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囯囯家银行干部曹根全囗述中的毛泽民(上)
毛泽民肖像
前排右起:毛泽民、钱希钧后排左起:曹根全、莫钧涛
作者序:我是1977年6月从部队回到地方,随后调入中国人民銀行抚州市支行工作。当时曹根全的儿子曹援朝在人亊部门,我在行长身边任秘书。我们俩关糸十分要好,而且星期天或节假日常常加班加点。甚至,新党员入党政审材料,多次合作异地(跨省)调查。在八十年代,银行基层网店常常遇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手里拿了一些中华苏维埃共和囯囯家银行纸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囯囯家经济公债等票证,来到银行兑换。当时储蓄银行小网点不兑,必须要到大支行营业部才能兑换成功。所以,根据我的爱好,常常会收购一些,为了满足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还常去乡下寻觅。当有了这些苏维埃纸币,经济公债等票证。自然是曹根全家中熟客,从此收藏与研究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
曹根全,1906年生于龙岩红坊南阳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1929年5月,曹根全参加了龙岩黄坊区委组织的暴动队,配合红四军三打龙岩。战斗胜利后,建立了红色政权,曹根全被选为乡、区苏维埃代表。1930年3月,他被推荐出席了闽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同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在龙岩扩大红军的热潮中,他报名参加了红军,编入龙岩县红军警卫营第三连任司务长。1931年10月,曹菊如把他要到闽西工农银行当挑夫,挑运东西到上杭白沙。同年11月,曹根全正式参加闽西工农银行的工作,任管理员,负责出纳点算钱钞光洋。从此,他开始了近60年的从事革命金融事业的光辉生涯。
目录
一,“一苏大”的毛泽民二,当行长是责任是担当三,觅贤才刀下救人四,毛泽东第一次反对在国币上设计有自己的肖像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次诞生国币六,反假币重拳出击七,发行革命战争公债八,为了战争节衣缩食九,解挤兑金银唱戏十,长征路上铸丰碑
一,“一苏大”的毛泽民
1931年11月9日上午九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代表们吃过早饭,听到铃声后,便匆匆地赶往会场,很快就找着了自己的位置。刚刚坐好,只听值日主席项英宣布:“各位代表、来宾,下面进行大会第五项议程:请中共中央苏区局代表毛泽东同志作政治报告!大家热烈欢迎!”
清瘦的毛泽东穿着显得有些肥大的衣服,迎着代表们如雷的掌声向主席台走来,他向代表们频频点头微笑,挥手致意。他说,中央苏区是全国最大的苏区,人口两百余万,管辖县城二十一座,苏维埃中央政府驻扎在这里,同时也是全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所在地,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在全国苏维埃运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指出:在中央苏区,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工农红军,工农红军依靠苏区广大群众的伟大力量,连续击破了国民党蒋介石发动的三次“围剿”,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开创了红军战争史上的新纪元。在中央苏区,已经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农民们个个都有田耕、有饭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毛泽东的报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肯定了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错误和缺点。对这些错误和缺点,他相信中国共产党人一定有能力加以纠正和避免。代表们认真地听着,有的在做笔记,有的在认真思考,会场上只听得见报告者的声音和代表们翻动材料的沙沙声。参会的代表除了正式代表外,还有特邀代表和外国来宾。
毛泽东作完《政治问题报告》后,项英作了关于劳动法草案的报告,张鼎丞作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朱德作了关于红军问题的报告,周以粟作了关于经济问题的报告,王稼祥作了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报告,邓广仁作了关于工农检察处和关于宪法问题的报告。
代表们的目光顺着项英的手指方向,看见一位壮年汉子,头戴红军帽,脚打绑腿,胸前挂着蓝色特邀代表证正从侧门走进会场。代表们都把目光投向他,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只见毛泽民浓眉大眼,肩宽腰圆,嘴唇有些厚,透出老实本分的性格。他不善言谈,而且当着生人的面还会显出腼腆的形态来。项英进一步介绍:“他是毛泽东同志的大弟,人称神竖算子,是大会筹备委员会特调他来叶坪为大会做总务工作的……。"
几名代表刚要起身向毛泽民迎去,此时开会的铃声响了,代表们有些遗憾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毛泽民走向特邀代表席,准时入座。他被项英指定为特邀代表,既要参加会议,又要安排指挥总务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做事,身心没有得到片刻的休息,人已瘦了许多。
1921年秋,毛泽民转到大哥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搞总务工作。次年,在何叔衡等人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这位“神算子”成了一位职业革命家,他把妻儿送回老家韶山后,就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中国革命事业中。1922年深秋,毛泽民受大哥的委派,只身来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从事路矿工人运动。党组织把他安排到工人俱乐部工作,担任经济股股长,为俱乐部成员的生活操劳。他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还兼任夜校教员,教授算术课,教工人们打算盘,与工人们成了好朋友。
萍乡是煤都之乡,煤矿工人很多,于是矿区成了集市,商店中的各种生活用品需要从外地运来,物价自然偏高。有些不法商人以次充好,坑蒙矿工,更有甚者利用自身掌握的货物渠道囤积居奇,待价而沽,使工人们苦不堪言,许多工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举债购买紧缺物品,而借债又要付高额利息,这对于贫苦的工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组建工人自己的消费合作社”这一念头跳人了毛泽民脑中,他要团结工人,让工人参加到消费合作社里来,成为股东。他的想法得到党组织的同意后,马上着手进行,号召工人人股。工人们吃够了举债买紧缺物品的苦头,听到毛泽民的倡仪后,纷纷响应,你一块我五角地人股,工人消费合作社很快办起来,工人们在自己人股的消费合作社买东西,比在奸商手里买东西便宜了许多。毛泽民后来被工人们推荐为合作社总经理,这个消费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第一家消费合作社,为各苏区创办合作社起到了模范作用。消费合作社的经营经验奠定了毛泽民为国家理财的基础。
1932年中央苏区(瑞金)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办公室兼卧室
二,当行长是责任是担当
毛泽东站起来,右手一挥,反问道:“这怎么会没有关系呢?你想想,学校伙食管理员、合作社总经理、发行部经理,哪个位子不是与金钱打交道的?你都干得很好,没贪一分钱,没办砸一件事。除了你算盘打得烂熟外,最主要的是你心无杂念,一心扑在工作上。前次你负责大会总务工作,赢利一块多钱,没有谁相信,连我也不敢相信。可是,你不贪不占,调理得很好,代表们都说你是位理财能手,是个不错的银行行长人选。所以,委员们在会上一开口谈论的就是你,并一致通过。管伙食、采购物资、搞发行,事情虽然与办银行大不一样,可都是经济工作,道理是一样的。你除了当行长,还是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你要好好地协助项英同志工作。”
毛泽民听后,来时的一肚子气消失得没影了。他沉思了一会,忽然想起什么,一种担忧涌上心头:“办银行要有一大笔资金,银行的本钱怎么解决?上海的银行,哪个没有上亿元的资产?你是主席,要我干行长,我听你的,但要帮我解决炎本啊!”大弟的诚实,让大哥放心,毛泽东看着大弟那内心焦急的神情,忍不住与弟弟开玩笑地说道:“银行的本钱嘛,你找你老婆解决吧,,她姓钱,应该有的是钱,让她匀一点给你,这不就解决了吗?”毛泽民天生忠厚,不喜浮夸,也不喜欢开玩笑,埋怨道:“哥,我都急疯了,你还开我的玩笑!”毛泽东收住笑,认真起来,从衣袋里掏出烟,点燃后猛吸了一口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你老婆姓钱也没钱。我们办银行,不能跟上海大银行相比。我们苏维埃国家办银行,是迎着战火硝烟办的,是为着革命战争,为着苏区人民开办的。去年第三次反‘围剿’时,总前委上交了二十万块大洋,在陈毅同志处保管,这钱已交给中央政府财政部了,这共磊笺是知道的。银行成立后,先将那二十万块大洋接管过来,和开办银行的资本金。在没有发行自己的货币以前,你们国银行实际工作是保管财政部的现金。具体怎么搞,怎么运作,你去找项英同志商量吧。
“好,干就干吧!”毛泽民听到这里,全身舒坦多了,高篮兴地站起来说:“但你这位做主席的大哥一定要支持我,否则我没办法把国家银行干好!”临出门时,毛泽东郑重地交待大弟:“银行要早点开张,把准备工作做足做好,行址、人选要选准选对。开张后,要多吸收一些存款,尽快发行自己的货币,早点结束苏区内货币流通的混乱局面。不要辜负了委员们对你的期望啊!”这些话语不只是做大哥的殷殷重托,更是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对一位国家银行行长的无限希冀。
次日一早,毛泽民迎着朝阳,径直往副主席项荚的住处走去。项英的爽快和开朗让毛泽民沉闷的心胸豁然开阔起来。“银行行址你可以在村中随意挑选,看中了房子,政府出面协商。银行工作人员也由你挑选,要谁就给谁,但不能超过五人。现在工作人员也非常紧张,工作人员目前宜少不宜多。”
下班回到住处的妻子钱希均看见丈夫闷坐在那里,一脸的愁苦相,问明原委后,骂了句“你呀,真笨!只顾推车,忘了看路,谢家祠堂右前侧不远的地方有一幢农房,不是可以租来当银行办公室吗?”
“那幢房子有老乡住着,房主人是不会同意的。”毛泽民寻找的是无人居住的空房,但他哪里知道,小小的叶坪村,一下子驻进了这么多机关和工作人员,到哪里寻找无人居住的房子?除非是危房或者是存放粪便的灰寮。
“房主人只有祖孙两人,房子挺大,可以租一半用嘛!”钱希均心细,比他这个“光杆”行长想得周到,在不经意间为丈夫排忧解难了。毛泽民一听,拍了一下大腿:“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他超紧往外走,来到那幢房子前,敲开门,经过一番寒喧后,知道主人叫谢家来,已六十多岁了,儿子儿媳在外地经商,家里只有一位十几岁的孙子与爷爷住。毛泽民细细地打量起这幢农宅来:房子坐东北朝西南,占地三百余平方米,两层楼房,为土木、砖木混合结构,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有天井,是一处理想的行址。毛泽民与房主人谢家来说明来意后,谢家来满口答应,只是提出要用石灰粉刷一下墙面,因为墙面有许多地方崩裂了,墙土随时会掉下来。毛泽民马上答应,并说好了租金,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毛泽民此时一扫心中的不快,脸上云开雾散。他从这幢房子出来时,走的是侧门,从侧门斜对过距离不到三十米远就是中央警卫连的驻地,安全有了保障,天生是个银行行址。行址选好了,毛泽民下一步的工作是挑选工作人员。他把总务厅的挑夫哑牯调来,做银行的挑夫,也兼做财政部的挑夫。哑牯在大会总务处做挑夫时,从不偷懒,干活很卖力,又诚实忠厚,对办好大会伙食是有功劳的。他还把妻子钱希均也从总务处文书科调来。这两个人调来后,首先把银行行址内外粉刷一新。几天后,一个全新的居所便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毛泽民把楼上小厅当做财政部记账员的办公点;小厅两边的房间,一间做行长办公室兼卧室,另一间和小厅前的走廊做其他工作人员的宿舍。楼下小厅算是银行的办公室和开业后的营业厅,另有一个房间做库房。
办公室、卧室、营业厅等都解决了,中央政府总务厅为银行添置了许多办公生活用品,如桌子、凳子、椅子、算盘、油灯、铁皮箱、笔墨、纸张等,有的是新制的,有的是借用的。毛泽民知足了,他知道,生活在叶坪的其他干部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住得简陋,用得也县能凑合。行址定下来了,办公用品也添置得差不多了,毛泽民心里的石头这才算落了地,走起路来,也感觉比以前轻快了。虽然国家银行只有这半所农房,可谓是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式国家银行,但毕竟安顿了下来。
国家银行成立后,按照银行的规定,必须设立国家金库,除了要保管财政部的二十万块大洋外,还必须统一财政,调整金融,保障红军作战所需经费。寻找一处国家金库也是毛泽民眼下的头等大事。他走出村子,兜了大半个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他来到绵江河边,突然发现大路边有一间独立的楼房,房前有一棵绿如伞盖的百年老樟树,把这间房子遮盖在树阴中。毛泽民好奇心起,发现是一间堆放农家肥的灰寮,楼上只铺了一半的木板。他对着房子转了一圈,来到古樟下,树干下部现出一个一人多高的空洞,里面站一个人,显得有余,又晒不着太阳,淋不上雨,天生一个站岗放哨的位置。似乎是上天的安排,这是一间理想的金库,离银行办公室才一箭之遥,又通大路。毛泽民找到村苏维埃主席,很快就定了下来,并且着手对金库进行粉刷、装修。这一切安排定下来后,毛泽民向项英作了汇报,项英亲自来到行址和金库视察后非常满意,从上海来的担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的周恩来,到瑞金上任不到十天,便在项英的陪同下视察了正在筹建中的国家银行。
三,觅贤才刀下救人
朔风怒吼,寒气钻心,一匹黄骠马驮着毛泽民直奔大隘岭而去。马蹄打在石街路上,“嗒嗒”作响,路旁伸出的茅草和树枝拂过毛泽民的脸,把水珠浇在他身上,脸肌被刀刃似的茅草拉开一条条细微的伤口,在冷雨中火辣辣的灼痛。毛泽民哪管得了这么多,只一个劲地催马快奔。毛泽民来到汀州城,很快找到“长汀毛焕章印刷厂”,但门卫告诉他,工厂已下班,工人们回家吃午饭了。经门卫的指点,毛泽民左拐右弯好不容易找到了毛钟鸣的家。毛钟鸣是印刷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十五岁时,开始投师学艺印刷业,技术娴熟,现在已成了印刷厂的顶梁柱。
中华苏维埃共和囯囯家银行纸币设计人:黄亚光1986年8月7日给吴满平的[信笺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囯囯家银行黄亚光[设计印制人]给吴满平同志签字纸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
四、毛泽东第一次反对在国币上设计有自己的肖像
“正月茶,茶生芽,人民做主来当家……”
黄亚光呆坐了一会儿,觉得老把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噩梦般的往事中会毁了自己,也对不住爱才心切的救命恩人。黄亚光想到这里,强打起精神,拿出纸张和铅笔又投入到国币的绘制和改稿的工作中。
“笃笃!”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让全神贯注工作的黄亚光惊醒过来。他没有立即开门,因为他想像不到谁会在这个节日里找自己,同事回来是不需要敲门的,推开就行。黄亚光没有动身,也没有要去开门的意思。“笃笃笃!”敲门声再次响起,而且有些急促,随之传来熟悉的声音。他听出谁的声音了,屁股像火灼了一般,一个箭步便跨到门前,把门打开,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笑着站在门外,手提一包物品。
毛泽民坐在刚才黄亚光坐的凳子上,环顾房间四周,心被简陋和破旧的环境刺痛了。苏区生活再艰苦也不能这样对待这些犯了“错误”的知识分子啊!他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不想把痛苦的话题引出来。他顺手把桌子上的草图拿起来看了看。
草图有几十张,面值有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和伍分的。票面内均画上了苏维埃徽章、红旗、五角星、镰刀、锤子、稻谷、麦穗、地球、地图等图案,并用中文楷体、隶书、仿宋体注明发行银衍的名称。全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毛泽民一张一张地看,越看越爱不释手,每张的图形都不同,但都按照中央执委会定的设计原则绘好了。
“行、行,每种面值的票样绘两张出来,送给中央执委的委员们讨论、定稿。”傻坐一旁的黄亚光在行长拿草图看时,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对自己的设计心里没数,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国行长,而且这个行长是见过大世面的,一定会很挑剔的。在长汀时,闽西工农银行的钞票也是他设计的,那时工农银行的钞票设计要求不高,只需体现工农群众当家作主就行了。而那时,自己拥有几套如意的绘画工具,现在因自己蒙难,教了一生书的老父亲也含恨而死,家里的藏书、画图用具和一些值钱的东西全部毁掉了,什么都没有留下。黄亚光听到毛行长的赞扬声,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并且笑了笑,这是半年多来的第一次笑,是劫后余生,用自己的双手绘出国家、人民需要的东西而且得到首肯后因满足感而发自内心的笑。
但是,笑归笑,黄亚光知道草图还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他觉得搞绘画设计票币若没有专用的绘画笔、圆规、尺子、彩色颜料是不行的,外观就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货币到了消费者手中时,要让使用者知道,使用的货币不仅代表一定的价值,同时也是在使用一件艺术品,这样才能让使用者爱护她、呵护她,让她有长久的生命力。黄亚光不好意思地提出了要求:“要是有圆规、专用绘画笔、彩色颜料就好了。”
这看似难以启齿的话从黄亚光口中说出来,倒把毛泽民说得不好意思了,抱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这人也犯了官僚主义,只知道要马跑得快,又不给马吃草,是千万不行的呀!”毛泽民懊悔不迭,自己只知道要他设计钞票,而一样设计的工具都没有绐提供,“这样吧,我马上托人到白区购买,多买几套,以备后用。”
毛泽民那谦逊而略带自责的话倒把黄亚光说得不好意思起来。正当他们谈论得热烈的时候,曹菊如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外,他是随政府机关慰问完了老乡们以后到黄亚光这里看看的,恰巧碰上行长给黄亚光拜年。黄亚光也把曹菊如迎了进来,冷寂的泥房一下子显得热闹了,一股温暖之情从黄亚光心底升起。
曹菊如也拿起桌上的草图仔细地看起来,并提出了修改的意见。这些意见是小节问题,黄亚光认真地把它记在纸张上。曹菊如看完所有草图后,选出贰角、壹圆面值的草图,提示说:“按照国际惯例,每个国家发行的钞票,‘大头样’、‘小头样’都会画上开国元首的头像作为标志。美元是个明显的实例,用的头像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
“对对,菊如提醒得对,现在是国家了,是为国家设计钞票的,这个钞票是代表苏维埃共和国的,应该把开国元首的头像绘上。”毛泽民马上附和曹菊如的观点和提示。
“画谁的头像好呢?”黄亚光想想也是,令他搞不清楚的是,在中央苏区,决策国家大事是苏区中央局说了算,还是中央政府说了算,他心里没个数。
“当然是中央政府主席的像喽!”曹菊如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坐在凳上的毛泽民不好说什么。国家主席是开国元首,按理说非他莫属,但自己是国家银行行长,与国家主席是亲兄弟,会不会引来闲言碎语,所以他不好表态,任由曹菊如他们说。
此时,一阵阵的鞭炮声从外传来。这是吃团圆饭前点燃的喜庆鞭炮,毛泽民知道该吃午饭了,他对黄亚光、曹菊如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到我那里吃饭去,我和希均开了小灶,走,喝杯酒,吃餐饭,也热闹热闹。”
黄亚光有些迟疑,曹菊如知道他心里有疑虑,怕别人说闲话,如果自己与行长显得亲热,在小人的眼里,便把行长当成是自己一伙的,反而害了好心的行长。
“走,亚光别顾忌那么多!”曹菊如拉着黄亚光的衣袖,往门外拽。“我们向前看,一切都会好的,趁元宵节,开心开心,不要老呆在房里,没病都会闷出病来。”毛泽民也劝道。
黄亚光终于被劝动,一同往国家银行走去。
过了元宵节,毛泽民没有食言,托江口外贸公司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赣州商人联系上了,从上海买回来了五套绘画工具和七色绘画颜料,全部送给黄亚光。黄亚光白夭在总务厅文书科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下班回到宿舍后,便点亮油灯,按照曹菊如的意见,重新设计钞票图样,对格式只作了简单的修改。加上英文、阿拉伯数字,并标示发行银行名称、面值与本位币的兑换价、财政部部长与国家银行行长的签名以及钞票编号、印制年份等;再饰以梅花、珠链、花卉等图案,使整个票面充满民族文化特色并具有艺术美感。此外,票面上的英文签字还作为一种暗记,具备防伪功能。这些设计上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国家银行钞票的设计原则。他把各种面值的纸印都选出两张,涂上彩色颜料,顿时一张张票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像一张张艺术珍品。他还在伍分、壹圆票样上增加了国家主席的头像。票币设计完后,黄亚光把它送到国家银行审阅。毛泽民接过来一张张审阅,没发现大的问题,便让设计者跟他一起把票样送到国家副主席项英处审查、定稿,再报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
毛泽民向项英简单汇报了一下五种票币的设计方法和用意,再由黄亚光具体谈设计、绘画五种票币的经过和各项数字代表的含义。项英静静地听着,并一张一张地翻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中央执行委员会马上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在前线的毛泽东也赶回来参加了这个审定币样的重要会议。当毛泽东在两张票币上发现自己的“形象”时,眉头皱了起来,神情有点严肃地说:“黄亚光设计的这些票样,张张都可以说是艺术品,是按照临时中央政府票币设计原则来设计的,有很强的革命性、价值性,苏区人民一定会喜欢它的。但是,把我的像画上去,我还没有资格。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师从苏俄,而列宁才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共产国际的领柚、苏俄的领袖,是他第一个建立了世界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国家。要用就用列宁的头像,我的头像用不得。”一席话把特邀来参加会议的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说得红了脸。参会委员也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在那两张票面上用列宁的头像。
于是,黄亚光把毛泽东的头像换下来,描上了列宁的头像。
项英从两套五张中选了一套,并获得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通过。国家银行票币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浮出了水面,并很快就付诸印刷发行了。
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次诞生国币
谷雨一到,天气渐渐转暖,田野里播撒的秧苗绿油油一片,苏区内的农民在自己的田里犁田、整地,早稻即将栽种了。来到农家小院的燕子也衔好了泥,筑好了巢,在空中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把南国的春天搅得热热闹闹的。
国家银行的票样审定通过后,进入了紧张的筹备印刷阶段。然而,又一道难关摆在了毛泽民他们面前:苏区内是找不到印刷钞票的道林纸和印钞用的彩色油墨还有其他印刷原料的。这一迫在眉睫的难题摆在了项英面前。项英召来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商量利用地下交通线到白区大城市采购印刷材料及定制影印铜版的问题。邓发认为采购和定制这些东西不难,当即把采购人员分成两路,每一路两人,由印刷厂工人和保卫战士组成,一路经汕头到上海采购,另一路到香港采购。但是没想到,两个地方均因特科顾顺章的叛变导致地下交通线遭受严重破坏,因此,采购这些印刷原材料也成为一大难事,两条线竟然均失败了。
“怎么办?”毛泽民面对图币票样,深深地陷入了思索之中。
曹菊如想了想,提议道:“到山区的纸槽看看,说不定我们白己可以造这种印钞纸呢。”曹菊如在闽西工农银行时,扶助过许多造纸厂,也认识很多纸槽老板。其中,长汀山区生产出来的玉扣纸质量极佳,早已是东南亚诸国指定的印刷纸品。虽不能用来印刷钞票,但能否改进技术,增加工序,自我生产呢?毛泽民听到这个提议后,虽觉得把握不大,但也不妨试试。
赣南、闽西山多,毛竹分布广,生产毛边纸、土纸、玉扣纸的纸槽星如棋布,也是山区的一大宗产业。光长汀一县就有一千多家,瑞金也不下五百家。曹菊如带着毛泽民一头钻进深山老林,但两人走了几家都不太理想,有点失望。忽然,曹菊如想起一家曾经贷款扶助过的纸槽来。这家纸槽在离瑞金县六十华里远的山崇,山崇故名思义,即大山重重叠叠的意思。这家纸槽的老板钱仁财是长汀人。由于历史上的地缘关系,也由于长汀造纸师傅多,造纸业也是长汀人的一大支柱产业,所以由长汀人经营的纸槽延伸到两省十几个县,技术也要算长汀的师傅最好。
曹菊如带着行长步行六十华里,来到了与长汀交界的山崇钱仁财的纸槽,钱仁财带领民工正在山上砍伐做纸麻的嫩竹。所谓嫩竹是指竹笋脱壳分岔后,还没有生出竹叶的竹子。嫩竹砍下来后,打捆成堆叠在大小池里,用石灰浸泡,待冬天开始用来造纸。
曹菊如和毛泽民被热情好客的钱仁财迎进屋里,屋内被柴火的烟气熏得漆罴,没有一块是白净的。曹菊如把毛泽民介绍给钱仁财,毛泽民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来意。
“毛行长,我不是吹牛,我们生产的纸张质量在长汀内是数一数二的,玉扣纸也生产过,生产玉扣纸工序复杂,原料要求严,所以产量不多。”钱仁财实话实说,“我们的产量和质量曹科长知道。去年春天,你们银行贷款两千块给我,不但扩大了产量,也提高了质量,真要谢谢闽西银行呢。”
“用这里的手工作坊,用这里的纸麻,能否生产出印钞的纸张来?”毛泽民担心的是这个,其他也没心思过问了。钱仁财不好马上回答,他还没有生产过这种纸,所以不敢大包大揽,他想了想说:“我这里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见多识广,问问他们有没有造过印钞纸。”当即便让做饭的小工把两位做纸师傅请来。
不一会儿,两位双手沾满纸浆的老师傅出现在毛泽民他们面前。其中一位造纸师傅长得矮胖墩实,满脸皱纹,看不出多大年纪。他到过一百多个纸槽做师傅,带的徒弟记不清了。他说“我在武夷山里为国民党政府造过印钞纸。”老师傅想了想又继续说:“印钞纸要求特严,造的纸张要耐水浸、耐酸碱,韧性又好才行,比一般的毛边纸厚一半。”
毛泽民见找对了人,精神一振,赶忙问造印钞纸的技术难不难。
“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另一位老师傅接着说,原来他俩是师兄弟关系,从十五岁开始走青山,学造纸技术,“只要选择纤维多的原料加纸浆就行。比如掺进树皮、麻、破布等,多用石灰水漂、捣、舂。只是功夫大,人非常辛苦。”
“只要能造出钞票纸,人辛苦也无所谓。”毛泽民赶忙答应,“请师傅们大力支持和帮助。”
毛泽民与钱仁财协商了一个试验造纸的办法:纸槽按印钞纸的要求,先诚验造出来看看,再扩大生产,订立长期购销合同。
协商好后,两位老师傅立刻把手头的工作让给别人干,自己专司印钞纸的工作。他们按照要求,选择了纤维多的原料,舂成纸浆,然后造成比毛边纸厚百分之五十的纸,再把它们分别放在醋水和碱水的木盆中浸泡,看看结果如何。到了第七天,碱水盆里的纸张化了,而浸在醋盆里的纸张还完整,毛泽民和曹菊如看到这种结果心里没有底,但老师傅把没浸过醋、碱的纸张让他们对照,毛泽民展开纸张,对着太阳光照射。太阳下纤维毕现,纹理清晰,摸在手中没有不平感,比一般的毛边纸厚许多。用手撕,第一次不经意没有撕破,第二次用力一撕才撕开,韧性不差。
“这纸张就可以做钞票纸,但用醋浸泡的纸韧性更强,质量更好。”造纸师傅在一旁指点道。毛泽民和曹菊如听后一阵欣喜,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是,毛泽民多了个心眼,问老师傅:“这种醋浸的纸,白区能造吗?”
“肯定能造,说不定比我们造的好。”
“这……”毛泽民欲言又止,刚舒展的眉头又紧皱起来,对着纸张陷入深思。
钱仁财和造纸师傅看见毛泽民那副样子,一时不知所措,曹菊如知道行长想的是什么,就替他把疑虑说了出来。“我们的行长是担心白区的人用这种纸造我们的钞票,输入苏区怎么办?俗话说,吃饭应先防噎。”
“这个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到了。”一位老师傅摊开手,摇摇头。
钱仁财毕竟见过世面,提出在纸张里搞技改,以防敌人仿冒。
“防伪很重要。”毛泽民见钱仁财说到点子上,马上赞同,“我就是担心这点,搞不好,我们生产一万,敌人仿造两万,苏区昀经济如何吃得消,不用敌人围剿,我们自己就先垮了,而且垮在假钞上,所以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必须考虑周全,决不能轻易制造。待我们研究好了一个防伪的方法后,再来谈生产的事。”
毛泽民和曹菊如带着疑虑回到国家银行。正在他们为纸张技改苦思冥想时,总务厅后勤处为国家银行送来一些羊肉,由于厨工技术差,不善烧制羊肉,一阵阵膻味直充鼻孔。曹菊如的办公室离厨房最近,感受这种膻味最多,这一特殊“待遇”,让曹菊如突发奇想,羊肉被火烧能发出膻味,羊毛呢?……这一联想,让他坐不住了,赶紧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行长。行长一听觉得有了希望,两人很快赶到山崇纸槽,并带来一团羊毛。经过老师傅的浸泡、漂洗,终于造出了几张掺了细羊毛的纸张,这种纸张有两大特点,一则增强了纸张的韧性,二则一烧能闻出羊膻味,而用正常的纸张烧不出这种味道。
印钞纸很快就定下来了。山崇纸槽因技术力量雄厚,被国家银行指定为钞票纸生产专用厂,并与国家银行合办,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纸槽老板钱仁财改称厂长。在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纸槽扩大了,招收了几十个技术工人,许多还是共产党员。纸厂所需的破布、麻等高纤维原料则发动苏区群众义务收集送到造纸厂。
为了替造纸厂造印钞纸的技术保密,不出一点差错,毛泽民命令钱仁财选一位靠得住的党员工人专做掺羊毛的工作,出了问题,由厂长承担。钱仁财没辜负毛行长的期望,生产很快走人正轨,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好,太量的合格印钞纸生产出来了,并为日后打击伪钞活动提供了技术依据。钱仁财等其他几位技术骨干也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道难关被攻破,又一道新的难关摆在毛泽民他们面前,这道难关是制作钞票的影制铜版问题。由于赴上海的采购人员在敌人的一次搜查中,不得不把印制好的影制铜版毁了,于是留下了这道难题。在苏区内能寻找到制作影制铜版的技术人员吗?带着这个疑问和不安,毛泽民和曹菊如两人来到下陂坞中央印刷厂。中央印刷厂的前身是东固印刷厂和兴国印刷厂,“一苏大”会前,两个印刷厂奉苏区中央局的命令搬来瑞金,驻扎在叶坪村不远的下陂坞,合并为中央印刷厂,印刷“一苏大”会议文件、宣传材料。大会结束后,转印各机关报刊杂志,印刷任务繁重。印刷厂厂长是陈祥生,副厂长是杨其鑫。
毛泽民与陈祥生算是老朋友了,他直接地问两位厂长能不能在这里制作影制铜版,并把钞票图样递给两位厂长过目。“江西工农银行原来准备印刷发行壹圆券纸币,从上海印制好了铜版。”陈祥生看过钞票图样后说,“我看它上面的列宁头像和这里画的头像差不多,字体也相似,就不知能不能……”
毛泽民大喜过望,忍不住心中的激动,打断厂长的话:“能不能利用这块铜版,剪制定贴凑合成我们需要的铜版?”他在上海做过六年发行、印刷的老板,可以说是半个印刷专家了。
陈祥生知道毛行长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能不能”是指能不能找到那块旧铜版的意思,因为用不上的东西是会乱丢乱放的,一旦要的话,找起来很难。
“让我们找找看,若找着了,我们可以试试。”陈祥生说完,和杨其鑫一起寻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一位工人说,有人把它垫在枕头下了,当枕头用。陈祥生连说:快!快!把它找来。”陈祥生从工人手中接过铜版,刷干净后,铜版露出了黄灿灿的亮光。
说干就干,但是两位厂长把握不大,提议请两位从上海过来支援中央印刷厂的老技师一同研究,拼制铜版。毛泽民干脆在印刷厂住下来,日夜看着师傅们拼制铜版,攻克这一道技术难关。经过五天的精心改制、刻画,符合制作图币要求的铜版终于拼凑成功。毛泽民也跟着熬了几天几夜。
1932年的5月初,邓子恢协助完东路军在漳州建立党的组织后,利用地下交通线的关系,从厦门采购了大量的印刷材料,包括彩色油墨,由返回中央苏区的东路军运回瑞金。邓子恢随同印刷材料来到瑞金,担任财政人民委员部委员。毛泽民肩上的担子又减轻了许多,他可以静下心来致力于印刷发行共和国的钞票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央印刷厂已一分为二了:铅印部仍打中央印刷厂的牌子,专印《红色中华》等报刊杂志;石印部改为财政部印刷所,专印国家银行钞票和公债券、邮票,俗称中央印钞厂。眼前印钞厂共有七部石印机,接受印钞任务后,石印机日夜不停。
中央印钞厂下设石印、铸印、油墨、裁纸装订、总务四部一处。石印机由铁铸件组成,一部就重达三百斤。一张看似不到巴掌大的纸币,颜色也只有那么三种,但印刷起来相当复杂,要经过制版。印币纹一印正面_印背面一印鉴字_÷切边-÷打号码等工序。在整套工序中,难度最大的是石印版制作,它不但要求技术娴熟,更要做到心细、眼明。负责这套工序的工人最苦。他们先取薄而透明的制版纸贴在铜版上,再用油墨水按铜版模样填写清楚,然后掀起制版纸再贴在石版上抚平,将石印版放茌石印机的搁板上扣压好,由两人抓住石印机摇柄用力摇动,一系列屯机便从石印版上滑过,反复两次,用手轻轻掀起左边上、下角,看制版纸上的字和图案是否均匀地印在石印版上。如果已上版,就将这张制版纸轻轻掀下来。待石印版晾干后,再将不够清楚的笔画填清楚,对走了样的字和图案先清除后改正,最后再在石印版上涂满一层梨树膏,石印版就制作成功了。干这工种的人,累得腰酸背痛,一天下来,全身像散了架一般,非常辛苦。
石印版制好后,即可用印钞机印制纸币了。先在石印版上加上油墨,再把印钞纸对上标准线,轻轻放在石印版上。然后摇下铁皮压板,压住印钞纸,按上述工序重复二、三次。纸币上的字和图案全部印好后,纸币就印成了。一张纸币一般需要印两道或三道颜色。纸币印刷过程的手续甚为严密,分工明确,车间与车间的工人很少走动,国家政治保卫局在印钞厂设立了保卫处,二十四小时有保卫人员值班,工人上下班凭胸卡进出厂门,必要时须接受保卫人员检查,闲杂人等不能靠近印钞厂,厂规厂纪极严。首次开印前,由专职领料员到仓库领取纸张、油墨部领取油墨,在取货单上签字,然后交油印员印刷,印好后裁纸员切边、整理清点、验收,最后装箱押送国家银行收讫。但是后来因发生了一起让印刷工人难以启齿的事,改变了印刷工序,这是后话。国家银行的纸币,终于在苏区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中发行了。
1932年6月21日,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第十四号命令:
1932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岁生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钞票正式发行。统一财政、统一货币的战略部署也在邓子恢、毛泽民等人的脑子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