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冷的冬日里,走进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薛店新村的“共富工坊”,却是一派“暖乎乎”的景象。
1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宽敞富余,缝纫机的轧轧声不绝于耳,全自动模版机快速运转,在一件件棉服上“画”出时兴的图样,数十名工人守着各自的“方寸之地”,干得热火朝天。车间的后方,整齐分类地堆放着包装好的各式棉服,它们即将被投入市场,贴身温暖消费者的冬天。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冯官屯镇薛店新村积极唤醒村内沉睡资源,以区直下派帮扶资金为引导,以盘活原旧学校等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入股,利用帮扶资金130万元建设了1500平方米服装加工“共富工坊”一期,由新村、党委领办合作社、服装生产企业三方合作,进行羽绒服等服装类加工生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顾家顾业“两不误”,集体增收、村民增富“双丰收”。
建设共富工坊,落脚点是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自2023年8月运营以来,“共富工坊”交付生产订单9万余件,为薛店新村集体增收12万余元,解决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人均月工资达3800元。群众按照计件发放工资的模式进行盈余分红,不同的工序不同的价位,“多的一个月能够拿到4000多,少的也能拿到2000多。”王正亮说。
眼下,薛店新村正在谋划建设两期服装加工“共富工坊”,从裁剪到成衣进行一条龙制作,进而再注册商标,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实现乡村振兴车间效益最大化,形成成熟经验后进行推广,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共富工坊”打开“致富门”,把增收的场景“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冬日农闲变农忙,一件件棉服为百姓们的生活“加温”,一幅努力奋斗致富、共创美好生活的生动图景,正在薛店新村徐徐展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