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瀚视野观察江瀚视野观察收录于话题#知乎1#故事1#市场10#网文1
说起整个前互联网时代最火的平台是什么?除了微博之外,知乎和豆瓣就都能排的上号了,作为曾经的凡尔赛文学的创新地,几乎所有人都能记得知乎的那个经典梗“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对知乎的统一认知,但是随着头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新兴互联网平台的崛起,知乎似乎变得有些落寞,曾经红火的知乎还有希望吗?
一、知乎活成了他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2019年年底开始,知乎正式发力拓展自己的网文业务,开始从社区内外各个渠道吸引创作者来到知乎平台上创作故事性内容,并为此提供创作空间以及看起来可观的变现收益。北邙是创作者之一,2019年,北邙在知乎举办的亲历故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之后受到知乎编辑邀请,开始在知乎更新自己的付费盐选专栏《狱警故事1》。这部专栏是一部短篇小说故事集,讲述北邙从事狱警四年以来,亲身接触过的十位罪犯的故事。
狮心表示,自己的收益情况在当下知乎的小说创作者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根据北邙向记者透露的信息,他的付费盐选专栏《狱警故事1》就为他带来了超过六十万的收益。此外,根据知乎的介绍,七月荔、闲扫落花等连续出版了多部盐选专栏的小说创作者,目前平均单月收入超过10万。
二、知乎能靠网文找到未来吗?
那么,还是那个问题,知乎可以靠网文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吗?
首先,知乎的确有自己的网文优势。相比于阅文所代表的起点中文模式的付费阅读不同,知乎一开头就不是那种传统的网文基地,在知乎知识似乎都是知乎的底色,如今虽然有了太多商业化的东西让人有些恍惚,但是知乎的确还保有着那一丝知识社区的feel,这也是知乎难得的东西了,相比于传统的爽文,知乎的网文中有更多的逻辑内涵,有更多的硬科技的东西,这些东西远比传统的网文有深度,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如果说自诩还有点文化的人看网文有什么追求的话,那么逻辑、文笔、内涵似乎都是不可多得的东西,知乎在这方面的确是有属于自己的优势的。
第三、B站抖音的时代知乎也只能用网文来维持自己的尊严了。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当前已经进入了全面视频的时代,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已经席卷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当00后年轻人都不再用百度寻找自己答案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指望年轻人用知乎来找自己的知识呢?知乎的转型其实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当年和知乎一起起来的那些平台大多数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豆瓣依然没找到盈利的方向,天涯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用户,人人已经彻底陨落,也就知乎从2010年走来,还能活到现在了。
所以,从目前来看,知乎最大的问题是网文让人难以分清哪个是知识哪个是虚构,但是至少网文给了知乎商业化的可能性,先赚钱活下去,再说怎么传播知识吧。
原标题:《网文作者收入超60万,抖音B站时代知乎能靠网文活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