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白酒诈骗套路从校友会扩散到相亲局,受害者维权困难。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卖酱酒的骗局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杀猪盘”,其背后大多是团队操作,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运作流程,围绕卖酒的话术、形式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
一、部分不知名酱酒卖酒套路层出不穷,受害者维权不易
一位四川酒商张恒(化名)告诉笔者:“这些卖酒骗局其实早些年就有了,和‘杀猪盘’类似,只是近两年越来越多了。”
这些酱酒“杀猪盘”是如何运作的?张恒表示,这是由于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背后有专业的团队研究话术、形式等套路。
该律师进一步表示:“本质上是电信诈骗杀猪盘的翻版。我接到的案件,群友们往往基于信任,会同意添加好友,面对推销,受害者大都会看在校友、老乡面子上,也不好强硬拒绝。”
卖酒者在话术上也各有不同,有一位亲历过该骗局的读者表示:“之前有一个以相亲为由添加的‘女性’,刚开始闲聊了几天日常生活,突然有一天说她要去贵州出差,历经两天,她已经表演到了‘茅台镇’剧情,还拍了一些开始品酒的照片,说带一些经销商参观酒厂,也不知道哪位给的素材。半个月之后开始给我推销酱酒,幸好我比较警觉没上当。”
有已经受骗的消费者表示:“我当时买的时候商家说是茅浆窖,一千多一瓶,拿回去一喝就知道是假酒,成本估计都不到10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类设套路的不知名酱酒,大多是散酒勾兑,擦一些大厂的商标,虚假宣传。不过也有一些是贴牌酒,但价格上也会虚高。
一位酒商表示:“这类骗局其实都是团伙成员用同样的朋友圈,八、九个账号发,就是为了拉近关系。后期让人投资或者买酒,上当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男性。”其进一步强调:“这些人四处变化作案地点,且都是团伙作案。”
一位成都的酒商郭建(化名)也表示:“其实维权难度是非常大的,往往因证据不足很难认定这属于诈骗,因为这些公司也是提前做好了设计,那么消费者要追缴起来可能是非常有难度的,大部分会定性为经济纠纷。”
张恒坦言,其实这类卖酒骗局很多,也不是近两年才有的,毕竟利润高,钱也来得快。但是最近似乎多了起来,为何如此?
二、酱酒行业内卷,部分不知名酱酒公司设局铤而走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卖酒盘”骗局中常常涉及酱酒的原因主要包括酱酒的市场热度高和信息不对称。
市场热度比较好理解,酱香型白酒在这几年的白酒市场有着比较高的热度和市场接受度。而酱酒产品的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是指,普通消费者难以全面了解和判断酱酒的品质和价值。一些不知名的酱酒公司,想剑走偏锋,就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其词、虚假价格等手段来欺骗消费者。而由于产地和品牌的影响,一般这些骗局都会以贵州,特别是茅台镇为由头。
酒商王志(化名)表示:“其实这类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几年的‘酱酒热’,让很多人都入局了酱酒,但随着酱酒市场逐渐变红海,终端消费又疲软,市场上各类酱酒库存巨大,一些不知名的酱酒公司为了把酒卖出去,不惜采用这些手段。”
天眼查上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茅台镇酒企注销数量达477家,同比增加了45%,而2024年1~4月茅台镇的酒企注销数量就已经高达255家,是2023年同期的近一倍,更是2020年全年茅台镇酒企注销数量的两倍。
郭建也表示:“茅台镇其实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型酱酒企业,实际就是赤裸裸的套路。”他进一步表示:“这类酱酒的骗局越来越多。主要的原因还是跟现在白酒行业特别是酱酒品类的内卷,经济的不乐观有一定的关系。这些不知名的酱酒企业以前能勉强度日,现在酒卖不出去,生存有压力,有的人就想趁着这个机会铤而走险。”
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不知名酱酒的卖酒骗局,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套路。投资如果谨慎一些,其实能发现猫腻。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受骗,还是因为消费者或者是一些经销商被贪便宜心态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