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文静山东泰安报道
30年来,中国酒业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铸就酿酒大国和消费大国的进程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酿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427.5万千升,同比增长0.8%,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509亿元,同比增长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91.5亿元,同比增长27%。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表示,去年我国酿酒行业的销售收入是30年前的近40倍,利润总额是30年前的234倍!
其中,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22年,白酒行业不足千家规上企业实现产量671万千升,创造了6626.5亿元的销售收入和2202亿元的利润总额。从经济指标来看,白酒产业在饮料酒中处于不可动摇的绝对领先地位,以12%左右的产量分走了饮料酒销售收入的70%和利润总额的88%。
3月26日,中国酒业协会成立30年庆典上,三任茅台集团掌门人季克良、李保芳和现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罕见同时现身上千人的大会。在回忆茅台集团的30年发展历程后,三位茅台集团前任和现任高管达成共识:白酒企业要摒弃恶性竞争和单打独斗,抱团发力才能实现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季克良:处理好大和小共同发展繁荣
茅台集团的产量也是从小到大,共同繁荣离不开科技发展和创新。
白酒行业泰斗级人物季克良退休后还有一个身份,从2017年11月起,他正式担任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总顾问。
和茅台集团的体量比起来,位于世界古银杏之乡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的岩博酒业体量还小。该公司官网显示,目前,年产纯粮固态发酵优质清酱香白酒规模达1万吨以上。
图源:中国酒业协会
季克良说,大企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名酒企业,一上产能就是几千吨几万吨。这个发展速度对很多小的民营企业的冲击力是很大的,要兼顾好大的和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其实,茅台集团本身也是从小到大。季克良回忆,1992年他第二次当贵州茅台酒厂厂长时,当时的茅台酒产量才2000吨多一点点,但现在的茅台酒一年有5万多吨,系列酒有3万吨以上。
共同繁荣离不开科技发展和创新。
搞了一辈子技术的季克良说,中国酒业30年来,有两件大事对酒业发展大有好处。一是酿酒大师的评选,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其实酿酒是科学,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二是中国酒业协会评选的科技奖项。
他认为,酒行业很需要科学研究成果。一个企业的科技人员相对来说比较少,要通过中国酒业协会把大家团结到一起,集中科技力量办大事。
季克良从进茅台酒厂至今已有59个年头。1964年,刚刚毕业的季克良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贵州茅台酒厂工作后,一直跟踪研究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保证品质。1983年,他第一次成为厂长。1992年他第二次当厂长。2003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一万吨。在产量突破万吨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季克良感慨万千,曾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2011年8月,季克良从茅台集团董事长、董事、贵州茅台董事岗位卸任,并于2015年8月正式退休。直至2018年8月,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职务。现为中国酒业协会的战略专家。
李保芳:“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如果说茅台酒产量由小到大,离不开外界的支持和技术上的合作输出,那么,茅台集团迈过年销售收入千亿元大关后,随着产业集中度向名酒企业倾斜,面临的更多是竞合。
三人在位时的三家企业,从竞争到合作,更多是因为李保芳率先伸出橄榄枝。
2018年7月下旬,茅台集团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要求其撤销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此外,茅台集团还将五粮液、汾酒等31家机构和企业列为第三人。
以此事件为标志,名酒企业开始高层带队互访,从竞争走向竞合。李秋喜到茅台镇登门拜访,提出向茅台集团学习,李保芳带队去五粮液、洋河、古井、劲酒、天佑德青稞酒考察,加强合作。行业大哥俯身,行业为之动容。一年一度的贵州省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也由李保芳主动发起。
“白酒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大中小并存的现象和特点将长期存在。龙头企业要胸怀全局、着眼大局,既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又要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李保芳曾表示,随着酒业后调整时代的来临,名酒的带动作用更为突出。
“特别感谢李保芳、李秋喜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杰出的典范,让五粮液或者说为五粮液在那个时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借鉴机会,也让当时的五粮液在发展的大格局中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历史方向。”李曙光在中国酒业30周年庆典上说。
一口浓重贵州口音的普通话,李保芳的发言还是像在茅台集团身居高位时掷地有声:“酒业30年有一件事特别重大。过去,白酒行业恶性竞争比较厉害。从2016年开始,包括今天在座的几位功臣——梁金辉、刘淼、吴少勋,大家带领的龙头企业共同消除了这个行业的恶性竞争,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开启了竞争和发展的大格局,改变了过去不协调的现象,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期。”
丁雄军:高质量发展特别要抱团发力
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酒业下一个30年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白酒的传承与创新,还是白酒国际化香飘世界,都比往常更需要抱团发力。
丁雄军说,我们的国家已经迈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所以白酒行业首要任务也要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应该是指引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方向问题。
在他看来,绝大多数酒企都见证了过去三十年来,中国酒业的黄金时代和深度转型,下一个三十年正好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三十年。近年来,茅台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以茅台美学为价值内涵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于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丁雄军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国白酒企业既是传统企业也应该是现代企业,要科学统筹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三个关系,以美的产品美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助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3月春分,茅台集团的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举行,讨论守正创新。创新让茅台集团的展台也有变化。上个月在海口召开的2022年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茅台集团将国家工业遗产——“茅酒之源”的建筑造型借鉴到展台布置上,从茅台生肖酒到24节气酒,从茅台的五线文化展示到i茅台的文创产品陈列,一改以往将飞天茅台酒陈列上墙的传统单一形象。
二是文化转型发展,坚持文化赋能。丁雄军说,中国酒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需要抱团发力,企业共同推动中国白酒酿酒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是国际化转型发展。白酒企业要形成合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走出国门,在标准化、市场化、法制化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构建国际化的产品体系表达体系,让中国的白酒更好的香飘世界,更美的展示中国白酒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