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问题是个痼疾顽症,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大问题,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复燃。我们在为调查结果欣慰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纠正‘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加大对“四风”问题的检查监督力度,持续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方能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度,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氛围。
兰州:移“风”易俗“减了负”
国庆假期刚开始,刘先生就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回老家过节之路。
“这个国庆节过得最轻松!”刘先生说。
“以前,年年中秋、国庆前夕都是我最忙的时候。”刘先生说,因为担心公司为数不多的客户会流失,所以逢年过节对客户的礼节性拜访都是少不了的。
“自从反‘四风’之后,每逢节日,便是我一年中最轻松的时刻。”刘先生说。
和刘先生一样,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先生也感到反“四风”为他“减了负”。“我在单位负责采购一些日常的办公用品,一些客户就把我盯上了。”
张先生说,这些客户为了搞关系,逢年过节都上门送些小礼品,被他拒绝后,这些客户误解他为“不懂人情世故”。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今年中秋、国庆前夕,兰州市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在“中秋”、“国庆”期间用公款购买赠送月饼等节礼的通知》,指出对违反作风纪律规定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予以通报曝光。
通知要求,严禁利用公款购买月饼和各类节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和相互宴请;严禁收受或变相收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严禁出入各类私人会所;严禁公车私用和公款旅游等。
兰州组织5个督查暗访小组,在节日期间对80多个部门和单位开展督查暗访。目前,明察暗访还在继续。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党员干部自觉推辞他人赠送的现金、购物卡、礼品,主动回避各类宴请、旅游、打牌、娱乐活动已蔚然成风。
记者在兰州市内几家大型的豪华礼品店走访发现,节日期间,这些店面大都“门庭冷落”,前来消费的顾客并不多。
一家销售虫草等珍贵滋补品的店主告诉记者,与往年逢节必涨的情况相比,今年虫草的生意较为冷清,“来店里的一些外地游客看的多买的少”。
市内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的购物卡销售也明显下滑。往年中秋、国庆前,大型超市的购物卡销售就会进入高峰,在一些商场,买购物卡的顾客甚至会排起长队。而今年,购物卡销售显得十分冷清。
购物卡销售冷清,使用购物卡消费的顾客也大幅减少。记者在兰州市一家大型超市发现,收银台上刷购物卡消费的顾客较往年也少了许多。
同样“门庭冷落”的还有市内的高档饭店和高消费娱乐场所。往年,只要是黄金周,一些高档饭店门前就“一车难停”,但今年黄金周,这些饭店和往昔相比,早已“风光不再”。
一位知情人士说:“以前,到高档饭店消费的大都是企业或机关,一般都是请关系户。如今很多企业不敢来消费了,关系户也不敢接受这样的‘福利’了。”记者了解到,今年前半年,已有几家高档饭店悄然“关张”或“改头换面”。
和高档饭店、高消费娱乐场所相比,中低档的饭店、量贩娱乐场所在节日期间却异常火爆,菜品都以经济实惠为主。在兰州市北滨河路的一家牛肉拉面馆内,前来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
兰州广场南路一家饭店内,当顾客在点餐时,服务人员随时提醒顾客“不要点太多,不够了再加”,避免造成浪费。当顾客结账时,服务人员主动提出把剩余的饭菜打包,让顾客带走。在一些火锅店和饭店内,就餐人数少的时候,还可以点半份菜。
连日来,《法制日报》记者走访市内和市郊各饭店、酒吧、茶屋、农家乐、旅游景点等场所,都没有发现有公务车辆停靠。
移“风”易俗,风清气正。一位干部说:“应酬少了,酒场也少了,大吃大喝杜绝了,可以轻松、安心地过一个健康的国庆节了。”
海口:高档餐饮生意有点“冷”
自中央八项规定和海南省委省政府二十项规定出台后,各地狠刹公款吃喝玩乐之风。10月1日至3日,记者在走访调查了海口多家高档餐厅、酒楼酒店、会所等后发现,相比往年,高档餐饮、娱乐等场所营业额明显下滑。
“国庆正常营业!”10月1日上午,国庆假期第一天,记者在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一家四星级酒店门口看到一个提示牌如此写道。然而,记者走进酒店时,却没有看到以往座无虚席、热闹喧哗的场景。
“这个国庆有点‘冷’。”在这家酒店工作了近两年半的大堂经理小符告诉记者,往年临近国庆等黄金周,客房早早就被预订完毕,酒席也是排得满满的,假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而现在,第一天生意便如此惨淡,明天可能要减少员工上班人数。
10月1日晚,记者来到海口市龙昆南路进行实地走访。正值国庆第一日,小吃店、大排档、茶馆水吧生意火爆,相比之下,周边一些高档餐馆则显得冷清。
“现在单位团体来订餐的越来越少了。”一家高档酒楼的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逢节假日时,很多单位团体都会前来预订,而现在则一改过去商务宴、政务宴预订唱主角的情形,呈现出以市民为消费主体的格局。
“之前我们想办法推过团购,188元五六个人吃,还搞过大众消费餐,卖过5元一碗的面。”王小姐说,有时星期一到星期五基本没有生意,到周末客人才多一点,由于国庆节婚寿宴较多,生意才有所回暖。
10月2日,记者又来到海口市海甸岛多个高档酒店进行走访发现,这些高档餐厅国庆期间几乎都是各种婚寿宴席和家庭聚餐,仅仅家庭聚餐能占到总营业额的30%,婚寿宴席更是能占到45%左右。
“酒店最初的定位是走高端路线,受到很多机关单位的青睐。但自从国家下达‘节俭令’后,酒店受到很大影响,现在不得不在针对普通市民的婚寿宴上下功夫。”一位不愿具名的某酒店营销部经理说,相比之下,婚寿宴的客源不稳固,不稳定因素太多。
据了解,往年,国庆长假,在海口、三亚等城市,酒店订单不断。现在,很多机关单位取消会议,酒店的订单随之大幅减少,重创了酒店业的“会展经济”。
10月3日,记者在海口市国贸等地方走访发现,自中央整顿“会所中的歪风”以来,以往觥筹交错的都市会所骤然趋冷,一些会所的指示牌也悄然隐去。
海口市一家大型建材公司老总告诉记者,以前找一些政府官员谈事情,一般都会去一些高档酒店或者私密会所,现在他们普遍不敢接受邀请了,或者明确提出去档次低一点、位置偏一点的酒店,说是怕被群众曝光,更怕撞到监督部门的枪口上。
在海口市南海大道,有一些隐秘的会所,原本是不少官员富商宴乐接待之地。10月3日,记者晚间到这里调查时,却发现只有一对新人在举行婚礼,停车场里停着几辆本田、大众等普通家用车。
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振华表示,反“四风”从领导干部开始,会所生意趋冷表明反“四风”取得了效果,而且效果不错。无论是高档酒店还是会所,只要是涉及公款消费和公务人员,就应该坚决进行清理。对于各类会所应该加紧清理整治,不要让奢靡腐败滋生蔓延。
“会所生意趋冷是件好事。”赵振华说,如果会所用于正常商务交往和文化交往,也不会因为中央禁令萧条,但现实中,许多会所是挂着商务会所牌子,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公务人员奢侈消费。今后应当继续严肃整治奢靡浪费之风,鼓励群众举报,加强媒体监督,形成长期高压状态,同时,还要建立规章,形成长效机制。
武汉:酒店门前不见公务车
10月5日,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广场。
在这个华中最大的城市广场周边,有湖北省人民政府等党政机关,也有湘鄂情、保利白玫瑰大酒店、巴山夜雨、洪广大酒店等诸多消费场所。
12时许,正是吃饭的高峰时段,《法制日报》记者绕洪山广场周边实地探访上述酒店,没能发现一辆悬挂公务车牌照的车辆。
在四星级酒店“巴山夜雨”大厅,《法制日报》记者驻足观察两个小时,发现多是家人朋友聚餐,没有公款消费人群。
在“巴山夜雨”酒店停车场,车辆停满但难觅悬挂“鄂AWW×××”、“鄂A××××A”与“鄂A××××W”等公务车牌的车辆。
“巴山夜雨”酒店停车场收费员说:“公款车来吃喝,早就没了。”“湘鄂情”大堂经理梅女士也表示,公款吃喝“很早就不能了”,目前酒店消费人群以家庭、朋友为主。
在武汉市青山区从事酒店业多年的孙经理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开公车到店里消费的人很少了,“基本没有”,公款消费更是绝迹了。
“如今,客人们都习惯了吃不完打包,很少有吃不完扔掉浪费的情况。”孙经理说,圈子里很多酒店也都悬挂了“吃饱吃好不浪费”、“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等提示语,起到一定倡导作用。
孙经理明显感觉这个国庆的生意没有去年国庆期间好。“公款吃喝被卡紧是其中因素之一。”他认为。
在湖北省襄阳市一家政府指定接待酒店工作30余年的柴经理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中央反“四风”带来了酒店的转型。“各大政府接待酒店都差不多,基本是转型面向社会,依各酒店特色推出婚宴、生日宴、特色企业酒会、旅游预订活动等,尤其对企业这块倍加重视,开发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政府接待酒店档次的认可,去除神秘感。”他说。
酒店门前难见公务车,是否意味着公款消费完全销声匿迹?
“不一定,现在还有其他方式。比如,去饭店吃饭,用公车把人送到后,将车开离酒店附近,停到不相干的地点,吃完饭后再来接;还有的直接在单位内部食堂或会所解决。”湖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公务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这位基层公务员认为,中央的反“四风”工作在基层执行中有走偏的风险。
“只要在酒店门前看到了公家的车,不问是否正常、按标准的公务接待,一律划进黑名单予以处理,这多少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他说,此外,单位内部食堂或会所毕竟不是商业机构、单位也不是天天都有公务接待,养那么多人更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浪费。
武汉市青山区的孙经理也认为,如今,很多酒店都走“简朴”路线,很多菜系也符合中央的规定,作为公务接待用餐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标准不明,很多公务接待不敢或不愿到商业酒店消费。
“对公务接待要定出细化标准和执行准则,让行为者能够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能据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务接待真正走向透明与正轨,也能促进酒店业等第三产业的正常发展。”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公务员建议。
国庆节:清风吹“四风”退
国庆节前的最后一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发布了多条地方纪委案件查办动态。无一例外,这些查办消息均指向了即将到来的国庆节。
和以往各大节日不同的是,《法制日报》多路记者在各地实地调查发现,今年的国庆节“氛围”已大不相同,“四风”渐退,清风劲吹。
“四风”受严查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一年半前,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已达51600个,处理6767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8365人,其中今年以来查处的案件数为27079件,处理3725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0673人。这3项数据均已超过去年全年对应数据。
以今年7月31日截止的数据计算,在被处理的党员干部中,包括省部级2名,地厅级223名,县处级3032名,最多的是乡科级,64422名。
被查处的问题类型包括楼堂馆所违规问题、公款大吃大喝、违规使用公车,公款旅游(国内)、公款出国境旅游、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收送节礼、违反工作纪律以及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和健康活动、庸懒散等。
在被处理人员中,给予党政纪处分比例最高的为“收送节礼”项,约达到71%的处分率。“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公款出国境旅游”、“公款旅游(国内)”三项给予党政纪处分比例也均达到50%以上,分别约为57%、56%和52%。
对于这样的成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整治“四风”之所以能见到成效,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其次则是来自中纪委的有力监督。
在中纪委发挥的监督作用中,“公开透明,及时通报”被竹立家视为重中之重。
中纪委监察部的网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每周通报”为例,各省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例,从单位、职务、涉及问题到真实姓名,全部被如实通报。
在每周通报之外,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还专门在首页开通了“点名曝光”专栏,每天实时发布各地、各单位通报的查处案件。
保持高压态势
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查处的问题类型可以看出,大至涉及楼堂馆所违规,小至旷工、吃喝、健身、收送节礼甚至未按规定着装,查处的问题十分细致。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30日召开的会议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4年9月底基本结束。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会议强调,各级党组织决不能因为活动结束而对作风建设有丝毫放松,必须把活动中没有解决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继续解决好,积极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持续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
受访专家表示,由此可见,中央非常重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整治“四风”的具体落实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党纪政纪是非常严厉的,包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这些办法、条例涉及到政治、经济、学习、外交等方面,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有十分具体的规定,而且非常严厉。专家认为,只要对“四风”问题进行有效约束,腐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把腐败问题解决了,“四风”问题也就无从存在。
南京:豪华包间没有人预订
10月3日20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某四星级酒店探访是否存在公款消费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这家酒店位于百家湖旁,地点僻静环境幽美。在酒店门口,停放了宝马、奔驰等诸多豪车,但多为外地牌照。
进入酒店,记者以要宴请领导预定包间为名,在服务生的带领下来到2楼宴会预定处。“我们这儿有两个豪华包间,如果您要预定6日以后的,都有的,不是非常紧张。”一位金姓女士接待说,豪华包间10人以上起订,每人最低消费需300元以上,且不包含酒水。
据金女士介绍,由于消费比较高,“十一”前三天该酒店的豪华包间基本都处于空置状态,目前来看,后面几天也都无人预定。“如果是个人消费的话,普通包间就足够了,而且没有最低消费限制。豪华包间还是挺贵的,一般都是作为公务接待用的。”
在金女士的带领下,记者查看了两个连在一起的普通包间,这两个包间刚刚有人消费过,餐桌上还有一些未来得及收拾的剩菜。记者注意到,两个桌子的菜品都较为普通,包括黑椒牛仔骨、上汤娃娃菜、干锅有机花菜等,大多数盘里的菜所剩无几,但也有极个别盘里的菜剩了不少。
“如果是10个人左右的话,可以由我们配菜,也可以由客人自己单点。”说着,金女士拿出一份配菜单和两个点菜簿。记者注意到,配菜最少的每人158元,多则258元、358元不等,而点菜簿上,上档次的菜都在百元以上,而普通的家常菜如干锅有机花菜、西芹炒百合、上汤西兰花等,每份也在44元以上。
据金女士介绍,10月1日、2日、3日,普通包间基本都没有人预定。“主要是我们没有开放预定,一是因为有一部分服务员请假回家了,人手不够,二是因为这三天婚宴、同学聚会比较多,我们的服务员全都扑在这上面了。”
据金女士介绍,酒店的婚宴起订价每桌3000元,而且还不包含酒水,一般一桌全部消费下来要四五千元。“现在婚宴的价格都比较高,一般办婚礼的人都好面儿,谁都不想比别人办得差。每桌3000元的话,硬菜一般会有辽参、鲍鱼。”
随后,记者来到该酒店碧潭厅,看到有四桌人正在把酒言欢。据一位服务员介绍,这是一个同学聚会,点了很多菜,有不少没怎么吃,客人主要是在喝酒聊天。记者经过门口时看到,不少菜还剩余,而就餐的人则走掉了一半左右。
记者来到望湖厅一处婚宴处,仪式已经举行完毕,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也已经散去三分之二。在剩余的一些饭桌上,几乎每桌都有三分之一的剩菜。据一位服务员介绍,这三天她们接待了多个婚宴,每家的消费都比较高,基本每桌都有上百元一份或一人的菜品。
“来参加婚礼的,基本都是亲朋好友。大家坐到一起,主要是图个热闹,没有几个人会是来真正吃饭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婚宴价格确实普遍偏高。”一位参加婚礼的王姓女士告诉记者。
“这个‘十一’,我有三个婚礼要参加。每个婚礼的礼金都不能少于一千元。而我一个月才赚四千元。所以,还是有点儿吃不消的。但是看看现在的婚宴,每桌都要好几千元,礼金随少了又过意不去。我结婚的时候,肯定不会弄这么高的标准,我会在婚礼上多设计一些有趣的节目,这样既能省钱,又可以避免高消费带来的浪费。”一位来参加婚礼的小伙子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