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统性梳理了酱酒行业的商业特征和分析框架,复盘了自2017年以来的本轮酱酒周期,并对未来酱酒行业的发展空间,竞争要素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整体来看,酱酒行业依然具备渗透率提升空间,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可达3600亿,在过程中,企业走向全方位的综合竞争。投资策略上,建议将价格作为重要判断指标,当下行业有望领先白酒周期率先反转。
一、行业本质:酱酒VS白酒,价格是更重要指标
1、酱酒行业:过去6年行业CAGR=20%高成长,结构聚焦高端酒盈利能力强
17年来酱酒行业快速扩张,22年占白酒比例达到32%。近年来,酱酒收入呈逐年增加趋势,2022年酱酒收入达2100亿元,同比+10.5%,过去6年收入增长CAGR达到20%,占白酒营收的比例自2017年15%提升至2022年32%,市占率持续提升,2022年酱酒渠道调整但收入占比平稳。
产能占比10%较低,利润贡献达40%,盈利能力强。2022年酱酒产量70万吨,收入2100亿,利润870亿,酱酒产量仅占白酒行业10%,却贡献了32%的收入和40%的利润,盈利能力突出。
高端酒为主流,1500元以上占比52%。分价格带来看,酱酒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价格高。1500元以上规模1100亿,占53%,300-1500元规模约600亿,占29%,300元以下规模约300亿,占14%,高价仍为酱酒主流。
2、行业本质1:站位次高端及千元价格带,品牌升级
复盘上轮周期,酱酒从价格带上来看,本质是千元+次高端的放量,茅台以高打低+其他酱酒借势升级。
分价格带占比:1)1500元以上格局稳固,茅台占据九成以上份额。2)千元价格带从无到有,酱酒占有率自2017年3%提升至21%。3)500-800元酱酒最具统治力价格带,占有率自2017年32%提升至55%,占有率提升最快。4)300-500元更多补充性产品和三线产品,并非企业投入主力,占有率自2017年16%提升至28%。
(1)千元价格带:700亿规模酱酒占21%,第二品牌必争之地,茅台1935强势推出,品类崛起与品牌竞争
700亿规模,浓香两大单品主导。2022年千元价格带容量达到700亿,同比+28%。该价位享受消费升级扩容带来的量价齐升。主要场景为高端商务和礼赠,品牌力为该价格带的绝对主导因素,CR2=71%,浓香两大品牌具备绝对的统治地位,浓香型在品牌塑造上更强调窖藏的年代与稀缺。
茅台提价后价位空出,需求驱动新品爆发,品牌力仍有欠缺。2014年茅台曾占据千元价格带,飞天涨价后空出。2022年青花郎65亿,君品30亿,1935约48亿,酱酒占比自2017年3%提升至2022年21%。千元价格酱酒发展逻辑是茅台涨价后价位空缺,在次一级的商务宴请招待,需要一款酱酒产品,酱酒经销商也需要一款产品补充价格带。酱酒品牌塑造更集中于时空概念(核心产区、瓶储周期),但品牌力的差距制约了发展。
习酒、郎酒第二品牌竞争的关键,唯有迎难而上。未来酱酒第二将成为核心争夺点。价格决定品牌,在茅台的引领下,能够占据千元价格带并放量的酱酒企业,品牌力将得以彰显。习酒、郎酒的竞争,更体现在该价格带,更考验企业的量价策略掌控与消费者开拓能力。
茅台集团站台,借助渠道推动君品习酒。习酒趁势升级,2019年底推出君品习酒,上市发布会李保芳亲自站台,定价1399进军千元价格带,初期借助酱酒热及茅台渠道(进货君品有配额奖励,补充千元价格带产品),迅速完成铺货,预计2022年超40亿体量。
茅台推出1935,加速品牌竞争。茅台2022年推出1935,力争两年打造百亿大单品。茅台自己推出千元价格带产品,意味着其他产品借助茅台品牌外溢或渠道资源,将变得不再通顺,千元价格带立足除了依托基酒年限的“田忌赛马”,更应注重自身品牌的打造,但值得欣喜的是,飞天的直接提价将缓解1935的放量压力,千元价格带酱酒的品牌竞争将趋缓。渠道利润上,1935领先于君品习酒,领先于青花郎。
(2)500-800价格带:270亿酱酒占比过半,团购占比高,酱酒对该价格带有定价权
270亿体量酱酒占比过半,窖藏88打造百亿单品。500-800元价格带2022年规模270亿,同比持平,主因青30停产与摘要调整。需求向上承接千元价格带的外溢,向下承接消费升级。习酒在这轮500-800元扩容更受益,窖藏1988为该价位最大单品,2022年销售额超80亿,茅台系列酒、金沙摘要、红花郎15年销售额均超10亿。酱酒在该价位占比自2017年32%提升至2022年54%,占比过半。
团购为主酱酒占有,对价格带有定价权。商务需求占主导,主要是团购驱动,酱酒在意见领袖培育,圈层营销上打法更为熟悉与灵活,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对该价格带有定价权。竞品来看,洋河M6+省外开拓仍在探索阶段。汾酒进军更高千元价格带。古20通过高利润、高费用驱动,近年来在安徽及周边省份发展良好。
(3)300-500价格带:750亿规模,酱酒占比不足三成,过去不重视,未来有潜力,主流酒企加大布局,珍15与国标具备先发优势
过去产能受限并未重视该价格带,未来有较大增长潜力。酱酒占比自2017年16%提升至2022年28%,但仍占比较低,主要系在上轮周期中产能相对紧缺,酱酒纷纷选择做更高价位的产品,如习酒聚焦1988,取消1998生产。但我们认为随着高价位带酱酒的需求增加,带动高端人群由浓香转酱香,这一趋势会逐步蔓延至中产阶级,以及在非高端酒饮用场景中也开始使用酱酒,此外,头部企业的扩产预计也在2024年加速释放可供销量,供需共振。
主流酒企加大布局,珍15与国标具备先发优势。从目前企业发力的情况来看,茅台系列酒随着产能释放在该价位带逐步增量,习酒、珍酒等品牌也在加速布局该价位带,抢占快速增长的体量。国标、珍15品类2022年销售规模已经达到约30亿、17亿,在该价位带形成较强消费者认知与口碑,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具备先发优势。其他强势企业如茅台,精力中心并未放在该价位,习酒1998于2021年停产,聚焦1988,郎酒更名青花郎事业部,资源更为聚焦青花郎,红花郎费用大幅削减,今年加大宴席市场投入,动销表现良好。
考验流通渠道运作能力,珍酒具备优势。该价位带更考验企业渠道运营,由于需求结构的复杂性,对渠道的精细化服务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单纯的团购驱动难以形成较好的消费氛围,对流通渠道的建设,核心烟酒店的把控是至关重要的,珍酒自渠道设立之初,便分事业部运营,流通渠道与团购渠道产品区隔,经销商区隔,各自独立运作,保障价格体系稳定,流通渠道上通过厂商1+1模式对市场进行。公司拥有4060名销售人员,市场管理、消费者教育的落地能够更加完善。
3、行业本质2:生产长周期叠加金融属性放大价格杠杆
酱酒生产长周期,供需阶段性错配。1)酱酒特殊工艺使其生产周期长达5年,远大于其他香型,且相对重资产,行业产能释放具有周期性。2)供需周期经常错配,14年行业调整后,酱酒行业扩产能停滞,直到2020年行业需求井喷,企业再次进入一轮扩张周期,但产能5年后才可供销售,行业景气的时候产能跟不上,行业不景气产能又过剩。
金融杠杆强化扩张弹性。上一轮扩张中,酱酒由于具备双重杠杆(渠道杠杆+价格杠杆),弹性相比次高端企业更大。以国台为例2018—2021年量、价增长CAGR分别为52%、24%,价格杠杆推动公司快速增长。同时,酱酒类似于其他次高端,渠道也在快速扩张,珍酒2020—2022年新增356、1179、893名经销商。
4、小结
由前述分析可知,酱酒价格占位高,2022年500元以上酱酒规模达到1500亿元,占酱酒总规模的70%以上,且在发展过程中,更多为自上带下,飞天茅台建立绝对的品牌高度后,带动其他高价位酱酒的销售。酱酒在1500元以上价格带、千元价格带、500-800元价格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从2017年的93%、3%、32%,提升至2022年的93%、21%、55%。
酱酒行业由于生产长周期,通常需要5年以上的生产周期,扩产较为重资产,故导致供需阶段性错配。此外,酱酒由于稀缺的属性,以及保值增值的特点,使其具有一定的金融资产属性,这使得行业杠杆属性较大。
由于酱酒有以上特性,导致价格指标是酱酒行业最重要的指标。价格指标能划分行业的景气阶段,并成为配置股票的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