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营销本无错,但不少营销却因侵权、噱头、乌龙、用力过猛等,出现不少翻车案例。
从年初的吉利申请小行星命名为新车造势反遭专业“打脸”,到奔腾“空投”试验翻车、“12.98元买名爵”虚假宣传、“水氢发动机”遭全民打假、“马斯克砸窗”翻车致股价暴跌等,都制造了不小舆论风波。
在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看来,今年营销翻车事件确实有些多。12月26日,他对时代财经表示,一方面是企业工作不严谨,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虚假营销的识别力增强。
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26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亦表示,“车企应杜绝虚假夸大宣传,少出点天方夜谭的故事,扎扎实实的做好技术研发,做好产品宣传。”
01
申请小行星命名为新车造势,反遭专业打脸
主角:吉利汽车
事件:2月22日,吉利汽车为新车造势,声称发现一颗小行星欲申请将其命名为“星越”,结果遭多方质疑。
2月22日,吉利方面称,下属天文兴趣小组于当月10日发现一颗小行星,特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申请将所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星越”。
然而,消息公布没多久,此举便受到诸多专业人士质疑。
一句话点评:假借科学之名行虚假宣传之举不可取,踏踏实实才是正途。
02
用假临牌组织试驾,媒体人“中招”
主角:零跑汽车
事件:4月19日,多位汽车媒体人在网络上爆料,零跑汽车用假临牌组织媒体试驾,结果路上被民警逮住,驾车媒体本人也因此被扣分罚款。
邀请媒体试驾本是车企宣传汽车产品的一个途径,岂料却因使用假临牌组织媒体试驾“闯出祸”来。
事后,网上流传出一位自称是涉事当事人同事的网友朋友圈截图,其吐槽:“用假临牌组织试驾的厂商也是醉了!害我们编辑被抓,扣12分拘留!还没本事搞定。”
随即,零跑副总裁赵刚在微博做出回应:是外包团队做事不力。此次是零跑首次组织活动,没有办临时牌照的经验。开车媒体老师没有被拘留,只是扣分处理。
零跑汽车官方称,会对此事负责,承诺会在该编辑未重新取得驾照时,为该编辑提供专人专车出行服务,以及赔偿重新考取驾照过程的全部费用。
此事最终以被执法的媒体方做出回应画上了句号。微博认证为“汽车大全主编”的“@效铭-三三”发出消息称,在零跑沟通下积极解决,会配合妥善解决,以此事为戒,对造假者依法惩罚、绝不姑息。
一句话点评:搞宣传得“走心”,遵纪守法应谨记。
03
汽车加水就能跑?“庞氏骗局”遭全民“打假”
主角:青年汽车
事件:5月23日,《南阳日报》一篇报道将青年汽车集团和它的“水氢汽车”推上风口浪尖。
该篇题为《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报道称,南阳市下线了一台水氢发动机,实现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并通过氢能发电来驱动车辆,此举意味着往后的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如此神乎其神的黑科技引发业内的广泛质疑,随即更演变成“全民打假”的局面。
专家、网友纷纷质疑,认为“水氢发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还有不少人联想到多年前的“水变油”闹剧;更有人质疑,这是一场“庞氏吸金骗局”。
不过,属于庞青年的故事并未完结。今年11月,人民法院公告网刊登的一则破产文书显示,“因杭州青年汽车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结”,依法裁定终结杭州青年汽车破产程序。
一句话点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营销搁谁也玩不好。
04
“空投”试验翻车:车辆结构完整但零气囊爆出
主角:一汽奔腾
事件:5月30日,一汽奔腾X40举行了一场国内首次大型“空投”翻滚试验活动。
谈起汽车的安全测试,车企向来采取的是对车辆进行专业碰撞测试的方式。不过,奔腾X40却“独辟蹊径”地上演了一出“空投”试验。
测试中,一辆一汽奔腾X40被直升机吊起后,以每小时120km的速度,从近三米的空中被直接抛向地面,车辆落地后翻滚数周才停止。现场专家检测车辆后称,A、B、C柱无变形,油箱未泄露,测试通过。
不过,该结果随即被现场媒体质疑,因为车内全部安全气囊均未弹出。“这是因为没有碰到气囊的触发点。”现场专家解释道。其后,一汽奔腾方面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称,车辆正前方未遭受撞击,正副驾驶气囊未爆出属于正常。
从现场流出的照片显示,被空投的奔腾X40在上述的传感器常规布局位置的确损伤不大,专家的解释不无道理。但其传感器布局、气囊爆破控制逻辑是否合理仍值得商榷,毕竟在车辆翻滚数周的情况下,司机的头部没有主驾驶气囊、前排侧气囊的保护极有可能撞向B柱、方向盘等地方从而面临生命危险。
有意思的是,除了“空投”试验引舆论风波外,2019年对奔腾而言可谓多事之秋。从4月奔腾T77拉坦克被吐槽博眼球,到10月奔腾T99上市因蹭电影《中国机长》热点被指控侵权,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句话点评:独辟蹊径玩营销,一个更比一个糟,想要一鸣惊人谈何易,还是老实造车最实际。
05
12.98元买名爵,网剧OR闹剧?
主角:上汽名爵
事件:7月10日,一段“大爷12.98元买车逼哭销售人员”的视频走红。经核实,该视频为一出自导自演的网剧。
此事随后引来大量消费者到店询问。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中,该4S店一名女销售在面对一群大爷大妈的严词“拷问”后,掩面哭泣。
视频一出,网上质疑声不断。为此,该名爵4S店竟然出了一份盖有公章的公告,表示愿意拿出名爵HS现车12.98元进行销售,并表示“做生意诚信为本,宁可关门倒闭也要对消费者负责”。
在有关部门插手调查后,经销商迅速对外澄清,直言是误会,简单概括:正在拍摄网剧,老大爷是雇来的演员,销售的眼泪是挤出来的,有剧本但没12.98元买车这回事。
当然,此等炒作行为也被秦皇岛市市场监管局通报批评,责令涉事企业立即改正、停止上述销售行为。
一句话点评:假戏成了真“闹剧”,自毁品牌形象好焦虑。
06
鸟巢天价发布会主角被质疑“老年代步车”
主角:赛麟汽车
事件:7月20日,赛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鸟巢盛典。岂料,却引发诸多质疑。
用“2019年最具话题性的新品牌”来形容赛麟汽车不为过。其产生的“戏剧性”,丝毫不亚于庞青年的“水氢发动机”。
一场砸巨资的盛会后,赛麟的高调入市赚足眼球。不过,在这场品牌之夜上发布的那款A00级电动小车“迈迈”,却被媒体质疑是“老年代步车”。
裹挟着“超跑基因”光环与“老年代步车”质疑,赛麟背书的迈迈汽车在“双11”当日线上开售。
然而,这张曾掷重金在“鸟巢”举办品牌发布会的赛麟背书,并未让迈迈“大卖”。有媒体在本月初在天猫迈迈旗舰店发现,上市首月,迈迈车型订金付款量仅为9笔。时代财经发现,近日该店铺更已悄然下线。
一句话点评:豪掷重金,换来的可能是“一夜成名”,也可能是“声名狼藉”。
07
30分钟充电80%,车主实测:玩文字游戏
主角:小鹏汽车
事件:10月27日,一则“小鹏汽车30分钟充电80%,用户实测后崩溃:它就是玩文字游戏!”的报道在微博热传。
报道中称,有消费者购买一辆小鹏G3汽车,商家在介绍时称30分钟就可以充满80%的电,但购买后发现充满80%需要约1个小时。
一句话点评:误导性宣传应叫停,否则贴金不成反自砸招牌。
08
“迪迪事件”:成本202元的乌龙营销
主角:奥迪、英菲尼迪
外行看热闹,内行蹭热度。在沃尔沃“也帮我们投一个呗”的带动下,威马、宝沃、吉利、猎豹、广汽三菱、东风风光等一大波蹭热度的车企纷纷举起了“+1”的小旗,而平日劲敌奔驰也是“不甘人后”。
一句话点评:一顿操作猛如虎,花费不到二百五,几家车企分热度,奥迪一笑事不“堵”。
09
特斯拉玻璃耐砸实验“翻车”,发布会成秀场
主角:特斯拉
事件:11月22日,特斯拉电动皮卡发布会现场“翻车”,“防弹玻璃”一砸就碎。
在当天特斯拉Cybertruck的发布会上,马斯克最先介绍的,便是该车扛打的不锈钢合金车身以及耐砸的防弹玻璃。
为营销展示其车玻璃的强度,马斯克首先让工作人员抡起大锤砸展车的前门,这一阶段比较顺利,前门在锤击下外观毫发无损。
第二阶段,工作人员先让棒球大小的金属球自由坠落砸向车窗玻璃样品,只见玻璃被砸一刹稍有弯曲,但依然全身而退。
实验环节即便到此为止也颇具说服力,但马斯克似乎并不满足,随后他要求工作人员将金属球直接向掷展车侧窗玻璃。
令全场哗然的一幕发生了,玻璃被砸出了大片裂痕。为了化解尴尬,工作人员表示:“要不试试后面这块玻璃?”随后,又把另一片车窗砸出裂痕……
对着这两块似碎未碎的玻璃,马斯克哭笑不得,只解释道:金属球并没有穿破玻璃,此前尝试过投掷各种各样的东西,窗户都安然无恙,不知道这一次为什么会这样。
“马斯克砸窗”上演后,特拉斯的股价暴跌,马斯克在一夜之间就损失了54个亿。
硬币具有两面,任何事情也是如此。
不过,据信息显示,该车最快在2021年底才开始生产,高端车型甚至要到2022年底,这无疑将会错过第一批电动皮卡的浪潮。
一句话点评:营销玻璃反翻车,一夜损失几十亿。岂料事有两面性,实车未上订单火。
10
主角:神州宝沃
一句话点评:为把车卖好,非要另辟蹊径剑走偏锋?
结语
车市已进入存量竞争新常态。想在存量中挖增量,也需注意营销的方式方法。违法、噱头、欺骗、自导自演、不尊重科学等不负责的营销,不仅影响各自品牌形象,也会扰乱整个市场节奏。
任万付对时代财经表示,在车市低迷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下,车企营销应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以社交平台网络为主阵地,“侧重精准营销和创新营销两个方面,既能节约开支又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019年车市大盘点系列报道:
2019年汽车风云人物沉浮录||车市大盘点之人物
奔驰召回23次领衔马自达“熄火”惹众怒|2019汽车召回九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