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门头装修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吸引顾客,还能够塑造饭店的品牌形象。因此,对于每一家饭店来说,门头装修设计都需要特别慎重地考虑和策划。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饭店门头装修设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1.门头设计要符合饭店风格和定位
饭店门头装修设计必须符合饭店的风格和定位。例如,高端餐厅门头设计应该体现出高端大气的感觉,而小吃店门头设计则应该注重亲民、简单、耐看等特点。门头设计要与饭店菜品、服务和价值观相匹配,以便让顾客更好地理解饭店品牌形象。
2.门头设计要突出饭店特色
每家饭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门头设计也应该突出这些特点。如果饭店有特色菜品、风格或文化,门头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体现这些特点。这样做既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也能让顾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饭店的特色。
3.门头设计要注意细节
门头设计不仅要注重整体效果,也要注意细节。例如,门头上的字体、图案、颜色、灯光等都应该精心设计,以便让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门头设计也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和人流量等因素,以便让顾客更加方便地找到饭店。
4.门头设计要考虑成本
门头设计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饭店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选择不同的门头设计方案。一般来说,高端餐厅门头设计的成本会比较高,而小吃店门头设计则可以考虑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案。
综上所述,饭店门头装修设计对饭店的经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饭店需要在门头设计方面特别慎重地考虑和规划,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并塑造出饭店独特的品牌形象。
饮经营,并非越创新越好,有些基本规则需要遵守,特别是门头。
内参君以一家商场为样本,实地探访了51家餐厅,找到旺店门头三大法则,以及两个劝你不要踩的坑……
餐饮老板内参测评小分队/文
为了客观反映目前“主流”商场餐饮的现状,内参君选择了一家二线城市的标杆商业体:正弘城。
它位于郑州市花园路商圈,去年底新开,试营业当天有超过15万人次的客流。
这里交通便捷,与地铁线无缝接驳,客群以年轻人为主、消费能力强。商铺寸土寸金,竞争趋于白热化。
在餐饮品牌引进方面,喜茶、奈雪的茶、湊湊等不少网红品牌在河南的首店,都选择进驻这里。
内参君此次主要以正弘城7楼和8楼的51家餐饮品牌为样本。
餐饮经营,并非越创新越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需要遵守。店名的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正弘城,内参君发现,能吸引客流的餐厅,名字设计都有一些共同点:
旺店门头第一法则:
店名能让人快速识别,愿意传播
店名的首要目的,就是告诉顾客:“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
内参主笔王新磊认为,名字设计,有一个基本原则:让别人能快速识别,愿意传播。
比如,让顾客听到名字,就能马上联想到餐厅卖什么,也就是业内常见的“品牌名+品类名”。
正弘城内大部分餐厅,都满足了这个基本需求,比如,巴奴毛肚火锅、炉小哥烤肉、北疆饭店、花千代秘制烤鱼、麦哲沙拉、吕氏疙瘩汤……等等。
这条店名法则,又可以分为两种应用思路——
1.巧妙结合,把品类“融”进品牌名里
部分餐厅会将品牌名和经营品类做巧妙融合,比如“铁板诱惑”、“弄粉儿”。还有这两年爆红的茶饮品牌:喜茶、奈雪的茶。
2.简单直接,使用“品牌名+品类(或主打产品)
也有不少餐厅,采用简单直接的“品牌名+品类(主打产品)”形式,这种是最常见的,比如“巴奴毛肚火锅”、“羲和烤鸭坊”、“湊湊·火锅茶憩”、“吕氏疙瘩汤”、“炉小哥烤肉”。
这两种店名类型,都属于“品牌名和品类结合”形式,最大的优势是直观,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家经营什么的餐厅。
以正弘城为例,在内参君探访的51家店里,有80%都是这样做的。
旺店门头第二法则:
门头大大大大,字体简简简简
门头是餐厅在商场内和消费者的第一触点,当把店名呈现在门头上时,如何能让自家品牌在众多餐厅中脱颖而出,让消费者快速注意到?
方法就是:简单直接,门头要大大大大大大,字体要简单简单简单。
去年年底,华与华华杉在餐饮老板内参举办的中国餐饮创新大会上也说过,“招牌一定要大。因为,越大,离得远才看得见。”
在门头呈现方面,位于正弘城内的巴奴毛肚火锅和吕氏疙瘩汤,显然是经典案例。
内参君站在7楼,正对面两层共有4家餐厅,首先扑入眼帘的却是8楼的两家餐厅,“巴奴”两个大字十分显眼,其次就是它旁边的“吕氏疙瘩汤”。
而和内参君同样位于7楼的“羲和烤鸭坊”、“黎你很近西餐厅”,却几乎没被注意到。
仔细观察,内参君发现,巴奴毛肚火锅和吕氏疙瘩汤的门头有3个共同点:
餐厅名的文字颜色和门头颜色反差大,辨识性强。
门头看起来很大,留白相对较少,但也并不会给消费者造成不适感。品牌名称相比7楼的两家餐厅,更清晰,视觉冲击强。
餐厅名的字体庄正、简单,消费者一看就能明白。和7楼品牌名更有设计感的两家餐厅一对比,谁更直接,一目了然。
旺店门头第三法则:
多渠道展示店名,尽可能多触达
优秀的餐厅,会想方设法,把餐厅的名称,通过各种渠道触达消费者。
在探店的过程中,内参君对一家餐厅印象很深刻。
这家餐厅叫“热煲猪肚鸡”,位置有些特殊,位于商场8楼“宴豫·饕客”餐饮主题街区的入口。
除了正门口,餐厅还有一个侧面也紧邻商场走廊。
因此,除了正门口的招牌之外,“热煲猪肚鸡”利用地形优势,在餐厅内紧邻走廊的一侧,也设置了一个大招牌。
同时,招牌旁边还有一个显示大屏,播放门店的宣传片,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是不停闪动的大屏,同样吸引到不少目光。
听到声音的消费者,也会忍不住驻足而观。而这些,都是巴奴潜在的顾客。
良心建议:
这两种类型店招,容易踩雷!
在探店的过程中,内参君也发现,有一些餐厅的名称,依旧踩中了一些坑,主要集中在这两类:
1.餐厅招牌上的字体过于追求逼格,设计感太强,消费者看不懂
在正弘城7楼,内参君盯着一家档口店的招牌,足足思考了有一分多钟,“到底叫啥名字?什么代同什么?”
放上图,大家一起来猜猜:
后来,内参君实在猜不出来,忍不住问了一下。
内参君:“麻烦问一下,你们这店到底叫啥?第一个字念啥?”
店员:“叫世代同糖!第一个字是世,世界的世。”
内参君:“哦哦,我看半天没看懂。”
服务员笑了:“名字是老板起的,字是找书法家专门写的。高手写的字,一般人都看不懂。”
这种“看不懂”的店名,在追求逼格的同时,也是默默地在门店和消费者之间设置了一道障碍,把潜在顾客往外推。
在大众点评上,有顾客对这家店进行评价时,说:“这家店路过好几次,之前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才知道是传统甜品,就试了……”如果他能早点儿看懂门店名字,估计路过的第一次,就会进店消费了。
在7楼,还有一家餐厅叫“黎你很近西餐厅”,店名用了蓝色霓虹灯样式,内参君十米开外看过去,完全看不清餐厅名字是什么。
走进之后,才琢磨透名字叫“黎你很近”。但好在,“西餐厅”三个大字还比较显眼,能让顾客知道这家餐厅是卖啥的。
2.门头上只出现品牌名,没有经营品类。你到底是卖啥的?
有一部分餐厅,门头上只挂着品牌名,看不出经营品类。
如果消费者之前对这家餐厅不了解,就会搞不明白“这家店到底是卖啥的”。
比如:这家叫“度小月”餐厅,主要经营台湾小吃。可是它家的门头上凸显的除了“度小月”,就是“百年老店”和创建年份,没有台湾的元素。
这导致不止一名消费者认为,这是一家卖川菜的饭馆……
其实在正弘城,能看到不少类似的餐厅,比如“曼玉餐厅”、“coco都可”、“鸿茂斋”等。
但是,和“度小月”这个对于郑州人来说稍显陌生的品牌不同,“曼玉餐厅”、“鸿茂斋”在郑州本地,知名度都很高。
“曼玉餐厅”是一家融合菜餐厅,在大众点评上几乎一水的五星好评,评价的关键词都是“服务堪比海底捞”、“菜品好吃”。
而“鸿茂斋”在郑州则是有着30年历史的铜锅涮老店,品牌力也是杠杠的。
“coco都可”的全国知名度,多数消费者对它都有基本了解。
而且,内参君翻看了“曼玉餐厅”、“coco都可”早期的照片,它们也都是老老实实把品类名称放在门头上的。
说白了,门头只凸显品牌名的做法,是有一定门槛的。如果你是一个新品牌,或者品牌力还不够强,建议不要采用这种“任性”的形式。
当消费者不认识你的时候,看到餐厅只有孤零零一个品牌名挂在门头,很大的概率就是“与你擦肩而过”,或者发生类似“误把台湾美食店当成川菜馆”的尴尬。
对于餐厅来说,让消费者能轻松了解你,才是吸引他进店消费的基础。
·end·
统筹|笑凡编辑|于聪聪视觉|刘凯
青团大战|1点点不进则退|小龙坎造节
64家餐厅迎宾测评|呷哺2018财报|“黑店”不行了
如何做好熟客生意|年赚7000亿超市|海底捞首份年报
南乡里菜门头设计。
黄老土。
我们这家餐厅的门头展示面很宽,挺好的。但是现在租下这个门店之后有一个难题,楼上的业主已经明确的跟我们说明,这次装修一门头一定不能超过他们的窗户,不能遮挡他们的窗户,能够发挥的空间就是在窗户以下这个位置进行发挥。
这个门头因为它的风格跟品牌的调性不是很一致,所以这个门头全部拆除。拆除之后要做一两个调整。
·第一个调整就是要把门口的入口位置给改一下,要把入口改到标红色的位置。改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的IP人物、餐厅名、品类名和slogan的排版更加美观,而且也不想让门口和这边挨得太近,这样也没有那么好的视觉感。
·由于楼上的业主已经很明确的说不可以超过他们的窗户,所以只能在这个地方去进行招牌设计,而这里面设计又特别容易形成一字眉的呆板效果。所以在设计的时候给出的方案就是要通过去打造一个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的高低错落的形象,来把整个招牌的节奏感给带出来。
·然后再去安排要传达的内容,IP人物形象、餐厅品牌名、主打的品类和slogan,最主要的信息把它很敞亮的展示在门头上。
因为是街边店,街边店发光字是比较显眼的,但是发光字有一个缺点,就是发光字拍照的时候不是那么好拍。所以为了照顾拍照好看,还在上面加了一排洗墙探照灯,把招牌整体照亮。要让招牌的底跟发光质的亮度均衡,这样拍照就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