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酒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零售端口统计,中国酒水类零售额每年高达1.5万亿元,其中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三大市场各领风骚。
2018年销售数据回顾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披露的2018年销售数据,白酒年消费量为871.20万千升,利润总额达到1250.5亿元;啤酒年消费量为3812.24万千升,利润总额为121.85亿元;葡萄酒年消费量为62.91万千升,利润总额为30.63亿元。尽管啤酒消费量是白酒的四倍,但其利润仅为白酒的十分之一。葡萄酒在酒类市场中占比最小,但每年的增长势头不容忽视。
2020年疫情影响
2020年,受疫情影响和宴请活动的减少,酒水零售业务遭受重创。这不仅限制了线下门店的扩张速度,也促使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更多地转向线上。批发渠道同样受到影响,但电商批发平台的表现如何呢?
电商平台葡萄酒销售情况
在电商批发平台中,排名前10的酒款有6家来自山东,9款为红葡萄酒。价格区间广泛,甚至出现了5.8元一瓶的超低价格。一款来自山东烟台的OEM贴牌赤霞珠,标注法国AOP,提供定制酒瓶和酒标服务,月销量达到1万多瓶,成交额超过12万元。
品牌与价格策略
OEM模式在蹭品牌效应方面发挥了作用,如袋鼠品牌因知名度而被频繁蹭用。尽管价格在列表中偏高,但与黄尾袋鼠相比,价格差距并不显著。此外,还有16.9元的澳大利亚西拉和15.5元的莫斯卡托起泡酒,后者在其他平台的售价可达到89元一瓶。
自主品牌表现
智利的傲鱼作为自主品牌在平台上表现突出,尽管价格不公开,但其销量和成交额均居首位。一款产品的月成交额高达80.9万元,小瓶装酒的销售额也达到了26万多元。
小瓶装葡萄酒的市场挑战
近两年,小瓶装葡萄酒开始在各大平台流行,并受到一定追捧。然而,对于酒商而言,小瓶酒在市场拓展上仍面临困难。尽管家庭消费和年轻消费群体正在崛起,但在正式社交场合,750ml容量的葡萄酒更受欢迎。
冰酒与起泡酒的市场表现
冰酒,被誉为“液体黄金”的甜型葡萄酒,其价格一直较高。然而,在电商平台上,冰酒的价格低至9.8元,最高成交价仅为18.7元。起泡酒在平台上的成交量相对较低,最高成交量不过5万多元。
烈酒的市场表现
令人惊讶的是,10.9元的烈酒在平台上的销量最高,尽管其评价众多,但是否为刷单仍有待考证。威士忌作为蒸馏酒的一种,通常选用优质农作物作为主要酿造原料,市面上的威士忌酒品牌价格通常不会低于100元。
酒类电商的B端战略
酒类电商通过发力B端买卖,加速了渠道信息的透明化,减少了中间流通渠道和中介费用,实现了双方的共赢。这可能成为未来酒类电商盈利的关键点之一。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酒类电商正逐步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为酒商提供了新的进货渠道和市场机遇。通过电商平台,酒商可以直接进行商品的有效配置,节省渠道费用及物流费用,提高渠道效率,降低渠道层次。
补充完善内容:
在补充完善内容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酒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不同酒类在市场上的演变过程。
2.市场趋势分析:分析当前酒类市场的新趋势,如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新兴品牌的影响力等。
3.电商平台的优势与挑战:深入探讨电商平台在酒类销售中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4.消费者行为研究:研究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酒类产品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来优化用户体验。
5.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探讨如何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