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有创业记录《我为什么从移动公司辞职开办托管班》
假设你正在进行托管选址,或者托管机构面积较大,哪怕有5-20平米的位置可以留出来。留出来干什么?做家长等待区?学生阅读区?那肯定不是,那些区域已经在托管的四墙九区中规划了。
暂且卖个关子,问问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孕婴童用品店或便利店门口的儿童摇摇车?投1元硬币后魔性的音乐响起“你是我的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几分钟后小朋友拽着家长的手非进到店里面去买玩具或者零食。已经有孩子的朋友不要笑,大多数一两岁的孩子都是这样,我的孩子也不例外。
一个摇摇车上千元,加上管理、电费以及日常维护,那么重每天还要搬进搬出,有时候还要冒着被城管收走的风险。算下来利润没多少,但为什么很多商家门口都要摆放呢?
1.托管+文具店
大家可以观察下放学后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几乎被围个水泄不通。客户不是学生就是家长或者是家长带着学生来,如果东西卖的便宜的生意更加火爆。
那能否自己在一楼隔出5-20平米做个文具店,请个店员来管理。每天到文具店的学生或家长几十个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你的东西卖的便宜,服务态度又好。一两百客户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觉得太繁琐,那能否把这么点地方租出去,一楼的小门面租金都不便宜。
可能承租人不同意,那你就找同意的人来租嘛。他们做生意考虑的是否赚钱,也可以把租金便宜点,这都不是事儿。在你机构做活动期间也可以派员工下来一边给文具店老板帮忙,一边介绍咱们的招生活动等。
2.托管+复印店
假设别的复印机构复印收费是3毛钱一张,那能否两毛一张,如果是自己经营的能否一毛一张?平均下来每张A4纸的批发价不到4分钱,加上其他的耗材理论上一毛钱都不亏本。三星手机是咋没落的?小米手机是咋起来的?一样的道理!
3.托管+书店
采集教材是因为经常有学生在学期中途丢失课本,由于课本售价很低,除了开学那几天,后期书店都不再销售,反而变成了紧缺资源。目前各地管理部门不允许学校私自采购教材,所以学校会指定一些练习册让学生去购买,需要了解清楚后再去批量采购这些。
再说租书的书店,采购一批学生们喜欢看的漫画、学校指定课外读物。每样多采购一些,可以针对本小学生办理借书卡。一般建议要求家长带学生来办理,比如押金30元-50元左右,每次可以借阅价值1-3本书籍。一周内免收租书费,超期未归还的每本书每天收取1毛钱的费用。
也有人提到过“托管+零食店”,小学生喜欢吃的零食很多都是不够健康的零食,比如辣条、糖果等。大多数家长不太希望孩子吃这些零食,如果我们做了这个店铺无形中会让家长对我们机构产生不友好的想法。所以不太建议这个模式。
后记:
托管招生从潜在客户没有交集到成为我们的客户再到口碑介绍是分为几个步骤的。
第二步是信任和价值,我们机构周边也有其他同行,客户为什么选择你?你能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怎么让客户信任你?目前中国所处的阶段,面对面提供服务的行业(托管行业也是)真正做得好走得长远的往往都是回归本质,练好核心基本功。
专业托管机构的“四墙九区”的布局是我们能够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价值的具体展示,不卑不亢的展示我们真实在做的内容,有利于打造家长对于我们机构专业性的初步信任。除了核心内容之外的,一些不是托管机构必须的特色打造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易经》里面的“易”有三种含义,一是不易,也就是不变的东西;二是变易,变化的东西;三是简易,大道至简。只要你能看到本质,看到不变的东西,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然后把万变的东西,归纳成简单直接有效的东西为你所用。
第三步是报名成交,初步的信任解决了,报名交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四步是口碑介绍,报名后我们按照所介绍或所展示的流程来运营机构提供服务,在托管机构的核心环节研究和深耕,甚至超出家长的预期。家长就会自动帮你转介绍,这是好口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