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5月,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1年4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植脂末(粉末油脂)、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证券代码:SH605300,发行价为11.25元/股,以2021年10月22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77.40亿,涨幅0.72倍,年复合增长率267.51%。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1、行业分类和行业主管部门
公司主要从事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依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以及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公司主要产品的行业分类情况具体如下: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海关总署。
自律监管机构主要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2、行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盈利模式
(1)行业产业链
①植脂末
上游行业:植脂末主要原料包括葡萄糖浆、食用植物油、乳粉等,原材料供应稳定充足。上游行业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波动对本行业的经营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上游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众多,各类原材料供应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波动处于正常范围。
下游行业:植脂末行业下游行业为奶茶、咖啡及烘焙等行业。从国内看,中国拥有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为植脂末下游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是我国食品饮料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植脂末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生产的植脂末逐渐打开了全球市场,并成为重要的植脂末出产国之一。
植脂末产业链:
②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
咖啡及固体饮料是公司植脂末产品的重要下游市场。通过不断的研发及发展,公司已建立速溶咖啡粉、冷萃咖啡液及三合一咖啡饮料等咖啡产品以及奶茶、植物蛋白、风味等固体饮料系列的产品布局。近年来,上述产品随着咖啡及固体饮料市场的旺盛需求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有望成为公司业务新的成长点。
咖啡行业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游咖啡种植与贸易、中游深加工和下游流通三个行业。咖啡产业链:
(2)行业盈利模式
①植脂末:植脂末是一种水溶性粉末油脂。植脂末产品原料多为大宗商品深加工产物,主要原料包括葡萄糖浆、食用植物油、乳粉等,同时植脂末以乳化剂、稳定剂、风味剂为辅料,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而成。植酯末产品通过直销和经销商销售两种销售模式提供给下游行业,下游行业包括茶饮行业和烘焙行业,其中茶饮行业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奶茶、咖啡固体饮料行业。
②固体饮料:固体饮料行业持续增长,原料创新刺激市场需求。固体饮料是植脂末产品的重要下游市场。固体饮料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成的粉末、颗粒状或块状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固体制品,具有质量稳定、保存周期长,同时便于携带和运输的特点。目前国内主流固体饮料包括植物固体饮料、果蔬固体饮料、茶固体饮料等产品。由于固体饮料具有组分营养化、品类多样化、方便携带化的特点,近年来该行业取得快速发展。2012至2018年期间,规模以上的固体饮料制造企业从90家增加到137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分别从444.01亿元和33.54亿元,增至618.82亿元和45.08亿元,各类原料的创新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固体饮料细分市场。
③咖啡:植脂末助力速溶咖啡开拓广阔市场空间。咖啡是固体饮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咖啡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饮用咖啡提神醒脑、提升工作效率已成为办公族的日常生活,同时通过咖啡馆等场所进行交流洽谈等社交活动,咖啡逐渐承担社交功能。植脂末常作为咖啡伴侣应用于速溶咖啡产品,通过使咖啡更加香醇爽滑来改善速溶咖啡口感,进而实现增长态势。根据研究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较之于现磨咖啡(CAGR2.4%),全球速溶咖啡在2010-2018年的消费量(CAGR4.0%)以接近翻倍的增速同比增长,这得益于速溶咖啡便于携带,易于储存、冲泡、饮用快捷及性价比高的特征。由于咖啡对我国而言属于“舶来品”,速溶咖啡更是优先占据中国咖啡市场的半壁江山,于2018占据全国咖啡份额的72%。根据theFrost&SullivanReport数据预测,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806亿元,速溶咖啡行业将受益于中国咖啡市场的扩张快速成长,进而扩大对原料植脂末的需求。
3、行业内的组织结构
(1)植脂末
目前国内植脂末市场仍由少数优质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处于完全竞争阶段。国内植脂末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吸引了一批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但新进入者面临品牌效应、生产规模、客户基础、营销渠道及人才稀缺等诸多壁垒,难以在短期内理顺各方面关系。未来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销售渠道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较之于国内植脂末行业的公司主营特点,国外同行业很难找到植脂末细分领域参与市场的直接竞争。国外植脂末生产商如雀巢、奇异鸟及超级集团等公司常以植脂末作为咖啡伴侣及食品配料的方式供给市场,该类食品生产大多建立植脂末产线以供给自身产品需求,而植脂末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范围中实际占比较低。
从地域来看,植脂末生产能力大都分布于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及江西等地区,主要面向植脂末下游领域,通过更贴近及深入奶茶、咖啡、烘焙、麦片等食品饮料市场,有利于充分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此外,大多植脂末生产地点位于沿海地带,有利于植脂末生产商的采购销售运输便利及进出口业务的开展。
从规模来看,由于具有广阔的上下游市场,行业的研发及制造能力等多重优势逐步显现,推动国内植脂末生产向规模化发展。国内植脂末的产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成为全球植脂末的重要出口国。根据海关发布的植脂末出口数据,国内植脂末的出口规模从2016年的13.75万吨增至2018年的19.59万吨,增幅较大。
(2)固体饮料(含咖啡)
①固体饮料
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固体饮料工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固体饮料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根据《中国轻工业年鉴》的历年统计数据,我国固体饮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总体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12至2018年期间,规模以上固体饮料制造企业数量从90家增加到137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从444.01亿元和33.54亿元,增至618.82亿元和45.08亿元。
②咖啡
从咖啡的消费形式来看,咖啡主要分为速溶咖啡和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在口感上虽略逊于现磨咖啡,但由于其具有高性价比、饮用便捷性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在传统速溶咖啡领域,行业内竞争企业主要是各咖啡生产商,通过建立“集中化咖啡采购-规模化咖啡深加工-咖啡销售渠道建设”的经营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雀巢、麦斯威尔等外资品牌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本土速溶咖啡生产企业近年来虽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处在从原咖啡豆种植和粗加工到培育自有品牌咖啡成品的转型发展期,部分行业内大型企业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专业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定位于向大型速溶咖啡品牌以及食品工业企业提供速溶咖啡粉等原料,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在线上速溶咖啡领域,受互联网经济和线上消费模式的带动,国内线上咖啡消费实现快速增长,主打咖啡品牌文化的运营商抓住市场机遇,以多样的精品咖啡产品赢得了众多年轻咖啡消费者的口碑以及市场份额。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平台发布的数据,2018年天猫平台中高端咖啡销售规模中,意大利、德国和中国的咖啡品牌分列前三位。
对比同行业企业来看,在咖啡终端消费领域,雀巢等国际食品生产企业在全品类咖啡产品市场中已形成较强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而目前国内形成规模的速溶咖啡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诸如后谷咖啡、力神咖啡等本土速溶咖啡品牌在区域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
4、行业需求的核心驱动力
奶茶、固体饮料、烘焙食品领域的发展对植脂末产品的市场需求起决定性作用。以植脂末为原料的下游行业主要包含两部分:以奶茶、固体饮料为代表的饮料行业和以烘焙食品、麦片为代表的食品行业。由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饮食结构逐步由温饱型转为休闲型,以奶茶和烘焙点心为代表的快消产品迅速崛起,为植脂末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食品烟酒支出持续增大:
①奶茶
奶茶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增量可观。从产品形态上分类,奶茶产品可细分为固体奶茶、液体奶茶和现调奶茶。
固体奶茶和液体奶茶市场稳定增长。固体及液体奶茶领域的市场份额主要由食品工业企业占据,经过多年市场选择,竞争格局稳定。其中杯装固体奶茶领域逐步形成以“香飘飘”、“优乐美”、“香约”等奶茶品牌为头部的格局现状,2019年的行业规模达46.53亿元,2014-2019年的CAGR为5.4%;液体奶茶领域同样保持不断发展的趋势,2017年的市场规模达40.81亿元,同比增长10.8%。
我国固体奶茶行业规模逐渐增大:
现制茶饮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现制奶茶的市场则属于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食品饮料连锁店,近年来结合制作工艺的不断创新,现调奶茶出现口味的改善以及价格的提升。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社交、线上外卖的兴起,社交属性赋能现调茶饮,市场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2020年现制茶饮零售店的消费价值规模达1,136亿元,过去五年对应的CAGR高达21.9%,保持并预计继续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将超过3,400亿。
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现制茶饮店现制茶饮市场规模:
②固体饮料
固体饮料行业持续增长,原料创新刺激市场需求。固体饮料是植脂末产品的重要下游市场。固体饮料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成的粉末、颗粒状或块状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固体制品,具有质量稳定、保存周期长,同时便于携带和运输的特点。目前国内主流固体饮料包括植物固体饮料、果蔬固体饮料、茶固体饮料等产品。由于固体饮料具有组分营养化、品类多样化、方便携带化的特点,近年来该行业取得快速发展。2012至2018年期间,规模以上的固体饮料制造企业从90家增加到137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分别从444.01亿元和33.54亿元,增至618.82亿元和45.08亿元,各类原料的创新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固体饮料细分市场。
速溶咖啡由于其具有便携、易于储存、冲泡饮用快捷及性价比较高等特征,近年来其消费量及在咖啡消费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业已成为咖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全球速溶咖啡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速溶咖啡消费量从2010年的100.06万吨增至2018年的136.43万吨,其占全部咖啡消费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20%提升至2018年的23%7。未来,随着速溶咖啡口感的持续改善及精品速溶咖啡的持续推出,速溶咖啡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将进一步带动国内植脂末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
咖啡是固体饮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咖啡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饮用咖啡提神醒脑、提升工作效率已成为办公族的日常生活,同时通过咖啡馆等场所进行交流洽谈等社交活动,咖啡逐渐承担社交功能。植脂末发明之初便作为咖啡配料使用,正因为植脂末具有使咖啡更加香醇爽滑的作用,添加植脂末的咖啡饮品往往色香味俱佳,因此植脂末常作为咖啡伴侣应用于速溶咖啡产品,通过使咖啡更加香醇爽滑来改善速溶咖啡口感,进而实现增长态势。根据研究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较之于现磨咖啡(CAGR2.4%),全球速溶咖啡在2010-2018年的消费量(CAGR4.0%)以接近翻倍的增速同比增长,这得益于速溶咖啡便于携带,易于储存、冲泡、饮用快捷及性价比高的特征。由于咖啡对我国而言属于“舶来品”,速溶咖啡更是优先占据中国咖啡市场的半壁江山,于2018占据全国咖啡份额的72%。根据theFrost&SullivanReport数据预测,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806亿元,速溶咖啡行业将受益于中国咖啡市场的扩张快速成长,进而扩大对原料植脂末的需求。
③烘焙食品
国内烘焙食品市场增长势头强劲。烘焙用植脂末可改善面团加工性能,提升烘焙食品口感,因此植脂末在烘焙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烘焙用植脂末的下游使用群体包括烘焙食品加工销售企业和家庭消费者,通常以面包、蛋糕、甜点等产品形式被消费。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烘焙企业零售业态的丰富与升级将不断扩大烘焙食品的市场容量。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烘焙食品凭借即食性以及营养性逐渐占据了年轻一代的早餐市场,并呈现出正餐化趋势。2015-2020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持续以9.29%的CAGR逐步抬升。同时日益提升的消费趋势在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上也有所体现,2020年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在7.3千克,过去六年对应的CAGR为4%,人均烘焙食品消费量逐年抬升。
(2)咖啡
目前,全球咖啡消费呈现差异化的发展格局,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区域性消费市场内,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咖啡消费观念的普及和国际贸易交流的深入,咖啡消费在诸如中国、东南亚等市场取得了较快增长。对于中国而言,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咖啡消费理念的形成、产品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我国咖啡市场消费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咖啡出口方面,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我国咖啡原料产品出口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统计期间为当年10月至次年9月),受生咖啡价格处于低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生咖啡豆、烘焙咖啡豆以及速溶咖啡粉出口量为6.3万吨,同比有所下降,其中生咖啡豆出口量为4.5万吨,烘焙咖啡豆及速溶咖啡粉出口量为1.8万吨。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其咖啡出口主要以咖啡生豆为主,产品销往德国、法国、日本、比利时等国。除此之外,近年来,行业内优质企业凭借专业的咖啡深加工技术、优秀的产品定制化能力以及广泛的客户基础等优势在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占据了良好的市场地位,速溶咖啡粉等产品的出口有望恢复增长。
作为全球三大饮料之一,有着数百年饮用历史的咖啡已集聚广泛的消费群体,未来在区域性市场及细分市场的渗透,将推动全球范围内咖啡消费稳步提升。由于各地区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的差异性,速溶咖啡凭借其便利性,产品风味、消费形式的不断创新,速溶咖啡市场在咖啡消费中仍将保持活力。根据研究机构Statista的数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咖啡消费规模将从2018年的842.51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1,075.72亿美元,其中速溶咖啡的消费规模将由2018年的275.65亿美元提升至2023年的367.02亿美元。
5、行业供给阶梯性增长阶段
当前,植脂末行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随着行业由生产型驱动转变为需求型主导,市场份额逐步向规模型生产商集中,行业将进一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供应格局。从国外市场来看,植脂末的供应主要由大型食品饮料生产商所掌握,如雀巢、皇家菲仕兰、JDE等食品饮料企业,植脂末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广泛地被使用于食品工业加工当中。而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近年来消费升级引领休闲食品饮料的兴起,特别是奶茶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内植脂末市场向食品消费端进行转型,在此背景下,包括公司在内的一批具有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优势的国内植脂末生产企业紧跟市场趋势取得了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满足了消费饮品的风味、营养等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国内植脂末供应由原先的以外资生产为主替换为以内资生产主导。
①全球植脂末市场规模及未来增长趋势
根据QYResearch的报告,由于高性价比以及保存和使用的便利性,植脂末已成为在制作咖啡、茶、饮料、烹饪和其他食品过程中重要的食品配料。该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植脂末销售量为216.7万吨,到2017年已增长到274.8万吨,平均增长率超过6.1%。而在消费市场分布上,2017年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位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占全球植脂末消费市场份额为32%,其次是欧洲消费市场的份额为21%。中国植脂末消费市场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达到8%。
同时,市场研究机构Statista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7年全球植脂末市场规模达到约53.5亿美元,2017年至2022年全球植脂末市场将持续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植脂末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3.73亿美元。
②国内植脂末市场规模及未来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食品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植脂末产品的消费量为57.65万吨,预计2023年,我国植脂末产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到76.82万吨,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91%。
③国内植脂末产品出口情况
随着国内植脂末生产商在植脂末研发及制造能力、成本等方面优势逐渐凸显,国内植脂末产品陆续出口至海外多个市场,其中东南亚地区已成为国内植脂末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根据中国食品报引用的海关统计数据,2016年至2018年期间,国内植脂末产品出口量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分别为13.75万吨、15.33万吨和19.59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19.36%。
随着全球咖啡市场进入稳定成长阶段,在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双重因素驱使下,咖啡行业一方面借助新消费模式扩大产品影响力,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以新产品、新风味为特点发掘咖啡市场需求。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2017年全球咖啡市场规模为830亿美元,五年以来保持了5.5%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区域性市场中,以中国、东南亚等国家为代表的咖啡市场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同时,近年来互联网业务模式对咖啡消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众多咖啡品牌,特别是线上咖啡品牌不断加大对线上销售业务的布局,通过网络、社交等形式培育细分消费群体,以精品咖啡原料、定制化咖啡风味等产品,满足咖啡深度用户的消费需求。
二、公司及治理结构
1、公司简介
佳禾食品成立于2001年5月,主要从事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20年公司植脂末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近八成,固体饮料业务收入占一成。佳禾目前旗下拥有“晶花”、“金猫”等核心品牌,“ERIC爱立克”、“卡丽玛”等重要品牌,覆盖数十个产品系列。
公司主要发展历程:
2001年5月,佳禾有限由柳新荣、郭老虎共同设立。
2007年,建成投产七条喷雾干燥线,年营业额达到4.5亿元。
2014年,与江南大学、上海粮科所成立联合实验室。
2015年,引进德国全套先进设备,建造年产千吨级咖啡粉工厂。
2017年,咖啡产业冷萃咖啡产品上市,实现冷萃咖啡工业化。
2018年12月,公司由佳禾有限原股东柳新荣、唐正青、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旗下)等发起完成整体股份改制。
2019年,玛克食品工厂正式建成投产。
2020年,南通佳之味一期植脂末项目建成投产。
2021年,发布“零反脂肪酸行动计划”
2021年4月,公司上海交易所主板上市。
2、公司治理结构
①股权结构
②股东背景
A、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公司股东柳新荣、唐正青为夫妻关系,股东柳新荣、柳新仁为兄弟关系,股东西藏五色水系柳新荣与唐正青控制的企业,宁波合理为员工持股平台,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西藏五色水。
公司控股股东为柳新荣,直接持有公司35.84%的股份;并通过西藏五色水、宁波和理间接持有公司19.78%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55.62%的股权,系公司的控股股东。
柳新荣的配偶唐正青直接持有公司25.60%的股份,并通过西藏五色水、宁波和理间接持有公司4.94%的股份。因此,柳新荣和唐正青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86.16%的股份。由于柳新荣和唐正青控制的西藏五色水系宁波和理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柳新荣和唐正青能够通过宁波和理间接控制公司5.79%的股份。综上,柳新荣和唐正青能够控制公司91.79%的表决权,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截止目前,柳新荣、唐正青控制的其他企业:
B、主要股东情况
柳新荣先生:中国国籍,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1973年7月出生,中专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吴江市松陵粮管所营业员;苏州佳格食品有限公司品管员、研发员;汕头雅园乳品厂技术主管;2001年5月起创办佳禾食品。现任本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西藏五色水董事、佳霖商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玛克食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晶茂国际董事、南通佳之味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金猫咖啡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直接持有公司35.84%的股份,并通过西藏五色水、宁波和理间接持有公司19.78%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55.62%的股份。
唐正青女士:中国国籍,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直接持有公司25.60%的股份,并通过西藏五色水、宁波和理间接持有公司4.94%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30.54%的股份。
柳新仁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76年5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曾在吴江市电信局任职;2004年2月起就职于佳禾食品,历任采购经理、采购总监、监事。现任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上海蓝蛙执行董事,晶茂国际董事,上海佳津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直接持有公司3.33%的股份,并通过宁波和理间接持有公司0.77%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4.10%的股份。
西藏五色水:持有公司24.57%的股份,其基本情况如下:柳新荣持股80%,唐正青持股20%
宁波和理:持有公司5.79%的股份,企业共计36名合伙人,其中西藏五色水为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其余均为有限合伙人。
国际金融公司:持有公司4.88%的股份。国际金融公司成立于1956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2121号,为世界银行集团的成员之一,系依据成员国间协议条款建立的一个国际组织。中国是国际金融公司协议条款的缔约国,也是其执行董事国之一,由财政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在国际金融公司的董事会中行使董事责权。
③管理层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公司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梅华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1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07年7月起就职于佳禾食品,曾任销售经理。现任本公司董事、重点客户部总监。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列表如下:
张建文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7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曾任苏州糖果冷饮厂生产技术科科员;苏州肯德基有限公司襄理;苏州南门商业大厦职员;苏州佳格食品有限公司品管研发部、采购部、行政部主任;2002年3月起就职于佳禾食品,曾任副总经理。现任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固体饮料分会和新零售饮品分会副会长,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董监高2019年领薪情况:
④信息披露
上市不长,没有明显的表现特征。
⑤关联交易
自2020年起公司未发生关联方交易。
⑥管理层对股票态度
三、公司战略
1、长、中短战略
①长期战略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自主开发多种植脂末及咖啡配方、工艺和技术,现已发展成为集植脂末、咖啡、固体饮料等多产品并重发展的业务体系。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植脂末、咖啡、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协同发展的战略。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将持续聚焦于现有核心业务的内生式增长,并适当采用外延式并购的方式,布局和延伸产业价值链,以多元化经营路径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品质,组建与公司经营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相匹配的人才梯队;同时,顺应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着力于细分市场的深度开拓和销售渠道的合理布局,培育不同行业的优质客户群,在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同时,降低经营风险。此外,依托在食品行业的深刻理解和经验积累,公司将适时借力资本市场,对产业上下游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公司制造水平、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
②中短期战略
A、植脂末业务
植脂末是公司核心产品,未来三年内,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工艺技术创新,并通过“年产十二万吨植脂末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积极布局下游市场和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优质客户群体,进一步提升公司植脂末业务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巩固在植脂末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同时,充分利用公司在植脂末行业积累核心技术和行业经验,顺应植脂末产品健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功能性植脂末产品,在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的同时,带动植脂末产品的升级和健康发展。
B、咖啡业务
公司咖啡业务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未来三年内,公司将充分发挥咖啡业务与植脂末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加大对咖啡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研究投入,针对细分市场和客户群持续推出高品质、定制化的咖啡产品,并通过实施“年产冻干咖啡2,160吨项目”,提升公司咖啡产品档次及附加值,增强公司咖啡产品竞争力;此外,公司将紧抓咖啡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和营销力度,积极与下游大型食品及饮料客户合作,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促进咖啡业务持续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2、竞争战略
①发力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实现多品种、多规格定制化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植脂末行业的企业之一,公司构建了较为完整和高效的研发体系,已组建一支拥有近五十名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人员团队,多年来持续专注于植脂末、咖啡等核心产品和行业发展前沿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同时,基于行业趋势,公司建立了涵盖材料基础和工艺的自主性研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化开发,以不同的研发路径探索食品原料及配料的多元化发展。
②及时、稳定的供应链保障
③完善的营销网络服务布局
通过多年的布局,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国内外营销网络体系。国内方面,公司结合自身地理区位及经营策略,建立了以华东、华南等消费集聚地为核心,并完善覆盖华北、西南、华中、东北、西北等七大区域的销售布局,同时设置了二十余处区域营销及服务分支机构,持续地进行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国际贸易方面,公司成立国际贸易部门负责境外销售业务,并在新加坡设立了业务中心,形成了以新加坡为中心,辐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市场的销售布局,境外销售成为公司重要的销售方向。
3、主营资产的分布及未来产能扩张
①主营资产的分布
公司资产主要在境内,境外资产为子公司晶茂国际(新加坡设立),晶茂国际的主营业务为进出口业务。境外资产占比很小。国内三大生产基地: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主要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②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情况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植脂末及速溶咖啡粉产品产量下滑,产能利用率有所降低。公司植脂末及速溶咖啡粉产品主要用于对外销售,少量用于继续生产其他固体饮料。
四、主营业务分析
1、公司主要产品
①产品与用途
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已构建以植脂末和咖啡为双引擎驱动,其他多种固体饮料等产品为补充的产品布局。公司现有产品的具体情况如下:
②生产工艺流程
植脂末生产工艺:
咖啡生产工艺:
2、主营业务收入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奶茶、咖啡、烘焙食品等在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且品类日益丰富,为植脂末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公司多年来深耕植脂末、咖啡行业,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和优异的产品品质,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3、主营业务成本
2017年-2019年公司的营业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构成,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分别为91.83%、90.30%和88.88%。原材料主要包括葡萄糖浆、玉米淀粉、食用植物油、乳粉、咖啡豆等,而随着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波动,直接材料在营业成本中的比重也随之波动。
4、客户与供应商
由于公司的上游客户为葡萄糖浆、食用植物油等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为嘉吉、中粮、金龙鱼等实力较为强的公司,但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同时也没有较大的供应商依赖。
客户方面较为分散,最大的单一客户占比一般在5%左右。
①客户
公司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国内客户群体主要面向食品工业企业、餐饮连锁店等,国内食品工业客户包括如香飘飘、统一、娃哈哈、联合利华等食品企业,餐饮连锁客户包括如“CoCo都可”、“85°C”、“沪上阿姨”、“古茗”、“益禾堂”、“蜜雪冰城”等知名餐饮连锁店;外销方面,公司植脂末及速溶咖啡粉等产品主要客户为TORABIKA(印尼)等国外速溶咖啡生产商及食品工业企业。
公司的前五大客户:
②供应商
公司产品的主要构成是原材料成本,产品主要原材料为葡萄糖浆、玉米淀粉、食用植物油、乳粉、咖啡豆等大宗商品,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
公司的前五大供应商:
五、收购兼并与对外投资
1、收购兼并
上市以来尚未披露有收购兼并计划。
2、对外投资
①本次IPO募集资金4亿元用于,建设“年产十二万吨植脂末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新建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和运营效率,确保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2021年9月底,公告对外投资1,000万参与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要从事中国境内外的高成长性的未上市企业股权,兼顾投资于新三板已挂牌、股权类基金份额和普通合伙人认为符合合伙企业利益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投资机会。
3、资金需求
目前公司通过IPO后,大的资金需求已经解决,公司本身的现金流较好,能够完成自身循环,外部资金需求不大。
六、财务报表分析
1、会计政策
公司会计政策遵循通用的会计政策,没有较大的差异性。
2、会计科目
公司的上游客户都是实力较强的大集团,但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占款,较为不易。公司对下游客户采用部分预收款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应收款,但从公司整体看,公司业务基本能做到负债经营,并且经营活动现金流还处于净流入,商业运营模式较好。
3、财务指标
公司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出现小幅下降。公司的行业为投入产出比高,不需要巨额投资,资产负债率不高,毛利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佳禾食品作为我国植脂末行业的头部企业,深耕行业二十年,不断改进技术、扩展渠道,给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粘性。公司的实控人持有股权比例较大,管理层普遍较为年轻,稳定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的后续发展。供应商和客户较为分散,没有较大的供应商依赖,毛利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为充沛,为后续做强、做大产业链的拓展奠定基础。
佳禾与下游知名奶茶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持续供应大量优质植脂末产品,并且探索进入下游咖啡行业建立品牌的可能,成长空间广阔。
(本文数据、信息都来自公司年报、公告等公开信息)
附件1:商业模式
附件2:提纲
附件1-商业模式:佳禾食品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围绕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公司向上游客户购买葡萄糖浆、食用植物油、乳粉等原料,通过乳化、杀菌、烘干等工艺,为下游奶茶、咖啡及烘焙等客户提供植脂末、咖啡和其他固体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