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续深化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在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天津卷烟厂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搭建员工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展示才能的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广博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机制优化运行
广博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带一创一弘扬”,广博劳模创新工作室始终秉持这一目标,充分调动车间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努力培养一支思想积极向上、专业基础扎实、技术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攻关队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室深知,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更在于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工作室制定了详尽的团队建设、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综合管理制度,让成员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更好协同、更多合作,共同推动工作室向前发展。
“程序解读站”是广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个亮点。工作室抓住技术发展、人才成长的时机,通过对制丝车间3台主机程序及叶片处理段控程序进行深入解读,组织学习专业化内容,推广全员化成果,且打破了岗位界限的团队运营模式,适应了技术发展的趋势,对人员使用培养、设备高效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工作室建立并运行“攻坚克难”机制,秉持“控制解读深研突破,五问理念较真断根”原则,促进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有效解决,激发员工深挖问题的热情。目前,已形成8项问题解决报告,并不断汇总筛选上新。
周利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周利强劳模创新工作室
作为技术攻坚的先锋阵地,周利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承载着推动技术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重任,更是技艺传承和技能推广的重要平台。
打造技术攻关“攻坚站”。工作室坚持总体策划,加强统筹推动,开展技术攻坚,通过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不断提升团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确保技术攻关的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工厂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小利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成长传承帮带
小利劳模创新工作室
工作中,工作室注重树立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打造甘于奉献、忠诚干净、素质过硬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激发团队科研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科研成就感和获得感。
依托集团“1+5+1”创新载体,工作室积极营造“主动求知、探索求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氛围,引导成员承担更多的创新研究工作,并鼓励成员不断超越自我,激发创新潜能,推动探索新领域。
同时,借助技术创新体系优秀科研人员和青年科技托举人才等激励选拔机制,工作室努力为成员提供成长和发展平台,进一步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在创新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2022年,周利强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天津市十大示范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广博劳模创新工作室、小利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多次被评为“天津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先进典型”。
“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为工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天津卷烟厂副厂长高雷表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征程上,劳模创新工作室将更加注重技术总结、能力培养、成果转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更多专业能力、掌握更高技能水平、实现更多更快成长,以创新为动力、以成果为导向,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