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头“老黄牛”,18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默默奉献给了离退休干部工作岗位;他是个“贴心人”,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为老同志办实事,始终把老同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他是老同志的“好儿子”,用真情和爱心赢得了亲情和友情,温暖了老同志的心灵。
他叫尹建军,是吉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离退休办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谈到从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经历,他首先浓墨重彩地讲述着组织重视,领导支持,同志们努力;一谈到自己,他就轻描淡写地平铺直叙。尽管如此,那深藏在心底的爱的火花依然在迸放四射。
爱的结缘
一个偶然的决定,让尹建军开始了“和离退休的老头儿老太太打交道”的工作。
新同志报到了,但正式的人事安排和任命却没有明确。
“当时,省局(公司)老干部处和人事处是一个部门,人事处曹东伟处长兼老干部处处长,只有一个姓张的副处长具体负责老干部工作,他年纪也大了点、身体也不太好。就这样,处长就先安排我暂时帮助负责老干部工作的张副处长一起做一些老干部工作。”尹建军回忆道。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这暂时一干竟然干了18年。
听旁人议论“老干部处,不就是那个养老的地方吗?”“年轻人,哪有去那儿干的?”当时的尹建军才31岁,在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参谋。在部队,他风风火火;转业到地方,也是意气风发,还想“甩开膀子干点事”。
“这工作,天天伺侯老头儿老太太,你能干出点啥来?”尹建军的妻子和亲朋好友都这么说。
“到老干部处,我能干点啥?”这个问题开始在他心头萦绕,有不解,有苦恼,有不服气,也有些抱怨。
但是,尹建军是个热爱生活和工作的人。一上岗,他就成了“大忙人”,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时老干部处刚成立,单位给配了一台专车,但没配专职司机。尹建军在部队学过驾驶,没几天就成了处里的“尹师傅”。平时遇到老同志生病用车,他就陪着去医院,排队、挂号、找医生,楼上楼下跑前跑后,不论白天黑天,随叫随到。
单位发福利、送工资,他都坚持和处内同志起早贪黑挨家挨户送到老同志手里。“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尹建军从部队到地方始终持之以恒的思想作风。为了尽快胜任这项工作,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政策、文件,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主动征求意见。为了处理好地区老干部的来信来访,落实好老干部的“两项待遇”,他反复查资料,研究政策,到几百里的老干部家里了解情况。十几年来,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吉林烟草老干部上访事件为零。
每逢离退休老同志过生日,老干部处要代表组织登门祝寿,送蛋糕、赠鲜花,老同志那种发自肺腑的感动溢于言表。尹建军深深体会到爱与被爱的力量。这是组织和领导的真情,是全体员工的爱心把老同志的心凝聚在一起。通过这份真情的呵护和关爱,唤起了他们对老年生活的热爱,唤起他们对事业发展的理解和支持。“到老干部处,我能干点啥?”从爱与被爱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尹建军看清了“和离退休的老头儿老太太打交道”的价值所在,从此与离退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12月,通过竞争上岗,尹建军无争议地担任了吉林省局(公司)离退办副主任,负责主持离退办的日常工作。
爱的升华
尹建军运用信息资料主动把温暖送到每位急需帮助的老同志心上,写下了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
卓长平多年疾病缠身,不能坚持正常工作。退休后窝在家里情绪低落。她曾四处寻医问药,但病情不见好转,只能默默忍受疾病给她带来的痛苦。尹建军千方百计动员她住院彻底治疗,亲自请专家为她手术,折磨她多年的病魔被降伏了。同时尹建军从卓长平的丈夫那里得知她有舞蹈天赋,主动邀请她参加舞蹈队,使她身心健康地一展舞蹈才华。2011年2月8日她做梦一般的登上央视大舞台并获第三届《辉煌中国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活动》成人组、单人舞蹈第一名“金奖”。直到晚年退休后的今天,卓长平才实现了她从小舞台到大舞台展示的梦想。
老司机高云江患了胃癌,他认为既然是不治之症,早晚也是死,拒绝做手术治疗。尹建军苦口婆心再三劝说,并亲自送高师傅住院。单位转账支票未到,他从自己家里拿来4万元暂垫住院医疗费用。由于手术及时,高师傅术后身体状况有了很大转变,减轻了病魔带来的痛苦。
“老同志年纪大且体弱多病,有的儿女又不在身边,晚年生活会遇到不少困难”。尹建军说,每到老同志有难处时,他就想“如果是自己的父母有事,我会怎么做?”王永顺老经理深有感触地说“小尹子比我亲儿子还好”。这异时异地的一问一答,不正是尹建军心底爱的升华吗?
孙禹三退休后积极申请入党,视离退休干部活动室为家,每天长在那里,打扫卫生,修理桌椅,什么活都干。尹建军创造条件,送他到党校学习提高,向机关党委反映情况,向局主要领导汇报请示。老年孙禹三终于实现了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18年来,尹建军陪老同志们看病数不清了。“估计去医院的楼梯,都能跑出来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18年来,他养成了没事往医院跑的习惯。因当时常有老同志住院,他跑去探望。有时候带去的只是一份报纸,一句问候,一个小笑话,但却给老同志们带来了安慰和欢乐。
18年来,他走访慰问老同志不计其数。从生活到家庭,从本人到子女,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政治,只要老同志提出问题,尹建军都尽心帮助。
由于成绩突出,尹建军负责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2006年和2011年两次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评为“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他本人在2007年被评为“全国烟草行业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爱的追求
“我们是盼着尹建军早点离开离退办,又舍不得他离开”,一些老同志对吉林省局(公司)的有关领导说。
这是老干部们的心声,盼望他离开,是不忍再让他忙活下去,毕竟他也是快50岁的人了。不愿他离开,是因为老同志们信任他,怕再找不到像尹建军这样深怀爱心认真负责的人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尹建军就会陷入沉思。肯定他个人的工作,他很高兴。但是离退休工作不只是他一个人做的,也不能只靠个人的热情,因为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热情都是有限的。他考虑的长远,想的周到,他在为离退休老同志绘制一个美好的蓝图。
个人做什么那是组织决定的,尹建军一片爱心依然专注在离退休干部工作上,追求向上,追求进步,没有止境。
“有了舞台不怕没人唱戏,有了规矩就能画好方圆。有了大环境就不在乎小气候。”尹建军这样想。
为了改善老同志们的活动场所,尹建军争取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建设改造了两个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功能多样的老干部活动站。以活动站为基地,先后建起了摄影、书法、绘画、合唱、舞蹈、乐队等组织。根据离退休老同志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自愿选择参加到不同活动中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实践创作活动。离退休老同志在这些文化养老活动中陶冶情操、切磋技艺、生活充实愉快,形成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乐队、合唱队多次对外义演,屡受好评;摄影作品参加省市摄影展,也有获奖佳品;舞蹈在央视大赛得奖。充分展示了老同志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尹建军组织离退休党支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志愿者活动组”,开展扶贫、助学、赈灾等活动,使老同志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离退休干部工作要靠制度规范。深知自己理论功底弱的尹建军积极学理论、问政策、建制度。近年来,在省局(公司)有关领导的帮助支持下,他先后起草和主持制定了《中共吉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实施意见》、《机关直属公司离退休人员统一管理办法》、《离退休自管委员会管理办法》、《活动站管理办法》等20多个规章制度,进一步梳理规范了吉林省局(公司)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制度体系。同时,喜欢思考的他还撰写了《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浅谈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等论文,并在《中国烟草》和《东方烟草报》等有关报刊上发表。
离退休干部工作要培养尊老、爱老的大环境,需要离退办全体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支持和参与。目前,吉林省局(公司)制定了管理服务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定期组织单位内部业务交流,提高大家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作用,并力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支委尽量“年轻化”。在他的建议下,省局(公司)成立了离退休人员自管委员会,建立了离退休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联系网,方便了广大老同志们的生活。
“现在呀,就盼着病赶快好。‘老大哥、老大姐们’盼着我回去,我也早想他们了。”尹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