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和甄别潜在客户、准备工作和接近方法、沟通并达成交易、后续跟进和维护。其中最关键的是沟通并达成交易。有效的沟通除了真诚以外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好的沟通技巧,但大多数人是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沟通技巧的。
在具体的销售中,在见客户前要作充分的准备,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的公司及个人的业绩、特点、爱好等,要抱着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的心态,寻找有利于双方的条件,见到客户要多敬他一级,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只作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及公司介绍,按着可称赞对方公司的独特之处(要真诚,要发现优点而不是发明优点),尽快引导或提问让对方多讲话,讲话中若是意见相同的要热烈反应表示赞赏,意见略有差异要先表赞同,持有相反意见切勿当场争论,多询问多找共同点(老乡、同学的同学、战友的同学等等),总之,取得信任建立关系远比一味地介绍产品更重要。双方的关系到一定程度,他就有了解你和你的产品的欲望,这时你可按他的需要,恰当地进行介绍,最后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达成交易,不仅成功地推销了产品更得到了一位相知的朋友。
怎样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它的概念和理论都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所以我们要注意环境和时机的把握,审时度势,做得体的事,说得体的话。
销售人员的沟通与谈判技巧[篇2]
作为优秀的销售人员,仅仅能够识别、辨认人们的沟通风格还远远不够;要提高沟通效率,提升销售业绩,还必须学会沟通中的一些沟通技巧。尽管不同的销售人员,对于不同的沟通技巧敏感性不同,但是,掌握一些具有共性的沟通技巧依然十分重要。独具一格的富有个人魅力的沟通风格往往离不开娴熟的沟通技巧的锦上添花,从而促成销售沟通成为一种愉快、轻松与活泼的交流体验。
个性化的沟通技巧包含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沟通技巧。语言方面的沟通技巧包含倾听、应答、积极交流等;非语言方面的沟通技巧则内容比较丰富,包含副语言、表情、目光、体姿、服饰与发型等。
虽然在销售沟通过程中,语言沟通常常占到了主导的地位,但是脱离了非语言的配合,仅仅依靠语言媒介的信息传播,难免会使人感到词不达意或言过其实,僵硬呆板,缺乏一种幽默、生动或真情流露的情境。不过,非语言行为也很难独立担当起信息传递与人际沟通的功能,它们往往起着辅助、配合和强化语言的作用。因此,有效的销售沟通总是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合二为一、天衣无缝的一种自然融合。
语言沟通
《销售人员的沟通与谈判技巧》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倾听与应答
优秀的销售人员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倾听者。当客户提出问题时,他一定是去倾听而不是去指导,去理解而不是去影响,去顺应而不是去控制。不过,事实上大部分的销售人员都不是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不是出色的倾听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心理定势,即认为倾听是被动的。他们认为要想销售成功,就是要想方设法说服客户,因此,他们认为与客户沟通就必须努力说、努力讲、努力去证明或证实。实践表明,要在销售沟通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人员首要的是应该学会倾听,倾听客户的需要,倾听客户的深层需求;同时向客户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并不总是赞同你的观点,但是尊重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这就是人员销售中的“先迎合、再引导”原则。
欲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就应该经常主动地与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在集中精力倾听客户需要、需求的情况下作出积极的反馈与应答。对客户的反馈与应答包括表现出注意听讲的身体语言,发出一些表示注意听讲的声音或顺应地提出问题等诸多细节。不过,在作出反馈或应答时,应避免人为产生的一些偏差,比如夸大或低估、过滤或添加、抢先或滞后、分析或重复等。
2.积极交流
掌握并善于使用积极交流的技巧,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具有莫大的助益。首先,成功地促使他人改变-态度和行为的原则是既要解决问题,又要不伤害双方的关系或对方的自尊。因此,措辞是否恰当是非常关键的,而采用恰当的措辞是积极交流的前提。其次,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换挡”的技巧,即销售人员和客户(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互换,积极鼓励对方将想说的说出来,当客户表述的时候,销售人员要仔细倾听;当客户准备倾听时,
销售人员又要尽快转而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换挡”技巧对于销售人员的好处在于使客户愿意听你讲;从客户的“诉说”中了解与掌握其不满意和反驳的理由;给客户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等。最后,积极的交流还要求销售人员在销售前主动与客户接触,在销售后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络。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借助于人们的语音、语调、表情、目光、体姿等肢体语言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尽管语言沟通起到的是一个方向性和规定性的作用,但是,事实上非语言沟通才准确地表达了传递信息的真正内涵。概括地说,非语言行为在信息沟通中不但起到了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直接替代语言行为,甚至反映出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
1.副语言
副语言是指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等,比如语音低沉、稳健或激昂、高亢等,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它们伴随着语言表达信息的真正含义,因而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发现,副语言尤其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情绪状况和态度,影响到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以及交流双方的相互评价。
2.表情
表情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助交流手段。表情不仅能够传递个人的情绪状态,而且还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
3.目光
目光是非语言沟通的一个重要通道,“眉目传情”就是一种很好的说明。事实上,在人际交流沟通中,有关沟通双方的许多信息,都是通过眼睛去收集和接收的。目光,作为一种非语言信号,销售人员使用目光可以向沟通对象传递肯定、否定的态度,质疑或认同等情感信息。在人员销售的沟通中,销售人员要善于使用目光,如用目光来表示赞赏或强化客户的语言或行为,用目光来表示困惑等。
4.体姿
所谓体姿,就是指人们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比如前倾、后仰、托腮沉思等状态或姿势。研究表明,无论多么老练、深沉的沟通,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很难在体姿上给予掩盖或隐藏。虽然体姿不能完全表达个人的特定情绪,但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紧张或放松程度。因此,销售人员若能准确识别并判断不同体姿透露出来的不同信息,对于促成销售,提升销售业绩具有极大的帮助。
5.服饰与发型
6.肢体语言
对消费行为的深入研究发现,销售沟通过程中,客户一般会通过三种肢体语言来传递非语言信息,表明对销售人员的传递的信息持反对、犹豫还是接受的态度。这三种肢体语言就是面部表情、身体角度和动作姿势。表1列举了客户持不同态度下的三种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销售人员熟知这些肢体语言,对于把握客户购买心理,审时度势作出销售决策至关重
要。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大多数肢体语言的含义明显且明确。但销售人员务必需要分清楚的是客户的肢体语言是其沟通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是伴随着客户一连串的语言沟通中的一部分非语言暗示,销售人员切勿断章取义,但也不能熟视无睹。销售人员需要随时捕捉这些微小的非语言信号,并结合整个沟通过程进行正确地“翻译”或“解码”。
沟通中的障碍与润滑剂
1.沟通中的障碍
有效的沟通技巧,需要巧妙地避免沟通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沟通障碍。所谓沟通中的障碍,就是指信息在沟通过程中遭遇诸如环境噪音等因素所导致的信息失真(放大、缩小、偏离)或停止(中断)等现象。引发信息沟通障碍的不仅有信息发送者的因素,也有信息接收者的因素,此外更可能是传播介质(传播通道或载体)方面的原因。销售人员熟知这些沟通中的信息障碍并努力避免这些障碍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
2.沟通中的润滑剂
积极的沟通不仅是有效销售的前提,而且也是销售人员将公司的理念与价值观、产品与服务、公司品牌与形象等向客户传递、传播和扩散的过程。积极沟通少不了沟通中的润滑剂。沟通中的润滑剂不仅能够帮助调节沟通氛围,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可以促进沟通双方对沟通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表4列举了销售过程中常常用到的沟通润滑剂。销售人员掌握这些润滑剂对于提高自身的沟通技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