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百国兴隆寺,这个连绝大多数当地人都没听过的寺庙,在大年初六那天“一夜成名”。
从1987的“黛玉”到2007年的“妙真”,陈晓旭经历了20年。这20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试图还原一个作为商人的陈晓旭。
1缘起:事业变成“业障”
这首歌其实写的正是那些在寺庙里通过苦修、为苍生百姓祈福的出家人。
2起步:开始并不是很艰难
“陈晓旭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有着超乎寻常的工作癖。对自己、对员工,要求都很高,是个做事追求完美的人。”陈晓旭多年好友赵先生这样评价当年的陈晓旭。1993年陈晓旭还不到30岁,但已具备职业女性的沉稳和干练。
虽然“林黛玉”让陈晓旭挖到了第一桶金,但陈晓旭很清楚“林黛玉”和经商的关系。“理性的人决不会因为你是‘林黛玉’就多给你一单生意。如果真有人为了这个找上门来要做生意,我还信不过他呢。
我不认为有人因此喜欢跟我交往或者追捧我有任何意义。我希望做更实在的,有价值的事情。“除了做实事,陈晓旭从一开始就很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作为经理她深知竞争的残酷性,但她觉得竞争应是在服务水平和技术上相抗衡,而不是靠败坏别人抬高自己,为此,她时时告诫自己的业务人员,不说同行坏话,让客户在比较中去感觉优劣,更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3发家:营业额到了两亿
4学佛:慢慢淡出商圈
5出家:从“黛玉”到“妙真”
“信佛给自己带来利益,才是信对了。在积累财富方面,佛告诉我们有舍才有得。”2000年,郝彤在陈晓旭的影响下也开始学佛,二人逐渐将佛学思想贯彻在经营、生活、做人的方方面面。
此后,陈晓旭夫妇经常一同参加各种佛界组织的活动,大力支持佛学教育事业,并出资550万翻修师父家乡的金刚寺。在拍摄佛教电视剧《了凡四训》后,陈晓旭和几位居士一起出资制作了佛经动画片《地藏经》和《佛说阿弥陀经》,目前《佛说阿弥陀经》动画片的前半部分已经完成,而在陈晓旭出家临行前,她还专程告知动画片公司,她和公司会继续支持动画片的制作。
在陈晓旭的好友兼道友明月居士看来,陈晓旭夫妇根本不像“老板”。“我和他们交往5年多了,每次和他们聚会,都感觉到他们精神状态非常平静。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员工,完全放手让他们去做,反而他们是很闲的人。当老板当到了这个份儿上,才是真正的成功。”对于两人的关系,明月居士形容为“天生的绝妙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