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栋的设计,除了客户看得到的细节,更注重客户看不懂的细节。
他推崇多维设计理念,把单维的视觉设计延展到多维的嗅觉、触觉、听觉、味觉和知觉设计。详细研究业主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除了提供艺术审美,还要统筹建筑结构、建筑给排水、采光与照明、保温与暖通、隔音降噪、健康材料、强电弱电、施工工艺等。打通墙内墙外的设计和系统,整合全产业链先进技术和材料,缔造既美又好的舒适健康空间。
对于新家的装修,年轻的夫妇与古稀之年的长辈在风格偏好上有一些小分歧,长辈喜爱传统中式,年轻的屋主偏爱现代极简。如何设计为两代人都满意的居所,同时兼顾年幼孩子的成长需求,给了设计师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套房子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户型结构并非传统意义上方方正正的矩形,更多呈现为弧形和异形。原有的户型布局,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和空间的浪费。如何结合业主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提升空间的利用率,改善空间的动线与通风采光是本案设计师最大的挑战。
为了让空间的采光与通风达到更佳状态,设计师在动线设计上采用了十字动线结合回字动线的形式,做到隔而不断、围而不合,这样户型变得更为通透,但是又不会一眼望穿。
在风格上,设计师提取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加以现代极简设计手法,巧妙地平衡了两代人对两种精神气质的需求,打造了一个“现代宫廷风”的家。
玄关往往决定了一个家给人的第一印象,它不仅是“门面担当”,同时还要承担“出入”的基本功能,完成“外面的世界”与“家”之间的身份切换。
在玄关的设计上,设计师首要考量的是照明。“我希望在入户的过程当中,业主看到的不是一瞬间所有的灯全部亮了,而是有一些氛围的照明缓缓亮起。”打开家门,看到缓缓亮起的暖色灯光,回家的仪式感油然而生。
其次是功能上的考量。入户两侧设计了大量的定制柜,方便一家人收纳出行更换的衣帽鞋包等物品。右侧的带脚鞋凳设计为双人位,可以满足大人和孩子同时换鞋,提高入户的舒适性。左侧则利用墙体的横截面做了一面穿衣镜,既方便出行整理着装与妆容,也达到了延展空间的目的。
顶天立地的柜子让空间扩容不少,不过这样设计的代价是自然采光会减少。这一点,设计师早已想到,并且通过设计的巧思完美解决了玄关采光不足的问题。他在鞋凳上方做了一扇雾化玻璃,可通电来灵活控制玻璃的可见度,这样就可以把厨房的自然光线引入玄关,也保证了一定的隐私性。鞋凳两侧的柜体侧板采用135°的斜面设计,阳角做了弧形的处理,不仅更有装饰性和开阔感,也更加安全。
“软装的技巧在于整体统一,在有限的风格里,渲染出无限的意境。”设计的整体性,从玄关开始。素雅的胡桃木染色木饰面从玄关一直延伸至全屋,奠定了整个空间低调沉稳的气质。所有的木饰面有别于传统工艺,都采用了无钉无胶的工艺,利用背挂件和金属条做固定和调节,更加环保的同时也更加精致。
站在玄关远望,视线尽头即是主人私密的休息区,两扇镶嵌金属边框的玻璃移门,将动静分区灵活分割,保证了生活的隐私性与神秘感。
打开玻璃移门,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过道,宛若宫廷内殿般,极具东方神韵。过道顶部采用传统的八字顶,与两侧的八根柱廊上下呼应,尽显古典气韵。值得一提的是,八根柱廊不仅仅是装饰造型,同时也兼具收纳功能。男主人平时喜欢钓鱼、打高尔夫,钓鱼竿和球杆等长条形装置都可以在这些狭长型的柜子中得到妥善安放。
两侧摆放的兵马俑好似内殿的侍卫,每日守护主人安然入梦。意大利艺术漆与染色胡桃木的质感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而神圣。
“中国人的美学,崇尚极简,讲究盈满则溢,凡事留三分余地。”设计师贯彻极简原则,主张疏而不空,满而不溢,整体设计呈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客厅照明采用无主灯设计,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可随意切换灯光模式,营造不同的情调与氛围。没有复杂的天花板,整个空间也显得整洁而有层次感。
电视背景墙的设计灵感源于大闹天宫宫门的元素,孙悟空脚下是一个大殿的踏步,背后的鱼肚白石材纹路犹如缠绕的斗气。以传统文化的内敛沉稳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空间注入唯美的古典情韵。
为了保护年幼的孩子的视力,设计师采用投影仪代替传统的电视机。投影设备及影音设备全部藏于吊顶内部,靠遥控器控制。
客厅中央,一组舒适的乳白色转角沙发离墙摆放,观影距离更加合理。富有东方韵味的单人实木布艺沙发椅与长沙发相向而放,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
地毯常常起到出色的点缀效果,但考虑到日常清洁,设计师选择了一块更易打理的小圆毯代替传统大块地毯,青蓝色渐变纹理宛若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展于大理石地面,与敦厚圆润的单人沙发相映成趣。
两组沙发间是两个高低错落的圆形茶几,各自承担不同功能。高几可根据需要自由移动,不拘泥于传统茶几而存在。“我们尽可能地简化,以求表达最简洁实用并且主题明确的视觉效果。”设计师说。软装及艺术品的选择少而精,去繁求简,是传统中式与现代极简的平衡法则。
书房藏在沙发背面的玻璃移门后,独立的空间划分,远离卧室区,不会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休息。写字台的设计完全贴合房屋的特殊形状,超长桌面,无论阅读、学习还是办公都绰绰有余。
书房还兼具客房功能。设计师用液压五金的方式将床隐藏到墙柜之中,将床拉出即可变身功能齐全的客卧,以备不时之需。平时则将床隐藏,使空间得到更多的释放。
餐厅的设计同样富含东方韵味。遵循主人的生活习惯,餐桌选用了一张8人的大圆桌,暗藏式转盘可以大大提升用餐体验。整体色彩搭配与中国文化气质相契合,米灰色内敛,胡桃木古色古香,是历经年代愈发醇厚而耐人寻味的稳重情调。
圆桌正对面是开放式西厨,东西方生活方式在此完美碰撞融合。开阔的操作岛台,是热爱烘焙的女主人心头最爱。内嵌电磁炉、蒸箱、烤箱等智能电器,让料理这件事变得更加轻松便捷。隐藏式冰箱使空间保持整体的视觉美感,超大容量足够储存一家人日常所需食材,疫情期间也能幸福度日。酒柜用玻璃材质的柜门加上氛围灯光与其他柜体区分开来,加上白色岩板台面,整体和谐简练。
餐厅内侧靠近阳台的区域,设计为主人饭后品茶的休闲区。一把造型简约的弧形实木长椅,平添一份优雅气韵。闲暇之余在此静坐,眺望窗外繁华,尽享都市生活里难得的轻松“食”刻。
为了方便女主人在料理的同时兼顾孩子的学习,设计师在两面储物柜中都设计了可折叠收纳的写字桌板,细节之中尽显人文关怀。
拥有超大独立衣帽间的主卧,堪称每个精致女孩的梦中情屋。一面轻钢弧形隔墙,把主卧分成了3个区域:睡眠区和两个衣帽区。功能合理区分,巧妙互通,保证空间私密性的同时,隔而不断,围而不合。
整个主卧的衣帽系统分为开放式层板衣柜、闭合衣柜、半透明玻璃门衣柜三种款型,适应多重收纳需求。
床后的衣帽区是半透明黑色玻璃柜门,可收纳男士的西服衬衣与女士礼服、包包等相对美观的衣物,防尘的同时达到展示目的。中间用不同皮纹材质为女主人打造了一个梳妆台,高级感尽显。
转角位置选择了开放的层板式衣柜,可以悬挂一些常穿的衣物,也可用于次净衣(隔夜衣)的收纳。其余空间则做成闭合衣柜,使得原本规则空间形成一个打断效果,同时提高了弧形空间的利用率。
在衣帽区正中央,设计师还为女主人配备了一个梳妆岛台,首饰、手表、钱包等小物件都能有序收纳其间。岛台的另一端,定制了一个三角形的坐凳,底部也有收纳功能。
主卫采用隐形门设计,内部同样设计了大量的收纳空间,使得物品尽量不外露。“我们不仅要做到形式上的极简,更要做到生活上的极简。”设计师说。
长辈房的设计,遵循舒适自然的原则。窗外直通阳台,是女主人精心打造的室内花园,种满了绿植,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于是设计师激发灵感,以一幅巨大的叶片插画作为床头背景,将“生机”直接搬进长辈房,形成内外呼应。即使疫情在家足不出户,也能感受自然的气息。
靠窗设置了一处独立的阅读学习区域。老人在带孩子之余,也能享受个人独处的静谧时光。
儿童房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空间。带淋浴的独立卫生间、衣帽区、学习区、双人床,一应俱全。
在色调和家居的选择上,设计师希望做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让小主人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他把儿童床设计成一个游艇的造型,前后两面的壁纸也是由他自己设计的“浦江两岸的日与夜”,彰显地域特色,极具想象空间。
“设计的价值除了外观,更多的是改善生活。”在艺术性之外,设计师也特别注重功能性与安全性。在功能方面,双人高低床中隐藏了大量储物空间,楼梯的每一阶踏步都是一个抽屉,楼梯两侧空间也安排了收纳柜体和展示柜体,足够满足小主人5-10年的成长需求。在安全方面,所有的阳角都导了圆弧,避免儿童受伤,同时也与建筑外观形成呼应。
儿童房卫生间的洗手池相对较小,无法容纳大部分用品,只能单纯用来洗手和填补墙体的结构凹凸区域。因此,设计师在衣帽区增加了一个洗漱和饮水区,在儿童年幼时,可以方便夜间护理。
洗漱区底部配备了一个带滑轮的移动抽屉,既可以储物,也可用作儿童练习自己刷牙和洗手的踏步。考虑到安全细节,当踏步载重达到15kg时,轮子可自动锁止。
“设计不是艺术的自我表达,而是替人实现。做好设计,不仅需要做好感性的艺术,也必须具备理性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一份同理心,能捕捉业主真正核心的需求。”
在设计师孙正栋看来,住宅设计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工程,并非只有视觉艺术单一维度。结构和配电决定了居室的安全,给排水和暖通决定了居室的健康,全屋定制决定了功能,而软体家具则决定了舒适,艺术品决定了空间的人文高度。
在本案设计中,他始终以业主的居住角度为第一导向,从多重维度为业主量身打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居所。
01.全屋统一木饰面,可以增强视觉整体美感。02.极简设计的法则,摒弃无意义的装饰,用细节表达空间质感,用文化提炼来表达意境。03.老人和小孩的空间,要格外注意安全性。确保地面防滑且没有高低差,墙体、柜体阳角做圆角处理,柜门做暗拉手。04.采光不足可考虑使用雾化玻璃,弥补采光的同时又可保证隐私性。05.利用可开可合的移门打造动静分区,使各功能空间实现互通又能相互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