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eyJuice到原麦山丘再到ZeeTea,我是如何打造新品类的?

任何一个在硅谷待过的人,都会被洗脑,坚信创业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也不例外。所以我以前一直以为,创业应该是做个互联网,或者APP嘛。怎会预料到,一离开硅谷,回国创业,我每一次的选择却都是做消费品和品牌。

HeyJuice排毒果蔬汁、原麦山丘面包连锁店、ZeeTea茶饮,这三次创业,每一次我都是在创造新品类和打造爆款。三个品牌,也刚好是不同阶段:

HeyJuice,我是最早的联合创始人,完成了这个品牌从0到1的阶段,那时候我们的销量每周都要翻6倍。

原麦山丘面包连锁店,我见证的是一个小众品牌做成一个大众品牌的过程。我加入时,它只有一家百万流水的门店,两年后我离开时,它在北京才9家门店,却是近一亿的年流水了。

而ZeeTea这个才半年多的创业项目,是我对3000亿美元的茶饮市场里的新切入点的尝试。这也是我第一次做CEO,对消费品有了更多战略层面的反思。

如何创造新品类?如何打造爆款?以下,就是这三个品牌的养成记。

HeyJuice,从0到1打造一个新品牌

让一百个人爱上你,好过一万个人觉得你还行

那时候,我在纽约住了一个月,每天就满大街瞎逛。瞎逛多了,就有很多灵感。

我发现,纽约每条街道上都至少有一家排毒果蔬汁店,美国已经有20多个排毒果蔬汁的品牌。全美国都掀起了喝排毒果蔬汁的热潮。国内也一样,那是2012年,微博还很火,潘石屹和他老婆张欣天天在微博上晒长跑、练plank、不吃饭天天喝果蔬汁,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和效仿。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趋势,所以马上回国,撮合了另两个合伙人一起做了排毒果蔬汁HeyJuice。

第一批顾客这十多个人很快就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晒出我们的产品。三天不吃饭,每天喝6瓶果蔬汁,买了的人就忍不住想晒朋友圈。这一批顾客晒了后,他们的朋友们看见,喝了这个果蔬汁套餐就能排毒、变瘦、皮肤变好、精神更好,也纷纷想尝试。这个概念一下子就被引爆了。

在创业初期,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一个一个地得到第一批种子顾客。让一百个人爱上你,比一万个人觉得你还行,重要得多。

当有一百个人疯狂爱你的时候,一个爆品就被打造出来了,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得到前100个真爱顾客。可是如何定义真爱呢?

那么,如何将一个品牌打造成高端品牌?只要让用它的前100个顾客足够高端就可以了。

HeyJuice毕竟是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我最早选择这个品类,更多只是靠一个直觉就扎身进去了,我做对了很多事情,也做错了很多事情。半年多之后,因为和另两个合伙人有理念上的不合,我离开了。

做了HeyJuice这个品牌之后,我的反思:

(二)符合人的天性的产品才可能做大。

人的天性就是不自律的,这是我们的生物本能。全世界所有做大的食品和饮品公司的所有产品,都一定含有这四个成分中至少一个或两个——油、糖、咖啡因、辣椒素。它们都是诱惑人的。

星巴克——咖啡因、糖;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糖;麦当劳、肯德基——油炸食品,油。对比几乎同时期进入中国的Subway,麦当劳在中国已经近3000家门店,Subway只有600家,就是因为Subway太健康,是性冷淡食品;周黑鸭——辣椒素;伊藤园、康师傅、统一、立顿——茶饮,咖啡因。

食品和饮品,是要符合健康趋势,但不能过于健康。

(三)商业模式和逻辑看美国,具体品类看日本,当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中国。

我更多的学习了美国人做消费品的商业模式和逻辑,但没有意识到,消费品的具体品类上,在文化、生活习惯、饮食口味上,中国人还是和日本人更接近。但是归根结底要看中国具体情况,任何一个变量不同,都会造成增长路径不同。

原麦山丘,从小众品牌到大众品牌

品牌拟人化

原麦山丘的第一家门店第一天就火爆了。国内的面包店单店只要达到每月40万的流水,就是A级店了,原麦山丘做到了单店一百万的流水,是其它面包品牌的两三倍。

但如何把一个小众品牌变成一个大众品牌?如何在日后的每一家门店都达到一百万的流水?那就必须找出一个故事点,围绕着这个故事来反复打。

如何找到那个故事点呢?我用的这个方法叫做品牌拟人化。

刚加入原麦山丘的那两个星期,我根本没去公司总部。我坐在门店里,随意搭讪,和顾客做了很多场一对一的聊天:

「如果原麦山丘是一个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我问。

「男的。」每一个顾客都异口同声的回答。

「哦,其它面包品牌呢,是男的还是女的?」

「巴黎贝甜、多乐之日、味多美,都是女的。因为他们非常甜、比较小、表面很多糖啊油啊、很花哨啊。巴黎贝甜和多乐之日,韩国人做的,如果是男的,也是gay蜜...」

「那原麦山丘是一个怎么样的男人?用形容词描述一下?」

顾客们纷纷说,「大气、宽容」,「粗犷」、「不拘小节」、「温暖有爱」、「细心」、「内秀、不外露、内在美」、「年龄大一点点」、「阳刚」——「反正就是一个暖男。」

品牌和调性本来是很非常抽象的东西,但一旦让顾客用这样拟人化的方法来描述,它就马上变得具体且生动了。

为了从视觉上强化「暖男」的感觉,我们改了logo。

旧logo

新logo

我们做了新logo,加上了非常醒目的麦子。原麦山丘这四个字,我们用更硬朗的字体,但是做了圆边处理,这样子就有了「暖男」的感觉。整个视觉系统的颜色,我们也改成了暖色系。

1开店第一天的「只能吃,不能买」

2情人节小票

情人节的时候,我们在小票上印上了爱的故事。任何买面包的人都会在门店得到这样一张长长的小票,故事都是随机的。

3面包品鉴会

这是我们做的一次「果的味道」的品鉴会,我们送出的邀请函是写在水果上的。

新品品鉴会就是给顾客一个表达对我们的爱的机会。顾客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3款。他们来给我们的新品取名字,如果名字被用上,一整年的面包我们都包了。

原麦山丘,变成了大家最爱的一个品牌。即便每个店的所有烤箱从早到晚运作不停,面包也时常被一抢而光,如果你晚上8点钟才到来店里来,面包很可能一个都不剩了。没有做任何刷榜的动作,我们在大众点评上占据北京10万家餐厅最佳餐厅第1名和面包品类第1名,长达一年。

只是遗憾,原麦山丘公司投资方和管理团队的股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们整个管理团队陆续都离开了。

做了原麦山丘这个品牌之后,我的反思:

(一)做消费品,一定要做大品类里的小创新

一个新的品牌的迅速崛起,一定是站在了一个品类变革的势头上。抓住一个大品类,做一个差异化的小创新。而且只有第一个把这个差异化创新做起来的品牌,才能占这个品类的最大红利。

美国BlueBottle手冲咖啡赶上了第三波咖啡革命,是咖啡这个大品类的工艺上的小创新。开了不到30家最酷的手冲咖啡门店做调性,然后同时在线上线下零售渠道铺开,卖纸盒装和小铁罐装的冷萃咖啡和牛奶咖啡。

美国Chobani是希腊酸奶,做的是酸奶这个大品类下的配方的小创新。希腊酸奶之前占整个美国的酸奶市场不到1%,但Chobani借这个势头占了希腊酸奶40%的市场份额,也占了美国酸奶市场的20%。

原麦山丘也是如此,做的是面包这个大品类下的口味创新。看起来5-10倍的大面包,不是只把面团弄大块一点,其实它是一个新品类。不是高糖高油、小而软的日式面包,也不是大而硬的欧式面包。原麦山丘抓住了更好吃又更健康的软欧包这个新差异化点,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二)品牌终究是强势文化的输出品。

品牌是强势文化的附属品。印度有特别好的洗发水,你会用吗?我们只吃咖喱,洗发水当然是买法国和美国的。一个品类,如果带有非常明显的强势文化附属品的属性,且外国品牌在中国容易购买到,会面临和国外产品品牌直接竞争的压力,比如化妆品、护肤品、服装、饰品等。食品和饮品有很强的本地化效应。

(三)客单低的产品有everydayluxury属性。

原来卖15元的东西卖50元,理论上比原来卖150元的现在卖500元容易得多。如果受众面足够广,50元的生意会比500元大很多。

客单低的品类有everydayluxury的属性。我买不起最好的车,最好的房,但是我依然可以吃最好的面包。它有口红效应,经济上行或下行时都不受影响。

ZeeTea,打造一个新品类——这个品类给人的联想是什么?

离开原麦山丘后,这是我第三次创业了。家具、服装、鞋、包、饰品、护肤品、化妆品、健身房、食品、饮品,我几乎把所有的消费品都研究了一遍,最后我发现,还是茶这个品类的想象空间是最大的。

中国年轻人根本不喝茶,却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茶饮的升级。为什么这么多人非要逼着年轻人喝茶呢?

可为什么中国年轻人不喝茶?

(一)看一个品类的时候,要看这个品类带给人的联想是什么。

这是我在原麦山丘时得到的一个洞见。当时我们品牌部门在推动伴手礼系列,第一款是凤梨酥,我们设计的是正红色的方盒,外面用日本丝绸做包袱皮,外红内蓝,有格调。所有高管除了我以外都是台湾男人,当我兴致勃勃地讲这个设计概念时,他们全都给我泼冷水,说包袱皮不好。我很纳闷。聊了后我才猛然意识到,台湾人和日本人一样,小时候都是妈妈早上在家做好便当,放在铁饭盒里,用一张包袱扎好。小朋友拎着这个包袱皮去学校,中午就吃这个冷便当。当想到包袱皮的时候,他们台湾人想到的都是廉价、日常、穷苦、还有冰冷的饭盒。但是我们想到包袱皮的时候,想到的是伴手礼、日式设计风、漂亮的图案、印染过的布或丝绸。因为有不同的集体记忆,我们对同一个东西有完全不同的联想。

想到茶的时候,中国人、英国人、印度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想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对中国年轻人来说,我们想到茶的时候,想到的是——家里来客人了,父母泡一壶功夫茶;国企里老干部用一个白瓷杯泡一杯散茶,边翻看报纸;酒店和会议室里桌上那一沓廉价的立顿茶包,扁平的纸袋,碎碎的茶叶,没什么口感。这些一点都不酷...

年轻人要的是什么?好喝、逼格、简单、快。你和年轻人讲产地品种、茶园农夫、有机认证、明前明后,即便包装再小清新、门店再高大上,他们也不会被打动。

要让年轻人喝茶,得先把过去对茶的联想隔绝开。所以要让中国年轻人喝中国传统茶,极其难。很自然的,我想到一个新切入点——异域茶。

(二)舶来品才有高定价和高溢价。

顾客愿意为一个东西付多少钱,和这个东西的成本,基本没什么关系。从来都是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中国年轻人对本土产品和舶来品有不同的联想。所以包子、饺子、肉夹馍、煎饼果子、生煎包子等等,中国本土的食品,很难超过30元的客单。面包、咖啡等等舶来品,却能做到50左右的客单。而定价高,客单高,流水和利润率才会高,才能撑起一个品牌。

现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茶饮其实是街边奶茶店。那其实是台式奶茶的作法,加奶盖,还有很多珍珠或椰肉。但全世界有各种正宗的喝茶法,它们和台式奶茶一样好喝,一样诱惑人。

于是我们选了各国的茶饮出来,门店一侧是现煮茶,另一侧是手作茶。

现煮茶有印度Chai、蒙古咸奶茶、港式拉茶、泰式奶茶…四个金色铜锅现场熬煮,很酷的手作师用一个大木勺舀出一杯,香味扑鼻。不像台式奶茶用糖和脂肪来诱惑人,这些现煮的奶茶是用茶的咖啡因和香料中的辣椒素来让人上瘾。手作茶全世界也有很多经典喝法,比如摩洛哥有摩洛哥薄荷茶,是薄荷叶手冲出来后加糖,日本有京都乌龙茶加日本烧酒,英国有伯爵茶加牛奶。

好喝、有异域风情,同时在门店设计、器具选择、手冲师和主理人上来体现格调,从而给年轻人带来一种“唔,那是很酷的茶,不一样的茶”的联想。

(三)人们总是先有一个具体场景和任务,才想起一个品牌。

一个品牌要占领顾客心智,必须要先有一个明确的场景或任务,这也叫做进入点。这是我在和ZeeTea的目标顾客一对一聊天时得到的一个洞见。除了正在筹划的茶饮店,我们也开发了三角茶包。所以我找到这些每天都在办公室喝至少一包三角茶包的人,他们都是去国外旅行时带茶包回来,还有一些人甚至用淘宝代购,每个茶包超过10元了也还在买。

「你为什么要喝茶包?」每个人我都问了这个问题。我以为他们会说,「早上喝茶提神」、「饭后喝一杯解腻」、「补充点咖啡因」。结果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到提神、解腻、咖啡因这些词,他们很多人都说的一句话是:

「我不想喝水,我就是想喝点有味道的水。」

我忽然意识到,让中国年轻人喝茶的场景和任务从来就不是「我想喝点茶」,我们要切的根本不是中国传统茶这个市场。顾客不一定是先想到要一个品类,再想起那个品类里的品牌的。他们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任务和场景,需要买不同的产品来为他们解决这些任务,这就是这个品类或品牌的进入点。比如,要谈点事,那星巴克见;晚上要熬夜考试或加班了,先去买一瓶红牛。

顾客买的,和公司以为自己卖给顾客的,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同一个东西。哈佛大学市场营销教授TehdoreLevitt说,「人们其实不想买一个四分之一英寸的钻头,他们只想要一个四分之一英寸的洞!」

一个人想喝有味道的水的时候,她可以和同事一起叫外卖点上十几杯的一点点奶茶,或者去711便利店里买一瓶冰的三得利乌龙茶,当然,她还可以拿起桌上的一包ZeeTea冲一个三角茶包。

我们的异域茶会是解决「馋了,喝点什么好喝的」这个任务的替代性新产品;现煮茶其实就是街边珍珠奶茶的升级,用上等的香料和最好的鲜牛奶熬煮而成,口味更浓郁;而我们的手作茶,就像BlueBottle手冲咖啡那样做手冲茶。

THE END
1.烟酒店几乎没什么人,他们是怎么盈利的?听听烟酒店老板们怎么说每次路过烟酒店,都会看到整洁的门面,门店冷冷清清的,一个人也没有,但是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而且面积也不小,他们究竟靠什么盈利呢?为什么还越开越多呢?其实,烟酒店盈利,并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种,以铺面零售为主的盈利,而是通过这3个方面盈利,一起来看看吧!①白酒回收 很多烟酒店也兼职白酒回收利用而且比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795075183824365&wfr=spider&for=pc
2.小店铺大发展小店铺大发展 张桂英(左)在客户经理曹鑫明的指导下,用双屏机分析经营数据。汪周凯摄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迁金塘路98号的发娥烟酒商行,绿底白字的店招十分醒目。走进店里,干净整齐的店堂环境、井然有序的商品陈列、高效便捷的数字化设备,无不让人眼前一亮。笔者近日来到这家店铺时,店内正传来阵阵笑声。https://www.eastobacco.com/ty/content/2022-10/01/content_1131506.html
3.百货大楼见证北京商业50年(组图)滚动新闻财经纵横黄国雄的分析是,从1992年到1996年,传统的百货业处于黄金时代,全国21%的商场利润增长达到了64%,但由于不少地区盲目上马,导致市中心商业资源过度开发;1994年,一些专业店、专业市场对百货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家具、家电产品开始退出商场;1997年,百货业出现了衰退迹象;1998年,业内称为百货业的“死亡年”;2003年,全国百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926/0030327607.shtml
4.不起眼却能挣钱的十个小本生意,,原来这么赚钱!收藏起来!开个小便利店,投资稍微有点大,但是如果自己有门面的话,十来万也可以勉强做了,如果跟供应商可以谈个账期的话,那么这些钱能周转开了。至于利润的话,正常情况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间,关键是走量,薄利多销量大了就能赚的。 三、粮油配送店 粮油配送店其实是小区附近和餐饮区附近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意,做这行最主要就https://www.jianshu.com/p/8d19b0dc8ce8
5.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专业的微信小程序定制公司能够提供从策划、设计到开发、维护的一站式服务,确保项目顺利上线并持续优化。https://www.seohnzz.com/
6.吉宏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公司实行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重视对股东的合理回报,并保持利润分配政 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且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公司制定的利润分配政策 不得超过累计可供分配利润的范围,不得损害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2、利润分配方式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也可以采用股票或现金与股票相结 合方式。 3、现金分红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200000446_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