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啤酒企业如何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啤酒总产量下降后企稳,前三季度营收轻微负增长
纵观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自2005年起,我国啤酒总产量和销量均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并于2013年达到顶峰,总产量和销量均突破5000万千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叠加产品严重同质化的影响,同时,“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风尚兴起,啤酒总产销量自2013年以来逐步回落。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啤酒总产量已较峰值下降近18%,目前总产量为3300万千升。
据Euromonitor预测,我国啤酒销量在未来4年内将保持相对平稳状态,预计在2024-2027年,我国啤酒销量将稳定在4300万千升左右。
2023年,A股7家啤酒板块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695.34亿元,同比增长6.16%;归母净利润68.49亿元,同比增长16.94%。2024年第三季度,啤酒板块实现营收608.24亿元,同比下降1.95%;归母净利润84.81亿元,同比增长7.73%。2023年,啤酒行业整体实现了稳定增长,增长率保持在中个位数水平。
然而,到了2024年的第三季度,由于受到基数效应和消费环境的影响,行业收入出现轻微的负增长。尽管如此,区域性的啤酒企业仍然展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餐饮作为重要的即饮渠道,对啤酒销售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啤酒即饮和非即饮销售渠道各占约50%。根据Euromonitor的非即饮销售渠道数据,现代化零售渠道,例如便利店、超级卖场、混合型超市所占销售份额逐年递增,截至2023年,已占据销售渠道主导地位,独立小型零售店和超级卖场是两个线下主要销售途径,分别占比49%和31.9%。传统零售渠道市场占比持续减少,加之近年来线上销售渠道逐渐开拓,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线上渠道占比从2014年的2%跃升至2023年的7.7%。
居民收入增长为中高档啤酒扩容提供了客观基础,中高档啤酒销量占比稳步提升。在收入结构方面,预计2015-2030年,我国中高收入以上人群占比将从9.7%提升至34.2%,中高收入群体扩大将拉动中高档啤酒等高质量商品的需求。中高档拉格啤酒销量合计占比由2016年的26.5%升至2023年的38.2%,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群体消费能力强,Z世代和女性消费者消费意愿强烈。《天猫啤酒趋势白皮书》显示,18-24岁的Z世代为啤酒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
此外,淘宝月消费能力超千元的女性,在啤酒消费人群中也占明显优势,女性啤酒消费人群的迅猛发展,使得次高端以上价格带的潜在消费人群基数将持续扩大,助推啤酒消费升级节奏进一步加快。
8元价格带快速扩容,差异化产品不断涌现
各类差异化的中高端产品层出不穷,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产品体系丰富是高端化的必然趋势,各啤酒厂商纷纷推出白啤、世涛等精酿产品。数据显示,2016-2023年,行业白啤销量从19.7万吨增长至69.8万吨;世涛销量从16.3万吨增长至43.2万吨。
未来啤酒行业如何发展?
随着餐饮收入表现相对放缓,啤酒厂商产品高端化节奏受到影响,吨均价提升幅度逐渐收窄。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啤酒行业尚未到达瓶颈,次高端升级趋势明显,中档消费市场韧性较强。价格带容量大,品牌力加持使得升级阻力小,确定性高。啤酒龙头企业的低端产品销量占比仍较高,未来将低端产品整合至中高端产品的趋势明显。
面对啤酒消费市场总量的发展瓶颈,各个啤酒企业继续推进高端化进程,销售端着力扩充品牌矩阵,扩大品牌影响力,积极争夺高端市场,在生产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未来,啤酒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应该是以产品组合为主,针对不同场景打造不同的大单品,覆盖不同消费者群体,市场也将更加注重价格带和场景的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