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酒周报|白酒股十强出炉;龙头白酒披露今年业绩目标;酒鬼酒营收大跌

上周(4月22日-28日),外资买入带动大盘回暖,酒类股率先受益,中证白酒指数周内涨幅超过5%。

不过一季度,白酒股表现进一步分化:行业龙头、香型龙头以及区域龙头继续保持两位数甚至20%以上的增长,但更多白酒股今年一季度出现了个位数增长。

啤酒股去年表现整体与预期一致,但一季度尽管面临去年同期的高基数,燕京啤酒、珠江啤酒、惠泉啤酒的盈利都实现了大幅增长,高端化的动能还在继续。

2023白酒股十强出炉:前七位次未变,舍得、珍酒李渡、牛栏山跻身前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多家白酒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报后,白酒股十强位次正式落定。

以营收为标准,白酒股十强按顺序分别为贵州茅台(1505.6亿元)、五粮液(832.72亿元)、洋河股份(331.3亿元)、山西汾酒(319.3亿元)、泸州老窖(302.3亿元)、古井贡酒(202.5亿元)、今世缘(预计100.5亿元)、舍得酒业(70.8亿元)、珍酒李渡(70.3亿元)、顺鑫农业旗下牛栏山(68.2亿元)。

前七的位次,与2022年保持一致,变化的主要是后三位。一方面牛栏山去年收入再次下滑,行业位次再退,另一方面珍酒李渡增长迅速,跻身前十。

龙头白酒集体披露今年业绩目标

多家白酒股在2023年报中披露了2024年的经营计划,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其目标推算下来,前六大白酒预计今年总营收接近4000亿元。而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

贵州茅台提出,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与去年一致。按此推算,今年茅台营业总收入要到1731亿元以上。

五粮液提出,2024年营业总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稳健增长,与去年一致。按此推算,今年五粮液营收至少要到916亿元左右。

洋河股份提出,2024年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10%。按此推算,洋河股份今年营收至少要达到348亿元。

山西汾酒提出,2024年力争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0%左右,与去年一致。按此推算,山西汾酒2024年营收要达到383亿元以上

泸州老窖提出,2024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与去年一致。按此推算,今年泸州老窖营收要到347亿元以上。

古井贡酒提出,2024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44.50亿元,较上年增长20.72%;2024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79.5亿元,较上年增长25.55%。从这个业绩增长目标可以推断,古井贡酒仍有“十四五”实现300亿营收的预期——如果今明两年分别实现21%、23%的营收增长,即可实现三百亿。

经营计划并不等于业绩承诺,但从中也可窥见酒企对于今年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判断。

燕啤、珠啤、惠泉一季度盈利大涨

三家A股啤酒股上周披露了2024年一季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去年3月啤酒产量较高增长的基础上,尽管营收增长幅度普遍放缓,三家啤酒股的盈利依旧大幅增长。

燕京啤酒一季度实现35.87亿元,同比增长1.72%;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近59%;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近82%。

珠江啤酒一季度实现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39%;扣非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近46%。

惠泉啤酒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510.57万元,同比大涨468.5%。

青岛啤酒和重庆啤酒将于29日晚间披露一季报。

听花酒被罚180万元成都门店恢复正常营业

4月26日晚间,青海春天披露,全资子公司成都听花盛世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听花盛世)收到了成都市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告知书》。

《行政处罚告知书》称,经查实,听花盛世在经营场所销售“听花”酒过程中,存在将“听花”酒功效中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和未经核实的用户评价用于“听花”酒的商品宣传,作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且情节严重,上述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

对此,武侯区市监局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宣传行为,并拟处罚款人民币180万元。青海春天在公告中提到,听花盛世开设的门店将于近日恢复营业。听花盛世开设的正是听花酒在成都的体验店。此外位于锦江区的听花酒成都旗舰店也已经悄然恢复营业。

牛栏山2023年营收跌破70亿元产销量双下滑

顺鑫农业4月26日披露了2023年报:实现营收1059.3亿元,同比下滑9.3%,亏损2.96亿元,亏损同比减少56%。其中,白酒业务实现收入68.2亿元,同比下滑近16%。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去年牛栏山业绩再度下滑,倒退至70亿元以下。

顺鑫农业将白酒业务下降归咎于消费市场需求不足。2023年,其白酒销量为同比下滑26%,生产量同比下滑46%。

2024年一季度,顺鑫农业实现营收40.6亿元,同比下滑0.75%,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37%。

百润股份2023年报显示,去年实现收入32.64亿元,同比增长近26%,归母净利润8.09亿元,同比增长55%,创造其历年来最好的盈利表现。其中,四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近1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有券商分析认为,四季度业绩下滑与前一年同期“强爽”爆火后带来的高基数有关。

2023年,百润股份的预调酒、食用香精业务营收分别为28.84亿元、3.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近28%和13%。

今年一季度,百润股份营收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8%。

老白干酒2023年收入突破50亿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近三成

老白干酒2023年报显示,去年实现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近13%,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下滑近6%,扣非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近29%。

这是老白干酒年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其中,衡水老白干去年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10%,武陵酒去年收入9.79亿元,同比增长28%,板城烧锅酒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15%,文王贡酒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6%,孔府家酒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3%。

今年一季度,老白干酒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近13%,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33%。

岩石股份2023盈利翻倍审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

岩石股份4月25日晚披露2023年报: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8707万元,同比增长133%。其中酱酒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65%,其次浓香型白酒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43.6%,果酒收入1.14亿元,同比下滑43%。

威龙股份2023年再度亏损审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

威龙股份4月23日晚披露了2023年报:实现收入3.85亿元,同比下滑近2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滑-1416%。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报告后出具了保留意见,原因是烟台银行与威龙股份原股东王珍海等之间的抵债诉讼案尚未判决。

多平台暂停飞天茅台投放

为了动态管控飞天茅台的市场价格,贵旅优品、驿路黔寻、偲源惠购等贵州平台近期暂停了飞天茅台酒投放活动。贵旅优品等平台给出的公告,由于系统维护需要,4月25日恢复正常,但平台后来并未如期恢复。

酒鬼酒2023年收入跌破30亿一季度营收跌近一半

酒鬼酒4月28日晚间披露2023年报:实现收入28.3亿元,同比下滑30%,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滑48%。

各产品线收入都出现下滑。内参系列收入7.15亿元,同比下滑38%,酒鬼系列收入16.5亿元,同比下滑27%,其他系列收入3.87亿元,同比下滑0.15%。

2024年一季度,酒鬼酒实现收入4.94亿元,同比下滑49%,归母净利润7338万元,同比下滑75%。

珍酒李渡2023年ESG报告:提前完成四项ESG战略目标

4月23日晚,珍酒李渡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与管治(ESG)报告》,连续第二年发布ESG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珍酒李渡完成了152项ESG管理提升任务,提前实现四项2025年ESG既定战略目标。

珍酒李渡2022年初制定了2025年ESG战略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1.范围1、范围2碳排放强度降低20%;2.取水强度降低20%;3.至少使用95%的可持续包装材料;4.农村就业人数增加50%和上游农业采购吨数增加100%;5.2025年使用100%绿色电力。2023年,前四项目标都已经提前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珍酒李渡在报告中识别出23项实质性议题,并给出了重要性排序,其中产品质量及安全、水资源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商业道德等9项为高度重要议题。

在环境议题方面,珍酒李渡披露了近年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列出了2023年的范围1、范围2、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占比,也详细披露了取水强度和节水措施的绩效。环保包材方面,珍酒李渡近年已经逐步将原来的陶瓷瓶调整为玻璃材料,2023年累计替换11万瓶陶瓷瓶、减少5.5万吨不环保材料。

山西汾酒2023年ESG报告:识别14项实质性议题

水井坊2023年ESG报告:识别34项实质性议题

温室气体排放是ESG报告中环境议题方面需重点披露的内容。水井坊在报告中披露了去年范围1、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为推进能源与碳排放管理,水井坊2023年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以推动实现《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情景。其计划最迟在2025年,按照SBTi的要求,按照范围1、范围2、范围3的标准化体系来公布企业碳减排目标和路径。

迎驾贡酒再次披露CSR报告

迎驾贡酒4月24日晚间披露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全文22页,参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安徽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南》等,结合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情况编制而成的。

白酒上市公司中,营收排在迎驾贡酒之前的酒企,从去年开始已经全部转为披露ESG报告。

贵州一季度酒饮茶制造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4月23日,贵州省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企业效益继续改善。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1%,比上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50.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3.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8%,烟草制品业增长5.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0.5%。

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78.2%,电解铝增长99.2%,电子元件增长44.2%,白酒增长29.5%,集成电路增长16.7%。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4.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

中酒协发布绵柔酱香白酒团标

中国酒业协会披露,为提升绵柔风格的酱香白酒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促进白酒差异化发展,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2019修订版)》的规定,中国酒业协会批准发布团体标准《绵柔酱香白酒》(T/CBJ2115-2024)。该标准自5月20日起实施。

中国香港白酒协会成立

4月20日,中国香港白酒协会在香港举行成立仪式。仪式上,中国香港白酒协会与贵州仁怀市酒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酒店及旅游学院、中华厨艺学院、国际厨艺学院签订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将在港开设具有资格认证的白酒品鉴、品评课程。

喜力啤酒一季度收入增长7.2%

喜力啤酒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84亿欧元,同比增长7.2%。

2024年一季度,喜力啤酒实现销量554万千升,同比增长1.1%(有机增长4.7%)。其中,喜力品牌销量138万千升,同比增长13.1%(有机增长12.9%)。财报提到,在中国市场,喜力品牌销量增长超过40%,喜力独创和喜力星银表现强劲。

喜力啤酒重申,2024全年业绩预期不变,净利润预计将实现低个位数到高个位数的有机增长。

南财有数|广东人口格局变迁

产量腰斩,价格暴涨超10倍!今年要痛失“荔枝自由”?

6833家,免票率90%以上!一组图“数”览我国博物馆发展盛况

南财智库简介

观酒周报|百润股份终止20亿定增;i茅台注册用户超6700万;汾酒今年省外要更多增长

观酒周报|茅台回应将推动各渠道平衡;五粮液推45度、68度新品;国窖1573暂不提价

THE END
1.11-10月我区酒类食品产业产值累计同比增长14.6% 1-10月我区酒类食品产业产值累计同比增长14.6%,其中白酒产业产值增长3.3%,农产品及深加工产业产值增长30.5%。 撰稿:张娟儒 审稿:周宇http://www.scnx.gov.cn/zwgk/jbxxgk/tjsj/202412/t20241205_2072113.html
2.精酿饮料行业总体规模市场占有率排名报告2024地区层面,主要分析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行业内主要生产地区和主要消费地区的规模及趋势。本文侧重研究全球精酿饮料总体规模及主要厂商占有率和排名。 QYResearch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报告出版商 主营产品:行业研究报告、IPO咨询、市场占有率调研、定制调研、商业计划书、制造业单项冠军申请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等服务。https://www.gelonghui.com/p/1468447
3.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关注潜在政策催化及酒企年度大会召开股票频道推荐标的:三只松鼠、青岛啤酒、天味食品、宝立食品、东鹏饮料、伊利股份、海天味业、盐津铺子、安琪酵母、安井食品、仙乐健康、新乳业。 12 月2 日~12 月6 日,5 个交易日沪深300 指数上涨1.44%,食品饮料板块上涨0.19%,肉制品(+3.43%)、非乳饮料(+2.80%)、乳制品(+2.53%)涨幅较大,白酒板块下跌0.40%。https://stock.hexun.com/2024-12-07/216040119.html
4.新质生产力促发展——数据显示经济内生动能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6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15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1500家。 创近七年内新高!11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继续环比上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8日)公布1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CCTVhttps://jingji.cctv.cn/2024/12/10/ARTIQSnMOFmtksavXqZiz8hQ241210.shtml
5.新质生产力促发展——数据显示经济内生动能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6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15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1500家。 创近七年内新高!11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继续环比上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8日)公布1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CCTVhttps://jingji.cctv.com/2024/12/10/ARTIQSnMOFmtksavXqZiz8hQ241210.shtml
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国家统计局分享到: 开通数据库 我的订单 折线 弧线 柱状 面积 散点 饼图 图表显示选项:显示数据显示标记点显示平均线 图表颜色: 您尚未开通数据库,开通后即可显示 201104 - 201912(E) 的数据立即开通数据访问 >>×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5.0.14单位:次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流动资产周转率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https://d.qianzhan.com/xdata/details/74c8f82a238dbccd.html
7.2024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0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行业正经历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前,低酒精度饮品、无糖饮料、功能饮料和高端茶叶https://www.cir.cn/0/01/JiuYinLiaoHeJingZhiChaZhiZaoYeHa.html
8.20242029年中国酒精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分析锐观网四、废液治理制约薯类酒精业发展 第四章 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行业财务状况 第一节、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行业经济规模 一、2018-2022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收入规模 二、2018-2022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规模 三、2018-2022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资产规模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1785791.html
9.白酒行业简讯集(第13期)17. 江小白高粱产业园上半年产值18亿 18. 抖音平台白酒类目店铺基础保证金下调 【全国行业动态】 01 酒饮茶制造业利润增11.2% 9月27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527.3亿元,同比增长0.5%;实现营业收入87.10万亿元,同比增长2.4%。分行业看,1-8月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https://www.baijiutriangle.com/post/bai-jiu-xing-ye-jian-xun-ji-di-13qi/
10.20182022年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月度)数据简介该数据包含了2018-2022年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月度)。20 19年4月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_当期值为2 5.10亿元,酒、饮料和精 制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_累计值为6 7.40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_ 同比增长为4 4.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_累计增长为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892228/article/details/138561050
11.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总额3110亿。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总额3110亿。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全国酿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628.2亿元,同比增长7.6%。 白酒利润总额: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 查了三家公司2023年年报: 茅台净利润747.3亿 https://xueqiu.com/9824019877/309789311
12.10点播报一季度全国白酒产量增长4.7%;泸州酒类制造生产总值增4月19日,贵州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规模以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4.6%,增速再创新高。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2.7%,超过其他所有行业之和。此外,一季度,贵州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5%。其中,食品烟酒消费价格下降3.8%。 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27318&moduleid=21
13.区域观察重庆渝北:百亿食品工业发展研究食业头条从内部营业收入结构来看,渝北区常年保持“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占食品工业营业收入比重由2017年40.1%下降到2022年39.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收入比重由2017年38.5%下降到2022年36.8%,农副食品加工业收入比重由2017年21.4%上升到2022年23.9%。 https://www.shiyetoutiao.cn/article/138030.html