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来自匈牙利的帝汉尼(TihanyiIstvan)从未想过自己会来到中国。如今,他不仅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的事业也在此得到了蓬勃发展。
“2012年我来到中国学习中文,立刻被这里的文化、人民和生活方式深深吸引,爱上了这片土地。”帝汉尼回忆道。
“中国伙伴的支持让我的生意蓬勃发展”
如今,在中国生活了十余年的帝汉尼已经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天津经营着一家匈牙利红酒商店。创业初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将匈牙利葡萄酒引入一个以法国葡萄酒为主的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为了开拓市场,帝汉尼举办了一系列葡萄酒品鉴会。
“看到客人通过品尝红酒,领会背后的故事,令我感到无比满足。”帝汉尼说。
他表示,中国朋友的热情帮助是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给他的产品带来了曝光,也帮助他建立了忠实的客户群体,“中国伙伴的支持不仅让我的生意蓬勃发展,也加深了我对中匈两国友好关系的理解。”
“匈中合作为外企在华运营开辟了更广阔的商业天地”
“2015年之前,很少有中国人对匈牙利感兴趣。”他说。然而,当匈牙利成为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后,双边关系在政治、贸易和文化方面迅速发展。这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对匈牙利风景、文化和美食的浓厚兴趣。
“很多顾客来我的商店,因为他们曾经到访过匈牙利,爱上了匈牙利葡萄酒,或者他们计划去匈牙利旅行,希望在出发前先品尝一下匈牙利葡萄酒。”他说。
帝汉尼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帮助吸引了更多顾客,也降低了运营成本。在海关流程得以优化以及物流运输更为畅通的多重助力下,匈牙利葡萄酒的进口流程愈发简便。这些积极的变化削减了成本开支,使得进口匈牙利葡萄酒在经济效益与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匈中两国在经济领域不断深入合作,为像我一样的外企在华运营开辟了更广阔的商业天地,”帝汉尼表示,“我真心希望匈中两国关系越来越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注入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持续优化的免签政策为整体营商环境注入了积极动力。外国游客纷至沓来,为包括匈牙利葡萄酒在内的进口商品,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更多外国人来中国,就意味着葡萄酒的潜在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他说。
国际游客数量的激增,点燃了市场对外国产品的浓厚兴趣,也为企业拓展客户资源开辟了全新的机遇。此外,免签政策还精简了外国分销商来华与进口商洽谈合作的流程,有效强化了外资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极大地降低了进口国外商品过程中的沟通成本与物流衔接成本,使得进口国外商品在各个环节的运转更为顺畅高效,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商业运营效能。
持续深化的两国关系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帝汉尼创造了一个日益繁荣的市场。帝汉尼表示,自己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因为这些积极的变化让他更有信心在华进行投资,扩展业务。
未来,帝汉尼致力于将其葡萄酒商店打造成一个匈牙利文化中心。“我希望人们在我的商店里不仅可以品尝匈牙利葡萄酒,还可以沉浸体验匈牙利文化。”他说。“我希望这里可以将成为匈中文化交流的枢纽,促进两国人民之间更深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