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周边,人们总会发现一些五花八门的小店。里面出售的食品,往往是孩子热烈欢迎,家长却深恶痛绝,原因是很多食品包装花哨、质量低劣,难免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要整治并规范令人头痛的校园周边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生论坛
家长该控制孩子的零用钱
记得刚上学的时候,妈妈每天都给我两元钱的零用钱,让我饿了买面包吃,渴了买矿泉水喝,我却总是把这些零用钱送进学校附近的小店铺,买一些稀奇古怪的小食品吃。见我屡教不改,妈妈一气之下“掐”了我的零用钱,我当时并不理解。直到后来,我们有好几个同学因为吃了学校门前小店铺出售的食品中毒,我才真正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
学校周边店里出售的小食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三无”食品,长期食用肯定对健康不利。中小学生分辨能力有限,仅凭自觉又难以抵御这些花哨食品的诱惑,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多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着想,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周边店的监管力度。作为家长,也应该适当控制一下我们的零用钱,这不仅对培养我们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益,也有利于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三十四中学程歆瑜
我的受害经历
我就读的初中是所农村中学。学校周围布满了小摊小店,尤其以卖食品的居多,有炸麻花、油条的,有卖卷饼、包子的,还有卖饮料、雪糕的,品种繁多。夏季,最受欢迎的自然是冷饮,尤其是一角钱一根的老冰棒,既便宜又解渴。一下课,同学们便蜂拥到小店买老冰棒。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那天下完第一节晚自习,我和几个同学到小店买了老冰棒。结果,第二节晚自习上到一半就拉肚子。第二天更严重。到乡卫生所一查,居然是急性肠炎。医生问我吃了啥,我吞吞吐吐地说吃了老冰棒。医生说,你就是吃这个吃坏肚子的!这些老冰棒是那些摊主自制的,用的就是你们宿舍前面河里的水,极不卫生。天哪!那条河里的水特别脏,我听了这些话差点当场吐出来……由于好几个同学出现了和我相似的症状,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在学校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关掉了一些卫生不合格的小摊小店,那家冷饮店不但关了门,还被罚了款。佚名
小店关张也心甘
我正在上初中,父母双双下岗,他们凑钱在学校门口开了间小店。街对面还有所小学。店面才五六平方米,主要卖小食品,蛋糕、面包、瓜子、话梅、棒棒糖、酸豆角,都很便宜,花上几角钱就够吃一阵子。货都是从附近乡村的家庭小作坊进,全是些包装简单的“三无”产品,图的是进价低。每次从脏乱差的小作坊进货回来,父亲总是自我安慰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每天上学、放学时,来买零食的同学们总把小店挤得满满当当。课间休息时也有不少同学溜出校门,买上几包小吃再飞跑回去。
大半年后的一天,突然有家长来到店门口大吵大闹。原来他念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前一天下午吃了从小店买的酸豆角,晚上就上吐下泻,还住进了医院。“没想到真会有孩子出事!”母亲十分难过。父亲闷头抽了一宿烟,下定决心:“不能再干了!”于是,小店第二天就关了门。家里因此又欠下了不少债,父亲只能去拉三轮车。虽然钱挣得辛苦,但是我们却心安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后,我发现父母原来的行为竟然是违法的,幸好我们悬崖勒马,要是发展到现在,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父母说,就是再穷也不干那样的事了。
网友王佳
我在校外饭馆吃了一年饭
高中最后一年我基本是在学校附近饭馆吃饭的。那时候,我们学校饭堂饭菜不好,价钱还贵得吓人。学校外面能吃得相对好些,饭馆老板还为我们准备了电视。每次去他都是满脸堆笑,比学校打菜师傅的态度好多了,大家都喜欢到外面吃饭。学校规定我们住宿生必须在校内用餐,我们就和学校玩起了“捉迷藏”。
回想起在校外吃饭的那段日子,我总是感觉不大舒服。学校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为学生考虑,改善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态度,让学生远离周边店。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高立臣
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搞好后勤服务
我是在校大学生。10多年的求学经历中,在就读学校周围总能发现小吃店或商铺,甚至还有街边摊。这些街边摊不但对校园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所售食物存在安全隐患。
我认为,正是学校后勤服务的缺位或不到位,才使那些校园周边的小店、小摊生意红火。我相信,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由学校指定的配送公司的盒饭,菜品单调、口味单一,且周而复始,缺乏变化。运气不好时,还能碰上“生米饭”。就是在这样的无奈下,我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到校园外的小吃店,有时就买几串路边摊的炸火腿肠、炸鸡等食物来充饥。正是因为学生们不能从学校内部获取所需食物,我们才到校外去购买,这就给那些不法商贩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我认为,学校在打造自己教学品牌的同时,应该将后勤服务也抓上去,并且在食物、点心的花样上下工夫。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营养、健康、卫生的食物摄取是关键,学校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我认为,从校方做起,增强学生对校内食品的归属感,就能帮助学生们抵制校园外的不法商贩。
上海师范大学龚晓玲
老师观点
让孩子拥有健康拥有未来
安徽省来安中学张岚
我们学校是省示范中学,位于县城繁华地段。学校周围布满了各种店铺、摊点,有学习用品店、烟酒糖果店、小餐馆、小吃摊等。大多数店铺都会出售各种各样的小食品。这些小食品大多是手工作坊生产的,根本无法保证卫生。
旁观者言
家长有责任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
肇庆学院政法系张秋梅
有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在学校周边开厂设店制造和销售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并向少年儿童兜售,这种行为真叫人痛恨,我的堂弟便是深受其害的小学生之一。
我堂弟上小学三年级,是个馋猫,只要口袋里有钱,下课后便会跑到学校旁边的小店买零食吃。今年5月的一天,堂弟中午放学回来,脸色白得让人害怕,且浑身无力。书包刚放下,他就往厕所里跑。经了解,堂弟吃完早饭后,就急着到学校旁边的小店买了一瓶山楂可乐。喝了那瓶饮料后,整个上午他去了六次厕所。经叔父后来了解,那种饮料并没有标示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分明就是一种不合格产品,但堂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认为,家长也是有责任的。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治理周边店要形成合力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党委李正华
我单位附近有一所农村高中,每天课间或放学时,都有很多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小商店买方便面、辣条、面包等食品,虽然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还是有学生到外面去买东西吃。
学校原有两个食堂、一个综合小卖部。两家食堂互相竞争,饭菜质量还可以。后来,食堂被教育局某副局长的兄弟承包之后,实行垄断经营,一切都不如以前了。老师们原来还在学校吃饭,后来或者到外面吃,或者干脆自己做。学生们就可想而知了。
学校周边小店一般是没有食品安全许可证的,当地工商管理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课业压力又大,对学校来说,有责任和义务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学校内部食堂建设和小卖部服务配套,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满足需求;对工商管理部门来说,应加强对校园周边店的管理和监督,坚决查处那些不法行为。只有形成合力,对校园周边店的整治才能收到成效。
家长谈心
孩子曾是劣质饮料的受害者
经有关部门化验,该珍珠奶茶中含菌量严重超标。这种劣质饮料,轻则引起消化功能降低,重则导致肠胃黏膜溃烂等后果,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经过那次教训后,彻底改掉了原来的毛病,远离了学校周边店的劣质食品和饮料。
作为孩子家长,我想借自己孩子的经历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行动,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重拳出击,从源头上对劣质食品予以遏制,加大力度整治学校周边店食品卫生质量,确保孩子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湖南沅江市市政管理处卢达军
观点集萃
女儿今年上小学,非常喜欢吃从外面小店里买回来的小食品,诸如“老虎肉”、“牛羊配”、“人参干”,还有各种颜色鲜艳的饮料,喝完舌头和牙齿都会变色。我心里很不安,说过她好几次,可她就是不听,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都买”,我只好完全切断了她的零用钱,因为就是给她一角钱她也能买到一袋小食品,让家长如何放心?
———河北省张仪
校门口“诱人”的食物吸引了学生,为一部分家长解决了孩子的早饭难题,也带来了麻烦:孩子长久吃这样的刺激性食物,对家里的饭菜毫无胃口。久而久之,必将损害健康。———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