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近半年来,最让我开脑洞的时刻——不是参加什么大会的学习,也不是看某本书,而是参加我组织的“思想夜宴”。
思想夜宴的想法源自一个互联网模型的尝试——你的朋友的朋友比你的朋友多。什么意思?
如果你仔细一想,你也许会不得不承认,你很多人生机遇很少来自于你的强关系,而是你的弱关系。求职、交友、创业都是。比如说很多人的女朋友来自自己母亲同事的女儿,这就是个三度关系。
名字巨难读的社会学教授Granovetter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这个的,他当年为了博士毕业,研究了100个波士顿附近找工作的人,发现其中54人都是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他为这个发现建立的理论被写成一篇叫做《弱联系的强度》的雄文,此文被引用超过2万次,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
为什么弱关系这么强?
1、因为数量大。
20万人里面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知道这个事,也是2000个。比起你在你的150人小圈子里面呻吟好多了。那么多人在群里面发“万能的群啊”,然后得到回应,就是这个理由。
2、因为价值清晰:
3.因为跨界:
因为思想、知识结构差异,你自己苦苦思考的问题,往往迎刃而解。而其他行业的知识重新回到你的领域来,会有神奇的发酵。
最近还有人研究朋友圈转发——强联系的放大效应是6,而弱联系是9。意思是同一个信息,你看到你的弱关系人发给你,然后转的几率,比自己看完后转的要高9倍;比你哥们发给你转的几率高1.5倍——因为你朋友告诉你的,你其实也能找到。但是你的朋友的朋友告诉你的,你自己很难发现。
所以,重要的不在于你认识多少人,而是认识多少种人;
不仅对于传播,弱关系对于团队组建也有帮助。鉴于最近有四级证书的都在创业,有信用卡账户的都在炒股,我也就聊聊一个弱关系和创业的关系。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Gompers,Mukharlyamov,和YuhaiXuan在12年6月发表了一篇名为《友谊的代价》的论文。他们考察了3510个风险投资者的团队,以及这些团队在1975—2003年间投的11895个项目,希望能够找到“投资者团队组合”和“项目成功率”之间的关系。
你要搭伙创业,一般是两个思路:从关系出发——找熟人,比如同学、同事、同乡……或者从能力出发——通过圈子物色能力合适的人,找个懂技术的,找个懂营销的。这两种团队,分别基于强关系和基于弱关系的,谁更有成功率?
不能不佩服老外这点死心眼,他们一点点死抠28年的数据,数据最后出来了——弱关系团队完胜。按能力选搭档比按照关系选搭档好:
两个风险投资者如果有一个是名校毕业的,投的公司上市的可能性会提高9%。如果搭档也是名校毕业,则提高11%。(注意,不管是投资者团队还是创业者团队,高学历都是高概率。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尔伯格都是小概率事件,表乱退学啊亲)。
相反的,选择老同事搭档会让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选校友,降低22%。选老乡,则会降低25%。
按照这个论文的路子,你最佳的创业伙伴,应该是和你非校友,没同过事,而且还不是老乡的高能力人士。简单的说,是你的弱关系圈里的牛人。
所以,重要的也不在于你认识多少种人,而是认识多少种牛人。
既然弱关系里面的牛人这么重要,怎样筛选你朋友的朋友中的牛人?一个个见面性价比太低太低,所以我开始思奔——尝试一个新玩法,这就是思!想!夜!宴!
第一次在北京,第二次在上海,至今我自己举办了2次。每一次都完全超乎想象。北京这次我们从5点聊到12点,上海这次完全没有停的聊了近4个小时,谁都不觉得累。我自己未来会保持一个月一次,不能再多,再多太多兴奋,消化不了了。后来,北京上海这两地的核心人物小白和LARRY又分别自己组织一次,也是聊的天昏地暗,高潮迭起。
1.推荐:
你可以随机从身边的3个牛人开始,最好这三个人还不熟悉。然后要求一定要他们每个人推荐一个牛人来。推荐制的好处是,面子问题,大家都会找到真正觉得牛的人。这样基本上,4个人推荐4个人,8个人就凑齐了。
找个茶馆,封闭的包间。找个周六日下午,开始玩起。
2.干货:
尽量不要谈个人的经历,或者人生感悟——容易搞成团体支持小组——比如一次一个女人说:“我最近发现,男人这种动物啊,就是……。”“对对对,我也是我也是!”另一个姐姐接口。
从这里开始氛围就不对了。这种话题你让我作为一个男人怎么接!!
3.追问:
4.发酵:
全部人讲完问完,休息15分钟,大家各自私聊。15分钟回来以后,需要带一个提问回来。
什么样的提问?
每个人说出自己希望集众讨论的一个问题——
可以是自己思考的一个困惑,“公司最近希望我做管理,但是我希望成为一个专业人才,该怎么办?有没有同时做好的可能?”
可以是在寻求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有一种特别简单和直观的方式让人开始编程,女人会不会成为互联网上更加牛逼的生物”,
也可以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怎么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
5.困惑:
轮流表达问题,然后主持人逐条记录,投票。
选出群体得票最多的问题——你可以投你最感兴趣的,也可以投你觉得自己回答起来最有贡献的。得票最多的一个问题,全员聊这个。
6.开始回答:
原则上第一轮每个人3分钟表达完观点。只有所有人都说过话,才开始自由讨论。
思想夜宴的核心:
打断别人说话当时虽然觉得比较可惜,但是长远来说你让更多观点涌现。那些喜欢聊的人可以结束后私聊。
3.必要时,有一个主持人
主持人负责在讨论变得离题、模糊,或者有可能伤害到任何一方的时候重新开启话题。
开聊!!
如果在第二天能有一个总结,也许会更好。
中国职业生涯教育专家,新精英生涯执行总裁,新精英职业生涯管理课程首席培训师,中国区首席导师(MasterTrainer),国际企业教练第一人玛丽莲博士MarilynAtkinsonPH.D亲传弟子,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新东方教育与职业发展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