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第四实验小学实验课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的重要措施,我校特制定如下小学实验课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
1.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疏散通道、灭火器材、急救箱等,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实验操作安全:
学生实验前应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操作过程中,老师应全程监控,及时防止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学生应佩戴好实验室用品,避免与实验物品接触产生意外事故。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吃食物、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二、实验用品管理
1.危险物品管理:
凡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等均属危险物品,应严格按照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限制危险物品的存放量,并设专柜分类存放。
危险品应合理放置,以防分解、变质、自燃、自爆。存放危险品的地方,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严禁将实验器材和药品携带出实验室。
2.实验器材管理:
实验器材应标明标签,不得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公用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各组仪器未经教师许可,不得随意移动。
实验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清洗有关器皿,整理教学仪器、药品和器材,并按要求摆放整齐。
三、实验过程管理
1.实验准备:
学生在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器材进行认真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
2.实验操作: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实验,及时报告老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妥善处理。
严禁违规使用危险药品,加热实验时不得将管口指向自己或朝向同学,以防伤人。
3.实验后处理:
危险物品的衍生物及废料要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抛弃,污染环境。
四、安全检查与记录
1.安全检查: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
实验室的电源、火源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2.安全记录: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汇报。
以上小学实验课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也提醒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培养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