尺对开书法作品——禅茶一味书法原作四尺对开书法作品——禅茶一味_书法原作: 135*35cm,是毛竹根据晋唐古法书写,保真,可定制,可议价。本作品适合挂在茶室等场所。【最佳静心阁】【7788收藏__收藏热线】http://web138.997788.com/176082/search_156_77255255.html
13.浅析《寻访千利休》中的幽玄美学(寻访千利休)影评影片无尽的禅意与至美的茶道精神形成禅茶一味的境界,在茶的清香中静心自省,在简陋的茶室中对万物齐观。千利休空寂茶的精神是超越人力而回归自然,正如千利休说“空寂本意,是表示佛的清净无垢的世界,草庵式茶道乃佛却尘芥,主客诚心相交,不言规矩和法式,唯生火、煮水、吃茶而已,别无他事。亦即佛心显露之所在……,”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7437681/
14.禅茶一味·只是悟茶的一种心境和品茶的感悟如此修习渐久,茶人执著渐渐放下,决不会因为小孩摔了自己心爱的紫砂壶光火懊恼,不会因茶之等级高低而生惶恐轻慢心,不会为自己的情绪,更不会因他人的眼光而左右。此时别说是在茶室,生活中在在处处,无时无刻不是在修行,不是在道场了。 禅茶一味,世界上并没有这个固有和存在东西,只是一种品茶悟道的感悟。赵州http://cnynpec.com/lady/View.asp?id=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