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斩获183亿营收的携程,酒店预定业务占比达38.99%;而在所有营收中,高端酒旅的占比接近80%。
10万亿的国内旅游市场,6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人数,16.7%的在线化率。这么大的市场是允许多个类似于携程的OTA平台存在。
然而,市场上只有一个携程。而对于酒店领域来说,这个携程,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携程。
PART01
酒店中的携程身影
高端酒店预定,绕不开的一定是携程。事实上,携程与酒店方的合作,早已不是单纯的业务关联,而是在股权上相互渗透。
携程投资的酒店集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资自有酒店,另一类则是投资已有酒店集团,扩大自身影响力。
这其中包括:
首旅酒店集团:截至2021年3月底,携程持有首旅酒店15.29%的股份,位居第二大股东。
华住酒店集团:截至2021年3月底,携程持有华住酒店6.9%的股份。
开元酒店集团:该公司大股东为开元旅业集团有限公司,携程旅行网(香港)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5.30%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
亚朵酒店集团:根据该公司最新披露的招股书,该公司创始人王海军持股31.3%,为亚朵酒店的第一大股东。携程通过Trip.comTravelSingaporePte.Ltd持股14.8%,成为第四大股东。
丽呈酒店集团:2018年,携程宣布成立丽呈酒店集团,通过将全国一二线城市的高星级酒店结成“同盟”,重点发力高端酒店。同时与上海金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36氪报道,至4月底,丽呈旗下开业酒店数量突破200家,客房数突破3万间。
旅悦酒店集团:成立于2016年,经去哪儿网内部孵化而成,携程集团战略投资。旗下拥有民宿酒店品牌花筑、高端酒店及度假村檀程、标准中端酒店蔚徕、特色中端酒店柏纳等。
无疆酒店:成立于2019年的单体酒店轻连锁品牌,获得携程战略投资,聚焦中高端酒店市场。但是该品牌已经停止运营,并于2020年4月30日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上述酒店集团,大多是国内酒店龙头企业。其中,华住酒店、首旅酒店、亚朵酒店、开元酒店分别处于2020年中国饭店集团60强的第2位、第3位、第10位、第11位。他们拥有的客房数分别为601412间、407450间、66618间和59231间。
既是股东,在业务上又能彼此协同,由此可见携程在酒店领域的话语权不言而喻。
PART02
成长史,也是收购史
要细数携程旗下板块并不难,携程目前已经实现产业链整合,为一站式服务奠定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携程的惯用手法是收购和战略投资。
在2008年至2012年间,携程开始大面积的介入酒店领域。
此后的2013年至2017年,携程开始进行资源整合,快速打通产业链,实现规模扩张。连续投资并购途风网、同程网、途牛网、去哪儿网、印度OTA巨头MakeMyTrip、Skyscanner等20多家公司。
整体来看,携程凭借纵向发展优势,基本涵盖了机票、酒店、门票、度假等整个产业链,又在门票领域收编同程,在度假领域手握途牛。
在这一轮轮的收购中,携程已经从最初的“水泥+鼠标”,变成现在的“高品质+全球化”,中高端客户服务及出境游业务成核心优势。这种竞争壁垒和门槛,已经成了携程自身的重要护城河。
PART03
酒店业务成主要支撑
占比超3成的酒店预定业务,是携程的主要营收支撑板块。2020年是特殊情况,受疫情因素影响,酒店业务营收几乎出现腰斩。而在2016年-2019年,该公司的酒店预定业务复合增速为22.74%。
至2021年第一季度,携程酒店业务再次复苏至15.8亿元,同比增长达36.8%。
而在酒店业务内部,还可做出更多细分。众所周知,携程主打高端产品和精品酒店,其在国内高端酒店业务营收占总酒店业务的比例高达70%-80%。
早在2012年11月,携程已与万豪、君谰、港中旅维景、海航、粤海、华侨城、书香等国内高星级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随后与雅高、凯悦开启的全球合作新模式,更是将携程与国际高星酒店集团的合作推向高潮。
在高端化的定位上,携程高端酒店营收增长始终保持较快速度。2017年至2019年,携程国内高端和低端酒店营收复合增速分别为25%和6%。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团的低价高频策略竞争,已经影响到了携程的酒店业务。在2015年至2020年间,集团的酒店业务佣金率从10.5%降至7.3%,成交额增速亦呈下降态势。
并且随着国内酒旅业竞争加剧、交通直销模式深入,携程旅行和去哪儿平台的佣金率均小幅下降。去哪儿在疫情期间为恢复订单量,采取大幅降价措施,2020年佣金率几乎降为0。不过,这种状态也不会长期存在。偏向高端酒旅的携程旅行佣金率显著高于去哪儿,将维持8%以上的水平。
更加重要的是,携程发力的高端酒店板块,其市场扩容迹象明显。2017-2019年,经济型客房数量增速从13.6%下降至2.6%,而中高档客房合计数量增速分别为2.3%、15.3%、10.2%。这意味着未来携程在高端酒店的增长空间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