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在您撰写青花瓷纹样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青花瓷是我国传统瓷器艺术的瑰宝,它圆润对称的造型、独特典雅的花纹获得了古今中外人们对艺术美感的极高评价。青花瓷上的花纹虽只有一青一白两种色调,却给人静谧,端庄和艺术的感官,使人为之沉醉,更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重要特点,通过用毛笔蘸取天然钴料进行描绘装饰,青花蓝艳宜人,色泽淡雅,纹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缠枝花纹、卷枝纹、莲瓣纹、回纹等,美不胜收[1]。
1.1青花瓷纹样的传说
青花瓷的青花纹样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名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青花瓷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瓷器以单色釉为主,开启了釉下彩绘的新潮流。相传元代时期有位刻画的青年工匠叫小宝,妻子名为青花。小宝在刻瓷胚上的花纹时,青花建议用颜料绘画会更好,小宝却说没有找到可以在瓷器上绘画的颜料。青花进入矿山寻找,虽然找到了矿料也付出了生命。小宝潜心研制画料,将青花找到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后人为纪念青花,就把瓷器上的蓝花叫做青花。
1.2青花瓷传承的意义
2青花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2.1均衡对称的构图形式
青花瓷的纹样分为三种类型,主体纹样,配合主体纹样和辅助类纹样。纹样种类丰富繁多,但因为布局合理,给人多而不杂、层次有序的感受。主体纹样也就是主题纹样,位于画面的中心并且明确主题,配合主体纹样是升华主体纹样的图案,属于主体纹样的配画。辅助类纹样即协调其他两种纹样的存在,是为了让纹样看起来更有秩序而添加的分割线和边角等。三者结合,才形成了完整的青花纹样[3]。青花瓷纹样的构图可分为两种,规律连续式和适合式。规律连续式构图是纹样元素或者几个元素相加,以一定的规律重复循环的排列,可以为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形式,形成有规律的却不杂乱的精致纹样,如图1,其主题通常为花卉等植物纹样。青花瓷纹样中最有名的缠枝纹,包括缠枝菊、缠枝莲等,都是以规律连续式构图构成,枝叶作为配合纹样,多而有序,极具美感。适合式构图是根据青花瓷的多种外形来定的。制作者一般根据不同的器型轮廓来决定纹样的内容,这种构图的青花器具以圆形、多边形、椭圆形居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宝相花纹,如图2,根据瓷器的圆形轮廓,花纹围绕成圆形,从内到外,层次分明,。多层精致的青花瓷纹样有着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展现了青花瓷独特的美。
2.2构图丰满的造型特点
青花瓷的瓶身造型由唐、宋已经发展较成熟的形体而来,大多是圆润对称的瓶身,中间形成对称的“圆肚”,凸出的部分也反射出瓷瓶的剔透白皙。最为常见的有油锤瓶、柳叶瓶、双耳瓶、花口瓶、葫芦瓶、瓜棱瓶。其中,油锤和柳叶多是清代康熙年间所产,也是青花瓷器最常见的瓶身类型。一般来说,青花瓷瓶身都有一部分凸出,上面的位置像肩膀,中间凸出则像圆肚。制作者大多根据瓶身的造型来决定纹样的大小和轮廓。元代的青花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依照瓶身的造型,纹样填满整个瓶身,极为丰富,给人圆润之感。笔法以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磁州窑、吉州窑的窑工擅长绘画,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可以说,元代是青花瓷纹样最丰富的时期[4]。
2.3清新淡雅的色彩特征
3青花瓷纹样与现代服装设计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青花瓷纹样凭借其形态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中外人民的喜爱,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青花瓷纹样被喜欢中华传统文化的服装设计师大量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在丰富了服装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使青花瓷纹样被广泛传播。
3.1国内青花瓷纹样与现代服装设计
3.2国外青花瓷纹样与现代服装设计
青花瓷纹样也颇受外国设计师青睐,他们在借鉴传统青花纹样设计的同时,也添加了自己的特色,打造独特的设计风格。如图5所示的SimoneRocha2020春夏系列,设计师选用精细的薄纱,将青花纹样以连续式排列铺满,但纹样排列层次清晰,中间留有空隙,裙子廓形注重舒适感,设计了蓬蓬袖,再加上裙部多层薄纱重叠,将女孩子的俏皮和活泼尽情地展示出来,既有复古的韵味,也体现了现代女性的个性。
4.1设计理念
4.2设计方案
4.3实践表现
5结语
青花瓷纹样作为中华传统纹样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代表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优秀的审美,它以独特的蓝白之美走向全世界,让众人为之倾倒。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多思考,如何将如青花瓷纹样一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我们的设计中,如何让我们的服装设计更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常婷.青花瓷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9,32(05):20-22.
[2]吴白雨.云南青花瓷绘艺术[J].民艺,2018(04):149-154.
[3]胡文毅,吕云飞.浅析青花瓷艺术的创新[J].陶瓷研究,2017,32(S4):124-126.
[4]卢麒,万菁.浅析青花瓷在中国的地位[[J].陶瓷研究,2018,33(0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