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武法光把第一架古筝拿给亲友看时,大家都不相信:这位退休前从事财务工作,对弹古筝一窍不通的67岁老人,真能两个月手工做出一架?直到他做完第4台,朋友去他家看时还是觉得有些吃惊。
山东潍坊退休老人武法光是在2016年春节萌生自制古筝的念头的。从小热爱手工活的他,曾自己动手做过风筝、简易家具、二胡。在那年走亲访友时,他看到一台买给小孩练习的古筝,一时技痒,便对老伴夸下“海口”:你想学,我就给你做一台。
3月12日,武法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epr.cn),看到古筝的那一刻就有自己能够做出来的自信。为了实现大家眼中的“戏言”,他大量地上网查资料,用心理解每个制作流程的门道。另外,武法光联系自己开琴行的朋友,反复跑琴行看售卖的古筝,边看边照样画出自己要用的图纸。
“她第一首弹的是《花非花》,我当时挺开心和自豪的。”武法光说。
在第一架古筝做好后,武法光的孙子坐不住了,缠着要爷爷给他也做一架。后来,因为对前两架古筝还是有些不满意,武法光又在2017年做了两架。
“我就是图个乐,年纪大了也不想靠这创业了,不想挣钱。”武法光说,市面上手工古筝越来越少,自己愿意将做古筝作为自己的爱好,每天听老伴给自己弹曲子,回答她提出的“弹得怎样”的问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