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70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能在光机电、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论与编码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业、研究院所和行政部门的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软硬件开发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教育教学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2、通信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703)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网络基础、现代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移动通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也可从事程控交换设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应用工作及教学工作。
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705)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光电产业需求,培养具有“太行精神”特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掌握必备的理论和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现代光电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够在光电检测与传感、光电显示技术与应用,以及光电信息传输与处理等专业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系统维护、生产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光电检测技术、光纤及光通信技术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光电子、光通信、光电信息工程、机器视觉、信息物联网等光电信息领域从事光电系统设计、LED显示产品开发、光电系统运行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4、安全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290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安全设计与生产和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设计法规等。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2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该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组织生产、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
就业方向:主要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船舶、能源化工等行业的研究所、企业内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项目实施与运维等方面的工作。
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203)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专业知识,能在煤机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建筑工程及海洋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设备研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设备、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CAD/CAM)、材料成形仿真、工程控制基础、工程测试技术等。
就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到机械、材料、冶金、电子电器等领域内从事新材料设计、开发、材料成型工艺设计、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企业信息化等工作。
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206)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过程工艺、过程装备技术、控制工程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过程装备CAD技术、过程装备制造技术、控制工程基础、过程流体机械、化工原理、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医药和军工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设计制造、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601)
核心课程:电路、电子技术(模拟、数字)、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测量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制造单位、电力建设与安装单位、工矿企业、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从事电气设计、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9、自动化(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801)
核心课程:电路、(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现场总线、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等。
就业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机关事业等单位从事各类系统(信息、控制)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教学、管理等工作。
1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406)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及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无机材料现代测试方法、陶瓷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
11、焊接技术与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411T)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轨道交通、车辆、风电、农机、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焊接及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结构研究与分析、组织性能控制与改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焊接冶金学与焊接性、焊接方法及设备、电弧焊接方法及设备、金属工艺学等。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9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较强的系统观和系统构建的实践能力,具备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解决IT领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09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应用现代信息管理与大数据技术,在不同领域进行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具备懂数据、会分析、能应用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大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14、环境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2502)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区域和企事业环境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环保设备开发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环境流体力学、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及环境影响评价等。
15、环境工程(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方向)(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2502)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环境生态保护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环境生态管理与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生态工程规划和设计、环境生态修复与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等核心能力,具有创新理念和专业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环境生态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污染修复原理与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CAD制图、环境工程原理、产业生态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
16、环境生态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2504)
核心课程:生态学基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土壤学、环境监测、生态规划、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林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等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院所、科研院所等从事生态管理与评价、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环保产品开发及科研等方面工作。
17、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1303T)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废弃物资源化、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资源循环工程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保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化工原理、资源循环分离工程与技术、化学反应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再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
18、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1301)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化工产业发展为导向,培养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化工、能源、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安全生产监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研发等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控制、化工设计概论、煤化工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应面广,毕业后可在化工、石油、轻工、日化、食品、生化、医药、冶金、材料、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教学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19、化学工程与工艺(清洁能源化工方向)(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1301)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在煤炭、电力、石油石化、生物质转化利用等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具有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能源化工工艺学、现代能源化工技术、化工分离工程、洁净煤技术等。
20、能源化学工程(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81304T)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紧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导向和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培养能源化学工程领域,特别是煤化工、兼顾可再生能源化工及新能源领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计概论、能源化工工艺学、能源转化催化原理、煤化学与化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现代煤化工、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天然气化工及新能源等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能源管理评估等方面工作。
2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文、理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305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具备平面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操作技能,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22、环境设计(艺术文、理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30503)
核心课程: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人机工程学、建筑制图与AutoCAD、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环境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等。
23、产品设计(艺术文、理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30504)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文化产品设计、工业设计、IT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业产品制造、影视动画公司、游戏后期产品设计等企业,可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
2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201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具有研究开发信息系统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管理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检索与利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分析、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开发应用工作。
25、市场营销(文史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20202)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26、会计学(理工、文史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20203K)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培养会计学理论基础扎实和会计专业技能熟练,系统掌握通用会计准则,具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会计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金融证券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涉外“三资”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等单位从事会计和审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研究等工作。
27、电子商务(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20801)
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专业是建立在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能力,从事现代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导论、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网络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就业方向: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公司、机构和各类管理部门从事电子商务工作。
28、电子商务(商务智能与商业分析方向)(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120801)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为核心人才培养目标,面向IT企业、传统企业的互联网业务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培养能从事商务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应用、互联网产品研发与运营管理、智能商务系统设计与实施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导论、管理学、Python程序设计、网络营销、商务智能系统、商业数据分析、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就业方向: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从事国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商、医疗制造、交通检测等工作。
29、经济学(文史、理工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201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备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组织、决策的咨询及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史、中国当代经济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30、英语(文史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5020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旅游、教育、科技、外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商务、管理等工作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综合英语、口语、语音、听力、阅读、语法、高级英语、笔译、英文高级写作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外贸、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导游、文秘、管理等工作。
3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文、理本科四年制专业代码040203)
核心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学、赛事运营与管理、俱乐部运营与管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排舞、街舞、毽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体育管理部门、体育俱乐部、各类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体育健康机构或社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