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学习逐级分类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学习逐级分类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目标

学习按不同特征(肯定或否定特征)进行三次逐级分类;培养思维的多角度性。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准备

《娃娃脸》幻灯片1张(NO、93),如图示;几何图形拼板(同图中个形状)各组1份,《娃娃脸》逐级分类练习图纸(见练习册NO、11)幼儿每个1张,彩色笔。

三、过程

(一)找不同

放《娃娃脸》幻灯片,让幼儿观察比较:这些图形娃娃的脸有些什么不同呢(大小不同、肤色不同、脸形不同)如按脸的大小或肤色或脸形分类,分别是几个呢让幼儿分类数数(大脸:6个、小脸:6个;红脸:4个、黄脸:4个,绿脸:4个,圆脸:6个,方脸:6个)。

(二)找相同

每组幼儿将几何图形板合作进行分类,分类要求是:先按大的和小的分,然后按圆的和方的分,再按黄的和不是黄的分。

(三)添进去

幼儿各自在《娃娃脸》图纸上按分类标志检查各级分类图中,少了谁,补画上去。

四、建议

(一)可视不同幼儿接受水平掌握分类次数,对进行三次分类有难度的幼儿完成到二次分类。

(二)小组合作用图形拼板分类是要注意鼓励每个幼儿都投入,并在分好后请各组推幼儿说说逐次分类的结果。

(三)几何图形片可选自《儿童数形宝盒》

五、观察记录与评估

六、活动反思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对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本节课我的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

2、引导幼儿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从不同特征、范围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多媒体学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师:在森林里,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造了三幢小洋房。小动物们知道了都想搬进去住。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幼儿讲述)有狐狸、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猫头鹰、小喜鹊、小山羊、小松鼠、大老虎、小猴子、小麻雀、百灵鸟、小蜻蜓、大象。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狮子大王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讨论方法,教师在电脑上演示。

4、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二、分散活动:(二次分类)

1、师: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后,觉得不舒服。它们请狮王再为它们造房子。这一次狮王为每一间小洋房造两间小房子,请小洋房里动物搬到两间小房子里去。幼儿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

3、师小结:小朋友分的方法很多:有的按动物翅膀多少分,有的按动物脚的多少分,有的按动物的叫声分……

我们发现只要找到动物的一个特征就可以将它们分开来。

三、幼儿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狮王再请你们帮它一个忙。兔妈妈生了许多小兔子,长得差不多分也分不清,请你们分一下,一样的放在一起。

2、幼儿电脑上操作。

3、幼儿自由交流分法。

兔子长得都差不多,但是有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这是按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眼睛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耳朵长短分;有的按兔子的体重分。

活动反思:

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孩子们乐于参与课堂游戏,喜欢听老师指挥。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孩子们始终在我创设的具体环节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设计分类标志,尝试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层级分类。

2、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经验准备】

1、参观废品回收站,获得部分生活垃圾可回收的经验。

2、建立小小回收站,师幼共同收集可回收的废旧物品,交流各自收集的废品的名称、性质和用途等。

【材料准备】

1、各种大小不同的分类箱、筐,白纸皮、笔等。

2、亲子手册《科学、分一分,拼一拼》。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志,根据标志进行分类。

(一)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1、提问:这些废品有什么不同如果要对这些废品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

2、提问:哪一种分法更快更清楚启发幼儿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分类标准。

(二)讨论设计分类标志。

提问: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志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启发幼儿通过绘画或直接运用材料等方法设计分类标志。

(三)讨论分工合作,并根据标志对废品进行分类。

1、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二、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分成相应的若干组,分别完成设计标志,并负责该类材料的分类归放。

(一)引导幼儿再次讨论确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志。

教师:我们已经把废品进行分类,想一想分好的各种废品还能再分吗可以怎么分

(二)启发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工合作,并根据类别标志对废品进行分类、归放。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分类箱让幼儿继续收集废旧物品,并利用其制作玩具。

2、完成亲子手册《分一分,拼一拼》。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开始教师就把东西乱七八糟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即不美观、又不卫生,这样孩子们就产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当中要按秩序有条有理,物品要按分类的摆放收拾。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活动目的:

1、仔细观察各种图形或动物图片,根据自己发现的某一特点进行分类。

2、能在图形上进行简单添画,表现某一动物造型。

3、锻炼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1、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图片。

2、小朋友每人一张空白卡片、一张图形卡片和两支水彩笔。

一、复习图形,幼儿制作图形。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谁来做客了?(出示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是谁呀?喜欢他们吗?请你们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个图形宝宝?

师:那你会画吗?好,每个人从桌子中间拿一张纸,用笔画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宝宝,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让它来和我的图形宝宝做伴。(小朋友画图形、涂色)

二、图形分类(不给定分类标准,让小朋友自己设定某一特征来进行分类)。

师:这么多的图形宝宝聚在了一起,真热闹。可是,有点乱了,能让他们看起来清楚一点吗?你有什么办法?

总结:把相同颜色的图形放在一起,就是将这些图形按颜色进行分类,那谁能来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请三个人,让他们自己协商后共同进行分类操作)师: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分类吗?

三、图形添画变动物,进行找朋友分类(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确定的某一特性进行分类,并陈述分类理由)。

1、师:和图形玩分类游戏真开心,老师还会玩一种新游戏:图形变变变,想看吗?看仔细了:一只小眼睛,许多小短刺,是谁呀?(小刺猬)我还会变,弯弯的脖子,背着硬壳壳,一条小尾巴,又是谁呀?(乌龟)还有许多,许多,你们会变吗?你会变什么动物呢?用什么图形变?怎么变?(清小朋友各抒己见)还有好想法,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想得对最多。(小朋友讨论)好的,桌上有老师准备好的图形,看谁变得又快又好,第一个送小动物来陪我的刺猬和乌龟。

2、刺猬和乌龟有了这么多的朋友可高兴了,他们也想玩分类游戏,这次可怎么分呢?谁能想出好办法?

幼:长鼻子的、不是长鼻子的;有羽毛的、没有羽毛的……小朋友自己陈述分类理由。(不操作,对小朋友的想法进行肯定)师:你们帮他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让他们玩得可开心了。这天,天气特别好,他们想去秋游,可是你们看,这可怎么走?(举例)能不能帮他们也分分类,让大家行动起来更方便呢?可以怎样分了?

幼:进行水里、地上、天上的动物的分类。(小朋友进行操作)

3、总结。

师:这样方便多了,他们可以去旅行了,他们是怎么去旅行的?(小朋友对分类结果进行说明)师: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旅行吧。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帮算式宝宝搬家的过程中,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进行分类。

2、能迅速准确地进行8以内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算式卡片(8以内加减算式卡)分类图一张

学具:分类图、加减算卡、看标记写算式的小鸡图

活动过程

一、学习游戏:

1、碰球(7、8)

2、开火车(8以内的加减)

二、帮算式宝宝搬家中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

1、算式宝宝要搬家了,他们想请小朋友一起去帮忙。有那些算式宝宝要搬家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分类图读一读)这些加法、减法算式宝宝应从哪条路上走呢?(引导幼儿讲出按运算符号走)那这些算式宝宝的新家在几号楼呢?(引导幼儿讲出按得数找家)

2、教师先示范,然后请部分幼儿练习按两个特征分类,随机引导、纠错。

三、练习活动:

1、帮算式宝宝搬家

2、看标记写算式(小鸡图)

四、讲评活动:出示个别幼儿的小鸡图,集体检查,然后带标记读算式、去标记读算式。

1、引导幼儿在帮算式宝宝搬家的过程中,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进行分类。

2、能迅速准确地进行8以内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具:算式卡片(8以内加减算式卡)分类图一张

1、碰球(7、8)

2、开火车(8以内的加减)

1、算式宝宝要搬家了,他们想请小朋友一起去帮忙。有那些算式宝宝要搬家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分类图读一读)这些加法、减法算式宝宝应从哪条路上走呢(引导幼儿讲出按运算符号走)那这些算式宝宝的新家在几号楼呢(引导幼儿讲出按得数找家)

2、教师先示范,然后请部分幼儿练习按两个特征分类,随机引导、纠错。

1、帮算式宝宝搬家

2、看标记写算式(小鸡图)

【背景与主题】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课改教材中的一节活动课,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已通过〈整理房间〉这一活动体验了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这一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感知分类的多样性,不同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案例描述】

课的开始,课件演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诙谐、有趣的片段,并配上这部片子的主题曲。孩子们被这父子俩逗得哈哈大笑,呀呀大叫,兴奋异常,都在情不自禁地跟着哼起这首歌。

课件刚演示完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去挑帽子作礼物,几乎全班的孩子已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帽子的类型只有两种,颜色也只有三种,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分类很简单(在幼儿园已学过简单的分类),学生很快按照颜色、形状、个数分了三种。

师说:同样的帽子,你们却分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真了不起……

这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说:“还有。”

举手的是朱于悦,这个孩子平时较内向,很少举手,我马上让她说。

她说:“把布做的放一起,毛的放一起”。观察的多仔细啊,学生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我及时给予表扬,教室里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画面一转,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买完帽子回到家,妈妈买来好多的水果,叫大头儿子赶快洗一洗,分一分。

师说:老师把这些水果的图片带来了,你们会不会分?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把水果领回去,小组内先说一说都有些什么,再小组讨论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的。

其他组有没有补充?

“还有还有”不少小组都纷纷举起了手。

草莓组说:“还可以分成地上和树上的。”

苹果组说:“还可以看他的皮,分成带刺和不带刺的。”

“还有”,候家骏已迫不及待地边说边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他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家伙,思维特别活跃,但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说话也有点结结巴巴的。我想他一定有特别的想法,虽然他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站了起来,但我还是示意让他说。

他说:“我也是按颜色分的”,我一听,就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回答,说:“好,说过的就不重复了”,并让他坐下。看我已不让他继续说下去,他的脸上写满了茫然和失望,但也无奈地坐下了。

我继续了下一环节。但当我让孩子们把人物进行分类时,我却注意到其他孩子都在热烈的交流着,只有这个平时最活跃的侯家骏坐在一边不说话。

难道我没让他说完,他就生气了?有其他原因吗?

我走了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还未等我开口,他却急在我之前,满脸不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有要说的,你却不让我说”。

师说:“我不是让你说了吗?可你在重复别人的分法,没有创意”。

他说:“不是的,我是按冷暖色分的,跟他们分的不一样,把红的、橙的、黄的、紫的放一起,这几种色属于暖色,把绿的放一起,它属于冷色调”。

我的心咯噔地往下沉,笑容凝固在我的脸上,这么富有创意的想法却让我的武断给扼杀了,我感到非常地惭愧和内疚,我该如何补救我的失误?跟全班同学说,我刚才打断侯家骏的话是错的,其实他还有更有创意的方法,大家想听吗?然后让侯家骏把他的分法说给大家听。我如何在孩子们面前下这个台?况且这还是一节公开课,听课的老师又会如何看待我?安慰他几句?就让它过去?我能这样做吗?“课改”就是“改”在一切的教学活动要“以生巍【”,教学过程要特别重视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做,也许以后他都不会喜欢数学了。我这样做还是一个教师吗?

我应该选择前者。

于是,我不动声色继续让孩子们把图片上的人物进行分类。由于前面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好,学生对分类的多样性掌握得很好,再加上有趣的情境,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学生分了好多好多种,就连我备课时认为学生不一定能把人物按是否是一家人进行分类,结果好多学生都能把“大头儿子”一家放一起,其余人放一起,达到了我的设计意图。

等孩子们基本上发表完意见,我毅然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我的遗憾……,我注意到发言后的侯家骏,带着他那两个可爱的小酒窝欢欣的坐下了。

【反思与问题】

1、记得一位中国的数学家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知觉活动便能较自觉、顺利的开展,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思维得到发展。这节课我创设了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这一情境贯穿整节课,学生熟悉的人物,精美的动画,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孩子们所熟悉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诙谐的故事,把孩子很快进入到情景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中发现: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1、能从多个角度按物体特征进行分类。

2、积极探索,加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提高观察、分析、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观察,找出物体的某种特征,并进行多角度分类。

2、让幼儿明白自己在选择了一项分类特征时,要始终按同一标准进行。

1:教具准备:分类娃娃

2、学具准备:分类娃娃人手1份;分类卡槽人手1分;纸帽、塑料玩具(形状玩具、洪恩玩具、厨房玩具)、钮扣若干,分别摆放在活动室的相应区域内。

1、游戏导入

师幼问好,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快快做的游戏,请大家听指令,看谁做得快!”教师发出指令,如,早上是爸爸送来的蹲下,不是爸爸送来的的小朋友举起双手;穿凉鞋的小朋友蹲下,没穿凉鞋的小朋友举起双手。幼儿听指令快速做出相应动作。

小结:刚才老师和小朋友玩了“快快做”的游戏,所有的小朋友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分成两组做了不同的动作,第一次按照早上是否爸爸送来的分了组,第二次按照是否穿凉鞋的分了组。

2、集体活动

(1)创设情境:十个娃娃来做客。

师:“今天,还有一些娃娃也要跟我们做游戏,数数看有几个!(十个)他们各有特点,现在老师要求他们排成两队,把有相同特点的分在一起,谁能来帮助他们呢?”教师邀请举手的小朋友上来操作,并说说理由。

小结:原来像XX小朋友这样把有相同特征的娃娃分在一起的方法就是分类。

(2)请幼儿操作学具,说说自己的分类方法,是按照他们的什么特征分的,如衣服样式、性别、动作等,鼓励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师:“请认真观察,这十个娃娃还有没有其他相同的特点呢?你们有没有跟他不一样的分法呢?现在老师为大家都准备了十个娃娃,请你们也来分一分。”“请谁上来说说自己的分法呢?”

小结:哇!原来我们可以找到娃娃这么多相同的特征,大家的观察力很不错哦!像你们这样,通过观察从多个角度找出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就是多角度分类。其实多角度分类在生活中应用得很多的。

4、分组活动

师:“咦!老师发现区域里小朋友玩过的玩具、纽扣和折的`帽子都乱了,你们可以用多角度分类把它们整理好吗?现在老师请大家找分成4组,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帮它们进行多角度分类,请你们商量要选择分的物品。”

第一组:分纸帽。将纸帽按颜色、大小、形状分类。

第二组:分塑料玩具。将玩具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第三组:分扣子。按扣子大小、形状、颜色、孔的数量分类。

第四组:分厨房玩具。按颜色、用途分类。

教师在每组邀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他的分类方法。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分类,我们今天学习的多角度分类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我们整理图书、房间、衣服等等时都能运用到,分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条理,环境更整洁!我们今天的活动要结束了,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学具收拾好。”

教学活动还可以延伸:

1、利用日常活动中的排队游戏,练习多角度分类。

2、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让其用简单的标记,记录每一次分类的方法。

1、感知8以内的数。

2、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正确点数8以内的事物。

3、在活动过程中,能听清楚要求进行操作和游戏活动。

1、方向盘,反面有颜色和排列方法不同的点卡,投影仪。

2、操作卡,一面有六层,每层有数目和排列方法不同的帽子。另一面有一个“车库”里面有两种颜色,大小不同,数目不同的汽车。数字卡片。

一、开始活动。

1、游戏:开汽车。

有一家帽子店开张了,我们开着汽车去参观一下。这是什么?(方向盘),开汽车要注意交通安全,老师做交通警察,拍三下铃鼓表示绿灯,拍四下铃鼓表示红灯。

2、你的方向盘上有什么?(点子卡),请你数数你的方向盘上有几个点子。请你将你的汽车停到停车位上。

二、基本活动。

1、帽子柜有许多帽子,(出示操作卡)帽子柜有几层,管理员不知道每一层有几顶帽子,请你们帮助他,数一数每层楼有几顶,送给它一个数字宝宝。

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讲评幼儿操作方法。

谁愿意介绍你的作品?1)、2排,从左往右数,数了一排又一排。2)、2堆,先数一堆,再数一堆。3)、1排,从左往右数。4)一堆。5)、圆圈,请小手指帮忙,将第一个数的用手指按住它。6)、重叠,被挡住的半辆车也要数。

4、再用刚才的方法数一数,和刚才的答案是否一样?(幼儿再次操作)。

三、出示操作卡,这里有什么帽子?(红色和绿色且大小不同的帽子,)请你数一数,红色的帽子有几顶,绿色的帽子有几顶?大的、小的有几顶,请你根据标记送给它一个数字宝宝。

幼儿操作。

四、结束活动。开汽车到外面去玩一玩。

1、进一步认识的三个特征,学习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2、巩固对已学图形的认识,能按要求操作,保持记录整洁。

3、体验分类的乐趣。

1、分类记录表

2、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几何图形

3、各类标记

4、课前把已经分类好的小房子放在电视机下面,位子排成马蹄形,有空间)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由几何图形拼成的小汽车,请幼儿认真观察。

t:这辆小车子上有哪些图形宝宝呢?(哦!有圆形、三角形)那么这些图形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圆、三角形;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3、小结

二、第一次操作

1、教师出示几何图形

t:这些图形宝宝有什么相同点,它们喜欢和相同的好朋友住在在一起,你来分分看!

要求:轻声的讨论、操作;请当天的值日生操作,其他幼儿帮忙想办法。

2、教师巡视指导,可重点指导1~2组。

三、展示分类结果

1、教师请个别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分类结果。(老师把与幼儿一样的结果展示出来)

2、t:你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呀?

t:你们看出来他是怎么分的吗?为什么这么分呀?

3、引导幼儿大胆积极发言,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是按大小、形状、颜色来分类,并为每种分法贴上标记宝宝。

5、如果展示后,分类中少了一种,可补充:

t:你们是这样分的,沈老师还有一个好方法来分……你们来看看老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6、小结:我们把这些图形宝宝可以按照大小、颜色、形状来分,我们小朋友真厉害!表扬一下自己!

四、第二次操作

1、教师每组分发标记宝宝。

2、t:老师给每组小朋友都放了标记宝宝,现在请你们用跟刚才不一样的分法再为图形宝宝找家,并给它们的房子上贴上相应的标记宝宝。

3、要求:轻声操作;当天值日生操作。

4、教师巡视指导

5、请个别幼儿展示

6、小结

五、游戏:找朋友

1、教师请幼儿一人拿一个图形宝宝,举高(课前要把位子排好)

2、t:请你们每人拿一个图形宝宝,然后找一个空的地方,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找朋友。

3、要求:注意安全,不推不挤。

附:找找找,找找找,找到我的好朋友,好朋友在哪里?颜色/形状/大小一样的好朋友在一起

1、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理解类与子类的包含关系。

2、能主动学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多角度分类

物质准备:PPT、雨伞图片、分类板、

一、以“小兔开百货商店”导入活动

师:小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店里的东西又多又乱,要请小朋友们帮助它,将商品分一分,让他们看上去整齐、方便又容易。你们愿意吗?

1、论:怎样分让他们看上去整齐、方便又容易取放。

2、出示苹果图片,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

师:我们先看看苹果吧,你们看一看、想一想,苹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按什么方法把苹果分类摆放好呢?

(1)幼儿自由操作

(2)个别幼儿示范

3。引导幼儿在原来分类物品的基础上,观察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类进行二级分类

(1)师:你们看一看分好的苹果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继续分一分

(2)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以及记录方法并大胆表述。如:又在红苹果里分出大红苹果和小红苹果,分别有2个,绿苹果大的2个,小的2个

二、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练习,进一步探索物品的分类标准

1、师:小朋友帮助小兔分好了苹果,小兔很高兴。小兔的商店里还有许多商品,要请小朋友们继续帮忙整理。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想一想按什么标准摆放衣服、手套、杯子、碗等物品,想好了就试着分分看。

2、幼儿自选操作材料中的一种物品的卡片(如衣服、手套等)按物品的特征分类,

三、进一步迁移经验:游戏——《大风吹》

1、小兔的商店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整理得整齐有序,可以开业了。小兔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邀请小朋友一块儿做游戏。

2、游戏开始了:

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男生、女生快分开;

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戴帽子的男生手拉手,戴花环的男生快蹲下;吹戴头饰的女生手拉手,戴花环的女生快蹲下。

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黄色帽子和红色帽子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头饰和黄色头饰的女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女生快分开。

四、小结、延伸

幼儿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整理问题,都可以用层级分类的知识来解决,这一方法可以带给我们许多便捷和好处,让幼儿养成做事有序的好习惯。

故事背景: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要建一个自己的超市。他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要把这些物品分类摆放倒架上,请你们先将物品纷纷类,并数一数每种物品有多少件,然后统计出每种物品的数量。”老是说完后。小朋友们就忙碌碌起来。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甚至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2、是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统计的过程和结果。

3、要用儿童过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我们见超市。》;食品,生活用品。玩具,统计表。

学具准备:

几个图形卡片组。玩具。统计表。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回忆去超市的经历。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我们见超市。》,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小朋友们从家里带了了什么物品?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每种物品有多少件

二,集体活动。

1、创建超市。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超市的构成。

教师:我们要见一个超市需要做哪些准备?

(2)教室引导幼儿用教室里的物品充当超市的货架。收银台。货物。购物筐。

(3)教师引导幼儿摆放物品。

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玩具,生活用品。食品。)引导幼儿辨别。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我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

2、教室引导幼儿投入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

教师: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够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教师提出分类要求: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要轻拿轻纺。与同伴商量。相互合作。

3、教师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性质进行分类规范。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

4、教室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一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

2、统计。

(1)教室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摆放的物品。并讨论问题。教师:超市里都有什么物品?

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该怎样统计呢?

(2)教师提出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呢?

(3)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幼儿自己决定。)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

3、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统计情况。

3、讲述。

(1)教师请部分幼儿讲授自己的统计情况。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

(2)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并想一些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

(3)教师出事统计表。引导幼儿根据统计表进行统计。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玩具柜里的玩具。

第二组: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学界中的各种几格形状。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班里的各种物品。

(2)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幼儿园厨房里的各种食物。

(3)园内完成《操作侧》第47/48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分类统计各种物品,例如:衣服、食品等,并帮助家长整理房间。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47/48页。

【教材分析】

1、尝试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多次分类或多角度分类。

2、能用简单的图标或数字统计、记录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3、学会有条理地整理物品,培养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调查统计自己家中的家具并用自己的方法分类记录下来。

2、带隔断的小整理箱每组2个,笔及统计表幼儿每人1套,实物每组1筐(苹果、山楂、梨、柿子等水果,青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插塑、棋子、积木等玩具,不锈钢碗、勺、盘子等餐具),建构区散放的木质积木。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交流调查结果,初步了解简单的分类统计方法。

(1)相互介绍自己家的家具,说出分类记录方法。

(2)展示幼儿有代表性的记录,如: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字记录等。

2、引导幼儿分组开展分类游戏,尝试按物体的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提问:筐子里有什么?它们不喜欢这样乱放在一起,应该怎样给它们分类?

(1)引导幼儿分小组观察探索,商讨分类方法。

引导幼儿先按吃的、用的进行分组,分完后观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

(2)引导幼儿讨论,发现还可以按照水果和蔬菜分类,也可以按照玩具和餐具分类。请幼儿利用有分隔的置物盒进行二次分类,分完后交流、讨论,说出自己进行二次分

类的理由。

3、引导幼儿收拾整理建构区,学习按照物品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1)提出活动任务:建构区的积木乱了,请小朋友们按照积木的形状和大小把它们整理好。

幼儿分组讨论,协商分工,分配任务,确定每组整理哪种积木。例如:整理圆柱形,按照大小分开摆放;二组整理三角形;三组整理长条形。

(2)幼儿分组整理,结束后由小组代表交流自己小组的整理情况。表扬、鼓励幼儿,要求幼儿坚持整理建构区,保持建构区整洁。

1、通过摆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图形的特征。

2、继续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去运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空心大圆4个(分别为红、黑、各一,绿2),标记若干(如南P333图二、三、四、五、六)。

一、复习10的组成。

1、开展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学习按标记将图形分类。

1、出示教具(五),引导幼儿观察标记后说出这两个空心圆圈是谁的家。

2、谁来将图片按标记分别放在两个圈内。分完后再请幼儿说说两个圈里各放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三、学习交集分类。

1、出示图六,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家怎么了:这两个家怎么了有没有完全重叠,是谁的家和谁的家有部分重叠了,重叠的这一部分有谁的家。(是绿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图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想想什么图片可以住在绿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叠的地方

3、教师和幼儿一起在两个圈重叠的地方放上绿色的三角形,并在重叠处的上方贴上相应的标记。

四、运用交集分类经验。

1、出示图八:请你们想一想板上的标记和两个空心圈,红心圈里放什么图形,黑心圈里放什么图形,他们重叠的地方又应该放什么图形(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

2、请一名幼儿分别将图形片送至红圈、黑圈和两圈重叠的地方,请其他幼儿检查他放得是否正确,并说说为什么。同时想想重叠的地方应该贴什么标记。

五、幼儿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两个相交的圆圈)每个圈上插着什么标记,想想在每个圈内应放什么图形,放好后,再想想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内应该放什么图形,将图片放在里面。完成后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做的。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表现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动用具。

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趣味统计与分类教案

1、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二)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

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

(三)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组的能力差异进行分配)。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几辆

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

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

(前三组让幼儿“统计——分类——再统计”,从中明白总数比分出

去的数多,几个分出去的数合起来等于总数)

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几个短头发几个(检验幼儿如何解决“判断头发长与短的标准”)

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数的比较和一对一对应)

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70多盏,幼儿要数准确不太容易,检验幼儿100以内的数数)

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每层楼的高度不一样,让幼儿发现楼层高台阶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与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

③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3、幼儿执行任务,教师观察、了解个别组幼儿实践情况。

4、幼儿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任务。

5、集中交流(每组选派一名幼儿汇报与交流):

①你们统计什么统计结果如何

②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③你们碰到过什么困难吗有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四)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围环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数,数数看,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第四个目标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实施后,效果非常好,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地达成,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

观察小记:

(一)第四组汇报员李琰小朋友先跑过来汇报:“黄老师,我们组完成任务了,电脑37台,办公的老师17个,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黄老师:“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共有几位老师”“10位”黄老师:“那么17位老师中,其他的老师头发怎么样”“啊——”整组小朋友又冲向电脑室(孩子们已经意识到分类统计时出错了)。第二次汇报时说:“黄老师,看长头发、短头发太难了,老师们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来走去的,我们都数乱掉了,还有一位长头发的老师说我们吵死了,我们只好下来了。”

(是啊,这一分类难度太大了,况且长头发、短头发要以什么标准来判断都不确定,我本是有意试试,可是孩子们却是如此认真。我的过失是:没有事先与电脑室的老师通个气,更没有交代孩子们到了电脑室应如何处事,以致出现了“吵死了,只好下来”的结局。)黄老师:“你们小组谁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跟老师们说我们是在学习,不是吵”;“我们讲话要小声点,不要影响老师办公”;“我们每人数一排”;“头发超过肩膀就是长头发,没有超过就是短头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第三次上了电脑室……

(二)第一组汇报员苏菲楠小朋友说:“黄老师,车棚里的摩托车有19辆,自行车有3辆。按颜色数,我们一直忘了这个数字的车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再数数看。”(孩子们认真地在执行任务,只是碰到了困难,可是他们并不想放弃。)过了一会儿,又来汇报了:“黄老师,摩托车19辆,11辆黑色的、6辆白色的、2辆红色的;自行车3辆,1辆绿色的、2辆白色的。我们是用水彩笔做记号的,这样就不会乱掉了。”(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且统计得非常准确。)

(三)第二组汇报员杜倩云小朋友说:“黄老师,我们完成任务了,第二个任务是什么我们可以到别组去数数看吗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们数得对还是我们数得对。”(孩子们对此活动如此热情,有继续执行任务的欲望,并向老师提出了他们想执行的任务,多么有主见的一群孩子呀。)

4、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图形分类统计教案(附教学反思)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THE END
1.展示设计的分类有哪些,展示设计的五种主要分类方法参展知识展示设计的分类有哪些,展示设计的五种主要分类方法,展示设计的五种主要分类: 1、按艺术存在形式分类: 一维设计一般是指以时间为变量的设计; 二维设计又称平面设计,是针对平面上变化的物体,如图形、文字、商标、广告等的设计; 三维设计,又称立体设计,如产品、http://www.shyq-expo.com/xingyedongtai/3591.html
2.《展示设计的分类》课件.pptx展示设计的分类目录CONTENTS展示设计的概述展示设计的分类展示设计的技术与材料展示设计的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展示设计的概述展示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来传达信息和吸引观众的艺术形式。定义具有明确的信息传递目的,强调创意、艺术性和互动性,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特点定义与特点展示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7045832.html
3.展览展厅设计的主题有哪些分类?新闻资讯四、荣誉主题:企业历年的业务量数据统计、成功案例、发展历程,可以视为企业荣誉证明,在展馆内进行展示时,通常以陈列的形式展示,外加音乐和主题色彩的设计搭配,可以借助良好的参展氛围和环境打动客户。 总之,展览展馆设计主题的分类主要就可以分为以上四类。 https://www.xiumeimodel.com/news/1697.html
4.设计专业分类及就业前景介绍七、动漫设计:原画设计基础,道具与场景设计,动漫角色设计,二维动画设计,3D道具 与场景设计,动漫三维角色制作,三维动画特效设计。 八、服装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创作设计。 九、舞台设计:舞台绘画、道具制作、美术工艺、舞台灯光、道具与服装。 十、展示设计:展览版面设计,展览说明书及样本的牌式设计,展示招贴(海报https://www.to8to.com/yezhu/z97063.html
5.一年级下《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精选13篇)3.汇报交流分类的结果。 (1)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类的结果:你是怎么样分的?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就整理到这,现在停下你手中的工作,一起来看肖老师这,1,2,3,我看这位同学坐的真精神,老师看到你们整理得特别的好,现在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1c9g8f6.html
6.展示设计概论及展示空间功能分类及空间分析.ppt?;现代展示设计理念形成是在19世纪末,而人类对展示的应用则早得多。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树碑立柱、祭祀鬼神活动,体现着原始的意念传达展示形式。中世纪时期,人类出现了商品交易的集市贸易形式,当时,人们将商品直接裸摊在地,并有意识地分类陈列,后期还出现了专门摆放商品的摊床,形成了最初的商品展示和展销会的雏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419/101131125.shtm
7.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是什么环艺:室内设计,公共场所设计,展示设计等;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戏剧美术设计:舞台灯光,舞台设计https://edu.iask.sina.com.cn/jy/3oqR2ZfXakl.html
8.品牌服饰零售货品陈列与展示一个出色的视觉展示设计不仅能够吸引顾客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顾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服饰陈列与橱窗展示,应能够很好地传达服饰品的艺术风格、审美品味与流行趋势,使顾客看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与不同凡响之处,耐人寻味,令人感到其中的无穷韵味与深刻的内涵。 https://www.misall.com/88/2245.html
9.卡片内容设计服务卡片设计元服务设计卡片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开发者可以定义每一张服务卡片的功能,通常来说,卡片尺寸越小对应展示的功能和信息就越少,所能使用的控件也会受限制。请根据核心诉求进行卡片设计,聚焦在关键信息的展示上。 尺寸……DOC.MoreInformation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design-guides/service-widget-design-0000001098216280-V1
10.经验分享商城分类中商品橱窗展示的设计方法(要点:正方形的CSS华为商城分类中的橱窗展示 概要 本文是在实际的电子商城项目开发中分类中商品橱窗展示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使用flex的方法实现自动排列; 第二、正方形的CSS实现方法; 第一、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难点是在正方形的CSS实现方法。 https://www.jianshu.com/p/2f2b136884de
11.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分类高境界设计设计师公共空间的设计范围很广,把它们进行分类主要目的:一是更好的理解室内设计所要把握的不同分类的设计特征。明确所设计的室内空间的使用性质。其基本功能和要求,不同分类的室内空间所要表达的环境氛围是截然不同的。二是较容易分阶段掌握室内设计方法,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自由的空间到特殊的限定空间分别掌握。公共空间https://www.shejiben.com/sjs/788004/log-28259-l400193.html
12.设计师到底在设计什么?07 动画设计 动画设计是通过电脑对动画进行二维、三维影视制作,以及影视后期的视频剪辑和处理。如果细分出来,动画包含人物造型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及绘制、立体效果表现。随着影视业的快速发展,动画设计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08 展示设计 博物馆的展品展示、商场中商品的陈列方式、超市里货架的位置及货品摆放均属于https://m.ui.cn/details/460511
13.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大赛)2020年2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大赛)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9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 6. 展示平台更加权威 本届赛事获奖作品经组委会推荐将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专区展示,这是同类赛事中罕见的。 http://cpae.haue.edu.cn/info/1016/1071.htm
14.展馆设计中展示道具有以下几种分类形式展馆设计中展示道具有以下几种分类形式:(1)按标准化的程度分类可分为标准化展示道具组合和非标准化展示道具组合。(2)按材料分类可分为以木材为主的展示道具;以金属为主的展示道具;以软性材料为主的展示道具;以人工合成材料为主的展示道具。(3)按功能要求及形式分类可分为框架类、橱柜类、屏障类、台座类、装饰https://www.douban.com/note/505196328/
15.网页风格设计分类网页风格设计从哪些方面考虑→MAIGOO知识网页风格设计分类 网页风格设计从哪些方面考虑 摘要:网站的成功是离不开网站设计的。因为网站设计制作是将企业的内容展示给用户的方式和途径。网站风格的设计,不能为了个性,同时使用多种元素,这样效果反而会让用户厌烦,对网站的制作毫无帮助。这样的一个网站在用户的眼里就会一个垃圾网站。其实用户喜欢的是风格统一的,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9355.html
16.安徽远拓展览有限公司合肥展厅设计党建展厅设计企业展厅党建展厅垃圾分类科普馆 1 2 3 CASE SHOW 案例展示 更多案例 ∨ SERVICE 核心服务 策展设计 更多 布展施工 更多 互动展项 更多 互动软件 更多 视频动画 更多 OUR ADVANTAGES 我们的优势 专心专注为客户打造一站式文化创意服务体验 艺术与科技融合 http://www.yuantuoz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