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公司有十几个交易员,一个成熟合格的交易员一年大概毛收益4万美元,公司抽成50%,自己可以留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万,在当年应该算不错了。
但是我们在美股股市帮助系统撮合成交,天天熬夜一年赚2万美元,这个收入美国人为什么不赚?
美国人看不上啊,多生几个孩子,不工作拿政府补贴都比一年2万美金多了。
▌2.我到香港股市“捡瓶子”
那时候,每年开香港券商账户的人数大概只有2万人,现在应该一年上百万人吧。连续好几年港股打新的年化收益100%,赚钱似乎容易极了。
但是港股打新每个账户只适合放一两万港币(今年大盘股多些,可以多放),即使翻倍,一个账户无非也就是赚1-2万港币而已。(我们目前可以,一人开多户)
这么好赚,香港人为什么不赚呢?香港人便利店收益都可以月薪两万好吗,港股打新一年操作几百笔,才赚2万,又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人家看不上的。
我有过一个经典的比喻:中国的“穷人”去港股打新,就好比甘肃的农民去上海捡垃圾——“一个月赚2000,上海人为什么不捡啊?”
▌3.朋友到澳门赌场卖香烟
前几个月我在小小财技知识星球举了一个合法“灰产”的例子(我对灰产的定义是合法但是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行当):
朋友在澳门的赌场吸烟室转卖香烟,如果不包含其他副业,单单卖烟一个月也能赚几万。这种钱澳门人为什么不赚呢?要知道澳门人的人均收入是全球前三的城市啊,谁特么天天去烟雾环绕的赌场吸烟室熬夜啊。
▌4.我的表弟去厦门开滴滴
▌5.我的职业股民工作和自媒体工作室
我之前以自身为例,身出十八线城市的我,职业投资+经营自媒体,只需要承担当地较低的生活开支,却赚的是跟北上广深朋友们一样的钱,我占了些便宜。
事实上,目前中国有一个逆一线城市的潮流——直播、自媒体、电商客服等人力密集型的线上服务行业,开始向成本更低的城市转移。
无非就是当地的人工和办公成本都很低嘛!
▌6.印度在线医生诊断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案例,一家美国的医疗在线诊断公司,成本特别低廉,后面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把病人的报告拿给印度的医生诊断,所以费用及其低廉...
对于这种,在线的、知识类的服务,委托同级别的低收入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去干,就可以获得相当的成本优势。
......
赚钱的方法是那样的简单——农民工去城市干苦力,边缘地区的年轻人去城市打工,之前留学的知识青年最终留在了海外,发达国家当年把人力密集型的企业放到中国现在又迁移到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