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有“6789”的现象,它阐述了中小微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即对中国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吸纳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
小微酒企生死局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酒类生产企业约33.2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的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约980家,销售收入过十亿的企业大约有七十家。小微酒企,它们在满足原酒、散酒、口粮酒、配制酒等市场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两年的行情对它们却不太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份,中国白酒产量(折65度,商品量)332万千升同比下降12.1%。整体产量下降,但是反观茅台、五粮液、今世缘、汾酒、洋河、舍得等全国性酒企,以及仰韶、珍酒、丛台、国台等地区性酒企都在增加产能或保持产能,那么减少的必然只能是中小微企业。
另外,今年1-10月份,规模以上984家白酒企业亏损占比38%,为历史新高;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7%;库存商品增长15%;负债增长9.4%;销售费用增长9.8%。亏损一两年,可能很多酒企都可以承受,但是如果连续多年亏损,免不了被贱卖、重整、破产了。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可以看到很多酒企重整、破产的案件。
对中小微企业而言,当前无非两条出路,一是自己做大做强,二是被整合。
每一家大企业都是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在成长的道路上也面临许多问题。要知道,十年前的山西汾酒,营收才不到40亿,今年的营收有望突破400亿,站在了时代风口也许就能起飞,如山西的一众大曲清香酒企。
主打“数据化白酒”概念的光良酒业,这几年业务风生水起。光良酒业2019年品牌亮相,截至目前累计销量突破4亿瓶;光良酒业的前身成都蒲江天威酒业在被收购之前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官宣的年产能为1500-2000吨,主要生产各种基酒、调味酒,规模也很小。
从地产转行酒业的王仁果近两年收购了四家酒企,分别位于四川邛崃和贵州仁怀,今年收购的有古恒酒业。
中小酒企被整合的另外一条路径是,被产区政府主导的收并购,这一点在贵州和四川都表现得很明显。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肩上都是一座大山,于企业而言,亦是如此,只有像阿甘一样不断奔跑,才能避免被淘汰。
小微终端生死局
酒业的小微终端主要是指烟酒店以及小型超市、便利店,它们的酒类销售主要是零售模式,产品也是以中低端的流通酒为主。
今年知酒君曾多次深入烟酒店做市场调研,受制于消费疲软、消费降级等因素,普遍的反馈是情况很不好,很多烟酒店一年也卖不出去几瓶白酒。
据企查查平台,2024年1-11月全国新开烟酒店29609家,虽然还有不足一个月才过完整年,但这也不妨碍大家看到全年新开烟酒店数量锐减这一事实。
“我们有些以前的客户,前些年经常买酒的,现在除了要得急、买得多会来门店外,其他基本都在网上买了,碰到时机的话,网上的价格还比我们店便宜”,四川德阳一位烟酒店的老板告诉知酒君,这其实反映了当前的一个普遍现象,电商对终端店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新闻报道显示,河南近三年倒闭了约两万家烟酒店。知酒君调研到,不少烟酒店虽然没倒闭,也是惨淡经营,以烟为生存道路,兼营饮料、零食、打印复印等业务。
在成都市,红旗连锁是深入每个小区的连锁超市终端,多数店铺的规模都不大,其烟酒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从门店调研来看,其酒类商品的销售额也在减少,烟反而有些增长。另外,数据显示,红旗连锁2023年新开门店144家,2024上半年只开了16家,其新开门店数量减少,也意味着烟酒销售规模扩大受限。
下沉市场生死局
今年头部酒企、咨询机构都在提“下沉”的概念,但是什么才算“下沉”?稍有不慎的“下沉”,就可能变为“沉默”。
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下乡、乡镇家电升级、快递下乡等业务,县域和乡镇消费有增长的趋势;然后白酒在城市的竞争已经是一片红海,不少人据此认为,酒企的增量在县域市场、在乡镇。而且他们认为中国县城约有2.5亿人口,消费潜力巨大,应该下沉。
但是知酒君对此提出不同的观念。白酒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不是舶来品,经过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发展,在中国的任何乡镇都能买到白酒,不管是瓶装、还是盒装的,也就是说,乡镇和县域这一块的市场,早已有白酒企业进驻了。
像泸州老窖已经实现了在四川100%的县域覆盖、50%以上的乡镇覆盖,是因为它有完善的产品体系头曲、特曲、窖龄酒、黑盖、国窖1573,实现了几十元到上千元的产品线,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像头曲在乡镇的宴会上经常看到,特曲在县级市场的团购送礼很普遍。类似的还有五粮液的系列酒。而贵州茅台在地级市自贡,一共就一家专卖店。以它的价格高度和品牌高度,在消费力较弱的县乡市场,没有必要过多布局。
对于很多酒企而言,县域、乡镇可能是空白市场,但未必是机会市场,大量的县域、乡镇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在四川,就被五粮液系列酒、泸州老窖系列酒、郎酒等本土强势品牌占领。
自2014年启动“快递下乡”工程以来,我国农村物流体系日益完善,到“十三五”末期,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8%,城市的快递就更加方便。与其大费周章的去设门店、铺渠道,为什么不考虑线上销售、物流配送呢?可能还会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收益。
有一个跨界的借鉴案例,在房地产很火爆的时候,大约2014-2019年,恒大、碧桂园等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在下沉,深入六七八线城市、深入县城做开发,推高了当地的房价;但是随着国家一步一步收紧对房地产的调控,最先扛不住的就是六七八线城市,有的城市房价跌了一半多,房企也随之收缩战线,回归一二线城市,回归人口净流入的城市。
县域市场能不能“下沉”,知酒君认为有几个指标可供参考,GDP总量(如全国百强县)、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水平、人均消费支出等等。
酒鬼酒近两年的经营压力很大。2022年之前的年报都会分析全国化的成绩,精确到了县;但是2023年以来,酒鬼酒重新审视市场基本面,年报不再提县级市场覆盖率,新确立打造15个样板市场,这些样板市场除了湘阴外,其他都在地级城市,酒鬼酒明显在回归重点市场。
从经济学来看,中小微企业稳住了,就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而在酒业,中小微酒企、终端店稳住了,酒业的基本盘也就稳住了。
余华在长篇小说《活着》里面写到:“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