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加盟助力业绩升“姻亲圈”3“亲家”身价近900亿

2013年,八马茶业曾谋求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最后于2015年挂牌新三板,并于2018年4月终止挂牌。2019年7月,八马茶业又重启上市计划,转战深交所,2021年4月申请创业板IPO,于2022年5月撤单。2022年9月,八马茶业申请登陆深交所主板。

2019年至2022年1-9月,八马茶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12,187.18万元、136,372.01万元、188,483.98万元、151,539.7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515.67万元、6,946.25万元、29,828.43万元、25,150.23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八马茶业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0,899.69万元、32,046.13万元、35,143.72万元和37,882.06万元,绝对金额较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7.81%、35.48%、26.77%和26.37%,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3.46%、54.27%、50.84%、47.11%。

报告期内,八马茶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3.31%、24.20%、27.07%和19.71%。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线下加盟模式销售额分别为48,043.87万元、59,468.98万元、89,100.91万元和71,821.3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7.44%、47.33%、51.50%和51.44%,占比较高。

据华夏时报报道,单看2022年第一季度成绩,八马茶业“增收不增利”的压力仍未消除。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5亿元,同比增长4.2%,但同时净利润却下滑9.88%。从财报数据来看,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占比高、以及存货影响,反映短期经营质量不佳。

据投资者网报道,在八马茶业首次申报创业板上市的时候,交易所对公司线下加盟和网络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提出了质疑。如在第一轮与第三轮问询中,交易所就要求“(八马茶业)说明加盟商一般备货周期,加盟商进销存、退换货情况,备货周期是否与加盟商进销存情况相匹配,是否存在加盟商压货情形,退换货率是否合理”。

据长江商报报道,2017年,央视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中测试了八马茶业的部分茶叶产品,过程中发现,八马茶业的乌龙茶样品存在样品质量较差、污染物超标等问题。八马茶业招股书也披露,2018—2021年,公司涉投诉、举报113起,其中虚假宣传63起,质量问题23起,其他(产品执行标准、售假、超范围经营等)27起。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9月,八马茶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2,254.98万元、126,617.12万元、174,413.38万元、140,610.4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188.16万元、11,646.99万元、16,349.35万元、14,399.7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663.49万元、10,983.40万元、15,564.50万元、13,745.89万元。

存货规模呈上升趋势

八马茶业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保证存货供应的充足性及物流运输的及时性,需要置备一定规模的存货。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线上、线下直营以及加盟渠道的快速扩张,公司存货规模呈上升趋势,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0,899.69万元、32,046.13万元、35,143.72万元和37,882.06万元,绝对金额较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7.81%、35.48%、26.77%和26.37%,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3.46%、54.27%、50.84%、47.11%。

八马茶业表示,若出现部分存货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导致价格下降或出现滞销等情况,则公司需对该等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予以报损,从而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八马茶业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62、2.22、2.38、1.77,基于经营模式及销售渠道所选取的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91、5.44、6.39、4.69;2019年至2021年,基于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所选取的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0.83、0.54、0.58.

2022年1-9月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71%

加盟模式销售额占比较高

加盟模式是八马茶业进行渠道拓展的重要一环。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线下加盟模式销售额分别为48,043.87万元、59,468.98万元、89,100.91万元和71,821.3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7.44%、47.33%、51.50%和51.44%,占比较高。

华夏时报:“增收不增利”压力未除

据华夏时报,单看2022年第一季度成绩,八马茶业“增收不增利”的压力仍未消除。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5亿元,同比增长4.2%,但同时净利润却下滑9.88%。从财报数据来看,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占比高、以及存货影响,反映短期经营质量不佳。若问题持续,则可能会出现部分存货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导致价格下降或出现滞销等情况,从而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金融商学执行院长罗攀分析指出,从八马茶业上市板块的申请变更可以看出,当前茶企上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从此前深交所的问询来看,茶企的科创属性显然是不足的。按照我国资本市场板块功能定位来看,科创板、创业板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都强调企业的科创属性。然而,在这方面茶企与上市板块不符;第二,从资本的角度来看,上市企业往往要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和爆发性,但是茶企本质上是消费品,而且是非常传统的消费品,与其行业竞品,比如咖啡等还不太一样。茶作为消费品,其消费人群规模虽然广,但是却不具备过度开发的可能。这就使得茶市场的消费规模不太会有太大程度的增长,这反映到茶企上,也是如此。一旦突破1亿元的业绩规模后,很快就会陷入瓶颈期,缺乏明显的增长性;第三,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茶市场具有强烈的第一产业特征,受天气、气候、地域影响都较为明显。当前,茶业市场的基本生产构造是,第一产业种茶树与提供原茶,第二产业加工,第三产业茶文化打造与市场营销。茶业市场虽然跨越三个产业空间,但核心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就是说,第一产业决定了茶的品质,而第三产业决定着茶的消费文化,进而决定着茶品牌和茶市场。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从生产角度看,茶企的农业特征很强;从资本角度看,茶作为消费品的增长较为缓慢,不具备爆发性;从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功能定位看,茶企在很难达到主板上市要求的情况,又不具备科创板、创业板等板块的科创属性。种种制约因素导致茶企上市较为艰难。

长江商报:涉113起问题投诉

据长江商报报道,八马茶业曾因产品质量问题,一度身陷负面舆论的漩涡之中。2017年,央视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中测试了八马茶业的部分茶叶产品,过程中发现,八马茶业的乌龙茶样品存在样品质量较差、污染物超标等问题。

八马茶业招股书也披露,2018—2021年,公司涉投诉、举报113起,其中虚假宣传63起,质量问题23起,其他(产品执行标准、售假、超范围经营等)27起。

2022年10月5日,记者走访位于武昌区徐东大街的一家八马茶业门店,正值国庆假期,店中仅有一位客人在挑选礼盒,显得十分冷清,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人会在网上买茶叶,公司是通过网购、直播等方式开拓营销渠道,增加茶叶的销量。”

但是,在黑猫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上,记者也发现八马茶业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022年以来,有消费者投诉称“八马茶叶礼盒发霉长毛”“八马茶叶普洱茶夹杂两根长发”“八马茶叶大红袍产品中存在烟头”“泡茶之际发现袋泡茶内含有纸张碎片”等。

“规范化是当前茶企资本化的核心困境。”有行业人士表示,“茶产业规范化不易,原茶的收购阶段为现金收购,管控难度很大,企业想要做假账非常容易。交易环节也一样,不容易进行规范化管理。另外,这些企业多为家族企业,管理机制、财务体系不够完善。”

中新经纬:“姻亲圈”三位“亲家”身价近900亿

王文彬的另一位女儿王佳琳,则嫁给了七匹狼的实控人周永伟之子周士渊。

而王文彬之子王焜恒,迎娶了安踏体育实控人丁世忠的女儿丁斯晴。安踏体育则是中国领先的品牌运动鞋类企业之一。

在查阅七匹狼和安踏体育的年报后,并未发现两家公司对八马茶业的关联交易,也就是说,三年来,八马茶业对两家共计仅有60多万元的销售额,业务资金往来也不过百万。

投资者网:生产销售模式的疑虑消除了吗?

在线下加盟和网络销售快速增长支撑下,公司的收入增长迅速。2019年,八马茶业的收入还仅有10.23亿元,到2021年末,已增长到了17.44亿元;三年间,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6%。同期,八马茶业归母净利润从9188.16万元增长到1.63亿元。

不过,在八马茶业首次申报创业板上市的时候,交易所对公司线下加盟和网络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提出了质疑。如在第一轮与第三轮问询中,交易所就要求“(八马茶业)说明加盟商一般备货周期,加盟商进销存、退换货情况,备货周期是否与加盟商进销存情况相匹配,是否存在加盟商压货情形,退换货率是否合理”。

而在第一轮、第二轮问询中,交易所又让公司补充说明公司网络销售退货情况以及微商城销售中员工代客下单的情况。在第三轮问询中,交易所也对八马茶业网络销售的合规性提出了质疑,并让券商核查公司的信息系统。

《经理人》杂志:营销研发两极分化、产品质量频遭投诉

据《经理人》杂志报道,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八马茶业不仅在加盟门店数量上下功夫,还注重品牌的推广,这也让销售费用保持在较高水平。

或许和八马茶业对产品本身的重视程度有关,其直营门店的产品屡次因质量问题发生退货、退款。其中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产品因存在杂物发生退货退款54起。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消费者投诉八马茶业的产品中存在头发、烟头、虫子等异物。可见,公司产品存在异物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直营门店尚且如此,那么加盟店对产品的质量把控又如何呢?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八马茶业涉及的投诉、举报累计113起,其中虚假宣传63起,质量问题23起,其他(产品执行标准、售假、超范围经营等)27起。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近期消费者的反馈问题,例如2022年7月,有消费者投诉在购物平台购买的八马茶业礼盒出现发霉情况,后与商家、平台的客服交涉,均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目前,该投诉已显示完成,投诉的图片已被隐藏。

为了快速扩张,十余年增加了2千多的加盟门店,八马茶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也毫不吝啬,三年多超15亿的销售费用以及超4亿的营销推广费,这让其名声大噪,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问题。作为国内的头部茶企,50%以上的产品却来自成品订购,这样的“贴牌”销售相当于消费者买的不是八马茶业的产品而是八马茶业的品牌,然而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让消费者对其品牌信誉产生怀疑。

(原标题:八马茶业加盟助力业绩升“姻亲圈”3“亲家”身价近900亿)

THE END
1.2020年度普洱茶市场销量全景分析:国内与国际销售数据及趋势解读依照我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茶叶告》,2020年我国普洱茶产量约为15万吨,同比增长5%。而在销售方面,普洱茶年销售额已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10%。调研结果显示:华南地区仍是普洱茶的主销区域,2019年普洱茶销售量占到样本总销量的32%;其次是云南省所在的西南地区,华东、华北、华中居后。 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baiye/teapinzhong/69078.html
2.转隆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15.2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商品房屋竣工面积77.33万平方米,增长140.6%;商品房销售面积57.74万平方米,下降7.3%;商品房销售额28.09亿元,下降17.9%。 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及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715.20 -4.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09.30 -https://www.longyang.gov.cn/info/4184/13536549.htm
3.2025资料分析理论实战讲义(第四周)20241212114142.pdf其中,7月我国原油产量1686万吨,增长2.5%,比2019年同期增长3.1%。1-7月我国进口 原油30193万吨,下降5.6%。其中,7月进口原油4124万吨,下降19.6%。 【例8】(2022江苏)202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比生产量多: A.1.6倍 B.1.8倍 C.2.6倍 D.2.9倍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2/716100513301000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