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广州的庙前三酉酒吧是国内唯一以白酒为主题的鸡尾酒吧,办得非常好,影响很大,但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品尝体验。2023年国庆期间,借着长假的机会专程前往广州,来到这家酒吧体验了一番。
二
广州文和友的楼门入口处
院子里呈现出老广州城中村的市井氛围
“广州”二字略显斑驳
“庙前三酉”指示牌下靠墙停放的老式自行车折射着年代感
“庙前三酉”酒吧简介
三
在酒吧里落座,Bartender给我们拿来酒水单。酒水单印得像一本书一样,写清楚了各种酒名,且标注了酒的配方。我们点了两款酒:
我点的是“咸柠七”。之所以点这款酒,在于它配方里的白酒叫“沙姜低温慢煮西凤酒”。西凤酒我喝了多年,但用它调的鸡尾酒还没喝过,很想感受一下西凤酒调出来的鸡尾酒是什么样的感觉。
楚乔老师点了一款“白酒龟苓膏”。她比较喜欢吃广东的龟苓膏,“白酒龟苓膏”里配的白酒是“堂白浓香型白酒”,她想体验一下加了浓香型白酒的龟苓膏是个什么感觉。
点了酒之后,Bartender推来移动的柜架,上面有一个仿古的柜子,原来这是要用它完成一道欢迎仪式。打开柜门,里面是两款开胃酒,用白酒、黄酒、威士忌还有果汁调和而成,酸甜可口。Bartender先是拿了两张湿纸巾——用乌龙茶水煮过,带着乌龙茶的清新,我们用它净过手,又分别得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一张“纸”——上面印满了文字,是中英文对照的,讲广州鬼市的故事。Bartender告诉我们,这“纸”是可以吃掉的,还给了一碟蘸料。在手里摸着它分明是纸,上面文字也非常清晰,但它竟然可以吃掉?我有点迟疑,把它卷起来,还是咬了下去——感觉有点像谍战片的情报人员面临危险,把写满情报的纸吞咽到肚里一样。没想到入口之后,这“纸”原来是用糯米浆熬制的,入口即化,很容易就吞咽下去。这个欢迎仪式简短,有趣!
可以吃的“纸”,正反面印着中英对照文字
吃“纸”用的蘸料
进入喝酒的环节,过程也不简单。
我点的这款“咸柠七”,直观看很漂亮:一个比较大的冰块,四周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上面还带一小朵绿叶。杯子托在木盘上放着,木盘上放了一些香草叶。Bartender打火点燃香草,要让燃烧的香草先带来甜味,然后再让我体会这款“沙姜低温慢煮西凤酒”的香气。这款西凤调配的鸡尾酒配方里有金桔,还有自制的柠檬甜味剂,我闻到最强烈的香气是金桔的香气——金桔的香气和西凤酒原有的香气互相衬托,让我感觉到它没有白酒味,但又有西凤酒的影子。入口后酸甜,基本没有白酒的感觉;喝到最后才一丝丝地有上头感觉,才体会到这是个含酒精的饮料。
我点的“咸柠七”
Bartender打火点燃香草
“咸柠七”的配方
楚乔老师点的“白酒龟苓膏”
“白酒龟苓膏”的配方
楚乔老师点的“白酒龟苓膏”,我们怎么闻嗅都嗅不出来里面有浓香型白酒的气味;吃起来感觉不像传统龟苓膏那样有那么强的凝固感和Q弹,而是呈浆状的样子,香气和口感更天然,好像是捣碎的一种植物和中药糊,上面还覆盖一层结晶的糖——苦和甜可以自己在吃的时候随意搭配。楚乔老师说,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龟苓膏。一直到吃完也没有酒意,以至于我都怀疑里面到底是否加过浓香型白酒。白酒到底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我们还琢磨不清楚。
四
庙前三酉酒吧起源于在东山口的一家老店——庙前冰室
“庙前冰室”的醒目标志,是一个大大的“前”字
庙前三酉酒吧起源于在东山口的一家老店——庙前冰室。10月2日我专程前往东山口,去探访作为庙前三酉前身的庙前冰室,地址位于中共三大的会址附近,是一处晚清民国期间的西式建筑遗留形成的老街区,街道很窄,现已成为有名的网红打卡地。这里人头攒动,全是年轻人,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极其少见。街道上各种小店和酒吧密布,其中“庙前冰室”的标志非常醒目——是一个大大的“前”字,门前坐着年轻人,走累了坐在这里,喝点饮料或者抽个烟歇歇脚。
五
2,具有怀旧感的环境。无论是庙前冰室,还是文和友的庙前三酉,都体现出一种属于八十年代广东城中村的感觉——这种风格在如今的广州已经并不太多见,对经历过那个时代、已经进入老年状态的人来说,他们对曾经的那个感觉可能并不是那么有感,而年轻人对自己不了解的过去时代的感觉可能还有好奇,甚至来这种环境里能找到一丝怀旧中的安宁。文和友的庙前三酉对面是广州最大的奢侈品店——太古汇,两者的装修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穿梭于截然不同的环境之中犹如穿越了两个时代,这种感觉和体验对年轻人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3,每个环节都有精心设计的仪式。庙前三酉酒吧的整个商业基础是由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和仪式构成的:从开始预约才能进去喝酒——这其实也是仪式,到酒水单的设计以及点酒后的欢迎仪式,甚至每款酒的饮用——比如“咸柠七”饮用之前,先用火枪点燃一下香料,这些过程都是仪式。这些仪式设计得简短、有趣,有参与感,不仅对第一次来的客人带来惊艳的体验,还会吸引他再次来体会下一款酒是什么样的感觉。尽管它的酒水并不便宜,每杯都100多元以上,但这种仪式让消费者会觉得物有所值。
4,酒体独特。要再强调一遍:这个酒吧是以冰饮为本的,酒只是其中一个配料,它的产品其实是含冰的饮料。以“咸柠七”为例,它的白酒感觉不强,据Bartender介绍,一杯“咸柠七”的总酒精度不超过15%,而加入里面的西凤酒是52度的西凤酒。把金桔、苦橙和柠檬甜味剂加入其中之后,金桔、苦橙的味和西凤酒里原有的香气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不到白酒的味道,倒是有了某种水果味,但这种水果味又跟原始的金桔等水果味有所不同,作为一种鸡尾酒的饮料,它的酒体非常独特。在他们店里,每款酒都是这样的。
结论
两三天走马观花的观察和体验是难以透视到一家酒吧成功的商业本质的,但我觉得有一个结论可以成立——这家酒吧是以饮料带酒,而不是以酒带饮料。他们在冰镇饮料里把白酒元素添加进去,而白酒元素的比例和风格要做得恰到好处,这样年轻人接受起来才毫无障碍,且有利于形成比较正面的传播链。用这种方式,年轻人可以无障碍地开始接受白酒,进而慢慢地再对白酒有其他方面的深化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