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批发现代化市场建设及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予以采纳。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分工情况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三定方案”,商务部是综合市场的行业主管部门,对综合市场的规划、标准、建设、投资等进行管理,担负主体责任;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对市场主体的准入和市场交易秩序进行监管,担负监管责任。
按照张店区市场监管局和张店区商务局的“三定方案”规定,市场的规划、投资、建设和标准体系建设是商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因此,我区综合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在“硬件”建设上由商务部门承办,我局主要在“软件制度”及日常管理方面注力。
二、我区现有农批市场简介
农批市场在市场食物链上处于“头部地位”,体量大、交易量大、交易额高,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非一般零售市场、便民市场可比。目前,我区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家,即坐落于科苑办的山东海盛水产品批发市场、淄博潘成粮油批发市场,坐落于车站办的淄博鲁中蔬菜批发市场及坐落于马尚办的山东博发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Ⅱ期隶属经开区管辖)。我区农批市场在经营大类上涵盖蔬菜、水果、水产、粮油等主项,各有侧重,总体“分工明确”,另外生熟肉品、禽蛋副食、酒水干调、日用百货等业态,分别在不同市场亦占有较大权重。
(一)山东海盛。该市场位于金晶大道与华光路交汇处,始建于2004年,占地面积100亩,配备有超万吨级冷库,现有经营商户380余户,目前在营行市分为冰冻水产区、鲜活水产区、副食粮油区、肉类蔬菜区、酒店用品区、综合交易区等;除批发外,也为市民日常采购的一站式综合交易市场。市场影响力辐射淄博各区县及周边滨州、章丘、莱芜、济南、东营等地市,为我市最大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
(二)山东博发。该市场位于北京路王舍路交汇处,成立于2009年6月,占地240多亩,目前入驻市场的固定业户400余户,流动业户4000余户,年交易量300多万吨,年交易额70亿元,历史最高年交易额近100亿元。该市场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市级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规模和交易量位居江北第一,名列全国同类市场前十名。是华北、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善的专业果品批发市场。
(三)淄博潘成。该市场位于金晶大道247号,占地约30亩,入驻商户50余户,主营大米、面粉、食用油、五谷杂粮、禽蛋等,是淄博地区主要粮油集散地,是我市唯一大型的粮油专业批发市场,除供应本市外,市场影响力辐射东营、潍坊、济南、泰安等多个城市,日吞吐量和年交易额在省内同行中处于前列。
(四)鲁中蔬菜。该市场成立于1988年,位于309国道与张南路交叉路口,占地面积180余亩,是以蔬菜批发为主,兼营干鲜调味、海水产品、生肉、肴肉、粮油、酒水、副食品等多种农林渔副产品和工业品的综合性大型批发市场,是国家农业部第一批农业部定点市场,是市、区两级政府重点“菜篮子”工程项目。市场现入驻固定经营商户500余户,蔬菜批发业户1000余户,年交易量48亿公斤,年交易额近60亿元,是全国各地蔬菜在鲁中地区的主要集散地。2017年3月,市场开办单位投资9000余万元,升级建设市场4#综合体超市大楼,已于2020年11月投入使用,市场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三、市场提升改造正在进行
今年初,我市商务部门出台《淄博市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我区有9处农贸市场列入改造提升计划(即博发、鲁中蔬菜、潘成粮油、金乔、金塔、城中、九级、石村、丽景苑诸市场),其中就涉及我区现有农批市场3家。我局根据职能分工,在与区商务部门反复交换意见后,按照市《方案》要求,及时拟定并由区政府办出台《张店区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张政办字〔2021〕10号),全面指导我区以农贸市场为代表的各综合市场整体提升工作有序进行。
四、从组织“联合考察”到“制定清单”,协同各部门全面推进
区委书记郭庆、时任区长王学刚均对“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行动”做出重要指示,我局将之作为全年“中心工作”之一,全力配合商务等部门持续抓好推进,确保年底实现既定目标。
首学先进。为学习借鉴我省青岛市在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我局“靠前一步走”,积极与青岛市场监管部门联络、接洽,全力促成了今年3月4-5日由区政府于洪副区长带队,区商务、区市场监管、部分镇办、社区及市场开办单位人员参与的赴青农贸市场考察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为接下来的提升改造行动“少走弯路”打下坚实基础。
联动督导。张店区于3月29日成立全区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推进工作专班,我局作为专班成员单位之一,全程出招亮剑、严督实导,与其他部门协力将项目工作向深处推进。
五、侧重“快检”建设,确保食品安全
六、数字赋能,溯源监管
在提升改造行动大框架下,我局创新启动“张店区农贸市场溯源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并与之有机结合。在此之下,鲁中蔬菜批发市场通过开发使用聚合二维码智慧监管平台,为830余户业户录入基础资料,其中219户业户已经打开使用端口,目前正在对业户进行应用培训。博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借用原商务部的溯源系统,目前正在改造中;海盛水产品批发市场已为319户业户录入基础资料。
七、各农批市场当前面临的问题
八、各农批市场都已“动起来”
(三)山东博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一期成功运营的基础上投资6000余万正在进行二期开发和改造升级(属经开区),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新模式与传统商贸业结合,向上依托成熟的商户+农村合作社+果农菜农的合作模式,强化供应链建设;向下以两座12层电商楼为基础建设电商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全渠道布局,线上交易平台结合本地即时批发零售和物流配送,保障商品供应充足、配送即时,从田间地头一直到小区生鲜超市,打通生鲜最后一公里,为市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九、“智慧农批”转型改造与建设任重道远
我局通过市场调研、与先进地区对标等方式,发现我区农批市场在规划、建设、运营以及食品安全追溯和监管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传统农批市场粗犷、单一的功能结构和经营模式,业已无法跟上我市我区消费升级的变化、终端零售市场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消费者个性化购物需求,需要紧密结合我区农批市场实际和全区综合市场整治工作进程,进一步调整思路、修正做法。建议在现有市场布局基础上,尽快启动实施现营农批市场“智慧化”改造提升和新的“智慧农批市场”的择址新建工作。
一是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由行业主管部门编制我区农批市场新建和升级改造规划,把“数字化”“现代化”“规范化”定为发展和转型升级方向。
二是应对农批市场的行业引领作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予以高度重视,启动建设一批新的高标农批市场,同时要设置一定高度的“准入门槛”并通过增加农批市场“出生证”的“含金量”来保证后续投入的持续性和运营管理的长期性。要立足山东全省、放眼全国市场,打造几处“买全国”“卖全国”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张店“菜篮子航母”。
三是现营农批市场在承接服务好本地农产品流通功能同时,要着重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重点进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更新农产品流通体系,努力做到农产品供需动态平衡,以积极促进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四是积极推进“智慧农批”建设步伐,用大数据手段解决农产品溯源问题,以信息化手段建立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监管机制,重点实现信息公开、交易溯源、联网监测三大功能,完善“价公示、可追溯、连成网”三大“诉求”,全面提升我区农批市场品质档次和运管水平。
五是借鉴外埠先进经验,指导有条件的市场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对市场统一运营和管理,用现代化管理替代旧的“房东式”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高素质管理团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法宝
七是从供给、需求两侧发力,着力强化农批市场的“公益性”属性,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要衔接好农产品产地与市场的对应关系,要协调好交通运输环节的畅通,维护好农批市场的经营秩序,努力做到米面油、肉蛋奶、菜果鱼的供需平衡、价格稳定和库存充足。还要通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着力防止市场之间的“恶性竞争”,通过稳定各自经营队伍,维持购销稳定的经营局面。
八是通过推行长效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市场开办单位责任制,补齐监管“链条”,形成政府“抓总”、部门“联动”、市场“行动”、社会“监督”的综治格局并在当前冷链食品、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及预防性消毒等疫情防控环节上,通过落实好主体责任,使农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闸门”作用。
九是通过积极开展农批市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业户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市场整体“提质增效”。
十是通过开展农批市场文明诚信业户创建活动,增强业户的自律意识和争先意识。
十一是通过“走出去、学进来”,扩大学习、交流范围,开门“办市场”“管市场”,全面吸收各地先进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营经验,提升我区农批市场建设与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