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机卷土重来电商平台沦为“线上华强北”

深圳街头游荡着一位流浪汉,蓬头垢面、自说自话,似乎与其他流浪汉别无二样,但是周边的路人每每看到他的身影都会感慨万千、情绪复杂。

他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山寨机大王”,陈金陵。

思绪一下被拉回20年前,联发科提供的芯片解决方案,极大降低手机的生产门槛,恰逢市场特殊发展阶段,山寨机勃然兴起。2007年,山寨机销量高达1.5亿部。2008年,华强北有多达5000家的山寨机商家,每天都有新款手机面市。

在那个黄金年代,苹果都恨不得从华强北进货。然而,从辉煌到陨落,飞得越高摔得越惨,陈金陵就是山寨机产业起伏的一个缩影。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山寨机从市场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中华酷联、华米OV、VO荣米华的国产联盟。以Counterpiont发布的2022年国内市场出货数据为例,主流品牌之外,留给“Others”的市场空间仅为4.4%。

但如今,山寨机似乎又有重现江湖的迹象,淘宝等平台上打着工厂直销、限时秒杀的杂牌手机,都由内而外散发着再熟悉不过的山寨味,商家玩的套路也都是似曾相识。

线上重逢,消费者会给他们一次重新做“机”的机会吗?

与“消亡”相比,“变迁”其实更适合形容山寨机产业的起伏。

2022年上映的《奇迹笨小孩》故事背景就设定在山寨机的产业兴衰,主人公景浩花巨资盘下一批山寨机,结果行业严打,于是他选择了转型,从山寨机上拆下元件做起回收业务,成功逆袭翻身。

华强北的三尺柜台,就是产业变迁的最佳见证。在山寨机的黄金年代,赛格、远望、明通等数码城里的小柜台每日流水动辄几十万,租金自然也是寸土寸金。而随着潮水退去,租金一降再降。甚至曾经的明通数码城,已经挂上了“明通化妆品市场”的招牌。

全国数码第一街如此,其他地方自然也逃不过。

“山寨机卖不动了,科技城又撑了几年也没找到新的路子,最后就整体出租做了美食城。”来自华北某县城的球哥,在家乡当地做了十几年手机生意,根据他的讲述,当年科技城里一起开店卖山寨机的朋友,转型方向主要有三个:

线下阵地失守,那就去线上。

曾经站在柜台前的商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去处,张迅是球哥曾经的生意伙伴,他表示:“退租后基本都是回家开了淘宝店,那个时候线上能选择的渠道不多,也不用再租新店,省了租金就专心做线上。”

“线下店只得守着,线上不一样,哪个平台好卖就转到哪”,这些年电商流量洼地不断变换,张迅做过很多尝试。“淘宝、微店、闲鱼商家号、直播带货都做过,会投流、懂电商玩法的人,生意也许不比以前差。”

他举例了一家熟悉的上游厂商,工厂会专门找腰部带货主播合作,打着工厂直销的招牌,售价600元左右的手机,卖出去一台给到主播150元左右的佣金,“比卖品牌手机的利润高得多”,还有的工厂自建品牌旗舰店,招募主播自己运营。

以淘宝某店铺在售的viviP40为例,品牌名神似vivo,型号碰瓷华为,最高配置仅需362元,月销量有数十台。进店还能看到更多类似产品,比如外形与苹果一致,拥有的灵动岛的一款机器被命名为“新品i14”,同样只需不到400元的价格。

“美国有苹果,中国有菠萝”的情景复现,顺着流量风向,山寨机在品牌机的高光之下继续生存,产业也完成了背靠华强北产业链、销售以线上渠道为主的转型变迁。

若能得安逸,谁愿颠沛流离,山寨机产业的动荡,实属迫不得已。

“当初红米1代发布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如果这款手机如果卖到999元,所有的山寨厂商都得关门,结果红米1代直接卖到了799元。”

前手机行业从业者罗永浩回忆往事,他口中的“我们”,指的正是一众山寨机厂商。

业内外一直流传“小米干掉了山寨机”,这其实是比较笼统的说法,真实情况是以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中低端手机兴起,市场进行了一波大换血。品牌机名声大、性能强、售后好,相比之下,山寨机似乎除了花里胡哨的跑马灯,已经找不到任何优势了。

良币驱逐劣币,消费者自发地将目光转移向品牌机。

随之而来的是品牌机之间的近身肉搏,一样是从百家争鸣到强者通吃,手机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只有头部品牌活了下来。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市场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份额合计43.2%。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接近90%。

很多品牌机在优胜劣汰中都逐渐消失,比如联想、360、酷派、锤子等,山寨机更是被逼到了死角。

任何一次历史兴替都绝非偶然,而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山寨机的退出,除了品牌机取而代之,还有一大原因不得不提,市场监管的收紧。这里就要补充一下山寨机的概念。山寨机是杂牌手机的戏称,一般指高仿手机通过伪造串码、冒用入网许可等手段包装成正规产品。

法律专业人士分析,山寨机违法行为一是高仿其他知名品牌,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二是缺少入网许可,伪造或冒用其他产品的证号,本身就不允许销售。另外,山寨机还有一个广义的定性,例如一些获得了正规许可的杂牌手机,可以正常销售,只是质量可能无法保障。

监管严打主要针对前者。2008年6月,央视的点名报道把山寨机推向风口浪尖,作为宇宙手机集散地的华强北自然第一个被清理。严打陆陆续续进行数年,规模较大的一次,2011年,深圳监管部门开展为期6个月的“双打”专项行动,影响波及数千家商户。

“就在2010年前后,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转去做品牌机了,从科技城档口搬出去开了品牌店”,球哥回忆道。个体的转身,其实恰是时代潮流的缩影,山寨机随着档口的清退、门店的转型逐渐隐去。

别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山寨机归来时,却仍是问题少年。

多年以前山寨机遭人诟病,轻则体验堪忧,系统卡顿,拍照模糊,用不到半年就淘汰,而且售后无门;重则涉嫌诈骗,货不对板,配置欺诈,更有甚者被植入病毒,插卡就会自动扣费。

总之,山寨机身上撕不掉的标签就一个字——坑。

“主要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总有一些人不懂手机,只看价格。”张迅列举了一些山寨机玩猫腻的标准话术,“尽量不说具体的信息,多用形容词”。例如超大高清屏幕,实际上只有720P;超清四摄,真实摄像头可能只有一颗,其他三颗都是装饰;超长待机两天续航,用起来其实半天就没电了。

这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等维权网站上存在大量投诉信息,配置造假之外,货不对板也非常常见。

以消费者投诉频率较高的百事乐品牌为例,打开其淘宝旗舰店,可以看到店内手机的基本全是在模仿主流品牌的高端旗舰,以这款外观与iPhone14系列几乎没有区别的手机为例,其商品标题里更是把灵动岛、官方旗舰店、正品、华为、小米等关键词全都列了出来,乍一看着实容易令人产生489元就能捡漏iPhone14ProMax的错觉。

但凡有真实消费者说一句真实体验,山寨机瞬间原形毕露。

实际上,对手机参数有基本了解的消费者都会意识到山寨机的体验差是必然的。根据商家公布的信息,上述手机使用的是展讯T610处理器,处在低端入门级别,其性能仅相当于高通625,也就是2016年千元机的水平。

显然,即便从线下转到线上渠道,产品随着潮流改头换面,但是山寨机的原罪依然没能洗清,侵犯知识产品、欺骗消费者等问题甚至在新的套路中进一步被放大。

近期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表明,2023年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整体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5%,售价在150美元以下的入门级手机销量却同比增长了22%,市场份额达到12%。

低价策略,在手机市场永远有效。而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山寨机的核心卖点在于低价。前文已经举过例子,看上去与苹果、华为高端机外观相仿,宣传体验也基本一致,山寨机的价格却可能连正品手机的零头都不到。

低价的吸引力加上商家的销售技巧,一群需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消费者仍然会对山寨机抱有期待,并为之买单。特别是对手机了解不多的中老年网民、学生群体等。山寨机背后的市场需求从未消失,部分商家精准把握消费心理,还会特意打上送父母、学生机等标签。

这其实也是山寨机存在的正面价值,客观而言,部分山寨机在法理层面不存在瑕疵,若低价的同时做到对应的品质和体验,也确实在为供需平衡做出贡献。

但是,针对前面提到的山寨机市场乱象,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无法回避:消费者权益受损,作为提供交易服务的平台方为何无动于衷?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讲;“只盯着商家是没用的,山寨机乱象成因复杂,消费者的认知、监管的滞后、平台的纵容,这是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低而收益高,山寨机从线上卷土重来不是偶然。”

最典型的例子,在售前环节,淘宝官方非但没有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提醒,还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例如在推荐某些山寨机时打上“官方”、“品牌”、“直营”等醒目标识,无异于平台为之提供官方背书。售价低于300元的高仿iPhone手机,山寨机的本质毋庸置疑,却可以获得淘工厂的官方认证。而淘工厂自身的定位则是超2亿人信赖的国民工厂,商品由淘宝平台亲自严选。再者就是山寨机反常的“0差评”。到手体验与好评完全相反,消费者必然会对平台的评价体系提出质疑,上千条好评是否真实?毕竟,刷评价灰产的存在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而前文已经说过,真正购买、使用山寨机的用户普遍对智能手机不甚了解,这就意味着,即便发现手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平台售后必经的举证等复杂操作很可能会劝退他们的维权念头。

所以,平台若向前跨上一步,很多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线上华强北”的调侃便不攻自破。在山寨机不会真正消亡的共识下,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多方改进来市场净化,少一层套路,多一份真诚。

THE END
1.贵州黔大坝酒业有限公司网络忽悠股民大量买酒骗局曝光:揭露荐股法务提醒:买酒荐股骗局是一种利欲熏心的投资行骗骗局,骗子们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获得股友的信任,进而骗取股友的财物。所以,投资者应该要加强风险意识,避免因为贪婪而被骗子骗取财物。投资有风险,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切忌被色彩艳丽的网上营销套路迷惑。 http://www.zmyunz.com/news/show-79921.html
2.男子约女网友遭灌醉后被盗17万:新型仙人跳?疯狂骗子约会骗局李先生满怀期待地去赴约,以为是爱情来了,谁能想到是“贼窝”等着他呢。这 3 名女网友,哦不,应该说是 7 名犯罪嫌疑人精心策划的这场骗局,那手段可谓是一环扣一环。两名女子拼命灌酒,把李先生灌得晕晕乎乎,这时候另一个女子就开始要钱转账,还偷偷记下密码把钱转走。这哪是约会啊,简直就是一场“鸿门宴”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RI4CQ0553TFBT.html
3.诈骗N个套路:网上买茅台酒采购指标男子被坑10万元继续来关注诈骗套路揭秘。遵义的宗先生无意间看到,网上有人自称有内部资格可购买茅台酒六瓶,但每个资格需要5250元的转让费。这样的套路,让宗先生被骗10万元。编辑: 彭玲 龙菊珍 责编: 代易 编审: 石昌晗 扫描二维码,下载动静新闻 iOS Android 小编推荐https://www.gzstv.com/a/ef199535ac794e229acb949251835c49
4.白酒也能像“炒股”一样操作?小心!又是套路新闻频道又是套路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最近,浙江湖州警方破获了一起依托“白酒电商平台”实施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上亿元。这个白酒电商平台究竟是怎么吸引投资者、又是如何骗走他们钱财的? 一瓶白酒从860元被炒到6800元 高利润吸引众人投资 今年很多白酒的价格一路涨。今年5月,小李在朋友的介绍下,了解到一个炒白酒的电商https://news.cctv.com/2017/12/29/ARTI8tq6autqbwSdd0aHlM3N171229.shtml
5.发货大商虚拟操盘!经销商被套4000万元白酒行业现“圈钱”套路【延迟发货、大商虚拟操盘!经销商被套4000万元 白酒行业现“圈钱”套路】近日,据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报道,某酒水经销商陈先生将4000万元酒水货款打入重庆锦晖酒类销售有限公司高管秦某账户后,便杳无音讯,遂向相关部门报案。此事件发生后,许多经销商也反映,这件事的发生,或许仅揭示了白酒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近年来,由于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2071316173376.html
6.套路越简单,越容易相信!多少烟酒店被骗!零售终端套路越简单,越容易相信!多少烟酒店被骗! “所有的文件都是伪造的!他就是个骗子!” 识破杨某的伎俩后,李某慌忙报警,警方及时将杨某捉拿归案。5月30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对杨某提起公诉。 老熟人的电话 “我们这边接待活动急用,还要往下面县市送,你今天早点发货!”2021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lszd/6235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