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对茶文化的研究比较多,包括中西方茶文化比较,中国各地茶文化研究等等,但是对绍兴地区的茶文化研究甚少,本文旨在研究绍兴茶文化的基本情况,提出适当的保护性措施,引入休闲体验的概念以开发旅游的方式对绍兴茶文化进行恢复和发扬。
1体验式休闲茶文化茶叶发展优势
1.1绍兴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资源丰富,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优越
茶叶历来是绍兴的名优特产,宋代起,绍兴产日铸茶异军突起,力压群芳,成为文明全国的优质名茶,之后日铸茶演变成了铸茶。明末清初,平水铸茶以贡西茶名出口,出口量占当时一半以上,风靡欧美市场,抬价之高不亚于珠宝,誉为“绿色的珍珠”。现在绍兴的名优茶有:新昌的大佛龙井,诸暨的绿箭茶,嵊州的越乡龙井,绍兴县的会稽龙井,上虞的觉农茶。其中新昌县为中国第一个名茶之乡,嵊州市为中国第一个茶叶之乡,绍兴县为中国珠茶之乡,诸暨市为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据悉,绍兴市现拥有茶园总面积50余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超过22万亩,其中名优茶1.3万吨,产值10亿元,茶叶总产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产茶区。
1.2有悠远的茶文化积淀
绍兴的茶馆是民间文化的传播的场所,有说书,绍兴莲花落表演,还时常邀请越剧戏班子来唱传统越剧,旧时的茶馆为吸引茶客,还经常演出一些莺歌班等表演,对绍兴地方戏曲发展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旧时绍兴城乡的茶店,不仅是老百姓吃茶听书的娱乐场所,还是民间议事、调解纠纷的地方。
1.3茶文化休闲旅游符合现代人健康休闲的生活理念,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经济、文化价值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糖类、类脂等有机化合物约有400种以上,还含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无机营养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十分协调,茶被誉为“最理想的饮料”。在绍兴,茶已被公认为最好的的保健饮料。
2体验式休闲茶文化茶叶发展模式初探
2.1恢复老茶馆场景,构建市民游客共同参与的体验场景
通过老照片,老人回忆,文献资料的方式,还原绍兴著名的老茶馆的场景,再现老绍兴的风范。绍兴莲花路,越剧等戏曲方式的加入,再现当时的社会场景。重视绍兴本地市民的参与与游客体验相结合。模式体验场景,用实景形式进行休闲茶文
化体验。
2.2基于体验的休闲茶文化产业园建设
在平水、富盛、新昌、嵊州等茶叶产地创建茶文化茶叶园,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与于一体的休闲园,发挥这些地区的城市近郊地理优势,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休闲活动。开发丰富的休闲体验活动,采茶,制茶,茶艺表演,茶俗展示等活动,让游客了解茶文化,参与体验过程,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2.3复原茶市,建设特色茶叶购物街
一、休闲型旅游饭店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休闲型旅游饭店是指以休闲项目为依托,以休闲旅游客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饭店,其设施设备条件及服务模式也因休闲项目及休闲客人的不同而不同。
1.休闲时代来临为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提供了客源条件
2.休闲旅游灵活多样的形式给休闲旅游饭店发展提供了思路和主题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人们休闲旅游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有求知、求美、求养生、求愉悦和放松、求私密空间等等,人们多样化的休闲动机和目的及灵活多样化的休闲旅游形式又为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主题条件。
3.饭店服务业自身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和服务技术
多年来,饭店业在对客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服务经验,练就了高水平的服务技能,这为发展休闲型饭店在经营管理经验和技能方面奠定了基础;饭店原有的设施设备大部分都具备休闲功能,这为休闲型饭店的发展奠定了设施设备基础;大多数饭店地点好,身处闹市接近客源市场、市场密度大,设施齐全,再加上饭店高档次、专业化的技术和服务水准以及良好的休闲环境等对大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4.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消费休闲型旅游饭店产品提供了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是人们能否进行休闲旅游和饭店产品消费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衡量经济条件的有力指标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从2005年~2007年我国城市及农村的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看(见表1),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均收入都在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这表明我国国民的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出行的经济能力不断提高。
二、休闲型旅游饭店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迎合休闲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由于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休闲旅游客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休闲旅游发展的形式灵活多样,这使得之前服务于观光旅游型客人、商务型客人等的饭店越来越无法满足休闲客人的需求,因此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饭店业无论从硬件结构功能设置,还是从软件服务上都应主动发现变化,积极迎合休闲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深层次的满足休闲型旅游客人的需求。
2.现有旅游饭店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我国现代旅游饭店业从1978年起步至今,历时三十年,从1978年的203座、客房3.2万间到2007年星级饭店近1.4万座。如今我国的饭店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服务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了系列问题,如供大于求,区域分布不合理,尤其是产品服务功能雷同、服务特色不明显、价格的恶性竞争等等,因此现有饭店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显得尤为必要,而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灵活多样的形式,无疑给现有旅游饭店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时机条件。
3.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旅游饭店业在改善商业、旅游等接待环境,增加外汇收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使旅游饭店业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选择迎合全方位出击、乘数效应更大的休闲旅游发展需要,发展能够深层次满足休闲旅游客人需求的休闲旅游饭店业是必行之路。
三、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路径
1.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部化模式系列
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部化模式主要是指饭店在自己经营控制范围内设置休闲旅游服务项目,以吸引客人前来消费休闲旅游产品,并提供系列服务的饭店。以往客人对饭店需求主要是派生需求,即客人对饭店的需求均依附于别的需求如观光旅游、商务等之后的需求,这种模式下的饭店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而饭店将休闲旅游项目内部化,变派生需求为基本需求,从而掌握主动权。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部化模式系列具体见表2。
2.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外部化模式系列
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外部化模式指饭店服务对象主要在饭店外进行休闲旅游活动,而饭店紧紧依托外部休闲旅游项目开展服务。这种模式的休闲旅游饭店主要功能为住宿和饮食。该模式可以依托所有户外休闲旅游类型,如依托山地休闲旅游的山地型休闲旅游饭店,依托水上休闲旅游的水上休闲型旅游饭店、依托民俗山寨文化旅游的民俗山寨休闲型旅游饭店,依托温泉资源的温泉疗养休闲饭店等等;这种模式饭店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及服务实力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具体见表3。
3.休闲旅游项目饭店内、外结合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休闲型旅游饭店不仅提供饭店内部休闲旅游系列项目服务,而且也提供丰富的饭店外休闲旅游项目服务。饭店的服务项目一般综合以上两种模式的项目优点。该模式的饭店要求资金实力雄厚、服务技能娴熟且全面,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多样化。
四、结论与讨论
休闲型旅游饭店是休闲旅游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文只是简要分析了休闲型旅游饭店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初步提出了三种休闲型旅游饭店的发展模式。至于如何结合休闲型旅游资源及客人的需求特点,发展具有个性的、能深层次满足休闲旅游客人需求的饭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J].旅游管理,2002,4∶84-91
[2]中国宏观数据分析系统网
[3]朱承强:现代饭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14
一、休闲文化视域下的旅游研究
西方国家关于休闲与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非常丰厚的成果,1991年就已经成立了欧洲旅游和休困教育协会,开展各种跨国性的旅游和休闲教育活动。国外关于青年旅游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针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就很难见到了,更多对其分类与偏好做过一些研究。如:Kim和Jogaratnam对美国大学生旅游的偏好进行分类,即适度者和狂热者,但这种分类过于简单,不能形象描述出大学生旅游者的内部差别。
二、成都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1.问卷设计和收集
2.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人数差别不大,几乎各占一半;年级方面,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为大三、大四,共占到75.00%,大一和研究生人数较少;专业属性方面,以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同学居多,文科类专业同学较少;家庭出身地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不是特别好,75.01%都来自农村地区,尤以内陆农村居多。
3.大学生休闲文化生活概况
大学生休闲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放松,其次是人际交往和自我完善,而休闲就是“玩“,从而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完全放松,充分释放压力,因此大学生休闲动机与休闲目的基本是一致的。
数据调查结果明显反映了旅游在大学生休闲方式中还未占主体,因此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学生常用的休闲方式是体育活动、网络休闲、睡懒觉、购物逛街,而旅游只占到实际休闲方式的15.63%。总结出体育活动、网络休闲等吸引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并将此特征运用到旅游产品开发中,吸引更多大学生进行旅游休闲。
4.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数据分析
(1)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
总的来说大学生对于以旅游作为休闲方式的喜爱程度是非常明显的,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几乎没有,所以大学生对与旅游的休闲的态度一定是积极性的。
(2)大学生旅游消费状况
(3)大学生旅游偏好
按照大学生对目的地选择的热衷程度,自然山水最受大学生欢迎,86.15%的同学考虑自然山水,49.23%的同学选择文物古迹,所以自然山水和文物古迹是大学生旅游首要考虑目的地。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1.积极引导大学生教育旅游,提高大学生休闲水平
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正确引导。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有正向和负向功能之分,但是主体是正向的功能,也有隐性和显性之分,主要体现在旅游过程中的实际行为对环境、社会的影响是否在预期之内。根据旅游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等。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提出旅游的教育功能是旅游的基本功能之一,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旅游“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8]。旅游的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实践,融入自然环境,学习生存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人文精神,学习课本以外的社会知识[9]。
2.大力推动大学生旅游专线的设计
针对大学生特殊的行为特征,不同一般大众旅游的产品组合才能够更具吸引力。大学生更加热衷野外生存训练、生态旅游、专业考察、徒步旅行等方式,因此大学生旅游产品应结合三下乡、社会调查、修学等内容,让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放松娱乐,也能有机会奉献社会,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3.以优惠低价的旅游产品叩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大门
一、唐山市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障碍性因素
(一)内部障碍性因素
1、重工业结构的羁绊
唐山是一座重工业城市,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绝对比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新的产业类型进入或延长产业链,则无法满足唐山市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唐山不断增长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必将受到影响。所以,唐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型产业来搭建立体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空间,这样才能带动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2、休闲意识的落后
3、休闲资源整合效应差
唐山的休闲旅游资源分散,整合又不尽合理,因此造成产品单一,缺少特色;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规划不尽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景点景区道路建设明显滞后,造成“进不去,出不来,散不开”的局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适合大众口味的休闲场所太少,购物环境、休闲娱乐环境档次较低,市区公共性的休闲设施数量不多,尤其公共体育设施太少,有限的几个体育场所往往是人满为患,且配套也很不完善,缺乏新意。
4、休闲旅游产品“旅游”味重而“休闲”味不足
休闲旅游产品是既有“游”又要有“闲”,“休闲”应占主要成分;休闲市场既要面向外来游客,更要面向本地居民,这样才能体现休闲旅游的真正内涵。而在唐山市所提供的休闲旅游产品中,“旅游”成分更多一些,“游”的过程中走马观花,服务也不够细致人性化,使旅游者身心疲劳,谈不上愉悦身心。如,唐山市的餐饮企业很多,但更多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吃饭”的场所,“吃饭”之外的细节服务很少考虑到,如怎样优化客人的就餐环境、怎样增强客人吃饭时的愉快体验、在客人就餐结束后是否安排一些休闲活动,哪些休闲活动适合哪类客人等等。所以,唐山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味十足的、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的开拓遇到了阻力。
5、专业人才的缺乏
唐山市的休闲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匮乏,造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低下,也很难设计推出旅游精品。如旅游线路产品只是一些景点的简单拼凑等。在问卷调查中,有超过65.7%的人认为酒店或旅行社应在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上有所改进。说明唐山市的休闲旅游企业还非常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这已成为唐山市发展休闲产业的瓶颈之一。
(二)外部障碍性因素
1、旅游业全面开放的弊端
根据WTO的规定,我国的旅游市场在2007年12月11日之前全面开放,现在正处于开放的阶段。外商投资的旅行社、饭店等休闲企业将入驻中国,势必切分休闲旅游市场这块蛋糕。在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和面临许多问题的情况下,唐山的休闲旅游产业将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2、周边地区的竞争
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等地是唐山休闲旅游产业的强大竞争对手,其中京津二市的休闲资源档次极高,秦皇岛的滨海休闲度假发展又比较完善,城市间对客源的争夺将十分激烈。此外,唐山周边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的定位比较明确,唐山还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总体规划,使唐山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缺乏方向性和指向性。如果唐山不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很难实现区域突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更大的阻力。
二、唐山市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对策
(一)在适度的基础之上,政府发挥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唐山市政府应加强政策导向和产业扶持的力度。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证休闲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应适当进行行政干预,发挥产业导向的税收政策的重要作用,对休闲旅游产业实施适度倾斜的产业政策。
(二)引导并催发人们的休闲意识
唐山市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必须引导并催发人们的休闲意识,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在不断改善居民休闲消费环境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休闲消费的引导,培养居民新的休闲消费方式,引导群众的休闲消费,提高大众的生活、生命质量。进而提高文化品位,使居民树立健康、向上的休闲观,享受休闲生活。
(三)深度开发休闲旅游产品
唐山的休闲旅游产品“旅游”味重而“休闲”味不足,所以,休闲旅游产品必须进行深度开发,增加“休闲”的成分。并加强宣传,树立品牌,以影响和吸引休闲旅游者。
(四)构建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增强区域间的竞合
构建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是为形成明显的马太效应。因此,应充分发挥唐山作为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同时又要注意发挥其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唐山市休闲旅游产业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周边地区,还有来自省外和国际上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和城市之间不应只盯住自己的市场,而更应以一种高姿态采取“竞合”的方式应对严峻的挑战,根据不同的城市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合理的合作、分工与布局,进行差异化的建设与定位,保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唐山应和京津秦休闲旅游产业“竞合”,优势互补,形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五)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休闲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必须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唐山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休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迅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开发、吸引、使用的科学机制。
西安远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远古公司)是旅游休闲行业首家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司,主要业务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系统集成。
专注旅游休闲产业信息化
远古公司拥有数十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造了多个国内之最:中国最早一套旅游休闲行业的管理系统诞生在远古,是中国最大的旅游休闲管理软件供应商,是中国最早登上大学MBA讲坛的健康休闲领域软件公司。远古公司即将拥有办公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涵盖软件研发中心、休闲运营体验中心、软件检测中心、专业客户服务中心和培训学院等功能的国内最大的旅游休闲软件产业聚集基地。
远古公司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种类齐全、产品结构多样化,客户分布于旅游休闲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会所、度假型酒店、游艇俱乐部、红酒俱乐部、健身俱乐部、美容水疗俱乐部、商务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高尔夫练习场等,远古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特别适合于旅游休闲领域中品质高端、业务综合程度较高的企业。据统计,国内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应用信息系统辅助管理的高端旅游休闲企业中,远古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5%,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
提供全方位服务
远古公司的产品跨越Windows、IOS、Android等多个系统平台,提供涵盖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存储与灾备技术等方面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远古公司不仅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还将企业的业务流程、服务标准、经营方式与管理理念有机融入到IT系统中,帮助企业规范运作,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品质。远古公司专业的服务体系赢得了业内用户的一致好评。远古公司的产品是中国实力强大的旅游集团企业——华侨城集团、吉尼斯世界第一大高尔夫俱乐部——观澜湖球会、国内面积规模最大的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南山国际集团等知名企业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