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方案的真实性,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四、设计方案的理论性
五、设计方案的创新性
(1)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
(2)全面、系统的创意思维
(3)深入思维以及重点思维
二、图形创意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结语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双方约定:
乙方对甲方新店开业包括:商业布局规划、从业人员培训、经营商品招商协助、企划VI装饰方案规划、开业促销方案规划等提供全面服务。
二、协议标的:______________
_项目,该项目地址位于
__
____
_________
___;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为:______________平方米。
三:合作事项:乙方对甲方该项目提供咨询策划服务。
四:合作期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五:合作内容:
2、乙方对该项目的建筑图纸及内部重要设施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并充分说明理由。
3、乙方对确定后的建筑图纸研究讨论后,结合当地商业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平面布局规划设计。
4、乙方将整体平面规划设计方案与甲方充分交流讨论定稿后,依据整体平面布局规划设计方案制定招商方案和企划VI装饰方案。
5、乙方在招商进行中负责随时调整平面布局规划设计方案。
6、乙方以高效、实用、节省的原则为甲方采购该项目所需的大型商业设备提供咨询。
7、乙方负责对甲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8、乙方负责对该项目商品陈列进行培训和指导。
9、乙方负责对甲方开业前整体卖场内外装饰氛围营造提供设计方案并参与实施。
10、乙方负责为该项目顺利开业制定开业策划方案。
11、乙方负责为该项目提供全程招商协助指导。
六、策划费用及付款方式:
1、甲方委托乙方对该项目管理的费用总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
(小写:_____________元。)
2、本协议签订后,甲方付给乙方项目管理费用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小写:____________元)作为预付款。
3、乙方人员整体策划服务结束时(即项目开业当日),甲方付给乙方项目管理费用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元整(小写:___________元)。
4、因甲方原因,乙方人员正式进驻甲方开始工作满45日时,项目还未正式开业,甲方应付给乙方项目管理费用人民币___________元整/天(小写:_________元/天),因乙方原因造成项目未能如期开业,乙方后续将无偿服务,直至项目正式开业。
5、因甲方工作需要,项目开业后的后续管理费用,甲方需与乙方另行协商付款并另行签订付款补充协议。
七、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权利:
(2)选派得力人选协助乙方工作,接受乙方培训,完全服从乙方管理。
(3)甲方拥有乙方开展该项目作业中的所有策划方案的最终决策权。
(4)甲方有权随时监督乙方的工作,可对乙方的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2、甲方义务:
(3)提供乙方固定的办公场所。
(4)根据本协议约定,按时支付乙方策划服务费用。
(5)甲方所有人员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付给乙方的管理费用。
八、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权利:
(1)要求甲方选择得力人员,协助配合乙方开展各项工作,对甲方选派的人员有任免建议权。
(3)乙方根据项目进度不同,调派相应人员现场工作,乙方保证合作期间一名项目经理全日制为甲方工作。
2、乙方义务:
(1)保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提供策划服务。
(3)协助指导甲方的招商工作。
(4)对所涉及该项目的商业机密严格保密,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对外公布甲方的经营、招商策略及企业动态。
九、补充:
1、土建工程由甲方全面负责施工,由于工程延期等出现的问题而影响开业进程,责任由甲方负责。双方另行签订策划费用补充协议。
3、乙方工作人员在为甲方工作期间,所有的食宿由甲方承担。
十、违约责任:
1、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应认真遵守,严格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否则双方都有权向不履行义务的一方提出解除协议。
2、甲方必须积极配合乙方的工作进程,如甲方不配合乙方的工作所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自己承担,乙方原因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3、如甲方逾期未按本协议的约定向乙方交付服务费用,视同甲方违约,乙方有权解除并终止该协议。
十一、争议的解决: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由双方合法代表签字或盖章后正式生效。
3、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一致后订立补充协议,作为本协议的附件,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新营销体系支撑平台三大功能
营销与服务目标管理功能
营销与客户服务目标管理是基于对市场分析的结果,创建营销与客户服务活动,并界定营销与客户服务目标。作为进行具体营销与客户服务活动策划的起点和基本依据,界定营销与客户服务目标实现对营销和客户服务活动的目标管理,并进行营销与客户服务过程的目标监控,提高营销与客户服务效果,便于营销与客户服务结果考核。基本要素包含营销与客户服务活动基本信息、期望达到的关键业务指标及驱动类型、营销与客户服务策略等。
营销方案设计功能
营销方案评估功能
新营销体系主要功能
节省宣传资源
有效进行活动闭环管理
建立新的营销体系能够实现营销活动的前期设计、中期评估及后期评估,实现营销资源的有效监控与合理调度,为移动通信企业的精细化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选择更加适合的服务渠道
观察客户生命周期,从吸引客户、客户入网、接受服务、消费提升、客户挽留到客户流失,在移动通信企业的计费系统、客服等各系统中分别记录了大量不同的客户信息。其中,清单、账单数据记录了客户的消费行为,服务营销轨迹、业务办理、投诉处理数据记录了客户的接触行为。新的营销体系能将多个系统的客户信息综合使用,利用好各个渠道,充分发挥渠道和活动最佳效能。
更加适应移动通信行业发展
新营销体系五大创新点
(一)创建集中、灵活的上下级互动运营体系。上级公司负责战略决策和新方法推广,下级公司负责策略执行和创新,从而提升公司整体营销运营效率及创新应用能力。
(二)创建资源评估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分配、监控、评估营销资源投入产出情况,实现营销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营销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通过在营销平台系统中增加渠道协同管理和渠道协同信息库模块,完善用户渠道接触信息的共享能力和渠道联动能力,从而提升用户感知。
(四)细分用户价值与需求,建立用户需求与价值统一视图,并将细分结果固化到营销管理平台的营销标签中,支撑营销工作精细化开展。
1设计原理
2主控芯片的选择
主控制器芯片主要是负责控制LED七彩灯带的不同变化速度快慢以及变化效果。主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部分,要求其功耗低、数据转换速率快。STC89C52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可编程、高性能8位微控制处理器,其内部包括微处理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看门狗定时器、输入/输出口、中断系统等,具有价格低廉、技术成熟、操作简单等特点,满足本设计的要求。
3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LM7805稳压三极管,可以支持5V到12V的电源输入,经过降压之后,稳定输出5V的直流电压。一般在输入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并上两个22uF无极性陶瓷电容,起到对电源滤波的作用。单片机要求在稳定的电源下才能正常工作,本身单片机工作在晶振12M下,产生的干扰信号也是大的。所以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给单片机,这样才能保证单片机的稳定工作。
4灯条设计
(1)电压:这是指LED灯条的输入电压,一般常用的规格是直流12V,也有的是24V。工作电压:DC12V,功率:每米14.3瓦/每米18.2瓦可选。
(2)色温:是指将一标准黑体通过加热,当温度逐步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颜色开始慢慢的由深红-浅红-橙黄-白-蓝,发生改变,当某光源与标准黑体的颜色相同时,我们将黑体当此时的绝对温度称为该光源之色温。一般来说色温不作为考核LED灯条的一个指标,但是国外很多客户因为对其使用环境的要求,会做出一个特别的要求。
(3)亮度:发光强度的最基本单位,坎德拉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一般LED灯条不同的颜色会有不同的发光强度,常用单位是mcd,即毫坎德拉。其数值越高,说明发光强度越大,也就是说灯条发出的光越亮。
(4)发光角度:这是指LED灯条上LED元件的发光角度,一般通用的贴片LED的发光角度都是120度。发光角度越大,其散光效果越好,但@都是相对的,其发光的亮度也就相应减小了。如果灯条的发光角度小,光的强度是上去了,但照射的范围又会缩小。
5系统程序流程
开始时,先检测电源有没有接好,如果接好了,就提供12V的电压,通过7805稳压到5V的直流电压的开关,给单片机提供电源。如果没好,就处于等待阶段。如果有电源输入,N沟道场效应管就会根据编号的程序,导通或者截止来控制灯条的亮灭,先产生彩灯模式1。再产生彩灯模式2。接着会产生彩灯模式3、彩灯模式4、彩灯模式5,最后会产生彩灯模式6。当按下复位键时,会回到彩灯模式1。当不去按复位键键时,彩灯会不断地从模式1到模式6重复循环。
6硬件调试
焊接好的电路板先目测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漏焊,虚焊的地方。对照PCB图,检查元件的焊接是否无误,正负极的接法有没有错误等;用万用表测量印刷电路板的导线是不是都很好的接通,靠得很近的导线是否有连在一起的现象等,有断的就马上用锡补上,太远的或者是断的太离谱的就只能用导线代替。检查每一根导线都无误后可进行下一步调试;插上电源,看电路板有什么反应,5V电源的指示灯是否点亮,电源输出端电压是否在4.8V~5V左右,以上都达到要求可将电源接到主板去,查看LED灯是否正常工作。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灿.单片机在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