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D.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种类、结构、性质及用途。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故A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B错误;C、木炭具有还原性,高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故C错误;D、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石墨电极,故D错误,故选A。
【题目】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氮气B.铁C.硫酸铜D.水
【题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O2↑B.2Fe+6HCl=2FeCl3+3H2↑
【题目】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锌离子:Zn2+
C.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Cu+2AgNO3===2Ag+Cu(NO3)2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题目】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1)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
(2)现有20℃时质量分数为10%硝酸钾溶液,此溶液_______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20℃时100g10%的KNO3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合理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是饱和溶液,此空可不作答)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2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完成上述实验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