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主要如下:
序号
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5年10月
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9年7月
规定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等实施细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993年9月
明确产品质量责任及监督管理制度,生产者及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及义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2005年9月
保障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14年8月
规定国家对生产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并对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和监督进行了规范。
6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2010年3月
明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添加、标识、备案等要求。
7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2010年6月
规定了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部门、生产许可以及资格条件等;对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质量管理、责任等做出详细规定。
8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2016年10月
对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审查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要求,加强对其监管。
9
《食品添加剂生产管理办法》
2002年7月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应用和质量管理,有计划地发展生产,满足社会需要,防止食品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015年5月
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12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食品生产许可制度、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及监督。
(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文件名称
发文部门
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2022-01
国务院
关于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1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2021-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
——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2019-5
中共中央国务院
将体系检查从婴幼儿配方乳粉逐步扩大到高风险大宗消费食品,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不合规、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
2018-6
国务院办公厅
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涂改标签标识以及在标签中标注虚假、夸大的内容等违法行为。
2017-08
民政部国家开发银行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2012-06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合格,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标识标注监管工作的通知
2011-12
对食品添加剂标识标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为推动货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强化CCC认证监管。聚焦电动汽车、货车、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消防、儿童玩具、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获证企业现场检查,压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为推动油墨绿色化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加快发展水基(体)型等低VOCs胶粘剂、油墨、清洗剂,环保型水处理剂,绿色高效催化剂、溶助剂、改性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超净高纯试剂。
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为加强橡胶材料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华南地区重点发展涂料、胶黏剂、表面活性剂、塑料助剂、高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高端功能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
水处理菌剂是一种含有特定微生物的生物制剂,主要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和土壤改良等领域。
为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工业节能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大复杂难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力度,促进尾矿、冶炼渣中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和清洁利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发布本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不断提高废玻璃、低值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