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324公司简称:盛剑环境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除外)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含税),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除外)每股转增0.2股。公司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截至2024年4月17日,公司总股本124,703,500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908,5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424,650.0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年度。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20.20%。本次送转股后,公司的总股本为149,462,500股。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知名的绿色科技服务商,于2021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32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C3591);根据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公司深耕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领域多年,持续服务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格科微、卓胜微、长电科技、士兰微电子、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光电、天马微电子、维信诺、和辉光电、中电系统、通威股份等业内领军企业,积累了领先的设计能力、专业的管理团队及丰富的实战经验,奠定了公司在国内半导体产业工艺废气治理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行业政策情况

总体而言,公司主要业务发展受益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国产替代进程中高速增长及建立健全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两大趋势。公司所处行业需要遵守或受到重要影响的主要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节选如下:

1、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产业是目前国内“卡脖子”的战略关键领域,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将半导体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纲要》强调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到2020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到2030年,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时期政策》共40条,涉及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应用政策、国际合作政策等八个方面,对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提供了保障。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

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为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及其配套政策有关规定,经研究,2023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延用2022年清单制定程序、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条件和项目标准。

2023年8月,工信部、财政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一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大投资改造力度,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有序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讯设备、智能硬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领域,推动AMOLED、Micro-LED、3D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支持液晶面板、电子纸等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

2、绿色科技行业

近年来,我国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政策措施由行政手段向法制和经济手段延伸。我国环保产业革命持续深化,绿色科技产业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我国“十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政策由“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变化为“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再到“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新能源行业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付费标准,有序推进协同处置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2021年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规划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

2022年4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等安装光伏或太阳能热利用设施。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方案》就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协同增效做出了详细规定和分工安排,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和环保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包括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完善风电、光伏、输配电、储能、氢能、先进核电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试点。分类建立绿色公共机构建设及评价标准。

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重申打好三个标志性战役的重要性,以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为主要目标,强化VOCs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以石化、化工、涂装、制药、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为重点,加强VOCs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治理,并将在含VOCs产品质量等领域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扩大光伏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等智能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清洁能源与节能降碳增效、绿色能源消费等高效协同。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实现分布式光伏、多元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实现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探索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融合应用路径。同时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探索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出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继续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推进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2023年8月,为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制定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2023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2024年2月,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支持大型企业围绕产品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实施全流程系统化改造升级。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为高科技产业提供绿色科技服务,以“致力于美好环境”为企业使命,持续秉持“行业延伸+产品延伸”的发展方针,锚定“为科技企业提供绿色服务,为绿色企业提供科技产品”的战略定位,已形成“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电子化学品材料”主营业务三驾马车。

公司深度布局中国半导体产业集聚区,下设华东、华中、华南等制造基地及服务中心,长期服务众多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知名企业,助力产业绿色生产,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历经多年产业深耕,积累了深厚的项目经验、赢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并夯实了稳固的行业地位。

(二)主要产品及服务

1、半导体产业

公司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产业绿色科技服务领域具有领先的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果,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电子化学品材料等。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半导体工艺废气系统解决方案、化学品供应与回收系统解决方案等;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真空设备、温控设备、LocalScrubber、LocalVOC等;电子化学品材料主要包括光刻胶剥离液、蚀刻液、清洗液等。

公司半导体客户的大部分生产线整体位于洁净厂房中,以半导体显示客户中AMOLED的阵列工序主要流程及产污环节为例,公司主要产品与客户生产线相结合的具体情况如下:

(1)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

1)半导体工艺废气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针对半导体生产工艺环节持续产生的复杂废气,依据这些废气的特性,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工艺废气治理系统覆盖了客户的生产工艺过程,与其生产工艺同步进行废气收集、处理及排放,有力保障了客户的产能利用率、产品良率、员工职业健康及生态环境,是客户生产工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工艺废气治理系统按照处理废气种类,分为酸碱废气处理系统、有毒废气处理系统、VOCs处理系统、一般排气系统等,并可按照废气成分进行综合配置,下游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等。

2)化学品供应与回收系统解决方案

(2)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类产品

公司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类产品包括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工艺排气管道、中央废气治理设备等。

1)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

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业务之一,公司围绕该领域逐步完成了工艺废气处理设备、真空设备和温控设备的国产化研制。上述设备共同作用于对半导体制程设备反应腔的辅助控制,可使反应腔满足刻蚀、离子注入、扩散及薄膜沉积等工艺所需的环境条件,是半导体制程附属装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设计、制造的工艺废气处理设备包括L/S、LOC-VOC。

L/S是LocalScrubber的简称,是半导体工艺设备PFCS污染物处理装置,用于对制程过程中产生的含氟、氯、硅等元素为代表的成分复杂的有毒有害废气进行源头处理,该设备一端与半导体工厂工艺设备相连,通过真空泵抽取工艺设备内产生的废气并进行分解;另一端与中央治理系统相连,将分解后的尾排气体排至中央处理装置并进行后续处理。L/S属于半导体工艺制程设备的一部分,其运行稳定性及气体处理效率要求高。

LOC-VOC是一种半导体洁净室EHS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洁净室内弥散的VOC气体,用于保障生产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半导体行业生产车间某些区域循环风中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VOCs气体,影响职业健康和产品良率。含有VOCs的气体通过沸石,VOCs被吸附,洁净气体排至车间,小风量的高温气体从沸石上脱附出高浓度的VOCs,排至VOCs中央处理装置,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有助于提高客户制程的产品良率。

公司核心零部件业务主要包括温控设备、真空设备等。

半导体真空设备包括半导体真空泵、阀等设备,广泛应用于单晶拉晶、LL、Etching、CVD、ALD、封装、测试等清洁或严苛制程。真空设备可使反应腔体内部形成发生反应所必须的真空环境,并抽离工艺废气,传输至工艺废气处理设备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工艺排气管道

公司生产的工艺排气管道以不锈钢涂层风管为主,其管道内壁喷涂具备高度抗腐蚀性的氟涂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低摩擦性等特性,常用于半导体产线中有酸碱排风需求和防火要求较高的洁净室内或外部室外区域。公司生产的ECTFE涂层风管和ETFE涂层风管先后通过FMApprovals关于洁净室专用的排气及排烟管道系统认证,可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石油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排气系统。

3)中央废气治理设备

工艺废气治理系统由中央废气治理设备、管道、仪表等组成,中央废气治理设备作为废气治理系统的核心组件,目前主要核心设备能够实现自产或定制化设计。公司所设计、加工制作的中央废气治理设备主要包括:沸石转轮、蓄热式焚化炉、直燃式焚化炉、干式除尘器、连续水幕湿式电除尘、洗涤塔、预过滤器、深度冷凝器等。

(3)电子化学品材料

2、绿色科技产业

公司将半导体领域积累的先进技术、项目经验拓展至烟气净化、新能源、非半导体行业VOCs减排等领域的系统、关键设备、零部件及原材料研制。

1)烟气净化领域

烟气净化系统处理技术包括酸性气体脱除、NOx去除、粉尘二噁英控制和重金属排放控制。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固体危废处理等行业。

2)工业VOCs减排领域

国家对VOCs治理标准提升,给VOCs减排领域带来巨大增量市场需求。公司加大技术投入和市场推广,将在工艺废气治理领域积累的VOCs减排技术拓展应用至环保产业,持续拓展新业务市场空间,致力于面向百余个非半导体行业不同经营规模的客户提供VOCs规模化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及VOCs净化一体机设备。

VOCs净化一体机设备精密集成预过滤、沸石转轮吸附浓缩与催化氧化系统,有效治理苯、醇、烷烃、醚、酮、脂类等VOCs组分并实现达标排放。该设备通过精密集成,可一站式实现快速安装运行并节约占地空间,与传统VOCs治理系统相比具有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的优势,在轨交涂装、汽车制造、重型机械、轮胎制造等行业均有投运经验与业绩,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工艺与地区的达标及超净排放要求。

(三)经营模式

公司专注于为高科技产业提供绿色科技服务,锚定“为科技企业提供绿色服务,为绿色企业提供科技产品”的战略定位,长期服务众多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知名企业,助力产业绿色生产,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围绕项目开展的定制化设计是公司的业务核心,贯穿了销售、采购、生产的各个环节。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如下:

1、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客户主要以半导体行业高科技工业企业及其工厂建设的总承包方为主。公司的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获取,公司的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类产品业务主要通过竞争性谈判获取,电子化学品材料采用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直销模式。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及配件、外协加工和安装劳务。其中采购的设备及配件和安装劳务主要用于半导体工艺废气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和化学品供应与回收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公司的半导体工艺废气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和化学品供应与回收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按照项目定制化集中采购。中标后公司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对产品进行深化设计,采购内容因项目和产品不同存在差异。项目深化设计方案完成后,除自产设备及配件外,公司供应链管理部根据项目需求情况向备选合格供应商发送材料清单并询价,综合考虑价格、供货速度等其他因素来确定最终的供应商,签署采购订单或协议,进行集中采购。

采购的材料和外协加工主要用于公司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类产品。其主要为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工艺排气管道、中央废气治理设备,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氟涂料和吸附剂模块等,采购的服务主要为外协加工。公司主要根据在手订单和未来预期,结合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进行采购和适量备货。

公司电子化学品材料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包装材料由供应链管理部负责,按照“以产定购”的原则制定采购计划。为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标准和流程。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大多为非标定制产品,以设计和管理为核心,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进行生产。公司的电子化学品材料、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类产品具体型号、规格较多,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同时公司根据未来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计划排期等因素,进行适量的备货。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5公司债券情况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82,599.81万元,较2022年增长37.45%;公司营业利润为17,932.65万元,较2022年增长3,844.78万元;公司利润总额为17,960.19万元,较2022年增长3,810.25万元;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44.23万元,较2022年增长26.96%。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4年4月17日(星期三)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已于2024年4月7日以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全体监事。本次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监事3人。

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涂科云先生主持,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召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等的规定。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表决结果: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本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二)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

(三)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四)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公告编号:2024-025)。

(五)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公告编号:2024-026)。

(六)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七)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

监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案充分考虑了公司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的情形,同意本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案,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7)。

(八)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8)。

(九)审议《关于2024年度监事薪酬方案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关于2024年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9)。

全体监事回避表决,本议案直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十)逐项审议通过《关于监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公司第三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的议案》。

本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关于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32)。

10.1选举刘庆磊为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监事

10.2选举周热情为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监事

三、备查文件

1、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4年4月19日

证券代码:603324证券简称:盛剑环境公告编号:2024-026

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一一发行类第7号》的规定,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者“本公司”)编制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下简称“截止日”)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如下:

一、前次募集资金的募集及存放情况

(一)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核准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3574号),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098.7004万股,发行价格为19.8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1,571.176948万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税)5,612.302926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5,958.874022万元。募集资金到账后,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21年3月26日对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中汇会验[2021]1165号”《验资报告》。公司将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实行专户管理。

(二)前次募集资金在专项账户的存放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前次募集资金存储情况如下:

单位:元

二、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本公司前次募集资金净额为55,958.87万元。按照募集资金用途,计划用于“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上海总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55,958.87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实际已投入募集资金51,734.31万元。《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详见本报告附件1。

三、前次募集资金变更情况

(一)前次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变更情况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内容及募集资金投入计划的议案》,同意公司调整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实施内容及相应总投资金额、调整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及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的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

1.调整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内容,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不变。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2.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拟投入情况调整如下:

单位:万元

综合考虑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的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情况和市场需求,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及未来发展规划,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中主要实施内容相应调整,其中,泛半导体工艺设备PFCS污染物处理装置(L/S)和泛半导体洁净室EHS处理装置(LOC-VOC)后续由公司安排自有资金实施;另外,鉴于当时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部分实施内容的关键原材料供应情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例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PTFE(聚四氟乙烯)等含氟原材料供应链持续紧张,采购成本高企等),电子级化学品储罐内衬板已不具备投资条件,经审慎评估,电子级化学品储罐内衬板后续不再实施。因上述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实施内容的调整,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的总投资金额也相应进行调整。

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从审慎投资和合理利用资金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建设进度的需要,调减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的募集资金拟投入用于投资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的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以更好地为公司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奠定技术基础。

(二)前次募集资金项目实际投资总额与承诺存在差异的情况说明

前次募集资金项目的实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与承诺募集资金投资总额的差异说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前次募集资金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与承诺存在差异原因如下:

1.实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包含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金额、募集资金到账后的投入、利息收入及理财产品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净额投入;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审慎地使用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中加强费用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合理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节约了部分募集资金的支出。同时,在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司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及利息收益;

3.公司于2023年8月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及“上海总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毕,达到可使用状态,予以结项。连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全部完成。拟将截至2023年7月18日的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4,864.91万元(含孳息,占募集资金净额的8.69%,具体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于2023年8月30日召开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四、前次募集资金投资先期投入项目转让及置换情况

公司于2021年8月24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币62,138,737.34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人民币3,464,264.14元。前述事项符合募集资金到账后6个月内进行置换的规定。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核查意见》。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中汇会鉴[2021]3001号《关于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

五、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最近3年实现效益的情况

(一)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现效益情况对照说明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现效益情况对照表》详见本报告附件2。

(二)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的情况说明

(三)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实现收益与承诺累计收益的差异情况说明

不存在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实现收益低于承诺20%(含20%)以上的情况。

不存在前次募集资金涉及以资产认购股份的情况。

七、闲置募集资金的使用

公司于2021年4月29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有效控制风险并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使用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含本数)的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投资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理财产品、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或协定存款产品。决议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前述额度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同循环滚动使用。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事项出具了同意的核查意见。

2022年4月25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有效控制风险并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使用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含本数)的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前述额度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同循环滚动使用。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事项出具了同意的核查意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项目均已到期收回。

八、前次募集资金结余及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公司于2023年8月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新技术研发建设项目”及“上海总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毕,达到可使用状态,予以结项。连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全部完成。拟将截至2023年7月18日的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4,864.91万元(含孳息,占募集资金净额的8.69%,具体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于2023年8月30日召开2023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九、前次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与已公开披露的信息对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与公司定期报告和其他信息披露文件中披露的有关内容不存在差异。

十、结论

董事会认为,本公司按前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3,098.7004万股《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募集资金运用方案使用了前次募集资金。本公司对前次募集资金的投向和进展情况均如实履行了披露义务。

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附件1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万元

[注]实际投资金额包含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金额、募集资金到账后的投入、利息收入及理财产品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净额投入。

附件2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现效益情况对照表

[注]“环保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于2023年7月份结项,2023年7-12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9,662.44万元、实现效益4,192.34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增强公司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无法单独核算经济效益。

证券代码:603324证券简称:盛剑环境公告编号:2024-027

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

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的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每股分配比例及转增比例: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含税),每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0.2股。

●本次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量后的股份总数为基数,具体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

●本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低于30%的简要原因说明:本预案是在综合考虑公司持续发展目标、盈利能力,兼顾股东近期及中长期合理回报基础上,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特点、经营模式及项目投资资金需求等做出的利润分配安排。

一、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的内容

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简称“公司”)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407,336,548.62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及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利润分配、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如下:

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除外)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含税)。截至2024年4月17日,公司总股本124,703,500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908,5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424,650.0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年度。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20.20%。

2、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除外)每股转增0.2股,截至2024年4月17日,公司总股本124,703,500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908,500股,本次送转股后,公司的总股本为149,462,500股。公司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本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低于30%的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442,303.26元,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33,424,650.00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20.20%,低于30%,具体原因说明如下: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特点

(二)公司发展阶段和自身经营模式

公司以“致力于美好环境”为企业使命,持续秉持“行业延伸+产品延伸”的发展方针,锚定“为科技企业提供绿色服务,为绿色企业提供科技产品”的战略定位,长期服务众多行业知名企业,助力产业绿色生产,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历经多年产业深耕,积累了深厚的项目经验、赢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并夯实了稳固的行业地位。目前公司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销售模式为直销方式,生产模式主要采用“以销定产”政策,对资金需求量较高。

(三)公司盈利水平、偿债能力及资金需求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599.81万元,同比增长37.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44.23万元,同比增长26.96%,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良好。

(四)公司留存未分配利润的预计用途及收益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是根据公司现状及未来规划,结合公司盈利状况、现金流水平及对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计划等因素做出的合理安排。公司截至2023年底的留存未分配利润将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今后的年度经营计划,用于公司日常经营、项目建设、研发创新、外延发展、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以及提升股东的长期收益率等方面。

(六)公司为增强投资者回报水平采取的措施。

自上市以来,公司严格执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及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投资者。不含本次利润分配预案,最近三年(2020年至2022年)的利润分配情况如下:

为完善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增强利润分配的透明度,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已根据《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一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于2024年1月制定了《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年-2026年)》。上述规划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分红的决策程序、机制和具体分红比例,将有效地保障全体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未来,公司将继续严格执行公司分红政策,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确保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保护。

三、公司履行的决策程序

(一)董事会会议的召开、审议和表决情况

公司于2024年4月1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并同意将该预案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本方案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公司已披露的股东回报规划。

(二)监事会意见

公司于2024年4月17日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监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案充分考虑了公司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的情形,同意本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案,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1、本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结合了公司盈利情况、未来的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2、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五、备查文件

1、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议;

2、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

证券代码:603324证券简称:盛剑环境公告编号:2024-028

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17日召开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现将本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情况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说明

1、信用减值损失

根据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本公司按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的现值计量其信用损失。当单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公司根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若干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并考虑前瞻性信息,在组合基础上估计预期信用损失。

2023年度确认信用减值损失-52,633,706.86元,其中:应收票据坏账损失-87,492.67元,应收账款坏账损失-53,472,215.23元,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926,001.04元。

THE END
1.www.stats.gov.cn/sj/pcsj/jjpc/2jp/html/zh/1通用设备制造业 3500 184861 183400 1461 7408985 7383300 25685 专用设备制造业 3600 94726 93899 827 4450536 4435676 1486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700 82498 81574 924 5910260 5892979 1728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900 95747 95197 550 6429497 6419287 1021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00 46816 46636 https://www.stats.gov.cn/sj/pcsj/jjpc/2jp/html/zh/1-21.htm
2.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12月12日,高企认定官网披露对江苏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的公告,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在列,证书编号GR202432004500,发证日期为2024年12月12日。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实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NCEH90519QIKK.html
3.现代制造业行业代码分类.pdf现代制造业行业代码分类 1.农业机械制造业 1.1.农业机械制造 1.2.渔业机械制造 1.3.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 2.机械制造业 2.1.通用设备制造 2.2.专用设备制造 2.3.交通工具制造 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2.5.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2.6.仪器仪表制造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09/5041200302011343.shtm
4.专用设备行业代码专用设备行业代码是什么2023-05-15 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为C35。其中,“C”表示制造业,“35”表示专用设备制造业。该行业主要指为满足特定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需要,设计和制造非标准化、专业化的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综合 最新产品推荐 独立式大型高速冲床机械手联线 冲床废料下料+自动http://www.vshebei.com/tag/1063
5.德新交运:所属行业变更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代码C35)【德新交运:所属行业变更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代码C35)】财联社5月16日电,德新交运公告,公司于2021年4月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收购了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主营业务为精密制造业务。自2021年开始,公司对道路运输业务进行了主动调整收缩。根据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公司精密制造业务行业营业收https://m.cls.cn/detail/1015764
6.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制造业(八)核心提示: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关键字:(GB/T4754-2011),C门类包括13~43大类 代码 类别名称 说明 3610 汽车整车制造 指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并主要用于载送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输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制造,还包括汽https://www.360doc.cn/article/18625050_709039465.html
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机械制造业划分标准).do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机械制造业划分标准).doc附件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机械制造业划分标准)代码类别名称说 期门类大类中类小类C353513511通用设备制造业锅炉及原动机制造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指各种蒸汽锅炉、汽化锅炉,以及除同位素分离器以外的各种https://www.taodocs.com/p-354090976.html
8.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机械制造业划分标准)doc丽水附件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 (机械制造业划分标准) 代 码 门类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 别 名 称 说 明 C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1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 3511 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 指各种蒸汽锅炉、汽化锅炉,以及除同位素 分离器以外的各种核反应堆的制造。 3512 内燃机及配件制造 指用于移动或固https://doc.mbalib.com/view/e857d9dd47e2c69f514969f651221b37.html
9.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分类,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目录D4044 电子计算机配套服务及耗材制造 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 D9045 计算机应用产品制造 投影设备和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业 E软件产业 E0000 软件制造及软件服务业 软件业 E6201 软件制造 E6202系统集成制造 E6203 软件服务业 F 家电制造工业行业 F0000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26927/article/details/119162343
10.行业代码表项目行业代码表 农、林、牧、渔、水利业 01 农业 03 林业 04 畜牧业 05 渔业 06 水利业 07 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 工业 采掘业 08 煤炭采选业 0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2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 属矿采选业 13 采盐业 14 其他矿采http://www.esk365.com/tools/hydmb.asp?ivk_sa=1024320u
11.行业代码查询系统——单位所属行业类型代码及名称表60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63 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 66 其他工业 地质普查、勘探业和建筑业 67 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69 土木工程建筑业 70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 71 勘查设计业 73 交通运输业 74 邮电通讯业 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75 商业 77 公共饮食业 78 物资供销业 http://www.tanpaifang.com/tanguwen/2020/0309/68723.html
12.新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照表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于2017年10月1日启用,行业分类,行业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http://www.liminba.com/a/211108/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