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格力地产突发公告披露了最新的重大资产重组草案。
草案核心内容是,格力地产要把它持有的上海合联、上海保联、上海太联、三亚合联及重庆两江的100%股权及上市公司对横琴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5亿元借款,与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进行置换,估值差额部分以现金进行补足。
公告显示,格力地产拟置入的免税集团51%股权的最终交易价格约为45.79亿元,拟置出的资产最终作价55.05亿元,拟置出的债务最终作价5亿元。所以,海投公司还要向格力地产支付4.26亿元的现金差额。
查了下数据,格力地产2022年、2023年净利润连续为负,分别亏损20.57亿元和7.3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继续亏,净亏损9.21亿元,同比下降194.70%。已经亏得妈不认识。
再看看人家珠海免税,年年都在赚钱,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1.7亿元、6.67亿元,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则为4.36亿元。不要太香!
本次交易完成后,据披露,格力地产2024年1~6月净亏损较交易前将收窄5.43亿元,免税业务显著缓解格力地产亏损状况。
毫无疑问,格力地产这次是赚大发了!
不但把地产夕阳业务给抛掉了,换回来了朝阳产业免税业务,还拿到了约4.26亿元现金!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a股房企最优的一个重组方案了。
格力地产等这天已经等了四年,其重组之路可谓非常坎坷,下面,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
2020年5月,格力地产宣布要筹划重组,当时提出的方案是对珠海免税集团100%股权收购,交易价格为89.78亿元,同时拟募集不超过70亿元配套资金。
2021年2月,格力地产原董事长鲁君四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导致公司重组事项暂停。直到2022年底,格力地产完成换届选举,鲁君四走人后,才得以重启重组工作。
新方案还没出来,没过多久,2023年7月,格力地产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重组事项再度停滞。调查结果显示,格力地产确实在2018年至2021年少计提了存货减值损失,导致近几年公司利润不实。2023年11月,在交了几百万罚款擦干净屁股后,格力地产再一次重启重组工作。
几经波折,格力地产深知,老方案没那么容易过上交所那一关,得换一个容易过关的新方案才行,2024年7月对外公告称,要对原重组方案进行重大调整,调整的方向大致是——不再涉及股份发行或募资,而是选择以资产置换的方式来重组,同时,不再寻求100%控股珠海免税,只求有个控制权就行。
一般来说,持股比例达到51%以上可以获得相对控制权,持股比例达到67%以上则可以获得绝对控制权。
2024年11月22日,终于,格力地产全新的重组方案出炉了!拿自己的部分地产业务换了珠海免税51%股权,还拿到了4.26亿元现金。格力地产表示,通过此次重组,公司未来会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进军免税业务,蜕变成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运营等产业链布局的大型上市公司。
这个重组方案,珠海国资、珠海免税、格力地产可以说是“三赢”。
官方资料介绍,珠海免税目前拥有20余个陆路口岸和机场口岸的出入境免税店,与300余家世界顶级品牌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销售免税品涵盖烟酒、香水、化妆品、食品等多个品类,口岸免税业务销售体量居于全国第二位。
简单理解就是,珠海免税是开免税店,卖免税产品的。
免税业务,这可是大有前景的赛道啊!一来,政策支持,国家希望把消费者在国外消费的钱留在国内,所以这几年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持续落地;二来,有消费升级的大背景,未来出国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即使不出国旅游的人在国内也希望能够买到免税的国外好产品。
但是,这个行业是有门槛的,不是阿猫阿狗都能玩的!
开免税店需要免税牌照,这个牌照需要国务院审批,到目前为止,国内有牌照的也才10家而已。珠海免税,便是其一。
珠海免税的实控人是珠海国资,这么有前景的产业,珠海国资肯定希望把它打包上市快速做大做强。与此同时,格力地产的实控人也是珠海国资,地产现在是“万人嫌”,连连亏损,严重拖累股价,且以后这个行业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大火花了,还搞个毛线!那么,干脆把两家公司的资产调换一下,把免税业务弄到上市公司里面去,把上市公司里面的地产业务给剥离出来,那不就完美了么。
11月22日,格力地产全新重组方案一公告,其股价立马逆市大涨,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板,收盘报收于7.85元/股,上涨6.08%,创下今年以来新高。这足以说明,资本市场有多认可这一方案。
附珠海免税目前在口岸免税店搞的【茅台与香烟组合优惠活动】海报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