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集体承压,酒店行业何以“过冬”?

今年国内酒店业的日子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好。

一到假期,各地人满为患,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消费金额再创新高。旅游的热潮给酒店住宿带来机遇,不过,酒店行业却没有以前那么好赚钱了。

国金证券的调查数据显示,酒店行业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RevPAR同比分别下降了9%、12%;ADR同比分别下降了3%、8%。

甚至一些高档酒店也难逃拍卖转让的命运,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拍卖价格在亿元以上的酒店数量超130起。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南京金奥费尔蒙酒店、重庆解放碑威斯汀酒店、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上海宝格丽酒店等豪华酒店,均在2023年被挂牌出售。

并且从文旅部披露的数据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五星级饭店平均房价601.62元/间夜,同比下降2.7%;平均出租率58.25%,同比下降3.34个百分点。

看起来,酒店行业并没有像旅游行业大盘一样增收增利,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被“困”在供需失衡里的酒店行业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病因。

然而,真的是OTA夺走了酒店的“蛋糕”吗?仅仅通过构建自己的会员体系,就能让酒店业重拾高速增长吗?

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只能说,这是部分酒店集团对OTA行业的“偏见”。

一方面,其实国内OTA酒旅行业佣金率并不高。据“罗超频道”基于公开数据的测算,2023年全年Expedia、Booking、携程、同程佣金率分别约为12.3%、14.2%、3.9%、4.9%。

国内OTA平台整体佣金率大约只有国际平台的三分之一,甚至不足三分之一,对商家的运营成本带来的负担相对较低,处于合理区间。

另一方面,酒店集团客单价等核心指标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失衡。

从数据上看,2024年上半年,新开业酒店2.3万家,接近2023年全年开业门店量的59%,新增房间规模约100万间,目前,国内酒店数量、客房数量已达到2019年同期的109%、103%。同期,国内旅游人次达到27.3亿,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7万亿,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99%。

显然,全社会酒店供应增加的幅度大于酒店消费增加的幅度,这种供需失衡必然会导致酒店集团经营利润下滑。

除此之外,当前国内酒店行业还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硬件设施、装修风格以及提供的服务内容都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和差异化。

这不仅降低了酒店的吸引力,也加剧了行业内卷,酒店往往只能通过价格战来吸引客户,从而导致酒店的利润空间降低,还可能使得服务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摆脱同质化竞争会如何?其实酒店行业已经有答案。亚朵集团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亚朵集团在二季度实现了营收17.97亿元,同比增长64.5%;调整后净利润为3.2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1.6%。如此亮眼的业绩,源于其基于用户需求,推动“深睡”产品持续升级。

所以,酒店行业若想摆脱现实困境,找到新的增长点,或许应先摒弃对OTA平台的“偏见”,多从自身找原因,从用户需求中找到答案。

酒店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OTA?

那么,在当下供大于求、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环境中,酒店行业与OTA平台的良好合作,或许是重启增长更现实、更快速的路径。今年双十一,就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期。

携程早在10月14日就开启了双十一预售,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宁波柏悦酒店每晚999元起,上海JW万豪酒店每晚900元起,佛山希尔顿酒店甚至降到每晚400元;飞猪则联合万豪、雅高、凯悦等高档酒店品牌发放近百万份优惠券;去哪儿、美团等平台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场争夺酒店消费者的大战中。

这次的合作,是一次典型的“双向奔赴”,既帮助了OTA平台引流,也帮助酒店集团平抑淡旺季的影响的同时保障现金流,提高酒店运营效率。同时也证明了,尽管消费环境疲弱,但并不意味着酒店应该单独作战,“共赢共生”或许才是那个“最优解”。

那么,在当今市场,什么样的OTA平台更受酒店集团的青睐呢?

首先,只有那些能够提供个性化、灵活化的产品组合,打穿获客难题,帮助更多的酒店挖掘潜在的优质客户的OTA平台,才能成为酒店行业实现增长的“助推器”。

以携程和同程这两大头部OTA平台为例,同程旅行打造了旅行盲盒产品体系和黑鲸会员体系等,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也有效提高了消费频次;而携程能占据高星酒店市场的头部位置,就是因为布局商旅较早,将差旅预订系统与企业内部OA、费控和财务报销等系统对接,牢牢绑定了大公司的商旅客户……

其次,数字化技术、AI等工具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个行业,以及每个企业不容忽视的核心要务,唯有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从多维度优化产品与服务体验的OTA平台,才能成为酒店业实现高质发展的“动力源”。

最后,正如《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约瑟夫.派恩所阐述的那样:“让交易成为用户的记忆,才是一切品牌制胜的关键”,这一点在酒店业中同样如此。

因此,那些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机制,围绕用户解决痛点、优化体验的OTA平台,才能让客人从一次性客人变成持续性客人,铸就内生增长的不竭动力,成为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当前,酒店与客户的非现场沟通、交流,大多借由OTA平台完成。比如入住前,用户对酒店设施环境的了解、咨询;临时发生变化,协调更改等事项,消费者大多会联系OTA平台协助解决。因此,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机制至关重要。

例如,携程将服务过程细分为多个环节,通过细化的指标控制确保服务质量,并且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旅游业呼叫中心,客服中心超过1万人,最大程度保障了服务的标准化和高质量。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旅行者的需求,同程旅行也在不断优化其服务体系,旗下预订平台HopeGoo现已全面覆盖机票、酒店、火车票、门票、船票及当地玩乐六大领域,支持全球16种货币支付和多种操作语言……

综合来看,OTA平台除了技术研发、IT运维、获客推广等支出外,还组建了庞大的客服团队,解决旅客预订前、中、后的问题,是帮助酒店行业成交的高效途径。

或许酒店行业确实需要学着放下“偏见”,毕竟,能带来实际订单和营收的OTA平台,不是“绊脚石”,而是酒店行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加速器。

THE END
1.生意不好做了高档酒店“星”光淡生意下滑两三成 行业洗牌挤泡沫 杨岩介绍,去年一年,大型高端餐饮酒店消费额同比下滑20%到30%左右。在他看来,除了公务订单流失这个直接因素外,市场需求的转变、经营成本的上涨加上消费者日趋理性,也是导致目前高端餐饮行业乃至星级餐饮业陷入困境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市场对餐饮业还是有巨大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从原来的公https://m.cncn.com/news/206753
2.餐厅生意为什么下滑?以下5大锦囊希望能帮到你!生意下滑,原因很多。 这五种原因,是常规问题。 你做对了几条? 等你留言 去一段时间,麦当劳的日子并不好过。 10月22日,麦当劳发布了前三季度财报,营业收入为157.28亿美元,同比下降0.85%;净利润为44.53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就期内财报来说,均低于市场的预期。 https://www.sjzyslg.com/news/show-338686.html
3.分析酒店生意淡可能的原因5. 旅游业发展状况: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也会影响酒店生意的淡旺季。例如,旅游景点的热门程度、季节性因素、政策法规等都会对酒店生意产生影响。 为了改善酒店生意淡的情况,列了几点仅供参考: 1. 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贴心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https://www.meipian.cn/4z65omya
4.餐饮经营分析报告6篇(全文)探导经营特色,开发风味特色餐厅 从近年来的统计结果来看,五星级酒店的生意、利润相对较好,而低星级饭店,属经济型酒店,可以和社会餐馆一样,针对中低档消费群体,经营绩效也不错。经营比较难的主要是三四星级的饭店。在经营中常常高不成、低不就,举棋不定,失去一大批客源。 针对现在的餐饮市场以及餐饮消费层次的特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usmj3sc.html
5.潲水工:“剩宴”的大鱼大肉运去喂猪泸州大蓉和酒楼、伊顿饭店等酒店也反映:“公务订餐几乎没有,浪费现象减少。”团年宴订餐普遍减少,意味着酒店生意下滑。“去年酒店生意好,我们的工资和年终奖都发得多。而今年生意淡,看来年终奖没戏了。”泸州贵丰园酒楼一名服务员说。几家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利润下滑,员工工资和年终奖或多或少会受影响。 http://news.huaxi100.com/show-13-211131-1.html
6.投资酒店最忌讳什么?哪些坑需要避开?听听他们的生意经在刘兰荣的生意经里有两个“新”和一个“心”:产品要更新、销售要创新,服务有耐心。 “想要保持高收益,产品一定要及时迭代,这一点是投资人该做的。”刘兰荣分享道。这几天,她于2017年投资的全季酒店(北京天坛店)的大堂正在装修。老客人进门后会问她:“大堂看上去挺新的,干吗重装?”每当这时,刘兰荣总会略带http://wlj.liaocheng.gov.cn/channel_t_296_26901/doc_65b8b14c9a4653eec99eeb70.html
7.酒店淡季营销策略(精选8篇)篇1:酒店淡季营销策略 要面对市场,就会有淡旺季,酒店也不例外,进入淡季,随之而来的是门庭冷落车马稀,面对住客少的冷清局面,很多酒店业采取收缩战略,减少市场投入,广告、促销、网点开发与维护等市场销售活动基本停止。在市场上寻找市场增长点,也许还真能做到淡季不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4qpiq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